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体育旅游,是我国旅游需求日趋休闲化、旅游化、娱乐化、体验化及信息化综合发展的产物,是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业态,也是人们为了释放压力、寻求刺激、冒险、健身等而选择的旅游活动。大力发展体育旅游是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拓展旅游消费空间、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是盘活体育资源、实现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推动体育产业提质增效的必然选择,对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体育旅游得到快速发展,体育旅游市场正在逐步形成,体育旅游潜在的经济价值也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具备无限发展的勃勃生机。目前,人们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随意支配时间与收入增多,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不再是单纯的观光旅游,而是带有娱乐性、健身性和体验性的体育旅游。其一,体育旅游形式多样、受众范围广、内容丰富、符合大众旅游时代下消费需求升级的特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其二,体育旅游易形成较大规模的消费群体,能增加旅游收入、扩大旅游市场、平衡国内需求,开辟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其三,体育旅游不仅仅是消遣娱乐活动、社会交往活动、消费经济活动,还包含大量的体育要素,将观光、度假、购物、商务活动、娱乐、健身融为一体,体育为旅游提供了丰富体验的重要内容,成为旅游最值得充分利用的主题资源;而旅游为体育提供了推广普及的重要平台,成为体育最好的市场渠道。其四,体育旅游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通过参加某项体育健身运动、户外挑战运动以及亲临现场观赏体育赛事活动,不仅可以陶冶情操、增强体质、健康休闲、美丽塑形,且相较于传统的观光旅游,是一项追求更高精神层次的旅游。因此,体育旅游以其作用于人们的心理、生理、精神、文化等多种功能而被人们认识与接受,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自1994年国家旅游局发起中国体育健身游以来,体育旅游的发展形式逐年增多。例如,新疆开拓“横穿塔克拉玛干的体育探险游”;西藏开展重要的创汇项目珠穆朗玛“登山游”;河北拟建设“环北京体育圈”;四川打造“西岭雪山冰雪运动基地”;云南整合资源打造“高原体育城” 以及全国各地正在建设的体育旅游特色小镇。目前,从中高端消费的高尔夫旅游,到极限攀登的户外项目,以及普通民众广泛参与的马拉松等大众体育赛事,体育旅游的形式不断增多,体育旅游的服务类型不断更新,满足各类不同人群需求的体育旅游活动日益丰富。目前,体育旅游正成为旅游界和体育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从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到大众旅游时代的更迭发展,体育与旅游跨界融合的发展基于四大背景:一是我国在跨界融合领域的政策推进;二是体育旅游市场的巨大潜力;三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四是旅游多样化的需求态势。

一、国家政策的积极推进

2007年3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抓紧制定和修订旅游、体育等行业服务标准,对新兴服务行业、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先行制定服务标准。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要求大力推进旅游与体育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体育旅游。随后,国家旅游局与国家体育总局联合推出《关于促进体育旅游发展倡议书》首次提出旅游部门和体育部门科学谋划、努力实践、创新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对体育旅游的跨界发展做出了重要指示。2010年7月,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中,将协调推进体育产业与旅游等相关产业的互动发展纳入了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2014年10月,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推动体育产业与旅游、电子信息等相关产业的复合经营,将促进体育旅游等相关业态发展作为主要任务。国家旅游局发布《2015年全国旅游业投资报告》,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体育旅游实际完成投资791亿元,同比增长71.9%,增长效益提升明显。

2016年7月13日,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发布《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其中提到,到202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元;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30%;体育消费额占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超过2.5%。同时,提出引导和支持“互联网+体育”发展,鼓励开发以移动互联网为主体的体育生活云平台及体育电商交易平台。在《“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也指出,要促进旅游与体育融合发展,建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目的地和一批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并推出一批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和精品线路,着力培育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体育旅游企业及品牌。11月下旬,《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发布,强调了要加速升级旅游消费并大力促进体育消费,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也已开始酝酿。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通过发展一批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拓宽健身休闲服务贸易领域和“互联网+”等形式,促进健身休闲与旅游、文化、养老等领域深度融合。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积极培育冰雪、山地、水上、汽车摩托车、航空、极限、马术等具有消费引领特征的时尚休闲运动项目,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健身休闲示范区、健身休闲产业带。11月,《关于促进自驾车旅居车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探索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放大自驾车旅居车旅游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中指出要出台制定实施冰雪运动、山地户外运动、水上运动、航空运动等专项运动产业发展规划。国家发改委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其他部委先后发布《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水上运动产业发展规划》《航空运动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16年12月,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出台《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人民群众多样化体育运动和旅游休闲需求日益增长,体育旅游已经成为重要的生活方式,产业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力发展体育旅游,对于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拓展旅游消费空间、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推动体育产业提质增效及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一系列国家政策文件的出台,体育旅游这一新兴产业形态的发展得到了较高关注。

