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读

写作是阅读的反馈。请问:

读得越多,写得就越好吗?

会写作的人都是天生的文青吗?(写作表达力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只要多练习,作品质量就会进步吗?(量变必然造成质变吗?)

老师努力改作文,学生就能接收到更多的反馈讯息,然后进步吗?

加拿大“驻足思考”(Think on Your Feet)课程创办人基思·斯派塞(Keith Spicer)博士认为:“你无法说清楚、写明白,是因为你从没有‘想’得透彻!”换句话说,如果你不能对自己的写作形成清晰的思考脉络,就无法有好的写作表现。

可以说得流畅,却无法写得清楚

很多人知道许多事情,也可以通过聊天与他人分享。但有趣的是,你若要他们写篇文章来谈他们懂得或是熟悉的事情,他们往往写不出来,要不然就是写出来之后,别人可能看不懂。这样的状况通常表示,说者对于该主题的思考可能还不够全面或周全。另外,口语和书面语是不完全相同的体系,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不能等同视之。

聊天时的口头分享,可以没有主题,可以随意讨论。口语是依赖听觉的,以达到沟通为目的,所以,有时候词不达意没有太大的影响。因为,你说话的同时可以有表情与手势来辅助口头表达的内容,甚至可以有人加入讨论来补充完成。但是,如果要把某个概念写成一篇文章,并让他人理解,就必须思考很多面向。例如,文章要怎么起头、论述、解释、申论,哪里分段,怎么补足论点的破绽,怎么从读者的角度回头看哪里还有不足,逻辑通不通,我这样写读者到底能不能看懂……这些细节,作者必须好好思考。因为进行文字阅读时,我们几乎不可能把作者召唤到身旁,请他为读者进行文本的阐释及补充说明。

多读就会写?其实你错了

我们常听到“多读就会写”这样的话,可是,阅读与写作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阅读的质与量其实无法完全转化成写作的质与量。日常生活中,常常可见读很多书的人,在写作上却存在着很多困难。“多读、多写、多练习就会了”的说法,其实是不恰当的。多阅读或是多写作指的是一种学习历程,但它们不是学习的策略。

写作与个人的思考有很密切的关联,写作的指导与训练其实就是思考的训练。而多读、多写之所以无法保证写作的进步,是因为写作不只和技巧的熟练度有关,更多的时候,写作是和思维运作的模式相关。阅读与写作是一种相互加强与彼此反馈的关系。简单来说,掌握了阅读技巧,能够理解读者的角色,熟悉阅读的策略,便具备了学好写作的思维,因为,阅读和写作只是视角不同,但是两者的终极目标都是“文本”。于是,一旦引领学习者带着读者的眼光与需求来要求自己的写作,便同时也让学习者学会了以写作者的眼光来阅读及评价材料,这是一种双向融通的关系,既互补又互见。通常在阅读与写作时,我们如果能够换位思考,便能产生提升的能量。例如,在阅读时,除了以读者之眼看待作品之外,也尝试以作者的视角去省思,如果是自己要成就这个作品,你会怎么写?如何安排结构或是情节?同样的道理,写作时,除了直抒胸臆,写下我思、我见、我闻之外,也要去思考,我这样的写作方法及呈现方式能否让读者理解呢?

写作是思考的整理

写作,其实是自我思考的整理,而思考又是极其复杂的过程。许多人一定有这样的经验,很多文章写了一半之后发现概念不够周全,想写却又觉得思路被卡住,最后这些文章被放在文件夹中再也没有重见天日的机会了。其实,出现这样的状况可能是由于自己对那个议题还没有足够的理解,没有理解就缺乏深度论述,缺乏论述当然就觉得写不下去。所以,你能够写出东西,表示你整理自己的思绪及想法已经到一定的程度了。

“写作力”是循序渐进养成的。让学习者书写很多题目或题型,即使练习了许多篇,对于写作能力的提升也未必会有帮助。主要的原因在于学习者没有学会写作的方法及窍门,加上阅读量不足,观察力、想象力与思考力未被激发,自然无法在写作的内容及形式上呈现效果。

