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能够区别意义的声调变化

普通话有四个声调变化,即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但一般人习惯用一声、二声、三声和四声来称呼。声调标在韵母的上头,如ā、á、ǎ、à,样子就像在韵母的头上戴顶帽子。

普通话的声调有一个明显的功能,就是能以不同的声调来区别意义。关于这个功能,不用解释太多,听个故事,你就会明白了。

有个父亲给了儿子一些钱,要他去买3斤猪肝。没想到儿子去了一趟市场,空手而回,还跟他的父亲说:“爸,市场里的竹竿是以根来卖的,根本不能论斤卖!”儿子的话把父亲气得吹胡子瞪眼。这是什么耳朵呀,猪肝也能听成竹竿?

很多外国人到中国来学普通话,也常常因为搞不清声调而闹笑话。比如,有个老外在街上迷了路,见一位老太太迎面走来,赶紧跑上前问路。哪晓得他开口便说:“这位老大娘,我想吻您!”老太太吓得赶快逃。问您,吻您,只差一个声调,意思也未免差太多了吧!

怎么在韵母的头上戴声调这顶帽子,是有规矩的。很多人把标调规则编成儿歌,方便记忆,例如下面这首儿歌:

有ɑ不放过,

没ɑ找o、e,

i、u并列标在后,

单个韵母不必说。

ɑ、o、e、i、u、ü是个基本的次序。有ɑ出现的音节,优先给它标调,因此才说“有ɑ不放过”。以声调一声为例,hɑo这个音节有ɑ也有o,得把调号标在ɑ的头上,成为hāo。

在一个音节里要是没出现ɑ,却出现o或e,那就把调号标在它们头上,这就是“没ɑ找o、e”。例如,把pou标成pōu,把luo标成luō,把wei标成wēi,把mie标成miē。

o和e不会同时出现在一个音节里,没有优先标哪一个的问题,但小i和小u有这个问题。要是它们同时出现了,哪个在音节的后头,哪个就有资格标上调号,所以说“i、u并列标在后”。例如,把jiu标成jiū,把gui标成guī——请注意,i的标调是用调号去取代它头上的一点,不论几声都一样。

至于由单韵母所构成的音节,如hɑ、bo、ge、di、fu、lü,不用说,直接把调号标在单韵母的上头就行,如hā、bō、gē、dī、fū、lǖ。

这里以整体认读音节为例,带大家来练习它们的四声标调,并认识一下相应的字。要是标了调的音节没有相应的字,那就用※来代替。

请用手机扫描一下这里的二维码,跟着念一念。

注释:

①哕:拟声词,呕吐时嘴里发出的声音。 fHMhA3u5SwIdOhQNr2IeS2ih0G4mgD2aHhJHb1/YfrlgzmmEeY+ij91nCzC8bCx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