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过渡期已经结束。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仅是一项机遇,还是一项挑战,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诸多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为全国人民确立了一个跨世纪的宏伟纲领。培养跨世纪高水平人才为标的的高等教育如何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种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充分发挥高等学校人才库、知识库和高新科技的辐射作用,是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面临新形势

新时代,“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并走向成熟的时代;是中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不断提高,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伟大时代” 。在新的时代,我们要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主题,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大政治判断。过去的五年,我们已经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也经历了重大变革社会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调整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结合“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这些都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实践提供了发展机遇。高等教育改革应该以此为契机,在国际视野下,推动其向内涵式发展,为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具体实施注入强劲的动力,让中国教育的好声音、好方案出现在世界高等教育舞台的中央。

1.高等教育的新定位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七大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每一个战略都与高等教育息息相关。不仅如此,党的十九大报告还提出了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目标,这些强国建设的任务都需要高等教育的人才、科技和服务的支撑。总而言之,无论是国家战略还是建设目标,都需要对高等教育进行大力支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将建设教育强国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所谓基础工程,第一它是基础平台,第二它必须率先实现。由此可见,十九大报告把高等教育的地位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高等教育的新使命

第一,更高的目标。正如前文所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是建设教育强国。因此,只有教育得到优先发展,我们才能肩负得起面向新时代、赢得新时代、领跑新时代的使命。为此,高等教育强国要走在教育强国建设的前列。目前,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不是简单适应新时代的问题,而是要赢得新时代,最重要的是要具有领跑新时代的能力。

第二,更艰巨的任务。据统计,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的描述虽然只有数百字,但内涵丰富,尤其是动词的使用相当精确。例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把立德树人当作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则进一步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当作”是号召,“落实”是目标。还有,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发展素质教育”。2018年,在福建举办的第四届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旨在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这一点可看作是新时代素质教育的新突破。对比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之前的文件,不难发现,之前实施的素质教育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强调对人进行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劳动观念教育、终生学习教育等,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发展素质教育”,即把知识、能力、素质糅合在一起,补齐实践育人的短板。另外,发展素质教育就是让家国情怀扎根学生心灵,着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培养他们敢于挑战、不畏失败的勇气,这不是简单地提出要求,而是强调具体实施的过程。再有,党的十四大报告首次提出“促进教育公平”,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要求“推进教育公平”。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则明确要求“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第三,更迫切的需求。《习近平总书记信贺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中说道:“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 。”由此可见高等教育的使命之神圣、任务之艰巨、责任之重大。高等学校要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弘扬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传统,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提高办学水平。高等教育只有真的把一流本科教学这件事情落实了,真的做好了,才能让“更迫切、更强烈”的事情梦想成真,才能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3.高等教育的变化

分析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形势,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从整体上看,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已经达到了世界高等教育的中上水平,开始进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一方阵。

第二,在发展理念、发展潮流和发展标准方面,中国高等教育开始与国际高等教育同频共振。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始终关注着质量,而我国在早期首先关注的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即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到21世纪才逐步转到关注高等教育的质量上。现在全世界高等教育最核心的关键词是质量,这一点与我们提出的内涵式发展不谋而合。此外,众所周知,西方高等教育发展的最新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我国也相应地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发展理念。应该说,无论是在院校评估还是在专业认证中,中国高等教育都和世界先进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达成了共识。

第三,中国高等教育与世界高等教育的关系从整体上来说是追赶与超越、借鉴与自主、跟跑与领跑交织交融,有落后的,有跟跑的,还有个别领跑的。比如在创新创业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即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等方面,中国高等教育目前处于领跑地位。

第四,中国高等教育在世界高等教育中逐渐赢得了一席之地,中国声音、中国元素、中国方案已经逐步向外界传播。我们已经迈出了国门,用中国标准对世界高水平大学进行评估和认证。2013年,我国加入了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成为预备成员,2016年年初接受了转正考察。2016年6月2日,我国成了《华盛顿协议》的正式成员。国际高等教育界开始认真倾听中国的理念、中国的经验,认为中国的经验应当作为今后认证标准的重要内容。