写作是对错综复杂的思路的整理,面对脑袋里五花八门的想法,如何抽丝剥茧、条分缕析,然后又如何提笔行文呢?写作的起点常常是模仿。因为阅读,我们喜欢上某位作家的作品,所以开始连续地、大量地“啃食”该作家的著作,于是思想上染进了一点作者的灵光。然后,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始仿作。

阅读与写作两者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类似工厂里“输入”与“产出”的关系。写作的历程大概是:审题(审思题目)→立意(确定文章的主旨及方向)→取材(寻找与选取适合使用的材料)→布局(有条理地组织全文的架构和脉络)→遣词用字→结尾。

一般在写作时,我们容易以概括式语言来呈现,此处的概括式是指不深入、浮光掠影的表述方式。在学术上也会有概括式语言的用法,但它是指将浓厚丰富的思想或意义以简明扼要的方式来呈现。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凡作一篇文,其用意俱要可以一言蔽之。扩之则为千言,约之则为一言,所谓主脑者是也。”这里所说的“主脑”就是对作者所知、所感、所思、所见的高度概括。不过,我在此处所说的概括式语言则是指写作时所使用的文字属于平板式、印象式、表列式的约略交代,欠缺深层细致的观察、充分的联想及深刻的思考,仅是用一言以蔽之的方式含糊地概括。

从很多学校的写作测验中可以看到,写作题型不再是传统的各抒己见的命题作文,而是要求学生针对特定材料阅读并提出自己的立场与评述。那个引用美文佳句、名人典故就能得高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学生被要求针对给定的情境与材料进行批判性的论述。在这个意义上,写作训练其实就是思维的训练。

在写作之前,先想想你看待问题的视角和视野各是什么?你的视角在哪里,也就是你从什么样的立足点出发,去观览事物,并且审时度势。而视野是你从确定的视角出发之后,所能辐射出去的空间广度。人生要有多元视角,以求客观;也要有广泛视野,以求开阔。视角和视野都要依靠阅读来充实。当你知悉自己的视角和视野之后,你便可以通透地阅读,然后写作。

“温情式的理盲”与“不合理的滥情”

既然写作训练就是思维的训练,而我们又希望阅读可以有助于写作,自然就必须从思维训练的角度来设计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内容。思维训练到底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遇到事情先扬弃情绪的爆发,以理性来分析。我们的社会中普遍缺乏的是具有理性思辨能力的人,多数人不擅长说理与讨论,甚至对于许多议题有一种“温情式的理盲”“不合理的滥情”,欠缺比较深刻的理智,却满溢着多情。更进一步说,对于事件或议题,人们常用“直观的”“情感的”立即反射,缺乏“客观的”“抽离的”就事论事之理性。有人说“浅碟式” 思考,也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我们在阅读及写作时要聚焦文章的语句连贯性、证据效度、因果逻辑、基本预设和结构合理性等,以避免被阅读材料所牵引而完全顺从文章作者的观点和说法,也就是要学会合理的“反对”,这是训练逻辑思辨的重要方式及途径。

阅读和写作的互通心意

在阅读文本时,我们心中想的不能只是“作者说了什么”(What),同时还要问“作者如何说”(How)、“为什么这么说”(Why),甚至要有反驳与讨论的思维,尝试去挑战作者“这样说或写会有什么问题”。当读者能通过提问与回答问题,开始去思辨一部作品时,才是真正开始有意识地去思考写作是怎么发生与发展的了。

任何文本都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考量,其一是属于作者自身创作所要营造的艺术层次,其二是读者阅读后所自行发展出的审美层次。作者所写出的文字,想要唤起读者的感知,其一是要与读者有共同经验,这样容易产生共鸣;其二是语言文字的到位或精准,能吸引读者思考。

读者和作者有时可以共鸣,有时却“搔不到痒处”,有一句古诗说:“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读者和作者之间能否全然心意相通呢?其实,世上没有任何人可以和另一个人在思想及心意上完全重叠,多数时候,只要趋近就可以了。因为读者有着自己的认知系统与价值体系,他会依此来解读文本及阅读世界。更重要的是,“微写作”时代来临,它会为写作形态带来怎样的改变呢?这些变化又有什么意义呢?且让我们看下去。 70ufxh13+jDCnTVpQyAd5PVX7SsEH8vRNdM/tBqvdHhT35yFw46TVd1a1ZjCxzS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