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找个人,好好地倾诉一下这种心情吧。
想想看,其实过去的人也不一定多么喜欢养育孩子。但由于时代的原因,必须为家族传宗接代,所以,生个孩子养儿防老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但现在已经完全不同了,养育孩子这件事已经上升到了精神层面。孩子们虽然天真可爱但也会调皮捣蛋,把家里弄得鸡飞狗跳。所以要是以“无论何时都必须爱孩子”为前提的话,父母们可真是会气得跳脚了。
但如果你在发愁自己会时不时地打孩子,或是根本不想抱孩子,就需要认真思考一下了。遇到这种情况,最好和专家聊聊。这里说的专家,并不是要矫正或是治疗你,而是和你“一起思考、一起寻找答案的人”。独自一人思考,要么总在一个点上兜圈子,要么就会过于责备自己。这种过分的自责最后大都会演变成愤怒,而这些愤怒很有可能对着孩子发泄出来,这样就成了恶性循环。如果能有人客观地听听自己想说的话,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举个例子可能更容易理解。有一个叫作“围产期护理中心”的地方,负责救护早产儿。早产儿照看起来非常不容易,医生和护士们为了这些早产儿忙得昏天黑地,早产儿的妈妈们反而几乎都不太热心。“我竟然生了这样的孩子!”“要是养不好的话我可受不了!”这些妈妈一点儿都没有“这是我的孩子”的感觉。久而久之,医生和护士也恼火起来,我们在这里拼命照顾,但亲生父母却在那里愣着什么都不做!
在围产期护理中心,有位心理咨询师在做志愿者。他并不做打针之类的固定工作,来了就在这里四处转悠。慢慢地,就会有妈妈上来搭话。因为妈妈们基本不照顾自己的孩子,每天也是在中心里瞎转悠。和多个妈妈聊过后,心理咨询师发现,几乎所有的妈妈都会说:“其实我不想要这个孩子!”聊着聊着又会说:“虽然我这么说,但看着孩子那么努力地活着,也非常心疼……”渐渐地,她们的态度又会发生变化。
人类的心灵真是不可思议,竟然同时拥有两种相反的倾向。嘴上说爱孩子,反过来对孩子多少有些恨意也是理所当然的。这时候,要是索性能肯定消极情感的话,积极情感也就能释放出来。一味抑制消极情感,压力得不到缓解,这样的话,就连积极情感也没法释放了。关键是不要着急,心平气和地接受自己的复杂情感。
妈妈们说丧气话的时候,医生和护士会说:“你这说的什么话!我们可是在拼命地救孩子呢!”这就把妈妈们的话头给堵住了。因为他们说得确实没错,所以妈妈们也就没法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了,只能生生咽下去。或者医生和护士会安慰说:“不是你的责任啊,这都是没办法的事。”可话一说到这儿,也就聊不下去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妈妈们多需要一位既不指责也不安慰,只是专注地听听她们说话,“说多少都没关系”的人啊!
早产儿身体很弱,稍有不慎,就会夭折,所以护理中心的气氛特别紧张,护士们都像绷紧的弦一样拼命工作。但自从妈妈们的态度转变后,护士们也展开了笑颜,时不时也能说上几句玩笑话。慢慢地,整体氛围都变得温馨和谐了许多。
能说出“我不想要这个孩子”这种话的妈妈内心都是十分焦虑内疚的。要是没有一个人能够仔细地倾听,那情况只会越来越糟。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孩子。孩子哭了或者生气了,不要立刻对他说:“有什么可哭的!”“别生气了!”而是应该说句:“来吧,和我聊聊吧!”从而接受他的消极情绪。这样一来,孩子就可以从消极情绪之中脱身了。
我的
回答和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