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关于《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这是一部诗体散文,作者借用古代波斯拜火教始祖查拉图斯特拉之名,有意对抗基督教的圣业,模仿圣典的文体,以比喻和逸事描述查拉图斯特拉升华进入超人之域的过程,是一本独一无二的哲学思想结晶,副标题为“为所有人、不为某个人而写的书”,象征地表现出尼采最后的境地。这部作品虽然包括了尼采的一切,但查拉图斯特拉是作品的主人公,而非作者本人。

全书分为四卷。

卷一 序白从“查拉图斯特拉三十岁时,离家到山上去隐居修道,他在那里安然无倦地度过了孤独的十年”开始。下山途中,他遇到圣者,告知“上帝已死”,到镇上的市场去,说明“人是应当被超越的”“超人必定代表大地”。

走绳索者在系于市场两座高塔之间的绳索上走过去时,后面又跟来一个小丑抢先冲过去,使得先前的走绳索者跌落下去摔死。进入本文后,查拉图斯特拉前往叫作“斑牛”的小镇,在那里获得无数信徒。他向大家说明人的精神必须经过三种变形。

首先变成骆驼——对人生崇敬,像骆驼那样屈膝承受一切。接着变成狮子——否定一切旧价值的权威,创造新价值。最后,必须变成如孩童般的天真,做出神圣的肯定。

卷二 查拉图斯特拉回到山上的洞穴,经过漫长的岁月后再度下山,前往大海上的“快乐之岛”,在那里说教“现在我要教你们诉说超人”“你们能创造一个上帝吗?——那么,请不要对我谈诸神的事!但是你们却能创造超人”“如果有上帝,我岂能容忍自己竟不是那个上帝!”,但是他感觉到自己还无力去命令,再度回到山上。

卷三 查拉图斯特拉说自己是个流浪者,是个无法在平原上静坐太久的登山者,“无论我遭到什么样的命运和际遇——流浪与登山必不可少,而一个人到最后所要面对的仍是自己。”他唱着:“噢,我头上的天,明净而悠邈的天啊!光明之深谷啊!每当我向你望去时,就不由得会因神圣的信念而颤抖不已。我将自己抛掷到你的高处——那是我的深度!我将自己隐藏在你的纯洁之中——那是我的天真!”在两个地方说出以下的句子:“这世界十分深邃——比白天所见的还要深邃。”

卷四 头发都白了的老查拉图斯特拉,“早就不再追求幸福,而只努力做我自己的工作”。查拉图斯特拉下山途中遇到许多人,那些人当中,在寻求伟大事物,歌颂无名之神的魔法师,似乎就是音乐家瓦格纳。接着遇到的是因为上帝已死而失去工作的昔日教皇。

他决定要找到不信奉上帝者之中最虔诚的人,而他要找的就是查拉图斯特拉。他说:“查拉图斯特拉,你的不信比所信还虔诚呢!你心中有个神使你皈依自己的无神论。”之后查拉图斯特拉遇到的是最丑陋的人,那人说“上帝看进人类的内心深处和根底,也看清了人类的耻辱和丑陋。她的怜悯不懂得羞怯,甚至爬到我身上最不洁的暗角儿。那个最爱窥伺、多管闲事而滥施同情的人一定得死。”

查拉图斯特拉以超人为目标,作为尼采的重要观念之一的这个超人,可以视为比歌德的“巨人”观念更远大。所谓超人就是站在与有教养,并且力主平等的俗物相反立场的人。虽然将自己的目标定位在超越自己,但那目标并不是在虚伪的宗教彼岸,而是可以在自己的发展中去寻求的自立主义者。

也因此基督教否定今世的生,超人则肯定生。而且若有上帝,由于这个人世间的一切都由上帝决定,所以人就没有创造的余地,也没有自由,因此超人要宣告上帝已死。这对将人视为卑小者推崇同情与怜悯的基督教也是最大的反击,因为那样的说法只不过是奴隶道德。

就像这样,超人并不是为了一时救赎,完成人生而去依赖虚妄的上帝的弱者,而是要在创造的无限过程中寻求人生意义的人。而且只有这个创造者,才是创造人的目的,赋予大地意义,创造何者为善、何者为恶的人。这个超人的价值创造,也成为尼采的“力的意志”。

