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玉猪龙。
有鹿眼、蛇身、猪鼻、马鬃等四种动物特征。
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其分布的中心地区在钱塘江和太湖流域,其最大特色是出土的玉器。
近些年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在考古学中得到了实证,良渚文化遗址、陶寺文化遗址、二里头文化遗址最为引人注目。
良渚文化大约距今四千五百年至五千年,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考古发掘的良渚文化遗址,位于今浙江杭州,考古学家清理出来的良渚古城,是目前已知的最大最早的城址,由宫殿区、王陵区、作坊区、仓储区以及水路系统构成了早期的城市。
良渚古城的中心是40万平方米的宫殿区,内城和外城总面积630万平方米。古城北部、西北部,分布着规模宏大的水利系统,以及天文观象设施、祭坛、墓地,如果把外围郊区包括在内,总面积可达100平方千米。考古研究表明,这时的农业已经发展到成熟的犁耕稻作农业阶段,手工业门类众多,有制作陶器、石器的手工业,也有纺织、油漆手工业,其中玉器雕琢手工业堪称一绝。考古学家指出,良渚出土的玉器,数量之多、品种之丰富、雕琢之精美,当时无出其右,代表着史前玉文化的高峰,由玉琮、玉璧、玉钺为代表的玉礼器,在中华文明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反山14号墓棺椁内,铺满了大小260件随葬品,玉器有242件,玉琮、玉璧、玉钺制作精美,色泽柔和,令人叹为观止。反山12号墓出土的大玉琮上浮雕的良渚神徽,使人浮想联翩。
良渚博物院总策展人、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高蒙河认为,五千年前的良渚已经进入了文明时代。良渚博物院院长马东峰说,良渚文化、良渚遗址、良渚古城,证实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因而把良渚遗址叫做“圣地”。
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剑桥大学考古学教授科林伦·福儒对良渚遗址实地考察后,郑重宣称:“良渚遗址是中国大遗址保护的样板”,“良渚水坝遗址极可能是世界最早的水坝”,“中国新石器时代是被远远低估的时代,良渚遗址的复杂程度和阶级制度,已经达到了‘国家’的标准,这就是文明的起源”。
2019年7月6日,在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高蒙河教授表示:“国际学术界曾长期认为中华文明始于距今三千五百年前后的殷商时期,良渚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意味着中华文明起源和国家形成于距今五千年前,终于得到了国际承认。”2019年7月7日《文汇报》第一版报道此事,大标题赫然写道:“良渚古城遗址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陶寺遗址位于今山西临汾襄汾县城东北,经过几十年的考古发掘,面貌日益清晰,与良渚遗址南北遥相呼应,彰显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辉煌。陶寺遗址距今四千三百年至三千九百年,考古学家认为,这是迄今发现的中国史前时期都城要素最完备的大型城址,宫城城墙和城门的发现,证明了它具有完备的城郭之制,可能是中国古代都城的最初形态。
陶寺宫城面积13万平方米,位于遗址东北部,呈长方形,东西长470米,南北宽270米,与大城方向基本一致,大体是宫城在里、城郭在外的“回”字形布局。学术界普遍认为,陶寺宫城是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宫城。陶寺大城面积280万平方米,是迄今国内发现的史前时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都邑遗址。
最令人惊艳的是观象台遗址的发现。考古学家对遗迹复原,反复模拟观测,最终发现观象台十三个柱子之间的缝隙,是先民根据阳光透过缝隙照射到圆心点来观测天象,确定春分、秋分与夏至、冬至。证实了《尚书·尧典》所说“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是先民们对农时节气实践经验的总结。这个观象台形成于四千多年前,比英国巨石阵观测台早了将近五百年。
考古学家苏秉琦早就敏锐地意识到,陶寺文化汇聚了仰韶文化、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因素。陶寺的出土文物诸如玉琮、玉璧、玉钺、玉面兽等,均非产自本地,很可能来自良渚。至于石钺、双孔石刀,则带有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的因素。
规模空前的城址,世界最早的观象台,气势恢宏的宫殿,独立的仓储区,集中管理的手工业区,与国家的起源密切相关。有的学者指出,陶寺遗址与尧帝的都城存在高度联系;有的学者进而推测,陶寺可能是最早的“中国”。其实早在1991年,苏秉琦就认为,尧舜时代万邦活动的中心——晋南一带,是“最初中国”的所在。他说:“陶寺文化不仅达到了比红山文化后期社会更高一阶段的‘方国’时代,而且确立了在当时诸方国中的中心地位,它相当于古史上的尧舜时代,亦即先秦史籍中出现的最早的‘中国’,奠定了华夏的根基。”
1950年代末,徐旭生根据《左传》《国语》以及古本《竹书纪年》有关夏后氏都邑的记载,对分布在豫西、晋南的“夏墟”进行实地考察,从而开启了以田野工作为重点的夏文化探索的序幕。不久,徐旭生发表《1959年豫西调查“夏墟”的初步报告》,确定了此后夏文化考古的方向。
夏人活动的地区,西起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向东至黄河流域,今河南的河洛流域是夏人居住的中心,夏的重要都城斟寻,就在嵩山西北的洛阳平原东部。夏人聚居的另一个地区,是今山西南部,特别是汾水以东今翼城附近,后世称为“夏墟”。
玉琮。这件玉琮由墨玉制成,内圆外方,上大下小,中有穿孔,共19节,是目前国内所见最高的玉琮。
良渚文化大玉琮及玉琮上的神徽
陶寺观象台遗址。是世界上最早的观象台。
考古学家在今河南西部发现“二里头文化”,分布于豫西黄河南岸的陕县、荥阳、郑州,以及洛河流域的洛宁、宜阳、洛阳、偃师、巩义等地。二里头文化介于龙山文化和商前期文化之间,学者们倾向于认为,二里头文化从分布地区和时间序列来看,同传说中的夏朝所在的中心地区大致相符。据测定,偃师二里头文化第一期为公元前2080年至公元前1690年,时间大体相当。有的学者认为,偃师二里头文化一、二期是夏文化,三、四期是夏末的都邑文化。
偃师二里头文化第三期最辉煌,至今已发现两座宫殿遗址,可能是夏桀的都城斟寻。古本《竹书纪年》说“桀居斟寻”,学者们考证,斟寻在今偃师东北、巩义西南;或者判定二里头就是夏都斟寻。1983年,考古学家发现偃师商城,一些学者由此推测,二里头是夏都,偃师商城才是商汤灭夏之后建立的西亳。美籍华裔考古学家张光直认为:“如果没有文字本身的证据,我们便只好用时间和空间上的对证。”他断定:“二里头文化为夏文化,而不是商朝早期文化。”2000年前后,“二里头夏都说”几乎成为学界的共识。许宏说:“二里头是东亚历史上最早的核心文化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其影响远远突破了它所处的地理单元,华夏文明由‘多元的邦国’进入‘一体的王朝’。”
樊树志:《国史概要》(第四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何炳棣:《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中华书局,2017
严文明、安田喜宪:《稻作、陶器和都市的起源》,文物出版社,2000
吕思勉:《中国通史》(彩图珍藏版),中华书局,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