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计量与会计确认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纯粹的会计确认,也没有纯粹的会计计量,因此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才有意义。所谓会计计量,是指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且确定其金额的过程。计量是一个模式,它由两个要素构成,即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
任何计量都必须先确定采用的计量单位,对会计计量来说,计量必须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作为计量单位的货币通常是指某国、某地区的法定货币,如人民币、美元、日元等。在不存在恶性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一国(地区)一般都以名义货币作为会计的计量单位。按名义货币计量的特点是无论各个时期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如何发生变动,会计计量都采用固定的货币单位,即不调整不同时期货币的购买力。
计量属性是指被计量对象的特性或外在表现形式,即被计量对象予以数量化的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讲,一种计量模式区别于另一种计量模式的标准就是计量属性。会计的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
历史成本又称实际成本,是指企业取得或建造某项财产物资时实际支付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资产按照其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其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重置成本是指如果在现时重新取得相同的资产或与其相当的资产将会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或者说在本期重购或重置持有资产的成本,也叫现行成本。重置成本更具有相关性,有利于资本保全。在重置成本计量模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可变现净值是指资产在正常经营状态下可带来的未来现金流入或将要支付的现金流出,又称为预期脱手价格。在可变现净值计量模式下,资产按照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现值是指在正常经营状态下资产带来的未来现金流入量的现值,减去为取得现金流入所需的现金流出量现值。在现值计量模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该计量属性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最能反映资产的经济价值,与经济决策更具有相关性,但其可靠性较差。
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市场参与者是指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中,同时具备下列特征的买方和卖方:
(1)市场参与者应当相互独立,不存在《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所述的关联方关系。
(2)市场参与者应当熟悉情况,能够根据可取得的信息对相关资产或负债以及交易具备合理认知。
(3)市场参与者应当有能力并自愿进行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交易。
有序交易是指在计量日前一段时期内相关资产或负债具有惯常市场活动的交易。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考虑该资产或负债的特征。相关资产或负债的特征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对该资产或负债进行定价时考虑的特征,包括资产状况及所在位置、对资产出售或使用的限制等。
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假定出售资产或转移负债的有序交易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进行。不存在主要市场的,企业应当假定该交易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最有利市场进行。
主要市场是指相关资产或负债交易量最大和交易活跃程度最高的市场。最有利市场是指在考虑交易费用和运输费用后,能够以最高金额出售相关资产或以最低金额转移相关负债的市场。其中,交易费用是指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中,发生的可以直接归属于资产出售或负债转移的费用。交易费用是直接由交易引起的、交易所必需的、不出售资产或不转移负债就不会发生的费用。
在各种会计计量属性中,历史成本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负债过去的价值,而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负债的现时成本或者现时价值,是与历史成本相对应的计量属性。但它们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历史成本可能是过去环境下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而在当前环境下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也许就是未来环境下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历史成本。公允价值可以是重置成本,也可以是可变现净值和以公允价值为计量目的的现值,但必须同时满足公允价值的三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