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根据感知觉规律有效组织教学

一、遵循感知觉规律,有效组织学生的感知活动

人类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感知觉虽然是最简单、最初级的认知过程,但却是个体认识世界的开端,是知识的源泉。因此,遵循感知觉规律,有效组织学生的感知活动,可以增强和提高教学效果。

(一)选用恰当的直观教学

1.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

直观教学是借助于各种媒体帮助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儿童一般是依靠形状、色彩、声音和触觉来思考的,因此,直观教学对儿童是必须的,教学不应构建在抽象的概念和词汇上,而应构建在儿童能直接感受到的形象之上。由于感知觉是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直观性是其根本特点,因此教学中恰当选用直观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帮助学生透过各种感性材料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直观教学的形式丰富多样,主要有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言语直观。实物直观是通过观察实物、标本、演示性实验、教学性参观等媒体提供感性材料。这种直观形式在教学中应用得最多,其特点在于生动、形象、逼真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但受时空的限制性大,不易观察到事物的本质属性。模像直观是通过动作示范、图片、图表、教具模型、幻灯片、录音录像、教学电影和多媒体课件等媒体模拟实物的形象提供感性材料。这种直观形式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突出重点与事物的本质特征,可以弥补实物直观的不足,为理解教材创造有利条件。言语直观是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书面和口头)描述和举例提供感性认识。这种直观形式灵活、经济、方便,不受时空和设备条件的限制,但言语直观不如实物、模像直观鲜明、完整和稳定。

2.三种直观教学形式的有机结合

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不同的直观形式组织学生的感知活动,其效果是不尽相同的。由于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言语直观各有其优势与局限,因此应根据学科性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唯有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大脑皮层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

实物直观、模像直观与言语直观的结合方式有三种:①言语在前,实物和模像在后,即在演示实物和模像之前,教师通过言语说明目的,简要讲解内容,并提出问题,以引起学生关注教具的主要部分或特征,言语主要起动员和提示作用;②言语、实物和模像同时或交叉进行,即教师边演示实物或模像边讲解,言语主要起引导观察、补充说明的作用;③演示实物或模像在前,言语在后,即在演示后导出结论或重复演示中讲解的要点,言语主要起总结概括或强化的作用。

必须明确,直观教学的运用要适度,要符合科学性,为直观而直观,或将直观作为教学目的,会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智力活动水平降低,最终影响教学效果。

(二)确保感知对象强度适中

感知是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引起的,但并非任何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都能引起感知。某种刺激物要能被人觉察就必须达到一定强度范围,过弱或过强的刺激都不能引起感知。由于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在一定强度范围具有良好的感受能力,因此教师讲课时应语调柔和、声音适中,并辅以一定手势,保证学生能听清楚;板书力度、图表和教具大小要适当,使学生能看得见;教室的采光要适度,教学环境要力求安静,确保学生感知的清晰度。

(三)增强感知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人在感知客观事物时,不可能对所有事物都获得清楚的反映,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作感知对象,反映得特别清晰,而把其余事物当成感知背景,反映得比较模糊。例如,当注视板书时,黑板上的文字就被清晰地感知到,而黑板附近的挂图、墙壁好像退到它的后面,成为感知的背景。因此,知觉过程实际是从背景中区分出对象的过程。

从背景中区分出感知对象的条件是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包括形状、颜色、声音、强度、对比、变动、组合关系等。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越大,从背景中区分出对象就越容易,反之则越困难。图4.3(A)中8根直线由于距离上的接近,每两根被知觉为一个整体,很容易把它们感知为四组;图4.3(B)中的几个正方形和几个圆形虽然距离大致相等,但相似的正方形和圆形往往各被感知为一个整体。

图4.3 知觉中的组合

在感知过程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这在两可图形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图4.4(A )既可被感知为戴着白色时尚帽子的少女侧面肖像,又可被感知为鼻梁高大、下颚凹嵌的老妇肖像;图4.4(B)既可被感知为黑色背景上的白色花瓶,又可被感知为白色背景上的两个侧面的黑色人头像。

图4.4 视觉两可图

教学中,为使学生能清晰地感知对象,教师就应当尽可能地增强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在背景上突出对象。教具的制作应力求对需要感知部分在颜色、线条、形状等方面有明显差异;板书应力求从空间上进行合理布置、排列顺序适当、字迹大小主次适宜、重点突出;教学方式力求多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对象从静态变为动态,增强活动性;讲课力求抑扬顿挫,把握好轻、重、缓、急,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应有适当的停顿或间歇,便于形成整体感知。

