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中国城市新冠肺炎疫情的阶段特征与分类治理

(一)阶段特征

在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中,灾害危机事件的应对通常被划分为预防与准备、监测与预警、救援与处置、善后与恢复等四个阶段(童星、陶鹏,2013)。预防与准备阶段是指针对灾害危机所提出的预防与消减方式。监测与预警阶段是指针对各类可能导致灾害危机的危险源进行检测预警,以及应对灾害危机所采取的管理体制、机制,尤其是在资源与协作上的整备情况;救援与处置阶段是指针对灾害危机爆发后所进行的各项维持社会秩序、救护、避难等工作;善后与恢复阶段则是指对灾害危机所影响到的区域、群体、制度所进行的一系列重建工作。不同应急管理阶段不是严格割裂分离开来,而是一个广泛联系、相互链接、动态发展的复杂过程(Quarantelli E L, 1999)。

图1是以1月11日春运为时间节点,截至2月22日中国新冠肺炎疫情发展趋势,包括全国范围内确诊病例数、治愈病例数、死亡病例数、新增确诊病例数、新增治愈病例数、新增死亡病例数。1月23日起,广东、浙江、湖南等省份陆续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疫情应急防控逐渐进入监测预警阶段。在2月4日前后,可以清晰发现疫情新增确诊人数出现下降趋势,一级应急响应防控举措成效逐渐显现。自2月13日起,由于湖北省将临床诊断病例纳入确诊病例数,在这一时间段疫情出现一个新峰值。

图1 2020年1月11日—2月22日中国新冠肺炎疫情发展趋势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整理绘制。

(二)分类治理

“分类治理”为我们理解复杂的治理过程提供了有力的宏观视角和解释框架。分类治理思路也广泛用于环境治理领域(张艳军,2015;王坚、陈刚、黄相国,2015),它反映了我国应急治理的趋势及其背后的政府间关系,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背景下,它也是公共应急治理现代化的迫切需求和趋势(王春城,2018)。分类治理思路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系统分类能有效提升城市疫情治理中的资源配置效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治理中,部分城市政府存在简单的教条防控现象,甚至采取一些过激手段、极端做法,不仅增加疫情防控的机会成本,也可能激起基层群众的逆反心理。本文通过系统分类研究,在应急治理中引入精准施策思维,能节省大量应急资源,提升治理效率,以相对经济的方式解决政府应急治理能力建设差异化的问题。

第二,系统分类有助于识别城市疫情治理最佳实践。在新冠肺炎疫情治理初期阶段,疫情防控模式相对统一,在政策实践上具有普遍意义的指导型城市暂不突出,对于分类治理模式的分析较少。事实上,由于不同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经济环境、人口规模、行政等级的不同,其疫情发展趋势的复杂性各异,各城市政府的政策创新能力、政策执行能力也千差万别,因此城市的疫情治理策略也应当存在差异。通过对城市疫情治理风险进行分类评定,可以识别出同类型事件治理中的最佳实践,有利于实现政府治理的可标准化(李大宇、章昌平、许鹿,2017)。根据各城市疫情治理的最佳实践可以形成应急治理方式、政策、策略等的“政策池”。

因此,在新冠肺炎疫情治理的研究中,充分考虑城市的自身特点,建立统一的城市疫情治理分类标准与框架,区分城市疫情治理风险状态,采取相应的治理策略,对于实现高效资源配置、统筹精准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8xGg9rCfnGM5isjglJoy+La6QM3B1o4KcvhkKn7gUziBlVEiuwL+XJzonPZ8ySP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