2017年,为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部署和《国家旅游局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国内沿线地区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推动沿线国家体育旅游深度合作,发布了《“一带一路”体育旅游发展行动方案(2017—2020年)》。方案指出,在“一带一路”建设相关区域形成一批精品体育旅游赛事、特色运动休闲项目、有竞争力的体育旅游企业和知名体育旅游目的地,到2020年,体育旅游人数占该地区旅游总人数的比重超过15%。通过体育旅游全方位的交流互动,促进“一带一路”建设区域内的政策沟通、产业互通和民心相通,使体育旅游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区域内开放合作的亮点,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城市实现经济政策协调。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发布,报告从四个方面提及体育产业发展:一是深入推进体育改革,充分释放社会领域巨大发展潜力;二是支持社会力量增加体育服务供给;三是确立发展智能体育产业这一战略方向,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四是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做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多渠道增加全民健身场所和设施。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将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山地户外运动、水上运动等体育旅游,将城市大型商场、有条件景区、开发区闲置空间、体育场馆、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连片美丽乡村打造成体育旅游综合体。可见,从2016年开始,政府通过一系列文件与规划,着力推动体育旅游的融合发展,促进体育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

二、体育旅游的巨大潜力

随着一系列文件的陆续出台,“体育+旅游”不仅受到社会的热捧,也大大促进了旅游市场的深化发展。在新时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转变,国家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中国旅游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旅游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旅游发展之间的矛盾。聚焦体育旅游这一细分业态,广大游客的需求开始从简单的观光游览转向深层次的度假休闲,传统粗放型的旅游产品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发展需求。在大众旅游时代背景下,我国旅游业发展已经进入旅游消费需求爆发式增长的新时期。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2月发布的《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7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7000美元,全年国内游客5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2.8%;国内旅游收入45661亿元,增长15.9%;国内居民出境游14273万人次,增长5.6%。可见,中国旅游业已经进入更快更好的发展黄金期。

目前,随着旅游者收入水平和需求层次的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城市观光游览这种传统的旅游方式,而趋于追求能够满足其特殊需求且富于刺激性的旅游方式,加速了现代旅游市场细分化趋势。每一种细分市场都具有其独特之处,能够满足旅游者的特殊需求。1985年,西藏自治区体委为了满足国外登山爱好者攀登珠穆朗玛峰的需要,成立了西藏国际体育旅游公司,为中国的体育旅游开了先河。借此契机,于1986年成立了中国国际体育旅游公司,统筹兼顾全国体育旅游的管理。20世纪中后期,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体育运动的大众化,以体育旅游为特色的旅游项目在欧美国家得以迅速发展,人们所喜爱的高山滑雪、徒步登山、海边沐浴、帆船、冲浪以及漂流、探险、极限穿越等冒险刺激类项目,促进了体育与旅游市场的融合发展。

自现代旅游业发展以来,体育旅游的形式就已经逐渐显现,而到了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体育旅游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在亚洲,日本体育旅游以登山和水上项目为主,许多旅游点都设有相应的体育娱乐项目和设施,给旅游者提供体育健身服。新加坡也准备将该国发展成为体育旅游中心,建立了国际化的高尔夫设施。韩国举办奥运会时,数十万海外观众前往观看比赛,掀起了韩国的“旅游热潮”。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各地因地制宜,开发了多种体育旅游活动,较著名的有青藏高原登山、黄河漂流、东北滑雪、湖北赛龙舟、郑州少林武术、内蒙古那达慕大会等,以体育健身、娱乐、观赏各类竞赛和尝试体育刺激与挑战等为目的的体育旅游活动在世界各地不断发展,成为旅游主题类型的新亮点。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旅游业实现了从观光旅游到休闲旅游、体验旅游、特色旅游的发展转变,旅游业已经完成从大众的“门票旅游时代”向深度休闲度假“泛旅游时代”的转变。体育旅游的独特魅力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参与攀岩、滑雪、登山、漂流、自驾车旅游、沙漠探险、潜水等体育旅游项目。国内各省市均已呈现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旅游发展态势。如江苏省的“环太湖体育旅游圈”、黑龙江的“冰雪体育旅游”、山东日照的“国家水上运动训练基地”等,这些体育旅游呈现出将民族性、历史性、地域性、文化性融于一体的特点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UNWTO)发布的数据,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旅游第一大国,而且已然成为一种势不可当的趋势。同时,全球体育旅游产业正在以每年14%的速度增长,超过旅游产业4%~5%的整体增长速度。2014年,体育旅游市场规模达到1800亿美元,占旅游市场的15%。预计到2020年,全球体育旅游产业将达到4127亿美元的规模,其中亚太地区接近1800亿美元。而中国的体育旅游发展前景广阔。根据对日本出国游客的调查,近年来日本每年出国游客中有2/3是重复出国。而美、英、德、法等国重复出国游客所占的比例更高。由于每年出国旅游已成为一种生活定式,越来越多的游客已不满足于在各个旅游点之间长途跋涉、疲于奔命的旅游方式,旅游目的也从传统的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向通过旅游使身心得到放松和休息、陶冶生活情趣等转变。

