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9个带y或w的整体认读音节是怎么来的?

关于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ri、zi、ci、si的形成比较好了解,就是给zh、ch、sh、r、z、c、s分别加上一个i,让它们成为完整的音节。至于yi、wu、yu、ye、yue、yuɑn、yin、yun、ying这9个音节,来源比较复杂,因为它们的形成分别和i、u、ü有关,而在它们原本的形式里,前面都没有声母。

i、u、ü这3个音,都有它们单独出现或与别的音结合为韵母的情形,而且不需要和声母搭在一起,例如iɑ、uo、üe。为了更加清楚地划出音节的界线,《汉语拼音方案》这么规定:

第一、带有i和ü的韵母,在成为音节而前面又没有声母的情况下,以y-的形式来注音,大y不发音,而ü改为u,但还是读ü。

第二、带有u的韵母,在成为音节而前面又没有声母的情况下,以w-的形式来注音,大w不发音。

这么一来,这些带有i、u、ü的韵母在成为音节的过程中都改变了原本的样子,以新的注音形式出现。它们的变化如下:

i→yi

u→wu

ü→yu

ie→ye

üe→yue

üɑn→yuɑn

in→yin

ing→ying

ün→yun

其中的ye,请注意不要写成yie,这是大家很容易犯的错误。

既然提到i、u、ü,这里顺便补充一下:i、u、ü不仅可以当韵母,也能当介音,又称作介母。所谓的介音是介于声母和韵母之间的一种语音单位,相当于上衣和裤子之间的腰带。

不过,很多人认为一个音节一旦加上了介音,这个介音还算是韵母的组成成分,相当于腰带是属于裤子的一部分。就像huɑ和kuɑ两个音节中的ɑ,加上介音u,uɑ仍算是一个韵母。这么一来,韵母的总数就不止24个了。

关于普通话韵母总数,现在有24个、35个和39个这三种说法。虽然说法不一样,其实道理都能说得通,自成系统。对于初学汉语拼音的小学生来说,采用比较简单的解说方式可能会更容易理解些。

带有介音的音节,是所谓的三拼音节,如niɑo(n-i-ɑo)、huɑn(h-u-ɑn)和juɑn(j-ü-ɑn)。出现在juɑn这个音节的u是ü去掉头上两点的,这么做是为了方便。反正大家只要记住一点,在普通话里,除了nü和lü,所有由ü所构成的音节,都要去掉头上的两点,改写成u。

不带介音的音节,便是所谓的两拼音节,如li(l-i)、mu(m-u)、kɑi(k-ɑi)和zheng(zh-eng)。 PAFzCGheQqozIqNMKFrST5AdOnJQa+cGvNmWm0v1dYWykRbiztP85EDv9M+SjS7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