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实际经验可知,对于某项正在进行的事业,如果我们已经投入了很多,就会不甘心于半途而废,而如果投入的很少,能否继续做下去就无关紧要了。无论是对人际关系的投入,还是对商业项目的投入,抑或是对股市的投入,皆是如此;无论投入的是金钱、时间,还是个人的努力,均是如此。如果第一次约会的感觉不好,双方都能轻而易举地终止关系;如果买来一个价格低廉的玩具,组装了几分钟就装不下去了,我们很可能会将它扔到一边不再理睬。而如果要终止一段为期25年的婚姻,或是在斥资巨大的房屋装修过程中遇到难题,我们就会痛苦不堪。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父母对后代的投入。通常来讲,就算只是在精子遇上卵子的那一瞬间,雌性也比雄性付出的更多,因为就绝大多数物种而言,卵子的个头要比精子大出许多。虽然卵子和精子都含有染色体,但卵子中还包含足够多的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机制,以支持胚胎在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发育,直至胚胎发育成熟,有能力自行觅食为止。相比之下,精子只需要装配一部鞭毛马达,以及驱动这个马达的充足能量,好让自己能够在未来的短短几天里保持游动状态。就体积而言,成熟的人类卵子是精子的100万倍,而几维鸟(kiwi)的卵子是精子的一万亿倍。由此可见,如果将受精胚胎简单地视为一个初创的建筑项目,那么在这个项目中,父亲的投资较之母亲的付出根本微不足道。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雌性受孕成功的一刹那,就输掉了这场游戏。与和卵子结合的那颗精子一同出现的还有雄性投入的其他数亿颗精子。因此,雄性的总投入可能并不亚于雌性。
卵子受精的过程要么发生在雌性体内,要么发生在雌性体外。许多鱼类和两栖动物都是体外受精,雌鱼和身边的雄鱼将卵子和精子同时排入水中,卵子在水中完成受精。就体外受精而言,雌性在其责任范围内的投入在排卵完成的那一瞬间就结束了。随后,胚胎要么在没有父母照料的情况下漂浮在水中,自生自灭,要么会得到父母一方的照料,至于具体是父亲还是母亲,就要看它们属于什么物种了。
与人类的情况更为相近的是体内受精,也就是雄性通过阴茎将精子射入雌性体内。受孕之后,多数物种的雌性不会立刻将胚胎排出体外,而是在体内孕育,直到胚胎发育至可独自生存的阶段。胚胎在最终产出时可能被包裹在保护壳内,与以卵黄形式存在的能量物质共处一室。鸟类、爬行动物和单孔目卵生哺乳动物(如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的鸭嘴兽、针鼹)大都属于这种情况。还有一种情况是胚胎被保留在母体内继续发育,之后经由分娩出生。这种情况被称作胎生,也是人类和除单孔目之外的哺乳动物,以及部分鱼类、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所采取的生育方式。胎生要求动物有特定的内部结构,其中最为复杂就是哺乳动物的胎盘,因为胎盘要负责将母体内的营养物质输送到发育中的胚胎体内,再将胚胎的排泄物传送回母体。
由此可见,体内受精要求母亲对胚胎做出更多投入,而这一阶段的投入远远超过产卵以及受精时的投入。母亲既要利用自身的营养物质来构建卵壳和卵黄,还要利用那些营养物质来促进胚胎发育。除此之外,母亲还要投入孕期所需的时间。结果就是,截至孵化或生产完毕,体内受精型母亲的投入要比父亲多得多,也比体外受精型母亲的投入多得多,后者与父亲相比并无显著不同。比如,人类母亲怀胎十月,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非常多,相比之下,丈夫或男朋友除了在一开始那几分钟的交合时射出一毫升精子之外,别无其他。
由于父亲和母亲对体内受精的胚胎的投入截然不同,因而当后代需要照料时,母亲更加难以通过虚张声势的方法弃孩子于不顾。母亲的照料表现为多种形式:雌性哺乳动物会哺乳后代,雌性鳄鱼会守护卵,雌性蟒蛇会孵化卵。尽管如此,有些物种的父亲还是会与母亲共同承担育儿大任,甚至独自抚养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