查拉图斯特拉也认为,人无时无刻不跟“世间一切都相同,一切都是徒劳,世界毫无意义”这样的虚无主义战斗。把这个无意义的事物放进永恒轮回,虚无主义达到顶点。佛教、尼采的老师叔本华,也都有这种永恒轮回的思想,不过查拉图斯特拉听到这个说法时,陷入深深的忧愁中。

但他还是完全肯定这个永恒轮回,以拥有“这就是生吗?那么好!再来一次!”这样的勇气和决心予以克服。在雅斯贝尔斯等人的重新评价中,尼采和克尔恺郭尔同被视为存在主义始祖。这部作品的思想深刻隽永,语言流畅华丽,文体严谨庄重,实在是罕见的杰作。

威尔·杜兰在《哲学的故事》尼采的一章中开头就写道:“尼采是达尔文的儿子,又是俾斯麦的兄弟。他不时嘲笑这位英国的进化论者,又挖苦德国的国家主义者,这种不承认那些影响他最深刻的人的态度,似乎是一种想隐瞒对前人所负债务的潜意识行为。”

严格地说,尼采的著作都是呕心沥血谱成的音符,所以杜兰给了他最高的评价:“没有一个人曾经为自己的天才付出这样重大的代价。”

译者于2001年5月 AzWJP76IBDFZfuEd3p6fafIs+x0Lw4Bua7Pbx0ngLxE35TEligZHENZLPHl3e9fd



查拉图斯特拉是如何产生的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书是我哥哥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他个人体验生命的心路历程史:包括他的友情、理想、愤慨、痛苦与失望等,尤其是他对毕生自期的至高希望和目标的憧憬,更在此达到庄严的升华。当我哥哥还是在少年时,查拉图斯特拉的影像便已在他心中生根。

有一回他还告诉我关于梦到查拉图斯特拉的事,在一生的各个阶段,他都以不同的名称来称呼这个梦魇。“但是,”在一本笔记上他写道,“最后我不得不以一个波斯人的身份来参与我的梦想。波斯人曾是最早对历史有广泛而深入理解的民族,根据他们的看法,任何一个文明进化的发展,都由某个先知操持,而每个先知又必有其‘运祚’——一个属于他的千年王朝。”

查拉图斯特拉表达的所有观点,就是我哥哥早期的整个思想概念。谁若仔细读过他在1869至1882年之间所发表的作品,就可以找出查拉图斯特拉的思想与学说的脉络。譬如,“超人”的理念很明显地是在他1873至1875年之间的作品中产生的,而在《我们语言学者》一文中,他曾提出如下卓越的论调:

“我们怎能将一个民族敬若一个整体?即使在希腊人中间,这也被视为纯属个人的理念……”

“希腊人如此可爱而且受到重视,就是因为他们建立了无数诸如此类的伟大的个体理念。他们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值得大家研究。”

“我只对一个民族如何去培养每个人成为特立独行之人的事有兴趣,而希腊人在这方面的发展确实不遗余力。他们并不将这一切归因于民族性中善的本质,而认为是与其自身邪恶本能的奋斗所致。”

“一个偶然的人,就有极大的机会让自己成为伟大的个体,不将自己的存在诉之于此,我们又能怎么办。我们对造就与此相似的卓越人类怀抱无限希望。”

超人的观念只不过是尼采年轻时所持理念的一种新表达形式,人类的目标应当是发挥个人的极致。但是这个他最常提到的理想,却不被视为那个时代人类的最高典型,而这个诗人乃至其未来之人类——超人——的理想上遍撒无常的恶因。有谁知道人类可以达到一个怎样登峰造极的境界?这就是为什么这个诗人在测试过我们的最高理念(即“救主”上帝)的价值之后,会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面大声疾呼:

“我在最伟大与最渺小的人类当中,都未曾发现一个超人……他们彼此都太相像了,真的,我觉得即使最伟大的人,也太过人性化了!”

