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几乎每年都要体检,体检报告中出现的这10种病基本不需要治疗。其实有些疾病只是医生写在诊断中,对身体并无大碍,有的名字听起来吓人,实际上并非那样严重。
一、甲状腺结节
95%以上是良性的。很多人一查出甲状腺结节就非常紧张,认为需马上治疗,担心会变成甲状腺癌。实际上1厘米以下的甲状腺结节完全不必担心,也不需进一步检查,95%是良性的,更不会变成甲状腺癌。就算是甲状腺癌,大多数也是温柔的,生长很缓慢,可以几年、十年潜伏在人体内,也相对稳定、听话。甚至部分低危险组的患者可以长期观察而不需手术。
二、宫颈糜烂
只是名字吓人。“糜烂”一词给人很不好的联想,还容易和宫颈癌联系在一起。其实这只是医学史上一个命名的大失误。如今宫颈糜烂这个名称已被正式取消,改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在女性的一生中,随着雌激素水平的变化,两种上皮覆盖区域会发生动态变化,宫颈糜烂大部分属于正常生理现象,需要结合宫颈细胞学结果进一步判断。如果细胞学和HPV检查结果无异常就无需特殊处理。近年有医院用利普刀治疗宫颈糜烂,实际上花钱不少效果不好。
三、子宫肌瘤
5厘米以下一般相安无事。据统计,30岁以上的女性20%有子宫肌瘤。子宫肌瘤这个词,实在太容易让人联想到癌症了。子宫肌瘤多数是良性的。如果近绝经期,肌瘤较小没有症状,已经妊娠且肌瘤没有发生红色变性等情况,可以观察等待。每3~6月复查一次即可。但子宫肌患者准备妊娠时,若肌瘤≥4cm最好及时手术切除。老年人患子宫肌瘤更无妨。
四、肝脏钙化灶
一般无需治疗。肝内钙化灶在肝病患者中检出率较高,可能与先天发育、钙磷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也可能是肝脏创伤愈合过程中组织纤维化形成瘢痕,钙盐沉积形成。肝脏钙化灶,既不会自行消退,也很少继续发展,一般没有症状。不会对身体形成明显不利影响,所以无需治疗。但有的钙化灶靠近肝内胆管,超声检查时容易和肝内胆管结石混淆就需进一步CT或核磁共振鉴别。
五、骨刺
是人体的自我保护。大多数常常会把他和“骨裂”联系在一起,担心是不是骨裂导致的细小“骨刺”。其实大家完全被骨刺的名字欺骗了,骨刺就是骨质增生。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骨刺会长在各种地方,比如颈椎、腰椎、膝关节等处。如果体检发现骨刺在生活中并无不适症状,不痛不难受就不用紧张。但如果因为骨刺引起骨性关节炎,那就需要进一步治疗。
六、乳腺增生
正常生理现象。一个体检下来,10个女性有8个乳腺增生。乳腺增生不会形成乳腺癌,不需要治疗。乳腺增生常见20多岁并且没有生育过的女性及处于更年期前后的女性。这两个时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的变化,乳房会有疼痛,有时会摸到一些包块,有时乳房会变大等。这些其实都是正常的生理过程,只要每天保持良好的心态,少吃含有激素较高的食物,就能有效缓解乳腺增生。
七、盆腔积液
3cm以下不用治疗。盆腔积液听起来非常可怕,其实人体的盆腔、腹腔并不全是实心的组织,腹膜、大网膜、肠管等会分泌一些液体,这些液体通常起到润滑和保护盆、腹腔器官和组织。几乎每个女性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积液,一般女性都在3cm以下。3cm以下可视为正常范围。如果没有其他不舒服的症状,是不需要治疗的。如果是排卵期、月经期或者月经刚结束的时候,积液可能会略有增多,但如果没有其他任何异常,即使稍微多于三厘米也不必大惊小怪。
八、单纯性肝囊肿
<5厘米不用治。很多人体检查出了“肝囊肿”就认为得了肝癌一样绝望,其实大可不必。肝囊肿大多是先天性的,娘胎里带的,且生长非常缓慢,多数人无明显症状。如果不是体检时偶然发现,有些人甚至一辈子都不会发现。绝大部分肝囊肿是不需要药物或者手术治疗的。只需要定期随访观察,但囊肿直径大于8厘米并有临床症状,囊肿合并出血、感染。囊肿无法与肝、胆、胰瘤鉴别、多囊肝病导致门脉高压及功能损害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实际上现在采用微创手术治疗也非常简单。