从整体来分析,中国高等教育出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基础支撑作用向支撑和引领作用转变。之前更多地强调高等教育的基础支撑作用,而现在则更强调高等教育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且引领的分量加大。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要想社会经济保持中高速、迈向中高端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作用,争取成为最大的红利和最重要的牵引力。

第二,中国高等教育已经从后大众化阶段向普及化阶段迅速迈进。2007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2010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5%。2012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2013年毛入学率达到34.5%。2017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达到3 77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7%,正在向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迈进。2019年可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整体超过50%。此外,由于生源的减少,高等教育已经从大众化阶段快速迈向了普及化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只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完成从大众化阶段向普及化阶段的转变。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意味着高等教育开始成为其国民的基本需求和国民职业生涯的“基础教育”。

第三,我国高等教育从相对单一向结构合理、类型齐全、体系完备转变。当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到高级阶段,引领国家发展的一定是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而不是单一的“同构化”高等教育。不同类型的学校都可以成为“国家队”成员,在人才培养方面尤其如此。

第四,未来高等教育将在世界舞台、国际坐标中谋划发展与改革,参与竞争与治理。我们的舞台是世界舞台,我们的坐标是国际坐标,我们的格局是全球格局。因此我们不仅要参与国际高等教育的竞争,还要参与国际高等教育的治理和国际高等教育标准的制定。

(二)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

1.高等教育市场广阔

根据WTO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在教育服务上,有50个世界贸易成员做出了承诺。世贸组织通过订立《服务贸易总协定》协议及其现有的市场准入的承诺,“凡在开放教育市场协议上签了字的国家,均有愿意通过谈判与协商,消除彼此分歧,促使各国政府下放办学权利,逐步取消限制性的法律和法规,开放教育市场,最终在世界范围内形成自由、开放的教育市场” 。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第13条规定:除了由各国政府彻底资助的教学活动以外(军事院校),凡收取学费、带有商业性质的教育活动均属教育贸易服务范畴,它覆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技术培训,所有WTO成员方均有权参与教育服务竞争。根据WTO《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有关条款,“教育服务”主要有提供远程教育、鼓励出国留学、提倡海外办学、鼓励专业人才流动四种活动。“教育服务”与贸易、交通、金融等服务领域的性质不同,不涉及关税与贸易壁垒问题,而是旨在改革各国限制性的教育法律与法规。具体地说,WTO鼓励所有成员到海外办学;允许外国教育机构(企业)在所在国颁发学位证书或学历证明;鼓励成员之间相互承认学位证书或学历证明;支持专业人才流动,减少移民限制;取消政府对教育市场的垄断,减少对本国教育机构的财政补贴。因教育关系到国家主权、社会道德和民族文化继承等重大问题,各国政府在开放各自教育市场时,态度一般十分慎重,与开放金融、民航等服务类行业相比,步伐相对缓慢,开放程度较低。目前,除墨西哥、瑞典、新西兰、莱索托及东南亚地区国家的教育市场开放程度较高以外,西欧各国及加拿大、日本、美国等国家仅开放了有限的教育市场,主要局限于成人教育与技术培训等领域。欧洲各国明确表示:更愿成为世界教育服务的出口国,而不是进口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西方国家凭借其教育与学科的优势,对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市场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

