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年寒暑假没有回家

我在北大的四年,说来简单,不过就是把以上那些课程一门一门地修完、修好。每天的生活,虽然从精神内容、知识内容来说,是异常充实丰富的,但生活方式上却单调而刻板,不外是一清早背着一个大书包出宿舍,从这个教学楼到那个教学楼,再到图书馆,直至晚上才背着书包回宿舍。当然还有一个忘记不了的细节,书包里老装着一个小布口袋,里面有一个洋瓷碗和一把勺,那是一日三餐的饭具,随身带着是为了一下课就直奔大食堂,从食堂出来就赶快奔图书馆去抢座位。我学得很用功,课内的作业要完成不说,课外还给自己层层加码:学了专业语言,早早就在课外搞翻译;学王瑶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时,我因为过去很少看鲁迅的杂文,所以自己在课外把鲁迅的杂文全部都看了一遍,还做了摘要。四年寒暑假我都没有回湖南老家,都用来复习和预习,准备下个学期的功课。北大的四年就是我苦读的四年,这个“苦”只是讲比较用功,节奏抓得紧,而不是精神上的苦,因为这些功课,都是我所喜欢的,而且在我的求学生活中也并非没有调剂。北大的文化生活很丰富,我至少培养了三个爱好,一是,我爱上了西方古典音乐;二是,我喜欢上了绘画艺术;三是,我喜欢在燕园里散步。这三个爱好,都给我带来一些愉悦,对我紧张的学习生活是一种滋润,特别是燕园里的秀美风光,风景如画的自然环境,更令人赏心悦目。在这样一种环境里苦读,再苦也苦不到哪去。

然而,我毕竟还是负担过重,劳累过度,加上碰到了青年人几乎都会碰到的少年维特式的那种烦恼,于是就得了严重的神经衰弱。幸亏我认真对待,调理得法,加强体育锻炼,加上中医治疗,总算解决了这个问题,渡过了危机。

到四年级毕业的时候,我已经按照西语系的培养宗旨与课程要求,成为一个合格的毕业生,总的成绩不敢说是优异的,但至少是良好的。特别是在文史课方面,我的成绩则要算是较为突出的,最后在闻家驷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论雨果的浪漫剧与反古典主义的斗争》的论文,洋洋洒洒数万言,作为专业成绩综合考察的一个集中标志,还算得上是相当出色的。至于专业语言,总的来说,我的阅读理解力与翻译能力显然高于我的听力与口语反应能力,因此,我很明确地认识到,我是一块搞研究工作的料,也是一块伏案搞笔译的料,显然不是一个讲课的料,更不是从事外事工作的料。我就是以这种业务状态与思想准备,等待着毕业分配的来临的。“本钱”不多,除了一个毕业证外,行囊里还有一大篇雨果论文与半部都德短篇小说的译稿,前者成为我日后主编二十卷《雨果文集》与写《走近雨果》的最初步的基础,后者是我从二、三年级开始积累的“课外作业”,日后扩增成为正式出版的译本《磨坊文札》。

未名湖畔四年,还有一个方面的重要历程,那就是政治思想的历程。我毕竟是从政治气氛特别浓的湖南省立一中毕业的,有一中那点思想政治教育垫底,我来到西语系,在政治思想表现上,就算得上是比较积极的了。值得一提的是,我在一中的同班老同学刘君强,也考进了西语系,并且与我同班同专业。刘君强在一中时是班干部,他非常朴实,他在政治生活和学习生活中的一些模范表现有点像“活雷锋”,他到西语系后,不久就被发展入党。我作为他的老同学,在他的带动下,我的政治表现还算是良好的,在系学生会里面还当上了宣传干部,办了一块篇幅较大的系黑板报,成为西语系党组织发展工作的对象。由此,我更加使劲了,不久我又办了一份油印刊物《学习与翻译》,发表高年级同学比较成熟的读书心得与译作,质量不错,出了两三期,在当时颇引起注意。再加上我在“向科学进军”中努力表现,因此,我得以在四年级时被通过为预备党员。 +pK8TDosAOOE567Ki3dw0OtOT0ckUl8hwEStP2FX7a1CdRQy0Wkp1Z1j+q7DzRr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