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关于独立学院国际化水平与国际化道路的研究

笔者通过对中国知网和维普网的引擎搜索以及对中国国家图书馆的馆藏查阅发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相关研究,国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而国内直至21世纪之后才开始大量涌现的研究成果。具体到关于独立学院这一特定群体的国际化研究成果更是少之又少,且不成体系,大都是零散化的研究,大都是套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模式和框架结构。通过整理相关文献可以发现,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独立学院国际化过程中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国际化策略以及课程研究等方面。

(一)独立学院国际化水平不高

联合创业时代网是国内第一家综合性创业评级与数据服务平台,它通过搭建数据模型,建立排名标准,已经连续对国内城市、大学、创投机构的竞争力进行了跟踪评价排名;京领教育长期耕耘于国际教育领域,对国际教育也有深入研究和深刻理解。2017年9月和12月,京领教育联合创业时代网基于科学可量化的评估指标体系之上,先后发布了“2017年中国大学国际化竞争力排行榜400强”和“2017年中国民办大学国际化竞争力排行榜”两个关于中国高校国际化竞争力排行的榜单。在中国建设“双一流”大学的背景下,这是国内首次从大学国际化的视角对大学竞争力进行综合排名。本次榜单以市场公开数据为基础,通过量化建模、综合加权评分等方法,从国际化教育、国际化科研、国际化合作、国际化奖项四个维度对国内大学的国际化竞争力进行评价,通过国际化竞争力的综合排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内大学“双一流”建设的成果。为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评价国内大学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为助力“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标准和参照。

这两个榜单都是以中国大陆所有的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为样本,综合考察了中国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的国际化竞争力。综合对比两个总榜单及各自的一级指标榜单,可以得出结论,现阶段在国际化方面,中国民办大学和公办大学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公办大学的国际化竞争力要比民办大学强很多

与此同时,中国校友会网也发布了《2017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该报告包括了评估中国民办高校的两份榜单“2017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以下简称“民办大学排行榜”)和“2017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以下简称“独立学院排行榜”),分别以中国民办大学和独立学院作为评估对象。与这两份榜单不同的是,“2017年中国民办大学国际化竞争力排行榜300强”(以下简称“国际化竞争力排行榜”)榜单没有将民办高校拆分成中国民办大学和独立学院单独排名,而是作为整体来分析、研究和排名,以达到对整个民办高校群体全面透析、比较的目的。此外,国际化竞争力排行榜评估的是民办高校的国际化竞争力,包含了117所民办大学和184所独立学院,而民办大学排行榜和独立学院排行榜评估的是民办高校的综合实力。虽然评估的内容不同,但是这三份榜单之间存在着许多关系。

国际化竞争力排行榜和两个民办高校排行榜重合度非常高,国际化竞争力排行榜的266所民办高校在民办大学实力榜和独立学院实力榜中全部上榜,说明国际化竞争力前266名的民办高校不仅在国际化方面有着良好成绩,整体综合实力方面也比较突出。其中,有四所学校表现尤其优秀,其国际化竞争力和综合实力都进入全国前10名,分别是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国际化竞争力排名第1,独立学院实力排名第8),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国际化竞争力排名第3,独立学院实力排名第4),北京城市学院(国际化竞争力排名第7,民办大学实力排名第10)以及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国际化竞争力排名第10,民办大学实力排名第6)。

此外,本书对榜单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大部分民办高校的国际化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排名还是有较大差异的,认为有两大因素造成这种差异。

1.民办高校与独立学院之比较

(1)各项指标体系权重占比不同。

在国际化竞争力指标体系框架中(见表1-3),从国际化教育(权重40%)、国际化科研(权重20%)、国际化合作(权重20%)、国际化奖项(权重20%)四大维度对大学国际化进行了评估分析,四个维度下又构建了10个二级指标:中外合作办学、国际交流、留学生、顶尖学科、顶级论文、国际合作科研机构、国际讲座、国际访问、诺贝尔奖和其他重要国际奖项,以及22个三级指标。与之不同,民办大学排行榜和独立学院排行榜的评估指标体系则是三大维度、9个二级指标和28个三级评价指标参数,三大维度分别是办学设施(权重19%)、人才培养(权重64%)、社会影响(权重17%);9个二级指标是硬件投入、教学设施、教学质量、师资力量、学术科研、办学定位、生源竞争力、社会生源和国际影响。

表1-3 中国民办大学国际化竞争力排名指标与权重

表1-3(续)

