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四川省发展应急产业的背景和意义

我国是一个各种灾害易发频发的国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公民安全意识和安全需求不断提高,社会和公民对应急产品及服务的需求将不断增长。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十九大报告中有55次提到“安全”,其中18处是“国家安全”。提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表明党中央国务院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入贯彻到施政方略中,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安全。无论是外部安全还是内部安全,国土安全还是国民安全,传统安全还是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还是共同安全,所有这些安全问题,都被纳入国家安全的范畴加以全面考虑和安排部署。

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为了保护自身安全与健康,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不断采取各种措施,长期不懈地开展发明创造和研究,生产各种各样的公共安全产品。从简单的灭火器具到现代化的消防装备和设备,从普通的逃生工具到功能完善的救援装备,从一般的安全防护设施到复杂先进的安防设施等,这些都有效减少了各种灾害对人类的影响和破坏。在我国,随着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应急产业也在不断满足社会和群众的需要中发展,并进一步促进民众安全意识的增强、社会安全共识的提高。应急产业的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全社会的应急保障能力持续提高,使应急产业呈现了良性发展态势。

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全部流程来看,应急产业就是针对预防与准备、监测与预警、处置与救援等应急处置阶段提供专用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应急产业发展较晚,涵盖面较广,涉及专业领域多、发展空间大、需求人数多,其规模十分庞大。该产业属于新兴产业范畴,主要涵盖了公共安全、消防安全、信息安全、防灾减灾救灾等领域。发展应急产业既可以为机械、装备、电子、材料、医药、通信等领域提供新的发展空间和经济增长点,也有可能催生应急救援服务等新的产业形态。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估算,全国在安全应急、应急装备、防灾减灾等领域所提供的专用产品和服务,其年产值规模已经达到近万亿元,且每年应急产业的产值规模增长速度约为20%,高于同期工业经济平均增速。特别是2015年为推动应急产业集聚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联合确定了首批7家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引领和带动了我国应急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涌现出了一批以中央企业和民营企业为代表的重点企业,提供应急产品研发制造和应急服务。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应急产业的发展,国家连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应急产业,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应急产业的意见》(2014)、《应急产业培育与发展行动计划(2017—2019年)》(2017),明确了应急产业培育和发展的重点任务,同时给多个部门分派了重点工作任务,要求在2020年形成应急产业体系,推动应急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指出,要大力推进应急产业健康发展,制订应急产业发展培育计划。在国家层面对应急产业发展做出具体安排部署后,我国的应急产业产值和规模必将进一步增加。应急产业体系的发展,将带动上下游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四川经历了“5·12”汶川地震、“4·20”芦山地震和“8·8”九寨沟地震等几次重大自然灾害,政府在应急抢险处置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救灾备灾的需要,也促进了应急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一批应急装备、应急技术、应急产品和应急服务的推广和应用。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精神指导下,为了进一步促进四川省应急产业快速发展,2016年8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力争到2020年,四川省应急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应急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批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制造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批自主研发的重大应急装备投入使用;在企业发展方面,要形成若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中型企业,发展一批应急特色明显的中小微企业,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充分发挥四川省军工、装备制造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催生市场化应急服务新业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该《意见》明确了四川省应急产业发展的进程和路径——加快突破关键技术,不断提升全省应急产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实力,持续强化应急产业基础,带动相关产业、产品优化升级,使之成为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的有力支撑。

为实现上述目标,四川省必须立足解决当前应急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和困难,特别是针对我省应急产业发展短板,集中资源进行重点突破,主要从提高应急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优化应急产业结构、促进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入手。要重点发展监测预警类应急产品,提高各类突发事件监测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发展预防防护类应急产品,提高个体和重要设施保护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发展处置救援类应急产品,提高突发事件处置的高效性和专业性;催生应急服务新业态,提高突发事件防范处置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同时,要加快推进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应急产业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建立应急产业领域科技创新体系,支持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强化应急产业项目建设,引导产业集聚发展,推广应急产品和应急服务,加强应急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应急产业开放合作等。同时,还必须明确财税政策、土地政策、金融政策、人才政策、协调服务等多项支持政策。要建立跨部门跨区域参与的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以促进四川省的应急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Cz7N4zCbXeL1n5ihXJTiDpot2c1LX1js11o219cEjMqJ0924q9XDJ5yi//lfozX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