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概述

关注你想要的

你本可拥有更多自己想要的事物——更多新想法、更多同事间的合作和更积极的工作态度。我相信,人们渴望获得工作和人际关系上的成功,渴望在交际圈中崭露头角。我也相信人们希望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成为一个高效而积极的团体中的一员,但现实往往事与愿违。

我曾帮助人们应对工作中的起伏、变化,帮助他们进行职业规划,我的经历使一个压倒一切的真理浮出水面:明确的目标带给人们更多的收获。再重复一遍:明确的目标带给人们更多的收获。我把这个发现称为“满眼的红跑车”,因为这个比喻与日常生活非常贴切。以下是本书的前奏:

假设你刚买了一辆梦寐以求的新车——老式轮胎,纯铬合金保险杠,鲜红的外壳。头一次开着它回家的路上,你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似乎路上的红跑车为数不少。到了第二天,你会发现什么?我敢打赌飞驰在路上的红跑车会越来越多。到了第七天,你会纳闷,“难道现在都人手一辆红跑车了?”你关注了红跑车,所以你满眼都是红跑车。

再来看下面的例子,这几乎是每个高尔夫球手的噩梦。你站在标签洞前,挥起球杆。面前是一望无垠的绿色草坪,离胜利还有三个标准杆距离。而这之间却有130码之长的水洼地——洋洋洒洒的一片积水。你拿出击地楔,直愣愣地望着这汪水塘。你最后望了一眼地上的球,心里默念道,“不要掉进水塘,不要掉进水塘!”球终于离开地面,它飞向何方?啪嗒——直入水塘,毫不犹豫。

知道我想说什么吗?再举个例子。有个同事着实让你抓狂,而更恼人的是,你接二连三地撞上这人——在每次会议中,在走廊里,在用餐时,甚至开车回家也会被逮个正着。他就像是阴魂一样迟迟不散。

是谁让你满脑子都想着“红跑车”——“球可别掉进水塘”“这人怎么老是出现”?罪魁祸首就是你自己。因为你老是惦记着它们。还记得我说过的吗?不管是好是坏,你总是获得更多你所关注的事物。

甚至,即使有时人们确实抱有积极的想法,但他们的实际行动却在无形之中辅佐了失败。有这样一个例子:

若干年前,我接到一个客户的电话,他告诉我他几乎是走投无路了(我们暂时称他泰德)。当时,泰德正在接手一个受公众瞩目的项目。一旦失败,损失惨重。但当时项目却无法步入正轨,眼看项目结束日期就在眼前,费用支出即将超出预算,整个团队也士气消沉。他继续讲述他的遭遇。团队成员像躲瘟疫一样躲着他。会议总是气氛紧张,危机一触即发。不是怒发冲冠的发泄,就是紧接而来的令人窒息的沉默。泰德简直不知道有什么事比这更糟糕了。团队成员互相指责,有意无意的迟到或不参加会议。泰德试图找出原因所在,但却毫无收获。最终决定由我尾随他,看是否能找出造成这样涣散场面的祸根。

我跟着泰德整整一天,依次见到了他的团队成员,也参加了大大小小的会议。过了不久,端倪就浮出水面。我发现泰德在每段对话和每次会议中都会以这样的语句开头,“大家知道,我们不希望不按时完成项目,不希望合作不愉快,不希望费用超出预算,更不希望以失败告终。”我在把这个故事告诉其他人时,人们总会问:“他对领导艺术一无所知吗?他这是怎么了?”对于这个问题,我回答道:“他没什么问题,是他的潜意识促使他这么做了。他对团队和项目寄予了厚望。他曾有过项目失败的经历,因此努力避免出错,也能很快让他人做到防微杜渐。他认为自己帮上了忙。”

事实上,他的团队工作很努力。正因如此,员工们错过了家庭聚会,献出了陪伴孩子玩耍的时间,甚至连休息和恢复体力的时间也大打折扣。泰德在每段对话开头都在提醒对方,他不想要什么发生,而这话却在不知不觉中消磨每个人的活力、动力和精神。

我跟泰德讲了“红跑车”的思维模式: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到你期望发生的事上。一经我点拨,他立马就明白了。他将自己的心得与团队的每个成员分享。聊天中,员工们打开了话匣子,告诉泰德他先前的话语如何令他们深感挫败、不受赏识、丧失动力。

随后,泰德与团队成员一起写了各自的“我想要”的陈述,并将它们公之于众。他让团队成员分享各自的“我想要”的陈述,明确每个目标的轻重,并在一对一或项目会议上制定运营方案。团队成员需要将各自在职场上的需求与项目的需求对应起来。没过多久,员工们就重新步入正轨,并肩协作,用每日、每周、每月的行动向成功步步靠近。

