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国土综合整治内涵理念不清晰,类型模式划分不明确,且不同区域国土综合整治协调统筹尚不成熟。本书在总结借鉴梳理国内外国土综合整治有关内涵、模式及区域统筹方面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探究国土综合整治的内涵理念、目标任务和类型模式,研判国土综合整治加强区域统筹的机遇与挑战,分析各个区域国土综合整治实施现状与存在问题;依据国土综合整治的现状问题和未来潜力,设计科学有效的区域性国土综合整治实施手段与路径;基于不同尺度下的国土综合整治区域统筹分析,探索推进中国国土综合整治的政策机制,为制定相关战略决策提供方向性指导。
从国土综合整治目标、整治主体、整治对象、整治规划、整治工程、收益分配、监测管护、保障机制及其演变过程等方面,系统归纳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土综合整治内涵理念、实践模式与发展趋势;从实践发展和理论演变两个角度研究中国国土综合整治内涵发展历程。根据中国与发达国家国土综合整治在实践条件、实践过程、实践机制等方面的异同,明确发达国家国土综合整治对中国国土综合整治的借鉴与启示,把握中国国土综合整治的发展突破点。
把握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总结生态文明建设、经济新常态、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发展战略的本质要求,系统分析国土综合整治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之间的耦合关系,重新认知新时期国土综合整治的本质内涵与根本理念,进而对国土综合整治的各个功能导向进行全面定位。在整治前、整治中、整治后各个时间维度和地理空间差异显著的各个空间维度上,拓展、深化新时期国土综合整治的具体目标。同时,从整治主体、整治目标、整治对象、整治手段、整治效果等方面,系统总结现阶段中国国土综合整治的主要类型,分析不同类型的实践条件与特点,总结不同类型相对于新时期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的成效、不足与启示,并以此修正新时期国土综合整治的内涵理念与功能定位。
系统归纳国土综合整治区域统筹方面的文献资料,总结发达国家国土综合整治在自然禀赋、实施过程、运行机制等方面实施区域统筹的借鉴与启示,研判国土综合整治加强区域统筹的机遇与挑战,对比分析各个区域国土综合整治实施现状与整治潜力,剖析不同区域国土综合整治当前及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比较总结各个区域国土综合整治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靶向定位区域国土综合整治的资源环境主体,明确重点落实的各个区域综合整治对象,建立基于“四区一带”的国土综合整治拓展格局,构建“点+线+面”三个层次的国土综合整治全域统筹框架,分别从中观尺度与微观尺度分析国土综合整治区域统筹模式。
基于“四区一带”的国土综合整治拓展格局,结合不同区域的典型案例,按照保护、维护、修复等整治级别定位,依据城镇地区、农村地区、生态功能区等不同区域的特色,整合设计红线控制、开发利用、建设管理等一系列国土综合整治实施路径,探索通过“三线”划定、增减挂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等实现不同区域的国土综合整治政策突围方式。
明确中国国土综合整治的制度基础,同时以协同推进为导向,整合设计“三线”划定、增减挂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城镇低效用地开发等国土综合整治政策路径,从加强公众参与、多元化资金渠道、建设数据库平台、完善规划调整程序、实施成果动态监控、设计激励保障等方面制定科学有效的国土综合整治实施保障措施。
总结不同区域国土综合整治的政策实施路径与突围方式,从整治主体、整治目标、整治对象、整治手段、整治效果等方面,比较区域之间的整治条件与特点,分析区域之间国土综合整治的相互作用关系,构架区域统筹的耦合理论框架,设计推进国土综合整治区域统筹的政策机制,为制定相关战略决策提供方向性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