其中,在民办大学排行榜和独立学院排行榜的指标体系中,国际影响的部分三级指标(留学生人数、国际合作项目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国际化竞争力排行榜的指标体系重合,可以说,民办大学排行榜和独立学院排行榜的国际影响指标的成绩代表其国际化竞争力成绩。但是,因为国际影响在综合实力成绩中的占比很小,只有2%,对综合实力排名影响比较小,因此导致国际化和综合实力排名并不一定对应,甚至出现民办高校的综合实力排名和国际化竞争力排名相差很大的情况。从两个指标体系的对比中可知,国际化是考核民办高校综合实力强弱的指标之一,是综合实力的一部分,但是对民办高校综合实力的影响并不大。

(2)国际化和综合实力发展不均衡

以民办大学实力榜榜首武昌首义学院为例,其国际化竞争力仅名列第43;独立学院实力榜第1名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其国际化竞争力只排到第38,国际化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相差较大,并且在国际化竞争力排行榜前20名中,有15所高校的综合实力未能进入民办大学或独立学院榜单的前20名,占比75%;国际化竞争力排名中,多达27所高校的综合实力未能进入民办大学或独立学院榜单的前50名,占比54%,由此可见,大部分民办高校国际化实力和综合实力的发展并不均衡。分析原因,近年来,民办高校虽然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和不错的成绩,但起步和发展比较晚,办学资源非常有限,整体的办学水平低于公办高校,师资竞争和生源竞争尚处于劣势。

2.民办大学与公办大学之比较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公办大学和民办大学同样都是高等院校,但为什么二者在国际化竞争力上却存在着巨大差距呢?想要清楚地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要找出民办大学和公办大学的差距之所在,剖析造成其差距的根源之所在,进而为民办大学未来的道路指明方向。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民办大学和公办大学的一级指标相同,但各自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并不完全相同。这里考虑到民办大学和公办大学国际化程度的差距,在参考公办大学国际化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下,京领教育和创业时代网为民办大学构建了另一个更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相比公办大学的指标体系,民办大学的指标体系得分难度有所下降。

首先比较两个总榜发现,民办大学和公办大学未加权总分数相差较大,其中,民办大学榜首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未加权成绩只有22.29分,榜单中只有8所学校总分超过10分;反观公办大学的总榜,第一名清华大学的未加权成绩是57.69分,得分在10分以上的公办大学多达65所;从未加权总分数来看,公办大学整体国际化竞争力要比民办大学强很多,并且考虑到公办大学的指标体系得分难度大于民办大学,实际上,公办大学和民办大学的国际化差距比分数上呈现出来的还要大。

接着看民办大学和公办大学的一级指标排行榜,各指标得分情况,在国际化科研和国际化奖项方面,至今没有民办大学取得突破,所有民办大学的得分都为零。而公办大学的四个一级指标没有都为0的情况,每个单项排行榜进行了正常的排名。

具体到在国际化科研方面,包括顶尖学科和顶级论文两个二级指标及其三个三级指标,尚没有一所民办大学在这些领域有所收获;而公办大学,在“ESI前1%学科数”指标上,共有186所大学获得分数,在“在 Nature Sci ence Cell 上发表的论文数量”指标上,共有81所大学获得分数,在“ESI高被引论文篇数”指标上,共有206所大学获得分数。反映出公办大学在国际化科研方面与民办大学巨大差距,公办大学在国际化科研上已取得优异成绩,而民办大学的国际化科研尚未取得重大突破。

在国际化奖项方面,包括诺贝尔奖和其他重大国际奖项,民办大学至今还没有获得过这些奖项或引进上述奖项获得者来校任教,而公办大学通过引入重大国际奖项的获得者,目前已有22所高校配备了获得过诺贝尔奖的数十位顶级科学家,这部分科学家有些已在中国的大学里开设顶尖科学实验室,开展前沿科学研究,培养相关领域优秀科研人才,对高校的总体科研水平及能力的提高做出很大贡献。民办大学国际化奖项实力的不足,归根结底也是其国际科研水平薄弱的体现,因为重大国际奖项的获取很大程度上依靠大学的科研水平和科研环境及氛围。