无论在个人还是团队层面,员工们都抱有积极态度,并且这种态度最终传递到公司的其他部门,改善了部门的整体表现。

你必须有意识地打破格局

一味地患得患失带来的恶果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而这却是我们沿袭已久的天性。

你还记得三年级的阅读课吗?大多数和我聊过天的人都有同样的回忆。你同其他同学一起坐在课桌前,大家依照顺序阅读,马上就要轮到你了。十有八九的是,在其他同学放声阅读时,你却走神了。你在心中默数着还有几个人就轮到你了。于是,你的恐惧加深,你的心跳加速,你的手在抖动,你一刻不停地为此感到不安。最后,轮到你了。你磕磕巴巴地总算念完了这一段落。那一天你在诚惶诚恐中度过,整个三年级的阅读课你都是这么度过的。时至今日,当年阅读课的场景依然时不时地重演。

现在你置身的不是教室,而是公司的会议室。在座的也不是你的同学,而是你的同事。你们都必须起身作报告。学生时代的那一幕又上演了——你猜测着发言会从左还是从右开始。你心中惦记的依然是不要出错,不要出洋相,你的心脏因此怦怦直跳。这一切为何会发生?我们为何会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惶恐和徘徊中,而不是采取行动、向目标前行?以旁观者的身份看清这点十分容易,但出现在自己身上却不易被察觉。这就是问题所在。我们没有意识到,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的焦点指向了目标的反向。

但只要提高意识,你就会走出歧途。一个小小的扭转将改变整个局面。这听似简单,实则不易。而最难的一点莫过于将注意力转移到你所期望的,而不是你试图逃避的事物之上。

思考

同“吸引规律”的做法类似,你首先要努力想清楚自己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并把想要的写下来,与你自己订立一个契约。

设想

现在,请在大脑中畅想。设想出你成功时的每个细节,越生动越好。许多人都曾经勾画了他们憧憬的事物,并因此感到士气满满。

为蓝图定性。我并不是在讲物质层面的事,而是指诸如成功的项目、个人成长、职业发展、新的技巧、其乐融融的家庭。这些对你而来也很有吸引力吧?

向目标进军。你对别人说得再夸夸其谈也不如扪心自问的有用。

付诸行动

将意志转换成行动。对你的目标保持警醒。在意你能控制的,忽略你控制能力之外的。练习这点并持之以恒。

我曾经在双城电视台主持一档名为“极致生活”的节目,该节目由取景公司制作。该公司是经营从幼儿园到高中学校人物照和年鉴的公司。节目中,我讲述了一些故事,故事的主角有具备一技之长的人,有为目标负隅顽抗的人,也有严格律己的人。著名画家杰弗逊·胡瑞恩克(Jeffrey Hurinenko)就是其中之一。

我在采访中问:“杰弗逊,要取得像你这样的成就需要付出多大努力?”杰弗逊回答道:“你可以拥有举世无双的才华,你可以整日整夜地研习艺术。但如果你真想有所造诣,就必须有铁杵磨成针的毅力。”他称之为“刷新里程”。你得放弃社交的时间,取而代之的是与刷子和帆布相伴。

马肯·格莱德维尔(Malcolm Gladwell)在其著作《胜出者》( Outliers )中论及了成功者的共性。那些出类拔萃的人——无论是在体育比赛、音乐还是商界——都付出了一万小时“刷新里程”的汗水代价才取得了成功。

因此,要想成功请持之以恒并不断练习。

为成功干杯

当你集中精力向目标迈进时,别忘了庆祝点滴的成功。对我们许多人来说,完成项目任重道远。因此若是等到一切都结束了才想到庆祝简直是若干年以后的事。一位销售总裁曾写信给我,说他最赞赏这点。现在,他也能做到对这点运用自如。虽然他的销售历程被迫拖延,并且需要公司多个部门的参与。但他说,将冗长、拖沓的历程切割成若干部分,完成一项就像树了一座里程碑,一路走来沿途庆祝,这个方法确实管用。

人们很容易重蹈覆辙,再次因那些消极的可能性诚惶诚恐。为了避免这样的事发生,你必须时刻提防着你的思想、行动和语言出现矛盾。我打个比方:

没有人会说:“我想要的是在交谈时出言不逊,这样对方会以牙还牙,甚至说更难听的话。我不甘示弱,最终气急败坏地中断对话。”

