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九地第十一

【题解】

所谓“九地”就是指九种不同的作战地形,从内容上看,似乎是上篇《地形》的姊妹篇。在本篇中,孙武主要论述了在这九种地域作战的用兵原则,并强调要善于掌握官兵在不同作战地域的不同心理状态,以便采取相应的作战策略。孙武在本篇中提出了“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齐勇若一”,“刚柔皆得”,“携手若使一人”,“并敌一向,千里杀将”等作战原则,一直为古今中外的军事家所推崇。

孙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 ,有轻地 ,有争地 ,有交地 ,有衢地 ,有重地 ,有圮地 ,有围地,有死地。诸侯自战其地者 ,为散地。入人之地而不深者,为轻地。我得亦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诸侯之地三属 ,先至而得天下众者,为衢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行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圮地。所由入者隘 ,所从归者迂 ,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疾战则存 ,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是故散地则无战 ,轻地则无止 ,争地则无攻,交地则无绝 ,衢地则合交 ,重地则掠 ,圮地则行 ,围地则谋 ,死地则战。

【注释】

①散地:在自己的领土上作战叫“散地”。散,相对“专”而言,孙武认为士卒在本土作战则思土恋家,容易涣散,入敌境作战则思想专一。

②轻地:进入敌境不深的地方叫“轻地”。轻,相对“重”而言,孙武认为进入敌境不深,危急时士卒易于轻返。

③争地:谁先占领谁就有利的必争之地叫“争地”。

④交地:道路四通八达之地叫“交地”。

⑤衢地:与多国接壤之地叫“衢地”。

⑥重地:深入敌境较深而且背后有很多城邑的地方叫“重地”。

⑦圮地:有山林、险阻、沮泽等难行之地为“圮地”。

⑧者:下文各句有“者”字,文通意顺。此句缺,《魏武帝注孙子》本、宋本有“者”字,据补。

古战场牧野

《史记·周本纪》记载,殷纣王杀比干,囚箕子。武王遍告诸侯,讨伐商纣王。双方军队在商郊牧野(今河南淇县南)交战。商纣王“发兵七十万人拒武王”,纣师虽众,无心战斗,皆倒戈叛纣,最后商朝惨败。

⑨三属:指敌我和其他邻国连接的地方。

⑩隘:狭窄。

⑪迂:迂回曲折。

⑫疾战:指拼死作战。

⑬散地则无战:指士卒之心涣散则不能作战。

⑭无止:不能停留。

⑮无绝:不要断绝联络,隔绝队伍。

⑯合交:指结交邻国,搞好关系。

⑰掠:掠夺。意谓进入敌境较深,容易造成给养不继,所以要掠夺敌国供养。

⑱圮地则行:意谓在“圮地”要迅速通过。

⑲围地则谋:这里是说在“围地”要用计谋突围而出。

【译文】

孙子说:根据用兵作战原则,军事地理上有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之分。在自己的领土上作战叫“散地”。进入敌境不深的地方叫“轻地”。我方占领有利,敌方占领也有利的地方叫“争地”。我军可以前往,敌军也可以前来的地方叫“交地”。诸侯的国土与多国相毗邻,先到者就可以获得多方支援的地方叫“衢地”。深入敌境纵深而且背后有很多城邑的地方叫“重地”。山林、险阻、沼泽等难于通行的地方叫“圮地”。进入的道路狭窄,退出的道路迂曲,敌人可以用少量兵力攻击我方众多兵力的地方叫“围地”。拼死奋战就能生存,不拼死奋战就会覆灭的地方叫“死地”。所以处于散地就不要作战;处于轻地就不要停留;遇争地应先敌占领,如果敌人已先占领,就不要强攻;处于交地就不要断绝联络;处于衢地就要结交邻国;处于重地就要掠取敌国;处于圮地就要迅速通过;陷入围地就要用计谋突围;处于死地就要迅猛奋战,死中求生。