九、心脏早搏
没有症状,不用治疗。心脏出现提前跳动称心脏早搏。很多人认为,查出心脏早搏往往和心脏病联系起来,其实心脏早搏本身不是病。多为心脏其他问题的伴随症状。心脏早搏一般是良性的。特别房性早搏和房室结性早搏,大多数早搏不会引起心脏病。偶尔发现心慌或者心脏嘎瞪一下不用太过于紧张,如果经常出现这种现象,可以到医院做心电图进行确诊。
十、轻度“三高”
老年人查体时血压稍高一点。血脂,血糖稍高一点也不要紧张,血压在150/90mmHg以内,血糖小于7,血脂一项稍偏高,应该观测不要轻易给自己扣上“三高”的帽子。老年人由于各个器官逐渐老化,这几项指标往往比年轻人要稍高,是一种正常现象。如果持续升高,则考虑治疗。首先是非药物治疗,饮食调理,加强运动、然后才考虑药物治疗。
总之上述十种病对老年人来说在常规体检中常常遇到,应该正确认识,多数不需要治疗。应和这几种病和平相处。一旦发生明显变化,可去医院检查。
人到老年身体各组织器官逐渐出现退行性改变。抗病能力和免疫功能降低容易生病。同时老年人感觉迟钝,灵敏性减退,对某些疾病也易被忽视。因此老年人应重视身体出现的各种异常征象,如一旦出现,首先不要紧张,应及时去看医生,弄清原因,找出解决办法。
一、低烧
如果出现低烧,伴咳嗽,流涕,全身无力可能是“感冒”。如果低烧持续不退,伴咳嗽、盗汗、乏力要考虑是否有肺结核、肺癌、肺部炎征。如果伴有咳血就可能肺结核、肺癌以及支气管扩张。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二、肿块
全身任何部位,只要发现异常肿块,尤其是那些硬块不规则表面突出,发展迅速的肿块常常表明为恶性肿瘤。腰背部可见活动性包块,可能是纤维瘤或脂肪瘤。甲状腺肿快多数为良性的,到医院检查很容易能够确诊。
三、出血
身体如不明原因出现皮下大片青紫或发现牙龈出血、鼻血、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等出血现象,常常是一些血液系统或者呼吸、消化、泌尿系统病变,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四、进食困难
进食时出现下咽障碍、疼痛或者食入即吐且日益加重,应考虑有食道癌或者胃癌的可能,需及时上医院检查。
五、排便困难
老年人排便困难并不奇怪,但如果出现大便性状改变,变形变细,带有脓血黏液,或者腹泻和便秘交替,大便时干时稀,这时高度警惕恶性病变的可能。需进一步检查结肠和泌尿系统。
六、异常分泌物
若从口腔、鼻子、肛门、尿道、阴道等处处流出平时未见过的特异性分泌物,特别是伴有恶臭、带血的液体可能为恶性肿瘤所致,应该及时就诊。
七、不明原因的疼痛
如身体某部位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特别是腹部不易缓解的剧痛,千万不要擅自服止痛片应该立即去看医生。如果头痛加重,咳嗽时也伴有头痛加剧,去医院做CT等检查。
八、突然一侧肢体麻木、活动不灵、嘴歪,伴有血压升高。或者突然说话困难,或听不懂别人的话,可能也是脑血管病。突然哈欠连连,或短暂意识不清,也考虑为脑血管病。
九、夜间憋醒,需坐起来一会儿才好转,考虑为左心衰可能。
十、脉搏过快或者过慢,不规则,考虑有心脏病可能。
以上这些异常现象,老年人应引起高度重视。千万不能采取不管或者等等再说,均应及时看医生。如果经检查无任何大碍,也就放心了。如果有较大问题需及时处理;如果医生认为需要观察;老人应该认真接受观察。最好做一个记录,和医生保持联系。切记身体是自己,爱护身体才是爱自己。实际上不管什么病,早期都具有一定的表现,只不过有的不明显罢了。因此我们经常观察,一旦出现一个异常表现,则应及时看医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不会因发现晚而延误病情。即使是恶性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治愈率率也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