“造就超人”这句话常常被人误解,在这里,“造就”的意思乃是指以崭新而且更高的价值来纠正一切,以取代目前支配人类意志的种种条律。通常,超人的学说只有在尼采讨论别的理念(诸如“阶级的序位”“权力意志”等)时,人们才能稍有正确的了解。

他认为基督教乃是愚者与弱者在怨天尤人时所形成的一种产物,而这种产物严禁所有美丽、强壮、高傲与有力的存在物。事实上,人类的一切气质无不由力量产生,因此,凡是能提升生命的一切力量都受到极为严重的伤害。

但是不管怎样,现在我们必须为人类提出一个新的价值观念——倡导一个强而有力、能将生命提升至巅峰的人类——超人,而目前他就展现在我们面前,浑身充满冲劲,仿佛他就是我们整个生命、希望与意志的目标。

反之,昔日陈旧的价值体系只会歌颂一些病弱者的特质,当然也只能造就一个病弱而“现代”的人类。因此,新的价值体系必须建立起一个强壮、勇敢而充满朝气的典型,来显现生命的崇高和伟大。简单地说,这个新价值体系的首要原则就是:“源于强者,善;肇于弱者,恶。”

这个典型既不是一种虚幻的形象,也不是一种遥不可及的暧昧的希望,更不是我们永远无法认知的一种新人类。以现代人的心智必然能理解到这是可能的,只要他们愿意接受新的价值体系。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作者绝不会忘掉基督教曾经改变一切价值的事实,以及希腊人敬如神明的生命和思维模式与强大的罗马帝国为何会在一段短短的时间内几乎遭到颠倒与覆亡的命运。难道一个恢复旧观的希腊罗马式之价值体系无法在可以预期的短时间内防止另一类的变革,以守到那个查拉图斯特拉呼吁我们积极参与创造之崇高的人类典型以我们的新希望与新信仰的姿态出现?

在尼采的私人笔记中,他常把“超人”当作“末人”的反义词,并且视其为“最完美的典型”,甚至认为查拉图斯特拉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超人。在《瞧!这个人》一书中他便不厌其烦地为我们指出,要努力做好那最高典型降临之前必须准备妥当的一切工作,而在《快乐的知识》一书中,他更提到为了了解这个典型,我们必须先厘清其所凭借的生理状况,即作者所说的非常健康的状况,因此我们得看一看他在该书第382节所描述的:

我们是一群崭新的、无名的、难以理解的产品,同时也是未曾试验过的初级品。总之,我们需要新的目标和手段,一个比过去更强壮、更敏锐、更坚韧、更快乐、更有胆量的健康。

这种人渴望去体验各种得到认可的价值和希求,并且要航行理想的“地中海”一周。

从这样的个人之冒险经验中,他想知道,成为其理想的征服者之时,内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就像那些艺术家、圣者、使徒、立法者、学者、先知、奉献者,以及反叛旧形式、旧习俗的人所曾经感受过的一样。我们追求理想的目的就是要达到“伟大的健康”,并且还要不断地追寻下去,我们会不断地将它奉献出来,而且势必如此。

现在,我们这些追求理想的冒险者,勇气远胜于谨慎,丝毫不在意翻船的危险,所以,我们比其他一般人更为健康。我们拥向一片尚未开发的领域,没有人知道它的界限,其中充满了华丽、诡异、疑难、怪诞和圣洁,使我们的好奇心和欲求有如脱缰之马,不可驾驭。

天哪!再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满足我们无穷的欲念了。在经过这样的体验和意识探索之后,我们又怎么会以身为现代人而满足呢?我们用暗自窃笑的态度来看现代人最引以自豪的理想和希望,对之感到既遗憾而又无奈,或许我们再也不会看它们一眼。

在我们眼前,有另一个更奇特、诱人而危险的理想,我们可不能随便劝人追求这种理想,因为我们并不确知是否每个人都有这份资格和能耐——一个纯真的人将一切庄严、美好、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玩弄于股掌之上的理想。对有些人而言,这种充沛的理念已经包含了许多危险、毁灭、低俗,甚至是松懈、盲目和健忘等毛病。