古之所谓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 ,众寡不相恃 ,贵贱不相救 ,上下不相收 ,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敢问:“敌众整而将来,待之若何?”曰:“先夺其所爱 ,则听矣。”兵之情主速 ,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 ,攻其所不戒也

【注释】

①相及:互相照顾。及,顾及。

②相恃:互相依靠、依恃。

③贵贱:身份高的和身份低的。这里指军官和士卒。

④收:聚集,收拢,统属。

⑤爱:这里指要害的、重要的,敌人所重视的地方。

⑥兵之情主速:即“兵贵神速”的意思。情,情理。主,重在。

⑦不虞:指料想不到的。

⑧戒:戒备,防备。

【译文】

古代善于用兵作战的人,能使敌人前后部队无法相互策应,主力和小部队无法相互依靠,军官和士卒之间无法相互救援,上级和下级之间不能互相统属,士兵分散后不能集中,兵力集中了又不能整齐。对我有利就打,对我无利就停止行动。试问:“如果敌人人多势众且又阵势严整前来与我作战,该用什么办法对付呢?”回答是:“先夺取敌人重视的要害之地就能使其就范。”用兵之理贵在神速,要乘敌人措手不及的时候,由敌人意料不到的道路前进,去攻击敌人没有戒备的地方。

凡为客之道 ,深入则专 ,主人不克 ;掠于饶野 ,三军足食;谨养而勿劳 ,并气积力;运兵计谋 ,为不可测。投之无所往 ,死且不北。死焉不得 ,士人尽力!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 ,深则拘 ,不得已则斗。是故其兵不修而戒 ,不求而得,不约而亲 ,不令而信 。禁祥去疑 ,至死无所之。

【注释】

①客:客军。指离开本土进入别国作战的军队。

②专:专心一致。

③主人不克:指被进攻的一方不能战胜进攻的一方。主,指在本土作战的一方。

④饶野:指长满庄稼之地。

⑤谨养而勿劳:小心保养,勿使劳累。

古战场赤壁(《赤壁赋图》局部)

公元208年,曹操与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交战。曹操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企图一举吞并江南。孙权、刘备联合,以火攻打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⑥运兵:指部署兵力。

⑦投之无所往:意谓把军队置于无路可走的绝境。投,置。

⑧死焉不得:意谓拼死求胜,怎能不胜。焉,文言疑问词,怎么。

⑨固:稳固,坚定。这里指军心稳定。

⑩拘:拘束,束缚。这里是军心凝聚的意思。

⑪不修而戒:意谓不待整治督促就能加强戒备。修,整治。戒,戒备。

⑫不约而亲:意谓不用约束就能亲近团结。

⑬不令而信:不用命令就能信守服从。信,信从。

⑭禁祥去疑:意谓禁止迷信活动,消除疑虑。祥,妖祥。这里指占卜等活动。

【译文】

大凡进入敌国境内作战的原则是,深入敌境则军心就会专心一致,敌军就无法取胜;在敌国富饶的地区掠取粮草,三军就有了足够的给养;注意休养士卒,不要使其劳累,鼓足士气,积聚力量;部署兵力要巧设计谋,使敌人无法判断我军的意图。把部队置于无路可走的绝境,士卒就会拼死不败退。士卒既能拼死尽力,怎么会不取胜呢!士卒深陷险境,就无所畏惧,无路可走,军心就会稳固,士卒深入敌境就不易涣散,迫不得已就会殊死决战。因此,这样的军队不待整治督促就能加强戒备,不用强求就能执行任务,无须约束就能亲密团结,不用命令就能信守服从。禁止迷信活动,消除士卒的疑虑,他们至死也不会逃避。

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 ;无余命,非恶寿也。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 ,偃卧者涕交颐 。投之无所往,则诸、刿之勇也

