交通是旅游传统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的必备要素之一,是旅游业发展的纽带,也是构成旅游活动中时间消费、费用消费的主要因素。在旅游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最基础的是旅游交通网络建设,主要包括航空、铁路、公路、水上运输、低空飞行等。旅游交通网络是旅游资源整合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是基础设施,其本身就是旅游资源和旅游项目,所以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是发展旅游业的前提和基础。
“十二五”期间,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止到2017年年底,全国路网总里程达到490万千米,其中高速铁路里程达2.5万千米,高速公路里程达25万千米,民航运输机场达229个,综合交通网络已初步形成,各种运输方式衔接效率显著提升,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基础。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加快拓展交通服务旅游功能,实现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成为新趋势。2017 年我国《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旅游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交通运输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支撑和先决条件。到 2020 年,基本建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突出、服务优良的旅游交通运输体系。建立健全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运行机制,基本形成“快进”“慢游”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旅游交通产品供给能力明显增强,旅游交通服务功能明显改善,服务质量有效提升。“快进”,即旅游者实现远距离快捷到达旅游目的地;“慢游”,即满足旅游者不同旅游体验,旅游者在景区实现“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在新的发展形势下,要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快进慢游”的深度体验旅游,就要构建完善的旅游交通网络。
围绕全域旅游发展主线,加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统筹规划,推动编制《全国旅游交通体系规划》,完善旅游交通布局,构建“快进”“慢游”综合旅游交通网络。优化旅游航空布局,强化服务“一带一路”的重要旅游城市国际机场建设,进一步加强支线机场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新建或改扩建一批支线机场。加强铁路的建设,推动提升铁路旅旅游者营运能力,加大跨区域旅游区、重点旅游经济带内铁路建设力度。推动编制《旅游公路建设及服务标准》,加大高速、国道、省道改造力度,提高旅游干道公路、重要景区公路和旅游村寨公路建设标准,充分结合旅游景区的实际情况,构建集通达、游憩、体验、文化、教育等复合功能的城市旅游公路、美丽乡村旅游公路、红色旅游交通公路、旅游航道、旅游码头等;同时,根据需求增加景区慢行系统建设,让进来的旅游者通过自驾、骑行、步行等方式在景区内部享受休闲旅游时光。
构建以航空、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主的快速交通网络,旅游者可以快速从客源地到达重点旅游城市和4A级以上景区。构建以普通铁路、普通公路和水路为主的普通干线网络,加强城市与景区、景区与交通干线之间的交通设施和交通组织,完成城市中心区、机场、车站、码头等到主要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以及景区之间的交通无缝衔接,实现干线公路连接景区“最后一公里”,相邻区域景区之间有效连通。
知识链接 : 旅游者旅运联合运输是指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客运方式,或同一旅游者旅运方式的几个不同运输主体遵照统一规章或协议全程使用一种运输票据联合完成旅游者旅运任务的一种旅游者旅运组织形式。这是未来旅游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
景区旅游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是当前旅游业发展面临的瓶颈。加快完善旅游交通配套服务设施,是提升旅游交通服务软实力、提高旅游服务品质的重要途径。在旅游交通规划过程中,要进一步健全旅游交通服务功能,从建设管理和旅游服务的角度出发,加强公路沿线旅游服务设施设置,适当布设服务区、观景台、旅游者中心等设施,为旅游者提供便捷的服务。充分考虑自驾车和行人的停车观赏需求,为旅游者提供安全、舒适、优美、功能完善的旅游公路,提升公路服务品质。根据服务目的、功能、配套设施以及占地规模,旅游公路服务设施一般分为:服务中心、驿站、观景台和慢行驿站等大类,各类设施的基本特征如表2-1所示。同时加快重点景区内部道路和停车场系统建设,通过发展景区出租汽车、延伸公共交通站点、组建旅游车队、高铁站零换乘等措施,进一步提高旅游交通服务质量。
表2-1 旅游公路服务设施基本特征
1.考虑当地的具体形象
在规划交通网络时,要强调当地旅游名胜的地位,适当加宽旅游景区旁的道路、增设交通警察执勤点、增建停车场等,为旅游者提供更多的交通便利。很多旅游者往往不仅限于旅游目的地影响力最大的旅游名胜,还会顺便参观当地其他的旅游景区,需要建立完善的旅游娱乐及配套设施就非常重要,并注意增加当地旅游特色。如西北名城敦煌市的城市建设享誉国内外,并不仅仅限于当地的“莫高窟”“月牙泉”“鸣沙山”等,其将历史文化融入城市建筑中令中外旅游者感叹,最具代表性的敦煌山庄就让很多港台客人联想到电影中的“新龙门客栈”形象。
2.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加强旅游部门与交通部门之间的合作,交通发展规划的制定应与区域宏观发展规划和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相衔接,旅游大项目配套好相应的旅游公共服务建设,加强乡村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乡村旅游交通网和各个村庄的旅游交通线路。同时根据景区的分布与旅游淡季与旺季合理布局交通线路,引入信息化设备和技术,利用媒体进行宣传和引导,打造交通运输业“互联网 +”的格局。
(3)从“公共交通”向“游憩交通”转型
传统旅游交通建设的重点是公共交通,大众旅游时代面临国民休闲的需求,要增强“游憩交通”建设力度,进行城镇慢行系统规划,规划建设自驾车营地、自行车风景道、游船、低空飞行等“休闲型”交通配套设施及其服务。
旅游公路具有旅游交通、教育、生态、文化、休憩等多方面功能。河北省结合涞易涞地区自然人文风貌,在公路沿线显著位置增加了文化元素,提升了公路文化底蕴。张涿高速涞源南至西陵段沿线1.6万平方米的范围内,一幅幅彩绘充分展现出了古长城、清西陵、涞源滑雪小镇等特色景观;张石高速保定段沿线 20 余处雕塑、标语,不断向人们展示交通主题、环保理念和旅游文化。考虑到旅游者的多样化需求,在涞易涞三县高速公路服务区内增加了个性化、便利化服务设施和内容。在重要路线服务区引入咖啡厅、茶室、饮品店等中西结合的品牌餐饮服务,设置了夜间就餐专区,24 小时不间断服务。为方便中外旅游者出行、游玩,一些服务区还增设了母婴室、儿童床、折叠操作台等。同时,还对沿线收费站和服务区的工作人员开展英语、手语以及礼仪培训,以便为各类旅游者提供便捷服务。在服务区内海开通网上银行结算服务,增加微信、支付宝、网银等电子支付方式,推出网络订餐、订房服务,通过微信平台介绍服务区周边旅游景点和旅游路线。同时在餐厅安装了信息显示屏,实时发布旅游、路况等服务信息。
根据河北日报2016年10月21日《我省积极构建“快旅慢游”交通网 车行路上多精彩》改编。
讨论 : 结合你的家乡旅游交通现状,谈谈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要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