我们从来不会对自己这样说,但这事却时常发生。

如果同一个人用“我想要”开头,并在精神和情感上憧憬这个场景。

例如:“我想要练就一副好口才,这样就可以说服他人,营造亲密、坦然的对话氛围。”

这人就在内心畅想了未来的自己,畅想了他在有效沟通中的所思所想。在任何时刻他都能回忆起这个形象、他的内心感受和相关的思维过程。一旦在对话中措辞有失偏颇,他能即刻回忆起这个形象。瞬间,他就妙语连珠,最大程度地赢得了对方的认可,对话也进展得融洽、坦然。如果他不是在心中默念“我想要”,并深情地唤起内心的意象,很多时刻冲突就会爆发。

许多顾客向我讲述了他们在交谈和人际关系中戏剧性的转折,这样的进步可以是个人生活上的,也可以是职场上的。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转变是因为他们用了“我想要”的句式,并憧憬了想要的事物。一旦你胸有成竹,便会自然而然地向着目标前行。

如何在商界运用这条准则?

企业可以操控员工的思维模式,因为通过思维模式,问题、挑战和机遇就可以传达到劳动力层面。以下这个例子十分常见,它发生在企业面临重大转折之时。

艾克美制造公司的效益一直在走下坡路。订单数也在最近几个月中一路下滑。财务总监迈克向首席执行官杰瑞提了个醒。当然,问题不在迈克。只是迈克的职位使他更清晰地看到了问题的症结。杰瑞随之召开紧急会议,以主要领导人的身份宣布企业改革势在必行。这一消息公布后,环桌而坐的领导们曾一度唏嘘感慨。当这些情感得到控制后,他们开始思考可行的解决方案。一旦明确了最佳的行动路线,领导们就制定了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经过多次讨论和斟酌,将真相和议案告知公众的日子终于到来了。

待到这时,杰瑞和行政工作人员们已将议案考虑得很周全了。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去考虑改革的细枝末节和可能的后果,特别是改革中他们自身的角色和责任。

杰瑞对全体员工做了一场演说,意在希望所有人都能看到光芒,把握新的方向,让生活美好起来。只要演讲者能道出生活的一些真谛,人们都会聆听。只要演说中有事关个人的内容,人们就开始扪心自问,专注听讲。更确切的说,人们所关注的是他们惧怕的事物,在工作中力求避免的东西,而对杰瑞演说中的其他内容则充耳不闻。

结束演讲后,杰瑞满怀期望地迈下台阶。而事与愿违,他看到的是一幅幅恐惧和疑惑的面容。员工的抵触情绪显露无疑。双方都很困惑,坦率地说,这种困惑近乎疯狂。杰瑞和主管们心想,“伙计,我们的一切提议都是为了让日子更好过,难道你们都是睁眼瞎吗?”说句老实话,他们是。人们看不到杰瑞的良苦用心,有些人甚至永远都看不到。

杰瑞和主管们将这一刻淡忘,希望一切能随时间的流逝而好转。但他们错了。员工开始七嘴八舌,不着边际。一旦有问题出现,不是用事实去回答而是得过且过。情况愈演愈烈。主管们关上了门,因为此时的对话已不再是谈笑风生,他们也很快厌倦了那些重复的问题。主管们心想,“天哪,这个问题都问了多少遍。在那次大规模演讲中,我就已经说到了这点,但他们只当是耳边风。”就像我之前说的,员工们这时早已溜号,在第一条上浮想联翩,完全不顾其余19条的存在。于是,受打击的就是主管们了。他们也有个人的牵挂,要不是为了公司,他们也愿意偶尔走下神。

下面这个真人真事就截然不同了。它讲述了一位部门女领导如何在公司倒闭前运用本书的思维模式,以人性化的方式宣布破产的消息,这才避免了一场轩然大波。

卡罗尔是国家器械公司的部门副经理。萧条的经济迫使她做出艰难决定:关闭整整一个子公司。为此她召开了全体员工会议。会议是由播放《满眼的红跑车》这部电影开始的。当灯光重新亮起时,卡罗尔坦率地谈起了她做出这一决定的苦楚,她对大家的失望感同身受,随后请求员工们伸出援助之手。她让与会者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推举一位领队,让领导记录下经历了这次变革后小组成员的个人想法。

“我不想丢了工作”,这是与会者们到达会场时脑海中最强烈的想法。一旦他们有机会坦诚相告,并获得对方的理解,诸如此类的话就出现了:“我想拥有一个机会,使我的才华和能力在某个部门得到展现”, “如果某天这个部门倒闭了,为了公司的日益壮大,我们愿为协调人力和资源尽一份力”。

