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核武器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周瑜下了班。

走到自家楼下,一个什么东西从楼上的窗户里飞出,正打在他的左脸上。

不等这不明飞行物落地,周瑜已接在手中,一看,原来是粒桂圆核。

周瑜的妻子小乔正在家中享用桂圆。

近视眼周瑜刚要抬头发火,没提防小乔的樱桃小口又潇洒地一吐,桂圆核在周瑜的右脸“梅开二度”。

周瑜急急上楼,拿着桂圆核怒对小乔:“为什么要对我两次袭击?”

小乔问:“击中了你的哪个部位?”

周瑜指指点点:“这里,还有这里。”

“咦,”小乔觉得有趣,“是我的运气太好,还是你的运气太差,我又没有瞄准——”

“等等!”周瑜摆了摆手,眯缝起眼睛……每当他迎接灵感到来时都是这样,“你说……瞄准?既然是瞄准,那就可以把这桂圆核……当成一种武器了?”

周瑜赶紧直挺挺地立在墙根,命令妻子:“你,站到五步以外。”

小乔数了五步。

“现在,你就把我的脸当靶子,我们来试验核武器。射中头发算一环。射中耳朵算三环。射中前额算五环。射中眉毛算六环。射中眼睛算七环——不过,最好不要射眼睛。”

“我知道了。”小乔说,“射中下嘴唇算八环。射中上嘴唇算九环。如果打到最当中,就是十环。”

“完全正确!”

小乔便又吃了一堆桂圆,把核含在嘴里。

“噗!”第一枚出口,射中周瑜的眉毛。

周瑜报靶:“六环!”

第二枚射中周瑜的下巴。

周瑜说:“就算两环吧。——怎么越打越偏了?”

说时迟那时快,第三枚核武器迎面扑来,周瑜只觉鼻尖一疼,立刻欢呼道:“命中十环,成功啦!”

因为桂圆核也就是桂圆的子,所以这种核武器被周瑜称作“圆子弹”。

有了核武器,周瑜立即进行核备战。

他问他的士兵们:“你们嘴里含的是什么?”

“完了蛋!”士兵们嘴里塞满核武器,回答自然含混不清。

周瑜指着插在每个士兵面前的竹竿:“五步以外的这些竹竿,便是你们的核打击的目标。”

先练习打到竹竿。

再练习打倒竹竿。

竹竿都被打倒了,周瑜对士兵们说:“好,你们现在算是达到了——”

“达到了您的要求?”

“不,你们只是达到了女人的水平,只达到了我夫人的水平。”

周瑜命令将竹竿移到十步以外……

新的一轮吴魏之战又要开打了。

吴军由周瑜率领。

魏军由曹操率领。两军对阵,互相观望。

见吴军各个赤手空拳,曹操真是看不懂。

“周都督,”曹操问对面的周瑜,“你们是不是想投降啊?”

周瑜说:“没有这个意思。”

“那,你们想用魔法催眠我们?”

“跟魔法没关系。我们自有秘密武器,你们只管进攻吧。”

跟一首歌里唱的那样,曹操“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看了半天看不出名堂。

他只好送给他的士兵们一首诗:

张牙舞爪,并不可怕。

你怕爪吗?有方斩爪。

你怕牙吗?有法拔牙。

不知怕啥,才真可怕。

心必须小,意不要大。

士兵们按照统帅的指示,一步,一步,向着莫测的可怕,谨慎地挺进。

可惜周瑜是近视眼,他无法准确地判断敌人何时进入十步射程。

于是魏兵一直走到吴兵面前,双方鼻子碰鼻子了,魏兵才停住脚步。

但吴兵没得到周瑜的命令,只能一动也不动地僵立着。

谋士蒋干说:“他们自己像被催眠了一样。”

多疑的曹操说:“在没摸清情况以前,跟敌人的零距离接触是危险的。”

于是他下令:“先后退十步,看看动静再说。”

魏兵们便数着:“一,二,三,四……”一边向后倒退。

他们数到“十”时,周瑜总算抓住了机会,大喊一声:“发射!”