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对自身身体健康状况和心灵愉悦等方面有更加高的期望值,同时又因为工作压力增大和社会竞争的增强,人们十分渴望从压力中解脱,寻求“拥抱自然,挑战自我”,渴望在大自然中感受宁静、释放压力、放松自我、战胜自我。而体育旅游活动是集挑战性、刺激性、探险性于一体的融合业态,能够让人无论是身体发展还是心灵感受都得到满足,是人们休闲娱乐、释放压力、放松身心的最佳选择,故而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

三、旅游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21世纪是技术变革和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期,并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互联网已渗透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使人们获取信息更便捷、更丰富,这为体育旅游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创新使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打破了各主体以往之间“封闭”的状态,渗透到旅游生产和销售的各个领域,使相互之间的联系变得日益通畅和紧密;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加深,在旅游和体育旅游领域的合作上也更加融通。

中国在以阿里巴巴为首的各大智能产业企业的带领下,逐渐从互联网时代走进了大数据时代。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普及之前,体育旅游一般都是被动地了解和购买相关的体育旅游产品,选择和购买体育旅游产品的方式与渠道较为单一,并且对打算即将去旅游的景区和景点的信息知之甚少,包括对目的地周边的饮食、住宿、娱乐、交通、租赁、培训等。游客只有在亲自到达旅游目的地以后,才能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做进一步的安排。现如今,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普及,以及在线旅游市场的逐渐成熟和各种app的应用开发,体育旅游者已将过去被动地了解和购买旅游产品转变为主动地查询和预订。旅游网站蓬勃发展,如携程旅游、搜狐旅游、同程旅游、途牛旅游、马蜂窝、凯撒旅游、去哪儿、驴妈妈旅游等提供旅游推荐、旅游交通、旅游预订、旅游攻略等旅游服务的网站不断涌现,旅游app达70余个,各省、市、旅游地自建的旅游网站数量更是不计其数。旅行者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选择网站、app制订自己喜欢的旅游方案,旅游信息更容易获得,旅游行程更加灵活多变,使得出行旅游变得更加方便。

微信的大范围普及,为旅游企业、旅游消费者提供了更快的服务速度、更好的服务质量、更低的服务成本。旅游相关的微信公众号数量达上千个之多;通过建立微信群、发朋友圈等形式进行旅游路线的宣传成为旅行社、导游的不二选择。在打算前往某一体育旅游目的地时,出发前就已将所有的行程以及在旅游中所需的产品或服务通过在线旅游平台或移动终端预付,为自身的出行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即包括游前对住宿、交通、气候的查询,游中对线路、美食、导游、领队的查询,以及游后对旅游经历和经验的分享与产品的评价等。

旅游业从广义上来说,是指通过一定组织和规划的旅游活动,以及在活动中对旅游消费者提供吃、住、行、游、购、娱方面服务的产业聚合。具体来说就是为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多个产业的综合。而体育旅游是通过把体育资源和旅游资源协同到一起,具有多样性和独特性。因此,在信息网络发展的时代,定制与体育旅游的发展,能够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主题化设计以及贴心化的需要,旅游信息、旅游价格、旅游内容、旅游服务等能够自由随心呈现。定制旅游在很大程度上能通过高效互通的信息资源提供专属服务,整合不同行业的资源利用,提升个性化服务体验,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

四、旅游多样化的需求态势

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呈现出更多依靠消费引领、服务驱动的新特征,休闲、运动、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在扩大有效投资和消费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同时,旅游需求在旅游地选择、旅游方式、旅游等级、旅游时间和旅游类型等方面呈现出差异性。如不同的年龄层次、不同的职业特征、不同的经济能力、不同的人群偏好,对旅游需求的服务也不尽相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更愿意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出游线路,更加注重自我享受和舒适自主的个性化需求,追求新奇独特的旅游体验。随着阅历逐渐丰富,旅游者已经不再局限于到旅游景点观光,而是进一步泛化发展成旅游者、休闲度假者、商务旅行者等各类消费群体。旅游活动也不再局限于观光游览,进一步延伸到景点游览、城市旅行、文化体验、度假休闲、体育参与等多元复合的各类消费形态。

随着国内旅游的发展,旅游者也在消费活动中逐渐成熟起来,加之消费思潮的日新月异,旅游跟团游“打卡式”的观光产品已不能满足日益多元的旅游市场需求,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已从单一的观光产品向复合型的体验产品转变。借冬奥会契机,近几年全国各地冰雪旅游开展得如火如荼;借乡村旅游潮流,加快了徒步、露营等体育旅游的发展;秘境寻踪、西部旅游、丝路之行、高铁旅游、探险旅游等,新辟多种旅游方式与旅游活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都已经注意到旅游的主题和深度,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有的旅行社的团队旅游已经开始有了由旅游者自己组团、自定时间、自定线路、自定日程、自定标准的“五自旅游”业务。即使旅游者不是自己组团,一些同路人也相约一起试着要求旅行社调整原来的行程来满足更多体验需求。 9Ox3b3ZZoFAQ5CC3/qYFmcPrnBAboDucI7sTxr0T3yJAk/pDns++Vl+bZaR3993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