(四)丰富个体知识经验

人对事物的感知不仅依赖于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更依赖于主体的知识经验,即人能以自己的知识和概念作用于环境从而确定知觉对象的意义。知识经验可增强感知的完整性和深刻性,提高感知的迅速性和精确性。

教学实践中,教师组织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时,要以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若学生缺乏必要的知识经验,必须创造条件如组织学生参观或观察,使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在实践中亲身经历过的事物,印象就比较深刻,感知效果好。

(五)提出明确的活动任务

同一感知对象,由于活动任务不同,就可能产生不同的感知效果。实践也表明,如果活动任务不明确,即使经历了多次感知,但对其印象仍然是模糊不清的。在教学实践中,为提高感知效果,教师应向学生提出明确而具体的活动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感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感知有明确的方向。

(六)发挥多种知觉系统的协同作用

西方心理学家认为,知觉是一个系统,是不同感觉通道协同作用的结果。著名知觉心理学家吉布森(J.J.Gibson)提出对人类生活和学习有着重大作用的知觉系统有五种:基本定向系统、听觉系统、触觉系统、味—嗅觉系统和视觉系统。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对事物获得清晰、完整的知觉印象,除了用眼睛看之外,还要用手摸。实验表明,智力落后儿童难以辨别较复杂的知觉模式,但让他触摸这些模式的某些部分后,儿童就能学习较复杂的辨别。

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等因素,利用和发挥多种知觉系统的协同作用,让学生通过多种知觉系统收集多方面信息,以此获得真实而有用的知识。多种知觉系统的参与,既有利于提高知觉辨别的精确性,也有利于促进知觉印象的保持。例如,识字教学,让儿童既看字形、又读字音、还用手书写的效果优于让儿童单纯地通过反反复复看或读的效果,这是因为前者发挥了视觉、听觉和运动觉的协同作用。

(七)合理利用错觉的积极作用

错觉是一种不正确的知觉,但教学中若能根据错觉的发生原理,合理利用错觉的积极作用,既可以增强对事物的感知映象,也能提高教学效果。学校各门课程每节课的时间是相同的,但有的课程让我们感到时间过得特别快,而有的课程则让我们感到时间过得特别慢。这种时间错觉往往会直接影响教师授课的效果。因此充分利用错觉的积极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所呈现的听觉的、视觉的或触觉的材料应丰富、适当和明确;用充实的内容、新颖的方法、多样化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运用言语提示和姿势提示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正确“定向”。

二、运用对人的知觉原理,正确认识和了解学生

(一)什么是对人的知觉

对人的知觉又称社会知觉,是个体通过社会生活实践形成的有关人的外部特征、个性特点及行为的内心状态的知觉。对人的认识和人际关系的建立以对人知觉的结果为基础。当前我国教育领域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关注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要求教师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居高临下的指挥者转变成合作型的良师益友,强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毫无疑问,对于教师来说,无论是因材施教还是提高教学质量,都要以对学生的正确认识和了解为先决条件。

(二)消除和防止四种效应的消极作用

对人的知觉不同于对物的知觉。要真正地认识和了解一个人是相当不容易的,这不仅仅是因为人有思想、情感、动机,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对人的知觉要受主观因素影响,具有复杂性和变化性。在教学实践中,为正确认识和了解学生,教师应设法消除和防止以下四种效应的消极作用。

1.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当初看一个人觉得顺眼时,以后会越看越顺眼;而初看一个人觉得不顺眼时,以后怎么看也不顺眼。首因效应会影响对人的正确认识与评价,也会影响日后的人际交往关系。因此,为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教师要避免单凭与学生初次见面时留下的最初印象来认识学生;同时要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分析和研究学生。

2.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指个体以认知对象的某种品质或特征推论出该对象其他品质或特征,以局部信息形成完整印象的现象。例如:一白遮百丑;情人眼里出西施等。在对人知觉过程中,个体容易把获得的倾向性印象像光环一样套在认知对象上,使认知对象的其余品质受到光环的照映而反射出相同的色彩。如果一个人最初被认为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环所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因此,晕轮效应实际就是以点概面、以偏概全效应。

为消除和防止晕轮效应的负面影响,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其个性发展,增进师生关系的和谐与融洽,教师应全面分析学生的优势与不足,长善救失;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评价学生,避免以偏概全。