【注释】

①恶(wù)货:厌恶财货。恶,厌恶,不喜欢。

②坐者涕沾襟:意谓坐着的士卒,眼泪沾湿了衣襟。涕,眼泪。襟,衣襟。

③偃卧者涕交颐:意谓躺着的士卒泪流满面。偃,仰倒。颐,面颊。

④诸、刿(ɡuì)之勇:就像专诸和曹刿一样的勇敢。诸,即专诸,春秋末期吴国的刺客,曾为吴国的公子光(即阖庐)刺杀吴王僚。事见《史记·刺客列传》《左传·昭公二十年、二十七年》等书。刿,即曹刿,又名曹沫,春秋时期鲁国的勇士,曾在齐、鲁两国的盟会上劫持了齐桓公。两人都是春秋时的勇士。

【译文】

我军士卒没有多余的钱财,并不是他们不喜欢钱财;士卒置生死于度外,并不是他们不想长寿。当作战命令下达的时候,坐着的士卒泪沾衣襟,躺着的士卒泪流满面。把士卒置于无路可走的绝境,他们就都会像专诸、曹刿一样勇敢。

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 。率然者,常山之蛇也 。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济而遇风 ,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 。齐勇若一,政之道也 ;刚柔皆得 ,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注释】

①率然: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蛇。《神异经·西荒经》里说:“西方山中有蛇,首尾差大,有色五彩,人物触之者,中头则尾至,中尾则头至,中腰则头尾并至,名曰率然。”

②常山:即恒山,西汉因避汉文帝刘恒讳,改“恒”作“常”。恒山,在今河北曲阳西北与山西接壤处。

③同舟济:同舟共济。济,渡。

④方马埋轮,未足恃也:意谓是把马捆缚在一起,把车轮埋起来,以此来防止士卒溃散是靠不住的。曹操注云:“方马,缚马也;埋轮,示不动也。”方,并。

⑤政之道:指驾驭士卒的方法。政,这里指御兵之术。

⑥刚柔:强弱。一说,刚柔,指天道阴阳在地形上的反映,即所谓“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刚与柔”。见《周易·说卦》,韩康伯注:“在天成象,在地成形,阴阳者言其气,刚柔者言其形。”

【译文】

所以善于用兵作战的人,能使部队像率然蛇一样。“率然”是常山上的一种蛇。打它的头部,尾巴就来救应;打它的尾部,头部就来救应;打它的腰部,头尾都来救应。试问:“用兵作战可以使军队像率然蛇一样吗?”回答说:“可以。”吴国人和越国人虽然互相仇视,但当他们同舟共济而遇上大风时,他们之间相互救援就如同人的左手、右手一样。所以把马捆缚在一起,把车轮埋起来,以此来防止士卒溃散是靠不住的。要想使部队齐心奋战如同一个人一样,关键在于驾驭士卒的方法;要使刚柔相得益彰,在于恰当地利用地形。所以善于用兵作战的人,能使全军上下携起手来团结得如同一个人一样,这是因为客观形势迫使士卒不得不这样。

凉州图说

明彩绘本《甘肃镇战守图略》插图。

将军之事,静以幽 ,正以治 。能愚士卒之耳目 ,使之无知。易其事 ,革其谋 ,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虑。帅与之期 ,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 ,焚舟破釜 ,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将军之事也。九地之变 ,屈伸之利 ,人情之理 ,不可不察也。

