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谁来养育后代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进化生物学家都认为,自然选择能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优秀物种”的进化。事实上,自然选择最初只作用于动植物个体。自然选择不仅意味着物种(整个种群)之间会有竞争,不同物种的个体之间会有竞争,同龄同性同物种的个体之间会有竞争,它还意味着父母与后代之间的竞争,或者伴侣之间的竞争,因为父母和后代、雄性和雌性的个体利益并不总是相同的。令某个年龄段或性别的个体成功传递基因的特征不一定有利于其他个体。

虽然自然选择会偏好那些留下许多后代的雄性和雌性,但就开枝散叶这一最佳策略而言,自然选择对父母双方的影响是不同的。这就意味着,父母之间本来就存在固有的冲突。对于这一结论,人们其实早就心知肚明,根本不用请科学家来说明真相。虽然我们总是拿“两性战争”这个词来开玩笑,但这场战争既不是玩笑,也不是某位父亲或母亲就某一特定事件而做出的反常举动。现实情况是,符合某位男性遗传利益的行为不一定符合其配偶的利益,反之亦然。这一残酷的现实恰恰是人类痛苦的根源之一。

回到之前的案例,我们再来看看刚刚完成交配,成功地创造了受精卵的雄性和雌性动物的境况。现在,它们面临着“下一步该做什么”的“抉择”。如果这颗受精卵在完全无助的情况仍有存活下去的可能性,并且父母将照顾第一颗受精卵的时间用于继续繁殖,那么就将有更多受精卵诞生。因此,在抛弃第一个受精卵这件事上,父母的利益是一致的。然而,假设无论这颗受精卵的状态是刚刚完成受精,刚刚被母亲生下来,还是刚刚被孵化出来,抑或是胎生而出,如果没有父母中一方或两方的照料,它就完全没有生存下去的可能性。此时,一个切实的利益冲突便被摆到了父母眼前:父母中的一方是否可以将养育后代的责任强加于另一方身上,然后踏上寻找下一位性伴侣的征程呢?离去的一方确实通过抛弃伴侣和后代,达到了“自私”的进化目标。

在父母中的一方不得不照料后代的情况下,养育后代这件事就成了父母之间的一场冷血较量。谁先抛弃另一方和后代,投身于繁衍更多后代的事业中,谁就会获得胜利。抛弃伴侣和后代是否真能带来好处,取决于一方是否指望伴侣独自完成养育后代的大业,以及能否找到愿意接纳自己的新伴侣。这一切就像父母在受精的瞬间,玩了一场勇敢者游戏,他们互相瞪着对方说:“我要离你而去,寻找新伴侣。你要是愿意,就去照顾这个孩子,但无论你愿不愿意,我都不会管它!”在这场竞赛中,如果双方都以为对方是在虚张声势,那么这个孩子有很大概率难逃一劫,最终父母双方都成了输家。那么,在现实中,父母中的哪一方更有可能选择屈服呢?

若想回答这个问题,就要看父母中的哪一方对这颗受精卵投入的更多,哪一方更有可能舍弃美好的未来。正如之前所讲的,父母双方都不会有意识地进行权衡,因为任何一方的实际行动都取决于自然选择在解剖结构和本能中所编入的性别专属的遗传代码。许多物种中的雌性会选择退让,成为单亲母亲,雄性则抛妻弃子,重获自由;有些物种则完全相反,雄性会担起育儿大业,雌性则转身离开。还有一些物种的父母双方会共同承担养育后代的责任。这些不同的结果是由相互关联的三个因素决定的,而这些因素在两性身上的表现因物种的不同而不同。这三个因素分别是:对受精胚胎的投入、因进一步照料受精胚胎而错失的其他机会,以及是否确定受精胚胎是亲生的。 2KDc57cggSY+dSnmbC/KeiJvLVNB5MWfoyp9pJsv8rUAqq0l18H8icb7Hq9tXAw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