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宣两朝,何蝯叟(绍基)、张香涛(之洞)、谭叔裕先后督学四川,培植英材,提倡实学,得人最盛,蜀人称为三贤。叔裕名宗浚,南海人,同治甲戌(1874)榜眼,有《荔村草堂诗钞》十卷,而以《使蜀集》最为精粹宏丽,其《桂湖谒杨升庵祠》云:
如此江山未得归,
却投魍魅窜荒陲。
置身科第真无忝,
溷迹俳优亦可悲。
学异程朱偏倔强,
遇同璁萼耻追随。
似闻祠宇忠魂在,
夜夜南枝叫子规。
怀人感事,情意肫挚,升庵有知,当引为慰也。又赋《与诸子论诗》五古一首,立言精当,吐辞和平,甘苦自道,语重心长,于后进寄殷望焉。诗云:
读诗如读书,根柢在学识。
真实苟未充,虚矫难应敌。
历观古名家,林立虽若戟。
倘能生面开,终自据一席。
毋矜半联巧,先贵万卷积。
咀嚼得英华,字字有来历。
而于使事内,超脱泯痕迹。
取材既清新,养气斯浩直。
化机尽吾师,触处皆心得。
吁嗟夸毗徒,妄论真耳食。
谬云天籁鸣,矢口信胸臆。
绝脰力已疲,巧颦丑斯极。
百年风雅替,正气日衰熄。
君看技艺成,半藉艰苦力。
岂有捷径趋,而能千里适。
所患摩拟工,区区限绳尺。
前明尚选体,流弊终否塞。
贵能翻臼科,役人匪人役。
寄言学诗者,多师转求益。
故技须尽捐,正途匪难觅。
砥砺从今始,庶面十年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