从两个一级指标榜单中,可以发现,民办大学的国际化发展很不均衡,公办大学的国际化发展比较均衡。现今阶段,民办大学和公办大学的国际化差距主要体现在国际化科研上,其他方面,如国际化教育与国际化合作,虽然差距也大,但是民办大学也已经有所收获并且在努力地追赶,但是在科研方面,民办大学还处于尚未起步的阶段。民办大学国际化科研实力的薄弱,国际化发展的不均衡及其差距,归根结底是民办大学和公办大学的办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和优秀人才竞争等几方面因素造成的。

(1)办学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大学是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队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务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高等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民办大学需要自筹经费,大部分依靠学费,只有少部分来自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支持,相比之下,公办大学由国家政府或地方政府资助创立维持,一般由相关财务体系下拨经费支持,经费比较充足。自筹经费的办学模式导致整体民办大学的经费预算较少,而经费问题又直接决定了大学的办学条件和质量,影响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比如,有不少民办高校尚未有固定的校舍或足够的办学场所,只能依靠租赁;经费的匮乏导致民办大学无法开设科研实验室,没有资金购买相关的科研设备耗材和配备优秀的科研工作者。总体上,民办大学经费水平、教学实践设施等办学条件与公办大学差异较大。

此外,因为民办大学是自筹经费,为了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需要收取高额的学费,往往是公办大学的数倍。高额的学费使得众多学子对民办大学望而却步,这样就形成一种不良循环:因为经费紧张,需要收取高额学费以支持办学,但是学费过高,反过来又使招生导致生源减少,使得学校的经费越趋紧缺。

在办学模式方面,民办大学想要改变现状,需要从办学经费这方面进行突破,民办大学当下应该积极探索如何拓宽办学筹资渠道,多渠道吸收社会资金,扩大办学资金来源,完善办学条件。例如,可加大高校与企业、经济界的合作,形成互帮互助、互惠互利的共赢局面。此外,还可以学习借鉴国外优秀私立大学的办学模式,合理规划学费收入、社会捐助、科研经费、校产经营收入和政府补贴等办学经费,结合自身情况,将某种或某几种经费来源作为重点创收对象。

(2)师资队伍建设

当前,民办大学的师资队伍总体实力薄弱并且不稳定,部分民办大学为了降低教学成本,聘用大量的兼职教师,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配比没有形成合理的结构。整个教师队伍,又以退休返聘教师或年轻教师为主,缺乏教学精力或经验。此外,大部分民办教师身兼数职并超负荷工作,需要进行教学和管理两方面的工作。这些都有可能会降低教学质量或导致教学管理不到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我国的民办教育可以从“严格教师师资,提升素质,努力造就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的角度出发,加以改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师队伍组成结构进行调整,优化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退休返聘或年轻教师和青壮年教师的结构比例;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完善教师培养体系和机制,可以通过外出进修、内部培养和外部引智、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等方式改善师资队伍建设。

(3)优秀人才竞争

由于中国民办大学的综合实力较弱,相比公办大学,其社会影响力较小,社会上对民办大学的评价和认可总体低于公办大学,因此大部分优秀学子升学时往往选择公立学校。并且,自1999年以来,公办高校大规模扩招,使得生源进一步流向公办大学,民办大学的生源更加紧张,导致民办大学与公办大学之间的人才竞争更加激烈。这些原因,导致整体民办大学的优秀人才竞争力比公办大学低,无论是国内是国外的优秀人才,进入民办大学求学的比例较低。在这里,优秀人才的意义在于人才驱动大学的创新和科研发展,进而驱动综合实力和国际化的提升。

在这方面,民办大学想要有所突破,提高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首要是提升大学的品牌影响力和认可度,只有民办大学的影响力提高、综合实力提高,才会出现人才聚集现象;其次可以实施奖励激励制度,对待优秀人才可以给予学费的部分减免或全额减免待遇,对成绩优异且有特殊贡献的人才,可以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学金或定向培养等形成的奖励。

上述所说的这些资金问题、管理问题、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和人才竞争问题是中国民办大学办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民办大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民办大学经历了“从无到少”“从少到多”的历程,现在正处于“从多到好”的阶段,这也是三个阶段中最艰难的时期,如何安全度过这个阶段并达到高质量办学,不仅要解决上述各类问题,更要发挥民办大学办学机制灵活、制度运作高效、机构精简等优势,走特色办学之路,这样才能逐渐缩短与公办大学在国际化实力上的差距,并与公办大学一样,越来越多的民办大学成为“双一流”大学。 wt5NdLuHX08tOFZgtEDsd++KF7YOl6+QDvjqAdZRNwcXHcWqSsA6O8VBIuqCjI7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