刹那间,十万颗圆子弹从十万名吴兵口中射出,迅雷不及掩耳地击中十万名魏兵的脑门,将他们全部打昏在地。

吴军大获全胜。

曹操尝到了核武器的厉害,也想发展自己的核力量。

他问蒋干:“我国这方面的资源充足吗?”

蒋干说:“桂圆长在南方,又叫龙眼,是一种喜热怕寒的植物……”

曹操不耐烦道:“你干脆说,能不能将桂圆种到魏国来。”

蒋干回答:“不能。不过,咱们北方有枣,枣核也是核呀。”

曹操摇头:“枣核太小,威力有限。”

蒋干的脑瓜还算灵活:“对了,咱这儿还有桃,桃核比桂圆核大,桃子弹的威力一定胜过圆子弹!”

“很好。”曹操说,“你快去采购桃子。”

“要多少?”

“先买十万个吧。”

十万名魏兵用十万颗桃子弹武装起来。

曹操开始瞪着眼珠训话:“上一次魏吴之战,我们被吴国的圆子弹打垮了,奇耻大辱啊!”

一个魏兵说:“丞相,如果您再用力瞪您的眼珠,把眼珠射了出去,这也是种核武器吧?”

“嗯,应该可以算吧。”曹操说,“不过,我们叫它什么呢?”

魏兵说:“可以叫‘睛弹’。”

“用睛弹战胜圆子弹?”

“不行吗?”

曹操想象着未来发生在魏吴之间的大规模核战争:“十万颗睛弹向十万名吴兵发射过去——”

刹那间,十万颗圆子弹从十万名吴兵口中射出,迅雷不及掩耳地击中十万名魏兵的脑门,将他们全部打昏在地。

魏兵纠正曹操:“应该是二十万颗,您忘了,一人有两只眼睛。”

曹操说:“我先发十万颗,再发十万颗,二次打击,不行吗?”

“原来是这样。”

“不过,”曹操有点担心,“如果那些睛弹飞出去不能飞回来,我就得给你们准备十万根棍儿了。”

“要棍儿干什么?”

“你们可就成了盲人啦。”

这样代价太大了,而要回收睛弹很有难度。

睛弹方案便被否定了。“还是用桃子弹吧。”曹操问士兵们,“你们知道吴国圆子弹的射程有多远?”

大家回答:“十步!”

“为了抢占先机,我们的射程应该是——”

“十一步!”

“对,我们应该比吴军多花一步的力气。”曹操又送给大家一首诗:

领先一步,我们站住。

一步领先,敌人朝天。

不久,魏国和吴国又交锋了。

这回魏国做了准备。曹操叫人用石灰在战场上画了两条长长的线,就像棋盘上的“楚河汉界”。“河”的宽度是十步,清清楚楚踩出十个石灰脚印。

十万吴军先到达楚河的一边。

数了脚印,周瑜高兴地说:“太好了,这样打起仗来就方便多啦。只要魏军的脚步一踏进楚河,我们的圆子弹就可以自动发射,不用我下令啦。”

这时,同样排成横队的十万魏军远远地走来。

魏军距楚河越来越近了。吴军紧张起来,各个集中注意力。

但魏军在离石灰线一步的地方停了下来。

吴军面面相觑,不知所措了。

周瑜当机立断,立即下令:“向前一步——走!”

吴兵们遵命刚刚迈开一条腿,魏兵们迅速发射核武器。

十万颗桃子弹将十万名吴兵打得仰面朝天。

这以后,吴国与魏国展开了核竞赛。

双方储存的核武器越来越多。

核武器的射程越来越远。

终于出现了远程核武器……

这天,曹操去郊外打猎回来,想洗一洗浑身的臭汗。还没进门,一枚发自吴国的核武器呼啸而来,击中了曹操的马屁股。

那马立刻受惊,载着曹操向前狂奔!