这种谦卑的超人福祉和理想往往显得极不人道。譬如说,把它置于过去世俗所有的严肃之物旁,而与其源头、言语、音调、神情、道德和工作等相形之下,就好像是那些人最真诚的打油诗似的。不过,或许真正最严肃的一切才刚揭开序幕,问号早已画下,人类的命运已然转变,时针在移动,悲剧诞生了。

虽然查拉图斯特拉的形象和绝大部分的主要思想骨干,在尼采年轻时的梦中和早期的作品中早就出现过,但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直到1881年8月,才在瑞士的吉尔斯·马利亚镇孕育成形,那是由于万物“永恒轮回”的概念,最终促使我哥哥以诗歌式的文体将其新的观念付诸楮墨。关于这些,他在他的自传《瞧!这个人》里面有如下的说明:

“我的作品的基本概念——万物的‘永恒轮回’——这种所有肯定的哲学所能达到的最高理念,乃是我在1881年的8月初次形成的,我将它写在一张纸上,并附了一句话:远高出人类和时间六千英尺之上!那天我刚好在西尔乌普拉纳湖边漫步,我伫立在离苏蕾不远的一块嶙峋巨石旁久久不去,就在这里,我悟得这个概念。现在回想起来,在两个月之前曾有一个预兆显现,我的嗜好有了一个极大的转变,尤其是在音乐方面。或许整个‘查拉图斯特拉’本身就是一项音乐性的创作,我也深信自己之所以能创造‘查拉图斯特拉’出来,其中一个因素就是我在听觉艺术方面重获新生。

1881年的春天,我在维森沙附近的雷加洛小镇度假,我和我的朋友名音乐家彼得·葛斯特发现,音乐的凤凰正带着前所未有美丽耀眼的羽翅在我们的头上盘旋。”

1881的8月间,我哥哥决定要揭示“永恒轮回”的学说,而以查拉图斯特拉吟唱颂诗的文体来表达。在他这段时期所做的笔记中,我们曾发现一页《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初稿大纲,其大标题写着:

“正午与永恒”

“一个新的生活方式的指标”

而在大标题之下则写着:

“查拉图斯特拉诞生于乌耳米湖边,三十岁时便离家到阿里亚省,在山中隐居了十年,写成一部岑卡维斯塔的经书(译注——此书为古波斯拜火教的经典)。”

“知识的烈日再度于正午出现,而永恒之蛇则在阳光下卷缩成一团:——这是属于你的时刻,你的正午到了。”

1881年夏天,经过多年的静养之后,我哥哥终于提起全副精神揭开《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序幕。而正当他开始逐渐恢复健康之际,一项沉重的打击却又跟着降临,他的朋友使他陷入极为失望的处境,他将友谊视为神圣无比,有生以来他第一次体会到所有伟大的一切都注定要走上孤独的命运。

然而,遗世忘俗,毕竟和被迫选择孤独是不一样的,那时候,他多么渴望能有一个完全了解他的理想友伴,而这友伴也是他从早年就憧憬,能听他倾诉一切的对象。但他却走上一条崎岖的险路,结果才发现竟然没有一个人愿意跟随他,他为自己创造出一个赋予高贵哲人形象的完美友伴,并且让这个友伴为他向世界传播福音。

据我哥哥所述,《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第一卷是这样产生的:“1882年至1883年之间的冬天,我正住在迷人的拉巴洛湾,那儿离热那亚不远。我的健康状况并不是很好,天气又十分寒冷潮湿,由于我所住的那家旅店离海太近,以致晚上都被涛声吵得无法入眠。尽管环境对我不利,但我仍秉持自己的信念,排除万难,创作出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我那时习惯早晨在索格里的路上漫步而行;到了下午,只要我的身体可以,我就会绕着整个海湾行走一圈,我特别喜爱这个地方,因为它也曾使得腓特烈大帝深深着迷。1886年秋,当他重游这个世外桃源的小城时,我也刚好在那里。就是在这两条路上孕育了我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其实应该说是这些思想在我漫步时找上我的。”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第一卷大约花了十天的工夫写成——在1883年的2月初至中旬这段时间。“当最后一行写完时,瓦格纳也恰在威尼斯逝世。”……第二卷则在6月26日至7月6日的十天中写成,“今夏,我又在这初次获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之概念的神圣地方再度找寻我自己,结果思索到第二卷的架构,十天便解决了。其实我希望能有更长的日子,既不是为了写那第一卷、第二卷,也不是为了写第三卷。”

