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个人:作为道德记忆的主体

存在世界的存在并不取决于人类意志,但它必须通过现实的人类才能得到认识和解释。现实的人类就是作为个体生命而存在的人,就是个人。个人是具有个体性特征的人类。根据历史唯物论,“ 真正的 人只有以 抽象的 citoyen [公民] 形式出现才可予以承认” ,但它是现实的人,具有不可否认的现实性。

具有个体性的人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体。说得更精确一点,他们是同时受到理性和非理性支配的人。他们拥有理性思维能力、理性认知能力、理性判断能力和理性选择能力,但他们的各种理性能力都是有限的,他们还受到欲望、愿望、意志、情感、兴趣等非理性因素的支配。理性和非理性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人性的内容,并共同影响、决定和支配着个体性人类的生存状态。

人类存在的个体性是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凭借经验加以把握的人性内容。在很多普通人看来,人类甚至完全以个体的形式存在;我们只能从个人视角来认识、理解和把握人类的生存方式、内容和意义,乃至整个存在世界的存在;如果不从个人视角来认识、理解和把握人类与存在世界的存在,存在问题就是一个不解之谜。这种观点无疑有其合理性。人类只有以具体的生命体形式存在才具有现实性或实在性;如果不能作为个体生命而存在,人类的类属性就无法形成。因此,个体性是人类生命的根基。

普通人往往倾向于从个人视角来审视一切。个人视角的根本特征在于它的个体性。人的个体性是通过个人的主观欲望、愿望、需要、兴趣、目的、理想等要素来表现的。它们既可能是理性的,也可能是非理性的。由于不同的人具有的主观欲望、愿望、需要、兴趣、目的、理想等并不相同,所以人们的个人视角实质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性。一个人强烈欲求的东西,完全可能是另一个人特别想摆脱的东西;一个人渴望得到的东西,完全可能是另一个人坚决排斥的东西;一个人需要的东西,完全可能是另一个人试图抛弃的东西;一个人感兴趣的东西,完全可能是另一个人反感的东西;一个人试图占有的东西,完全可能是另一个人努力放弃的东西;一个人孜孜以求的理想,完全可能是另一个人嗤之以鼻的理想。在现实中,有多少个普通人,就有多少种个人视角,就有多少种个体性。

个人视角的个体性特征还与个人的生活境况有关。个人是历史的镜子、时代的镜子和社会的镜子。不同的历史语境、时代语境和社会语境对个人视角会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生活在不同历史语境中的个人拥有不同的个体性特征,处于同一时代的个人完全可能因为年龄的差异等原因而拥有不同的个体性特征,置身于不同社会中的个人更是往往因为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而拥有不同的个体性特征。正因为如此,在中国封建社会被视为遵守孝道的人不一定在当今中国社会受到同样的尊重,一个推崇仁爱的中国人可能在美国被视为一个懦弱的人。

深入认识、理解和把握个人视角的个体性特征是我们了解普通人认知个体道德记忆的突破口,因为在普通人眼里,个体道德记忆只不过是个人的道德记忆,它建立在个人的主观欲望、愿望、需要、兴趣、目的、理想等要素的基础上,因而从本质上说是个体性的。按照这种看法,世界上有多少个人类个体,就有多少种个体道德记忆,每个人所拥有的个体道德记忆是不同的。

个体道德记忆无疑具有个体性特征。个人是最具体、最直接的个体道德记忆主体。作为道德动物而存在,个人拥有个体性鲜明的道德生活方式,并且能够借助于自身的记忆能力记住和再现自身的道德生活经历。个人是具有个体道德记忆的人。

个体道德记忆与个人的主观欲望、愿望、需要、兴趣、目的、理想等要素直接相关。每一个人类个体都会拥有一定的道德生活经历,但受其主观欲望、愿望、需要、兴趣、目的、理想等要素的影响,个体道德记忆展开的方式和承载的内容往往不同。这很容易在现实中找到相关的事例。例如,有些人在生活中行善,并且将行善视为人之为人的本分,因此,他们并没有对自己的善行念念不忘;相比之下,有些人在行善之后倾向于将其留存在自己的记忆中,并且常常使之作为美好记忆再现于自己的脑海里;有些人在行善之后不仅对此耿耿于怀,而且常常以之作为在他人面前炫耀德性的资本。可见,一个人是否愿意记住自己过去的道德生活经历,这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个体性特征,即他的主观欲望、愿望、需要、兴趣、目的、理想等。

个体道德记忆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基础,因为一个人基于自身的主观欲望、愿望、需要、兴趣、目的、理想等要素来建构其个体道德记忆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个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其个体道德记忆,即记住何种道德生活经历或遗忘何种道德生活经历,能够对自己的记忆思维进行有选择的控制。正因为如此,如果想遗忘曾经作的恶,许多人是可以做到的;如果想遗忘曾经行的善,许多人也是可以做到的。这关键在于个人的主观心理状况。一个人如果很在意自己作的恶或行的善,就当然会对它念念不忘。

个体道德记忆还与道德本身的个体性特征有关。尼采曾经呼吁人们“为自己的道德而活,或者为自己的道德而死” 。他试图将道德完全归结为个人的品德修养。这种立场忽略了道德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的事实,但确实突出了道德的个体性特征。我们不能像尼采一样极端地推崇道德的个体性特征,但我们必须看到他强调道德个体性特征的意义和价值,因为个人毕竟是道德生活最直接的主体。个人作为相对独立的个体性主体经历道德、体验道德、感悟道德、反思道德、记忆道德,这使人类的道德记忆不可避免地具有个体性特征。 g1HB0ET37W1WCfE5ofTKpCRW6X143/jqfwF1I9NHySuOV8clakqUu8sHV7v/3Hb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