惊马一口气跑了一百里,最后跳进一条大河,让想洗澡的曹操洗了个够。

曹操气坏了,他吩咐蒋干:“快去找个大气功师。”

蒋干不解:“找气功师干吗?”

“让他用气功把我们的核武器送到吴国去!”

气功师找来了。

他开始做出奇奇怪怪的动作,发出奇奇怪怪的喊声,将一口阴阳怪气从脚底往上提。这气提到膝盖,提到大腿,经过腹部和胸部,喷出喉头,那枚含在嘴里的核武器便随着超强的气流被送往遥远的南方……

但“有所长必有所短”,虽然这位气功师的气功很厉害,可他的地理知识比较糟糕,他把本该送往吴国的核武器送到蜀国去了。

这天晚上,诸葛亮点起山顶的七星灯,准备用灯语与外星人联系。

忽然,灯架上的灯熄掉了一盏,刚刚爬上山顶的张飞的帽子也莫名其妙地滚下山去。

“见鬼了!”张飞嘟囔道。

诸葛亮用目测在熄灭的灯盏和张飞的脑袋之间画了一条直线,并将这条直线延伸到地面——于是他捡到一枚桃核。

“是它打灭了灯盏,击落了你的帽子,”诸葛亮给张飞看桃核,“这就是所谓的‘核武器’吧。”

张飞惊问:“从哪儿飞来的?”

诸葛亮说:“根据它的飞行轨道判断,它来自魏国。”

“哼,”张飞嚷道,“他魏国有核,咱蜀国就没核?也该让他们知道我们不好欺负!”

“你的意思,他发来一颗,我们也还他一颗?”

“两边扯平了,大家不吃亏。”

“其实是大家都吃亏。核武器飞来飞去,大家撑着防核伞,活在一片狼藉的核世界里,多窝囊啊。”

“那,先生打算怎么办?”

诸葛亮说:“我们应该提倡核的和平利用。”

张飞问:“怎样和平利用?”

诸葛亮笑道:“十天以后,便见分晓。”

当天夜里,诸葛亮钻进了他的秘密工场。

叮叮!当当!

叮当了十天,门开了,久等的张飞走进工场里面。

他看见一台带摇把的机器,下面是个大圆盘,从圆盘中心向四周伸出八条轨道,沿轨道分布着很多洞洞。

张飞问诸葛亮:“这是摇奖用的吗?”

“不是,”诸葛亮介绍道,“这是一台核探矿机。机器里装了各种核,有橄榄核、荔枝核、杨梅核、枇杷核等等。每一种核代表一种矿产。摇动摇把,各种核就在机器里旋转。旋转停止时,某一种核掉进圆盘的某个洞里,我们就知道什么地方有着什么矿产。”

“有意思,让我来试一回!”

张飞抓住摇把,一阵猛摇。

机器里传出核的撞击声。

旋转停止时,一颗荔枝核掉进了东北方向的第五个洞里。

“先生,”张飞急着请教,“这是个什么说法?”

诸葛亮说:“这是表示,在东北方向两千五百里处有水晶矿。”

张飞大喜:“这么说,我为蜀国作出了贡献,开采出的水晶应该命名为‘张飞水晶’!”

诸葛亮告诉张飞:“东北方向两千五百里处已经不是蜀国的地界了。”

“那是谁的地界?”

“那是魏国了。”

张飞叹道:“一场空欢喜!”

诸葛亮吩咐:“三将军,你立即驾飞鸡去魏国,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曹操。”

张飞不理解:“人家发射核武器来打我们,我们不还手也就罢了,还要给他们送礼?”

诸葛亮说:“这样一来,大家会对核的和平利用感兴趣,也就没有心思打来打去了。”

诸葛亮为魏国探明水晶矿的事传到了吴国。

周瑜恼怒地对鲁肃说:“核技术原是我发明的,反而被诸葛亮用来送人情!”

正说着,空中传来飞鸡的轰鸣。去了魏国的张飞又来到吴国。

张飞说:“周都督,我来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周瑜问:“诸葛亮死了吗?”

