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东去年就告诉我,他写了一本记录我们五年罗布泊综合科考点滴的书,想请我作序,现在终于看到了。书中平实而又细腻的言语,唤起了我的记忆,我忍不住一口气读完,脑子里依然是罗布泊野外浩瀚无垠、寂寞荒凉的留影。在平时熟悉的学术论文中我们无法把科考中的很多体悟写出来,也很难记录科考工作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魏东这本书很好地将科学与文学结合起来,把科考中的“遇见”和体悟与科学考察的目的和发现真实地记录、表达出来,既像读散文、游记,又让人从中获得了知识,了解了楼兰。作为综合科考的组织者和亲历者,阅读此书,我倍感亲切。
这次综合科考虽然经费不算多,却是罗布泊地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学科最全、持续时间最长的综合科学考察。因为吉林大学的体质人类学研究团队和古代DNA研究团队,在研究我国的古代人群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在本次综合科考中这两个团队派出人员组成吉林大学科考团队,他们的任务就是考察研究罗布泊不同时期古人之间乃至与现代人之间的传承关系。朱泓老师派来了魏东、春雪、会秋三位年轻干将。本来还有好几位老教授也是项目团队的成员,但罗布泊无人区艰苦的条件实在不适合他们参与野外科考工作,因为那里真是一个一旦有人有个病痛,很难送出来救治的地方,我们不希望出现彭加木、余纯顺那样的意外。即使是魏东、春雪、会秋三位人高马大、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在罗布泊荒原也遭遇了多次险境。
根据综合科考的任务,在五年里的多次科考中,吉林大学科考团队多数时间是围绕楼兰地区的古墓开展工作。这些古墓都被盗掘过,在地表留下的盗坑是我们在遥感图像上寻找、定位的主要线索。每次我们到了古墓,把魏东团队几人放下后,我就带其他人离开去做面上的考察。对我个人而言,我对古墓里的人体骸骨很怵,不像魏东能够拿着骨头研究测量半天,还可以从骸骨上的各种特征推测出各种可能。比如他发现很多骸骨有关节炎的特点,还发现有人腿骨折断后没有很好地愈合,导致腿骨完全变形,这些信息都有助于我们分析楼兰当时的医疗状况和环境特点。
每次结束古墓考察后,吉林大学科考团队都会参与整个科考团队的扫面考察。一天,科考团队分成多个由2~4人组成的小组,对一个区块进行考察。下午,我和学生李康康一组正在考察一处炉渣和陶片密集点,突然从对讲机里传来魏东和张磊激动的呼叫声:“队长,队长,赶紧过来,有重大发现!”问清他们的方位后,我们连忙赶过去,一到那里,顿时惊呆了,遍地的陶片,比楼兰古城里还多,范围规模也不亚于楼兰古城。这无疑是一处大型遗址,是过去未见报道的全新发现,很可能在古楼兰时期具有重要的地位。此处必须列出最先发现这个遗址的四个人,他们是魏东、张磊、王春雪和田小红。随后其他科考队员也都来到了这里,惊叹之余大家一致认为应该给这个遗址命名,魏东建议用他们四个发现者的名字命名,可却发现“魏王张田遗址”这个名字实在太长,不够简明易记,鉴于遗址地处两条河流之间,大家最后取名为“双河遗址”。从这本书里,我才知道魏东心里对此一直甚为遗憾。
魏东长期做田野考古工作,有丰富的田野工作经验。每次野外扎营,他的团队都偏离大队营区,离有发电机供电的大帐篷很远,大帐篷旁边的灯光也照不到他们。一开始我还奇怪他们为啥不合群,后来发现他们在“用”卫生巾!原来他们每天出发前把卫生巾垫在鞋里,这样在雅丹区跋涉时,一方面可以很好地保护脚底,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吸汗去味,在无法洗脸洗脚的无人区,晚上睡觉时可以减少帐篷和睡袋里的异味。这应该是他们在长期田野考古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大概是怕我们嘲笑他们几个大小伙子“使用”卫生巾,所以才会选择营地边缘安置帐篷。
不过人高马大的魏东在田野考古时也有他的短板,这一点在一次我们去考察若羌城南若羌河出山口的一个唐朝戍堡时得到了体现。这个戍堡坐落在山口外的一座石山山顶上,非常险峻,只有北边一条山脊可以上山。因为上面的平台是用石块垒砌而成的,被称为石头城,后来若羌文物局立的碑上写作“若羌南遗址”。山顶平台的南侧是陡崖,北侧则有防卫的石墙,易守难攻。根据炭坑中炭屑的碳十四测算,这是一个唐朝时期的戍堡,是为了警戒沿若羌河从阿尔金山南高原下来的入侵者而设立的,具有明显的烽燧报警性质。那天,魏东、吴勇、许冰等人上去考察,我因为以前上去考察过,就没再上,留在北侧平台上等他们。几个小时后,他们下山时,我用手机记录到了极有喜感的画面,在陡峻的下山路上,魏东战战兢兢、四肢并用,一点一点往下蹭,人高马大的身材在险峻的山路上成了劣势。这段经历在这本书中也记录了,看来魏东对此确实印象深刻。
五年综合科考结束,吉林大学科考团队通过他们对众多古墓的考察研究,为整个科考提供了重要的罗布泊古代人类学信息。我们首次知道小河人与楼兰人之间并没有传承关系,首次发现楼兰人群内部的差异性远大于共性,这些重要发现从人类学角度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罗布泊地区在古代东西方交流、族群融合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所处地位的关键信息。
五年罗布泊无人区综合科考结束了,这段经历给所有参与这项综合科考的队员留下的不仅有大量的材料、照片和数据,还有难忘的经历,以及对人生的体悟和对自然的敬畏,把这些珍贵的感想、认识和体悟与更多的人分享正是魏东这本小书的目的,我觉得这个目的达到了。
五年的综合科考虽然成果丰硕,破解了罗布泊的很多未解之谜,但也留下了更多的谜团,期待着后来之人再次进入,用更先进的思维和方法,从更广博的角度,为我们扫清笼罩在罗布泊过去历史上的“雾霾”,更为我们照亮“21世纪丝绸之路”的方向。
以此为本书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