3.刻板效应

刻板效应又称定型效应,指人们以某种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去识别和判断具体人的现象。例如,人们通常认为美国人开朗而霸道、法国人爱好艺术、大学教授文质彬彬、老年人墨守成规等,这些都是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刻板固定的印象。

刻板效应是对社会群体最简单、最经济的认识。教学实践中,一方面,刻板效应能够帮助教师快速提取信息,加快信息加工的速度,填补所需的认知信息,短时间内对学生做出概括性的大致了解,但另一方面刻板效应又易于造成固着反应模式,使教师对学生的认知出现偏差;易于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易于违背事实错误地将调皮学生归入难教育的类别,影响学生情绪和师生感情,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对此,教师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尽可能防止刻板效应的消极作用:经过长期的观察,获得对学生深刻而具体的认识;通过师生间积极的互动交往,不断地修正头脑中形成的对学生的某种固定的看法和印象。

4.期待效应

期待效应又称暗示效应,是人们在对外界信息不断反应的经验基础上,或是在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需求基础上产生的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某种预测性认知的现象。研究发现,期待效应会影响对人的知觉。1959年加拿大曾发生过一名猎人意欲枪击野鹿而误杀其伙伴的案件。事件发生在多云的傍晚,被误杀者穿的是一套褪色的红色连裤装。在黄昏时人对红色物体的知觉较模糊,同时,受急切获取猎物的期待心理的影响,猎人极可能将任何移动的、灰暗的东西看成可猎取的野鹿,因此开枪射击而误杀其伙伴。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会影响对学生的认知,并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及其影响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产生的,且教师的期待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待,会促使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教师对学生的消极期待,如“没有希望”“无可救药”等,可能使学生的学习表现越来越差。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运用积极期待去教育学生,尤其是班级中的差生。研究表明,教师形成对学生的正确期待应注意:全面掌握学生的各种信息;多留意被认为是后进生的各种信息,公正评价差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做得比现在更好,用“你能赶上去的”“这次没考好,我相信通过努力,你会进步的”等话语鼓励学生;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学生。

三、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

(一)观察及观察力的含义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活动参与的比较持久的主动感知过程。观察是感知觉的高级形态,是人主动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

观察力指个体进行观察的能力,即个体全面、深入、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典型的、不显著的特征的能力。人的观察力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人的智力中的一个要素,良好的观察力是人们开展科学研究、进行创造性工作的前提条件。观察力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

(二)观察能力的培养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小学高段及以上学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一定意义上,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要达到预期目标,取得富有创造性的成果,必须以良好的观察力为前提。然而,学生的观察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发展起来的,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培养和发展学生观察力的基本要求如下:

1.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观察目的和任务

目的性是观察有别于感知的特征之一。目的任务明确具体,人对事物的认识完整、清晰、正确,否则只能获得不完整、模糊、零乱的认识。教学中,教师既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又要引导和培养学生自己提出观察目的和任务。

2.指导学生做好充分的观察准备

观察准备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有物质的,也有心理的。这里主要强调知识经验对观察效果的直接影响。俗话说:“谁知道得最多,谁看到就最多。”知识准备越充分,观察就越全面和深入;缺少或没有相应的知识准备,观察事物时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观察日食和月食,没有天文知识是不行的;观看篮球比赛,不懂得比赛规则和要求就看不懂。根据教学需要,在组织学生观察前,教师应指导学生复习或预习有关的知识,对所要观察的事物有一定的了解。

3.教给学生观察的技能和方法

观察有无成效及成效大小,关键在于观察的技能和方法。有效的观察应做到:观察前拟订系统的观察计划和步骤。观察时,一方面要根据对象选择好观察的方式方法,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到整体,另一方面把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做到在观察中进行思考,在思考中进行观察,调动观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各种手段认真做好观察记录。观察结束后要及时整理观察结果,并写出观察报告或观察日记。掌握观察的技能和方法,可促进观察能力的快速发展。

4.适当组织实践活动,加强观察训练

学生的观察力主要是在实践活动中经过训练培养起来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经验,适当组织他们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包括课内练习、课外劳动、科技活动、参观调查等,增加与现实接触的机会,养成观察的习惯,并从中培养和发展观察力。日本的经验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对于从小学一年级起开设的“理科”课本中有关动物、植物、光线、磁铁和岩石等现象,要求儿童通过直接体验,积累对自然现象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对事物进行科学观察的习惯和能力。 whZ2S9PtYHSxJ1KmCnN6qRIcmblrYs5hRtIXVeuuJn9Rf+EnFCIIr4i5QEILZJm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