“请友好一点。”张飞说,“我们的核探矿机在蜀吴边境吴国一侧发现了稀有矿藏。”

“哦?”周瑜高兴了,“是什么矿藏?”

“不是固体,是液体。”

“那一定是石油!”

“不是油矿,是醋矿。”

“醋?!”周瑜大失所望。

张飞说:“你不是喜欢吃醋的吗?” NvDTez1+AZgNNv5Hikr6ey3JVk3nTdiX73ta2iqufugbMQv//uSSxz8nnK9HRhxI



三国名人模仿秀

蜀国和吴国要进行一次秘密谈判。

谈判地点选在第三国——魏国。

但是,蜀国的谈判代表诸葛亮和吴国的谈判代表周瑜如果被人发现他们在魏国,这“秘密”就难以保守了。

聪明的诸葛亮向东道主曹操提了个建议:谈判进行期间,可在魏国举办一次“三国名人模仿秀”。这样,会有很多人模仿诸葛亮和周瑜,到时候鱼目混珠,真假难分,保密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行!”曹操一口答应,“模仿秀?好玩!”

于是,诸葛亮和周瑜可以大摇大摆地出现在魏国街头,而不被行人注意。

在谈判休会时,曹操问两位客人:“想去哪儿逛逛?”

周瑜说:“去看看模仿秀吧,不知道他们是怎样模仿我的。”

曹操便带周瑜、诸葛亮来到模仿秀赛场。

台下挤满了看热闹的观众。

台上的主持人对观众说:“今天,报名模仿诸葛亮和周瑜的人分别有一些,但还没人愿意模仿曹操。也许,身在魏国,模仿者们不怕得罪诸葛亮,不怕得罪周瑜,只怕得罪曹丞相。”

“怕什么?我来模仿曹操!”

有人高呼着冲上台去。

这位模仿者正是曹操本人,他想带个头,打消众人的顾虑。

面对满场观众,曹操侃侃言道:“曹操是个诗人,即兴作诗是他的特点。所以,要模仿曹操,不能不作诗。”

“好吧,”主持人说,“你就以眼前的情景为题,当场作首诗吧。”

曹操毫不为难,脱口而出:

我不是曹操,谁是曹操?

我是曹操,谁不是曹操?

这首诗获得满场掌声。

虽然大家对这诗不是很懂,但他们听说越是听不懂的诗才越是有水平呢。

曹操鼓动大家:“谁还打算模仿曹操,快点上台来!”

但大家觉得曹操的样子不难模仿,胖一点就行了,可是作一首诗不是那么容易的。

主持人东张西望:“如果没有人上来竞争,我们就要把模仿曹操优胜奖颁给刚才那位曹操模仿者啦。”

主持人数到“三”,没人上来挑战,于是曹操获得优胜奖。

“接下来进行模仿诸葛亮的比赛。”主持人宣布,“报名模仿诸葛亮的有三名选手,我们用甲、乙、丙将他们区分一下。先来看看诸葛亮甲的表演吧,欢迎他出场!”

诸葛亮甲立即出场。只见他戴着诸葛亮的帽子,穿着诸葛亮的袍子,但手里没拿着诸葛亮的扇子,而是提着一个箱子。

台下观众马上起哄:“不像!不像!”

诸葛亮甲解释道:“怎么不像?我诸葛亮发明过木牛流马,是个科学家。这箱子里便装着我的新发明呢。”

观众问:“什么新发明?”

诸葛亮甲说:“今年天太热,我的鹅毛扇风力太小,我就发明了一种机械扇,风力大得多。”

他便打开箱子,取出许多零件安装起来。

不一会儿,机械扇装好了。它有三片翅膀一样的东西,后面还装着一个摇柄。

诸葛亮甲摇动摇柄,“翅膀”旋转起来,机械扇开始送出凉风。

主持人走过来,感受一下风力,问:“这风能不能更大一些?”

