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重庆市人口、经济社会及资源环境情况

本节着重分析重庆市人口经济社会以及资源的基本情况,对重庆产业发展、人口规模、资源环境等情况进行总体描述。

一、人口发展情况

2017年,重庆市常住人口达到3 075.16万人,比上年增加26.7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达1 970.6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0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91‰。除了经济活动,人类的社会活动也是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因素。人口的数量、就业情况、家庭居住以及收入情况都是潜在影响因素(见表2-1和图2-1)。

表2-1 重庆市人口社会发展历史数据

图2-1 重庆市常住人口变化趋势(1997—2017年)

二、经济发展情况

直辖以来,重庆市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都有了深刻的变化和发展。从表2-2和图2-2中可以看出,直辖以来,重庆市的经济主要由二产和三产支撑,三产相对于二产的拉动力在2000年以来有了显著提高,尤其是“十二五”期间,三产的拉动力由30%左右提升到近48%,二产的拉动力则由66%下降到近49%。工业的拉动力也在“十二五”期间有了显著下降。2017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00.27亿元,比上年增长9.3%。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1 339.62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8 596.61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9 564.04亿元,增长9.9%。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9∶44.1∶49.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3 689元(9 433美元)。

表2-2 重庆市地区生产总值与一、二、三产产值及人均产值

表2-2(续)

图2-2 三次产业拉动力

重庆市比较早地确定了工业中的支柱产业是汽车及其零配件产业、电子及通信设备产业、装备制造业、材料工业、化学医药工业、消费品制造业和能源产业。相关产值及拉动力见表2-3和图2-3。

表2-3 重庆市主要支柱产业产值(规上统计) 单位:万元

表2-3(续)

注:数据来源于《重庆市统计年鉴》(1997—2016年)。

图2-3 工业拉动力(1997—2015年)

第三产业涵盖较多的服务业,其比重在重庆的经济结构中不断提升,尤其是近几年,其经济拉动力大有超越第二产业的趋势。这里也将第三产业的细分行业经济数据进行了统计。近年来,在“互联网+”、新金融、现代物流、专业服务,以及文化、旅游、健康、体育、养老五大“幸福产业”和现代金融等新兴服务快速发展的推动下,重庆服务业发展迅猛。新兴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与重庆市大力实施第三产业“补短板”的结构性改革有关,也与工业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有关。从2008年开始,重庆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开始超过第二产业,之后,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一直稳中有升(见表2-4)。

表2-4重庆市第三产业细分行业产值(规上统计)(1997—2016年) 单位:亿元

三、资源环境情况

2017年,重庆市全年能源消费总量比上年增长3.71%。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12%。煤炭消费量下降0.5%,成品油消费量增长5.2%,天然气消费量增长6.6%,电力消费量增长7.3%。重庆市全年水资源总量656.45亿立方米,年平均降水量1 277.9毫米,全年总用水量77.44亿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 651.6平方千米。重庆市有自然保护区53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完成营造林面积38.852万公顷。重庆市森林覆盖率为45.4%。重庆市211个监测断面水质Ⅰ—Ⅲ类水质比例为83.9%,水质满足水域功能要求的断面比例为87.7%,全市64个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为100%。重庆市区域环境噪音平均等效声级为53.5分贝,比上年下降0.3分贝。重庆市环境空气质量满足优良天数303天,比上年增加2天;主城区环境空气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45微克/立方米,下降16.7%。 hpLJ8eOSKhQBSSchJNgoKK1+7OG3p5jZMrEIHAQMblagvpul19iu1mINkFvzACp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