员工们说出了“我想要”的,就勾画出了一幅积极的蓝图,紧接而来的也是富有收获的环节。一旦人们意识到自己可以进言献策,并且有人正聆听自己的想法,他们就松了一口气。他们的肢体语言明显地改变了。事实证明,“我想要”是一个强有力的句式,它可带来积极的成果。

会议过后的几天,电子邮件排山倒海地涌向卡罗尔。这些都是员工的感谢信,感谢她在机构倒闭的艰难时期展现的领导才能。正是我们的电影将管理层同员工团结起来,在危机时刻引导他们做出积极决策。

艾克美制造公司同国家器械公司所面临的改革需求是目前我们都置身其中的趋势。市场中的风云变幻立竿见影地影响了人们对公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从艾克美制造公司的例子可以看出,财务人员可能是较早意识到企业需要改革的人群。此外,对外访问、员工调查或是客户反馈也是判断企业是否需要改革的渠道。革新会带来机遇,也会让人意识到是否需要改革。不管源起何因,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忽略预示改革的讯号。

经济的下滑已令商业不那么景气,许多人甚至认为经商环境在每况愈下。绝大多数公司被迫改革。所有这些不确定因素加剧了我们天性中的消极情绪。无论是个人、团队还是公司,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保持积极的心态,这种心态在始料未及的变革来临时尤为重要。面对变革积极应战的人较之那些畏首畏尾的人将更具优势。

现在是全副武装的时刻,请明确我们的目标并付诸实际行动。没有比当下更宝贵的时刻。积极也罢,消极也罢,现实总是环环相扣的。我们需要刻意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才能保证自己的所思所想是积极正面的。一切成就无论大小都始于这点。有些人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上,于是,他们就开始了实现梦想的旅程。

然而,这绝非易事。从事咨询行业这么多年,每当一个公司的改革迫在眉睫时,我都感到黔驴技穷,这样的经历不胜枚举。团队成员意识到,如果按兵不动,假设选择还存在的话,那么结果是谁都不愿选择的。面对这一现状,转型就势在必行。在许多案例中,除了转型别无他选。在我看来是“你为何要抹杀生存的唯一一线希望,将积极的结果拱手相让?”我们建议的新举措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但总比忽略危机存在的麻木不仁要好。而面对这样的规劝,有的人依然会固执己见。真不可思议,我想。

本书介绍了获得成功应具备的心态,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在遭遇阻挠和旁人非议时依然坚定信心。你必须是首当其冲拥有这一心态的人,然后再用你积极的心态去影响你的团队和公司。以下这个故事来自电影《满眼的红跑车》,心无杂念、坚定不移地向目标前行所能带来的巨大潜能在这个故事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请设想,如果一个团队中所有人都能像克里夫·杨格斯(Cliff Youngs)那样,那这个团队该是多么地所向披靡。

1983年,克里夫·杨格斯决定参加悉尼至墨尔本的超长马拉松比赛。这次历时六天,全长875公里的比赛在艰难程度上堪称世界之最。它的赛程可有500多英里。因此,愿意接受挑战的运动员也是凤毛麟角。

起跑线上的杨格斯是一位61岁高龄的农夫,身着运动衫,脚上穿着一双橡胶套鞋。刚一起跑,选手们就将穿着套鞋的杨格斯甩在后头。杨格斯拖着双脚,跑姿怪异,围观的人们笑得前仰后合。他也因此被人们打趣地称为“杨格鸭”。但由于杨格斯从未涉猎过竞技类的书籍,也未与其他选手有过交流,所以,到了暮色降临,他人都入睡之候,他依然拖着双脚奔跑。他从熟睡的人们身边经过,一刻不停地跑了五天半。最终,杨格斯赢得了比赛,并以9小时的成绩打破了记录。因为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所以他就锁住目标,不断前行。

每当人们试图开拓创新时,周围人总会对其嗤之以鼻,直到事实证明新的方法奏效。因此,人们需要保持义无反顾的勇气,不为他人的评论和嘲笑动摇。克里夫·杨格斯成功后,他的蹭地跑步法因耗能少而被其他远距离马拉松赛跑选手采用。杨格斯的故事告诉我们何为专注、何为坚毅。获得成功需要一如既往,杨格斯的故事很好地诠释了这点。

你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是更多的关注你不想得到的,要么是更多的关注你想要得到的。是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了!集中注意力在你真正想要的事物上,那你的目标就在不远处等待着你。 3CButdfSmCB0lYjAReSp+8sQJ/9Ufi9XQbcnc4N2P6EfHX05Ihghu4WE+QuEg4P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