“能。”诸葛亮甲说,“摇得更用力一些,它就转得更快些,风就更大些。”

他就更用力地摇那摇柄,摇得满头大汗。

主持人觉得好笑:“风虽然大些了,但你的汗也更多了。这机械扇只能使你更热,不是吗?”

“是。”诸葛亮甲承认,“我的新发明还需要继续……改进。”

他拆掉机械扇,把零件放回箱子里,下台去了。

观众们觉得诸葛亮甲能造出可以转动的机械扇已经很不容易了,大家报以鼓励的掌声。

轮到诸葛亮乙上场了。

他跟主持人商量:“您能不能配合我一下?”“怎样配合?”

“我需要一个人扮演仆人。”

“行,我就当你的仆人。”

两人商量好了,诸葛亮乙先出场。

他坐在一张堆满文件的桌子后面对观众说:“诸葛亮是个工作狂,他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了。”

这时主持人扮演的仆人出场了。

仆人对埋头工作的诸葛亮乙说:“先生,天这么热,您怎么不用扇子扇扇风?”

诸葛亮乙头都不抬地回答:“我没时间,你替我扇吧。”

仆人就拿起桌上的鹅毛扇,对着诸葛亮乙扇起来。

扇了一会儿,仆人又说:“先生,您该吃午饭了。”

诸葛亮乙仍然头都不抬地回答:“我没时间,你替我吃吧。”

观众大笑。

诸葛亮丙也请主持人扮演仆人。

诸葛亮丙坐在摇椅里摇来摇去,什么也不干。

观众嚷道:“诸葛亮是这样的吗?”

诸葛亮丙说:“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就是这样算出来的。”

这时仆人手拿一个苍蝇拍,一会儿跑到东,一会儿跑到西。

诸葛亮丙埋怨仆人:“你这样晃来晃去,把我的思路都搅乱了!”

“没办法,”仆人说,“这只苍蝇太狡猾,老是打不到它。”

“你别跑了,让我静下心来算一算。”

仆人就不跑了。

诸葛亮丙轻轻敲了敲自己的脑袋。“行了,我算出来了。”

仆人问:“算出什么来了?”

“你把苍蝇拍对着我的脑门。”

“干……干什么?!”

“你在心里数着数,数到九十九时,就‘啪’地打下来。”

“这,合适吗?”

“照我说的做,不会错。”

扮演仆人的主持人扭头对观众说:“大家帮着一起数吧。”

观众们大声数道:“一,二,三,四……”

仆人一动不动地将苍蝇拍对准诸葛亮丙的脑门。

“九十六,九十七,九十八——”

“啪!”

苍蝇拍重重地打下来。

诸葛亮丙在脑门上拈起一点什么,对观众说:“这是那只狡猾的苍蝇,它在屋里到处乱飞,当你们数到九十八时,它正好降落到我的脑门上,紧接着就被苍蝇拍打中了。这就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观众们欢呼起来。

主持人说:“对诸葛亮的模仿表演告一段落了,三位选手的获奖成绩将由观众决定……”

“且慢!”

“怎么啦?”被打断的主持人向台下张望。

诸葛亮站了起来:“为了展示诸葛亮的真实形象,第四位选手要求参赛。”

“好,那你就是诸葛亮丁,请上台!”

诸葛亮便在台下找了位合作伙伴,是个女孩。

他向观众介绍女孩扮演的角色:“她现在是诸葛亮的女儿——诸葛明珠。我们要告诉大家的是,诸葛亮只是生活中的一个普通人。”

诸葛明珠问诸葛亮:“老爸,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

诸葛亮想了想:“是你们的校庆日?”

“不对。”

“又一家快餐店开张了?”

“也不对!老爸呀,你连自己的生日都忘啦?”

台下立刻有人嚷嚷:

“这不可能!”

“诸葛亮会这样秀逗?”

台上继续表演。诸葛明珠说:“我们背不出课文要受罚,老爸你忘记生日也要罚。”

“那,怎么罚呢?”

“罚你——做十个鬼脸,而且不能同样!”