【注释】

①静以幽:冷静而幽深。静,沉着冷静。幽,幽深莫测。“以”与“而”通。

②正以治:公正持重,有条不紊。正,严正。治,不乱。

③愚:愚弄,蒙蔽。

④易其事:指变换任务。易,改变。

⑤革其谋:指改变计划。革,变更。

甘州图说

明彩绘本《甘肃镇战守图略》插图。

⑥帅与之期:指将帅与士卒如期去作战。之,代词,指士卒。

⑦发其机:触动弩机射出箭矢。机,弩机。

⑧焚舟破釜:意谓破釜沉舟,决一死战。焚,焚烧。釜,锅。

⑨九地之变:指在九种地区作战方法的变化。

⑩屈伸之利:指各种变通之利。伸,伸展。

⑪人情之理:指人的心理状态。

【译文】

将军带兵作战,要沉着冷静而幽深莫测,要公正持重,有条不紊。要能蒙蔽士卒的耳目,使他们对于军事行动毫无所知。要变更作战任务,改变作战计划,使他们无法知道为什么要改变;要不时地变换驻地,有意迂回行军,使他们无法推测出行动的意图。将帅与士卒如期去作战,要像登高而抽去梯子一样,断其退路。将帅率领士卒深入诸侯的境地,要像击发弩机、破釜沉舟一样一往无前,就像驱赶羊群一样,驱过来又赶过去,使他们不知道要到何处去。集结三军士卒,把他们置于危险的境地,让他们拼死作战,这就是将军带兵作战的任务。九地之法,要了解其中的变化,可屈则屈可伸则伸,认识当中的利弊,这关乎官兵心理的掌握,都是将帅不能不认真去研究和考察的问题。

凡为客之道,深则专,浅则散。去国越境而师者 ,绝地也;四达者,衢地也;入深者,重地也;入浅者,轻地也;背固前隘者,围地也;无所往者,死地也。是故散地,吾将一其志;轻地,吾将使之属 ;争地,吾将趋其后 ;交地,吾将谨其守;衢地,吾将固其结 ;重地,吾将继其食;圮地,吾将进其途 ;围地,吾将塞其阙 ;死地,吾将示之以不活。故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斗,过则从

【注释】

①师:这里用作动词,指打仗。

②属:连属,连续。因为入人之境不深,士卒心里未能专一,所以说“使之属”。

③趋其后:意谓在争取有利地形时,后续部队迅速跟上,所以说“趋其后”。

④固其结:指巩固与诸侯的结盟。结,指结交诸侯。

⑤进其途:占据通道。圮地难行,宜择可行之道,所以说“进其途”。

⑥塞其阙:指堵塞活路。阙,缺口。

⑦过则从:意谓陷入困境太深就会言听计从。过,指深陷险境。

【译文】

大凡进入敌国境内作战的规律是,深入敌境则军心专一,浅入敌境则军心涣散。离开国土越过边境去别国作战的,称为“绝地”。四通八达的地区,叫作“衢地”。进入敌境纵深地区的,叫作“重地”。进入敌境浅的地区,叫作“轻地”。背后有险阻、前面有隘口的地区,叫“围地”;无路可走的地区,就是“死地”。因此,在散地要使军队意志专一,在轻地要使军队紧密连属,在争地要迅速赶到敌人的后面,在交地要固守,在衢地要巩固与诸侯国的结盟,在重地要保障军需供应,在圮地就必须迅速通过,在围地就要堵塞活路,在死地就要显示出决一死战的信念。所以士卒的心理状态是:陷入包围时就会竭力抵御,迫不得已时就会拼死战斗,深陷险境时就会言听计从。

偃月营图

明刊本《武经总要》插图。

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 ;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 ,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一不知 ,非霸王之兵也 。夫霸王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 。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 ,信己之私 ,威加于敌,则其城可拔,其国可隳

【注释】

①豫交:与诸侯结交。豫,通“与”。

②乡导:即“向导”。乡,通“向”。

③四五者,一不知:上述各类,有一不知。四五者,曹操注云:“谓九地之利害。”泛指上述各类情况,犹如“这些”“这类”。

④霸王之兵:银雀山汉简作“王霸之兵”,李零认为,古人所说的“王霸”,“王”是最高统治者的称号;“霸”字本作“伯”,是“王”统治下的一方首领。春秋时代的“王霸”理想就是从这种“王”和“伯”发展而来的。

⑤交不得合:指外交不能联合其他诸侯。交,外交。合,联合。

⑥不养天下之权:不去事奉天下的霸权。养,指事奉。

⑦信己之私:指伸张、施展自己的意志。信,通“伸”。李荃注云:“惟得伸己之私志。”