2.高等教育产业化步伐加快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的产业化步伐逐步加快,显示出了明确的产业化特征,进一步加强了教育的经济功能。按照传统的教育观定义,教育具有非营利性、非产业化的特征,原因在于教育不具备一般意义上的“生产性”。而一旦将教育等同于经济活动,就意味着教育的“神圣地位”的丧失,诸如急功近利的倾向和教育质量下降等教育问题都将产生。教育的生产性是指:教育能提供服务和生产劳动能力,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其包括教育劳动的生产性、教育投资的生产性和教育的生产力属性三个方面。教育劳动的生产性是指教育劳动能提供满足人们文化需要的服务,并生产出劳动能力。教育投资生产性是指投入到教育领域中,用于培养劳动力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教育投资的生产性是指教育投资像物质投资一样,能增加社会产品总量,创造经济效益。生产力是使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得以进行的力量,它包括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物质要素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精神要素包括渗透性要素(科学技术)、协调性要素(管理)、准备性要素(教育)等。当前,中国教育的经济功能并未得到人们的充分认识。相应地,教育自身的“生产性”也未能得到充分的展示。事实上,世界上许多国家通过大量招收留学生来实现教育的经济效益 。各个国家不仅可以通过招收大量留学生来获得可观的利润,还可以从留学生中选拔出本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级人才,真可谓是一举两得。在我国的北上广、长三角和珠三角等经济发达的地区,民办教育的发展方兴未艾,这也说明了教育事业中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效益。随着中国加入WTO后过渡期的结束,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发展使得其经济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凸显。教育不断地“生产”知识、创新知识并且传播知识。因此,与其他产业相比,教育具有更高效率的“知识生产”特征。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我国的教育市场已经逐步扩大了对外开放的程度,形成了具有竞争力的教育市场,使得无论是教育的一线工作者还是教育事业幕后的管理者都能从新的视角和着眼点重新审视教育的经济功能。这必将进一步加快我国教育的产业化步伐,从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育的经济功能。

3.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优化

资源配置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过程中的“牛鼻子”。以资源配置为核心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不仅可以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实现资源的最佳开发利用,还能够形成管长远、可持续的高校治理体系 。加入WTO对我国教育资源配置的进一步优化产生重大影响。传统的教育体系及教育模式与知识经济时代不相适应严重地浪费了我国的教育资源。因而,如何重新配置教育资源应成为中国教育决策者研究的重大课题。目前,我国进行教育资源的重组,诸如各类高校的合并不失为一种较为实际的做法。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进行有计划的非学历教育,培养具有世界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资源的配置优化 。首先,资源的外部优化可以释放更多的活力。由于高等教育的综合改革不仅涉及政府与高校的关系、社会与高校的外部关系,同时也涉及高校内部各部门的关系。通过对高校的外部管理模式、评价方式、投入措施等进行调整,优化高校的外部资源配置,才能建立“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广泛参与、高校自主办学”的“管、评、办”相对分离又相互支持的现代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其次,优化高校的内部资源配置,可以增强高校自身的活力。从财务管理开始,高校人、财、物的分配更多地向学院倾斜,逐步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对学院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和考核评价管理,给学院更大的资源配置权和发展空间。如此一来,通过权力下放和管理重心下移,学校各部门的管理职能得以改变,凸显学院的办学主体地位,形成学校宏观决策、部门协调配合、学院实体运行的管理模式,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和效益。最后,通过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明确界定高校内各种权力的实际运行,才能构建、现代大学治理模式,从而形成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教授严谨治学、行政民主管理的治理体制。总之,在行之有效的现代大学治理模式中,高校的治理应紧紧围绕学校的发展目标,各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

4.高等教育随着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变化

高等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科技的进步、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人才需求,这就意味着教育将受到更多的重视并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国际失业与就业委员会与中国国际人才发展交流协会曾做过一项测算,中国加入WTO后每年国内生产总值会提高近3个百分点。按照常规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即可带来400万个就业岗位。依此推算,中国加入WTO后每年可增加1 200万个就业机会。有就业机会意味着有人才需求。这些需求将分布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各个领域。然而,大量的就业机会只青睐那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培养这些人才的主体是教育。因此,教育将承担了更加艰巨的任务,国家将更加重视教育,对教育的政策性倾斜会进一步加大。这已经反映在中国颁布的各项有关教育的政策法规之中。

5.新时代,中国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将实现质的转变

当前,制约我国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发展的两大因素:一是教育与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二是教育与受教育者(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不相适应。二者突出地体现在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观念、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进而影响了教育的质量。能否处理好二者与教育的关系,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前途和命运。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正是教育观念、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方式等多层面有机结合的产物,涉及专业设置、课程设计、教学管理和质量控制等多个环节,其根本问题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么样培养人”。在新时代,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持续探索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它将直接关系到上述矛盾能否得到妥善化解,从而形成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质量、高效率的教育体系。 fBDvYQ+VojMS6tmugOhHj9WYGzuy5krKTJyFiaxHQ66rQ/QZzQpK1j889z1a6Gg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