诸葛亮只好认罚。

第一个鬼脸是集中五官,包子一样;

第二个鬼脸是旋转鼻子,鼻孔朝上;

然后,眉毛跳起舞;

然后,嘴唇半尺长……

全场气氛热烈非常。

但观众纷纷摇头:“不像,不像诸葛亮!”

观众评奖时,被认为最不像诸葛亮的恰恰就是诸葛亮本人。

下面开始周瑜单元。

周瑜甲兴冲冲夹着一本厚书上场。

他将这书向观众扬了扬:“这是本新书,你们知道是谁写的?”

观众们喊道:“是周瑜写的!”

“不对,”周瑜甲说,“它的作者是诸葛亮。”

观众立刻嘘他:“周瑜怎么会买诸葛亮的书?”

“可是,”周瑜甲说,“你们要知道,我买诸葛亮的书不是为了读它。”

“那为了什么?”

“是为了撕它!”

书的碎片雪花般飘到台下……

周瑜甲一边撕书一边自语:“我撕出了平衡,撕出了快感,仿佛撕碎的是诸葛亮本人……”

现在由周瑜乙表演。

这次主持人担任的配角是一个行人。

行人和周瑜乙在路上相遇了。

行人向周瑜乙晃了晃手里的烟袋:“劳驾,借个火使使。”

周瑜乙说:“我没有火。”

“真的没有火?”

“我不抽烟,哪来的火。”

“别小气。”

“你打听打听,我周瑜是小气的人吗?”

“原来是周都督,失敬失敬!”行人连连行礼,“我听说,只要别人一提到诸葛亮的名字,您就会冒火,是这样吗?”

周瑜乙说:“也不至于吧。”

“那咱们试试?”

“怎么试?”

行人突然喊道:“诸葛亮来了!”

“真是冤家路窄……”周瑜乙咬牙切齿地东张西望,“这家伙在哪儿?!”

这时行人不慌不忙地将烟袋锅凑到周瑜乙头上,点着了他的烟。

观众们拍手大笑。

笑声中有个人急匆匆上了台,他就是货真价实的周瑜。

周瑜立刻跳起来反对:“凭什么说诸葛亮比周瑜影响大?!”

全体观众便指着周瑜嚷道:“他最像周瑜!”

主持人说:“一看您的打扮便知道,您也想为大家展示才艺。”

周瑜说:“刚才两位的表演太夸张了。有些人认为周瑜嫉妒诸葛亮,这是误解。我要让大家知道,周瑜对诸葛亮向来是以友情为重的。”

“这倒挺新鲜。”

“给我一张纸。”

“干什么?”

“做道具。”

主持人便把手里的节目单借给周瑜。

周瑜对大家说:“这张纸现在成了一份悼词。如果诸葛亮死掉了,他死得再远,周瑜也会赶去为他开追悼会的。”

周瑜在脸上抹了几把,让神情变得尽量悲痛。

他带着哭腔,开始念悼词:“今天,诸葛亮先生因患绝症,医治无效,和我们永别了!”

台下的诸葛亮不动声色地听着周瑜的诅咒。

“诸葛亮先生是南阳卧龙冈人氏,生前担任蜀国军师。他是世界著名的、仅次于周瑜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

诸葛亮插言道:“他比周瑜还少一‘家’,他不是艺术家。”

“对,”周瑜接着说,“周瑜先生能弹会唱,多才多艺,他的去世是艺术界的巨大——”

观众哄堂大笑。

“糟了,”周瑜暗自懊恼,“那可恨的诸葛亮把我的脑子搞乱了!”……

最后,到了给周瑜的模仿者评奖的时候了。

主持人总结道:“虽然由于诸葛亮影响比较大,模仿者多,但周瑜的模仿者中也有技艺超群的……”

周瑜立刻跳起来反对:“凭什么说诸葛亮比周瑜影响大?!”

全体观众便指着周瑜嚷道:“他最像周瑜!” NvDTez1+AZgNNv5Hikr6ey3JVk3nTdiX73ta2iqufugbMQv//uSSxz8nnK9HRhx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