⑧隳(huī):破坏,毁灭。

【译文】

所以不了解诸侯国的战略意图,就不要和他结交;不熟悉山林、险阻、沼泽等地形情况,就不能行军;不用向导,就不能得到地利。上述各类,如有一样不了解,就不能算是王、霸的军队。凡是王、霸的军队讨伐大国,能使敌国的军民来不及聚集;给敌军施加压力,能使敌方的外交不能联合其他诸侯。因此,不必争着同天下诸侯结交,也用不着去事奉天下的霸权,只要能伸张、施展自己的意志,给敌军施加压力,就可以攻取敌人的城邑,摧毁敌人的国家。

施无法之赏 ,悬无政之令 ;犯三军之众 ,若使一人。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利,勿告以害。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故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 ,并敌一向 ,千里杀将,是谓巧能成事者也。

【注释】

①施无法之赏:意谓施行不合常法规定的奖赏。

②悬无政之令:意谓颁发不合常规的命令。悬,悬挂。这里指颁发。

西汉手持“卜”形戟的武士

“卜”形戟适于骑兵刺杀,钩曲的戟头,可勾可刺,可砍斫可抵挡,杀伤力较强。

③犯三军之众:约束三军士卒。犯,这里是“约束”“驱使”之意。

④顺详敌之意:谨慎审察敌人的意图。顺,当读为“慎”。

⑤并敌一向:集中兵力朝一个方向进攻。

【译文】

施行超出常法的奖赏,颁发超出常规的命令,驱使三军之众就如同用一个人一样。驱使士卒执行任务,而不告诉他们其中的意图;以利益来驱使士卒,只告诉他们利益的一面,而不告诉他们危害的一面。把他们置于绝境然后才能得以保存;把他们置于死地然后才能起死回生。三军陷入绝境,然后才能赢得胜利。所以指挥作战的事情,在于详细地观察敌人的意图,集中兵力攻击一点,这样,即使长驱千里,也可以斩杀敌将,这就是所谓应用巧妙的方法而能够达到制胜目的的人。

是故政举之日 ,夷关折符 ,无通其使 ,厉于廊庙之上 ,以诛其事 。敌人开阖 ,必亟入之。先其所爱 ,微与之期 。践墨随敌 ,以决战事。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 ,敌不及拒。

【注释】

①政举之日:指开战之日。政举,这里指战事谋划已定。

②夷关折符:指封锁关口,废除符节(通行证)。夷关,封关。折,这里是毁坏的意思。符,古代传达命令、调兵遣将的凭证。这里指一种通行凭证。

③无通其使:禁止使节往来。使,使节。

④厉于廊庙之上:在庙堂之上激励。厉,同“励”,磨砺。这里是反复计议的意思。廊庙,即庙堂。

⑤以诛其事:决定战争大事。诛,曹操注云:“诛,治也。”引申为商议、决定。

⑥开阖(hé):开门。这里喻指敌军露出破绽,有机可乘。阖,门扇。

⑦爱:所爱之处。这里指关键、要害。

⑧微与之期:隐藏与之作战的时间。微,隐藏。

⑨践墨随敌:意谓作战计划的实施要随着敌情的变化而变化。践墨,本指木工在木材上先画墨线,然后再随着墨线去加工物件,这里引申为随着敌情的变化而变化。

⑩脱兔:放开的兔子。这里比喻像脱逃的野兔一样行动迅速。

【译文】

所以在决定作战的时候,就要封锁关口,销毁通行凭证,禁止使节往来,要在庙堂上仔细研究敌情,决定战略决策。一旦有机可乘,一定要迅速潜入。首先夺取敌人战略要地,隐蔽与之作战的时间。实施作战计划要随着敌情的变化而变化,来决定自己的作战行动。所以战争开始时就像处女那样显得沉静,敌人就会打开门户;一旦有机可乘,就要像脱逃的野兔一样行动迅速,使敌人来不及抗拒。 1hev+zoI4ssz/5CkgW1QfMblRSp8pTEpGBpBfjTk+QaHY3jdKkihGTqvIUxMoMF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