他很喜欢谈他在写《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时那种忘我的心境,而每当他漫步或登山时,思想总是会蜂拥而至,他便立刻将它们写在笔记簿上,等回去之后再重新整理,有时他一直工作到深夜。他在给我的一封信上说道:“你无法想象到这种创作的热情有多么高昂。”而在《瞧!这个人》里面他自己也描写道:“在这19世纪的末期,有谁能确切明白那些神采奕奕的诗人所指的灵感?假如没有,我愿将它叙述出来。若是一个人还存有些许迷信,那他便不能完全否认所谓他自己不过是某种力量的化身、代言人或媒介的想法。……我们听到了某些东西,却不去寻找它的来源;我们得到了某些东西,却不问这些东西是谁给的;一种思想就如闪电般地立即显现出来,而我们也根本没有对它做过任何选择。我们喜极而泣……”

1883年秋,我哥哥离开英加登返回德国停留了几个星期。翌年冬天又到法国尼斯,那里气候良好,他得以完成《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第三卷,他自述:“冬日,在尼斯静谧的天空下,我初次享受到阳光的沐浴,也就在这里,我完成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第三卷,至此可说全书大功告成,总计整个写作的时间还不到一年。在尼斯附近乡下有许多偏僻的地方和山冈,都使我终生难忘。……当我的创造力不断源源涌出时,我的肌肉活动也达到了巅峰。肉体完全处于振奋的状态,根本就不必去顾虑心灵:人们总是看到我在雀跃不已,我常常在小山之间行走七八个小时而了无倦意。我睡得很好,而且十分开朗——我极为强韧而坚定。”

我们可以看出《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三卷都是以十天的时间完成的,只有第四卷则是在平常陆陆续续写下的。他的第一本笔记提到,这卷是他和我于1884年9月一起停留在苏黎世时所写,次年9月在蒙顿他开始将所有的笔记加以补充整理,终于在1885年2月完全定稿。

我哥哥称此卷为终卷,而另由私人印行,他曾写信告诉我说要继续写第五卷、第六卷,而这些笔记现在都由我保管着。这第四卷尤其属于一种个人心灵的倾诉,因此他只印了几份给少数发誓不将其内容泄露出去的人看。他也曾想将它公开,却始终犹豫着是否该修改一番再印行。最后他决定印四十份送给他认为值得送阅的人,结果只送出了七份。

在序首,我便已提示我哥哥之所以要选一个波斯人来作为他心目中理想哲人之象征的缘故,而据他自己的说法则是:“从来没有人问我,我口中所说的查拉图斯特拉究竟是指什么。因为他和过去其他哲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是一个道学者。查拉图斯特拉是第一个看出万物自身皆有善与恶的本质在角斗着的人,而把道德改成诸如力量与自身的因果等形而上学的东西则是他的任务。然而这问题本身便已给出了答案。查拉图斯特拉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创造道德,所以他自己也应该最先觉悟到这项大错,这不仅是因为他比别的思想家对此具有更丰富的体验,更重要的是他比别的思想家真诚。只有在他的说教中,我们才能得到真正的鼓舞。查拉图斯特拉比任何思想家更勇于面对自己的肉体,坦白地说,这就是最首要的波斯道德。我自己是否真的懂呢?……征服道德——透过道德自身、透过真理,以及征服道学家——透过我,这就是我口中所谓查拉图斯特拉之所指。”

伊丽莎白·弗斯特·尼采
1905年12月于魏玛 S2RsRHbqmcdsWYeBfwK4C9nreJkgIHfUim1qlmeiVUntzMWZj+pE636I8aq0AVNP



查拉图斯特拉 序白

1

查拉图斯特拉三十岁时,离家到山上去隐居修道,他在那里安然无倦地度过了孤独的十年。但是,最后他觉悟了。一天清晨,天空微露红晕,他起身对太阳说道:

“你这伟大的星球啊!假若没有被你所照耀的人们,你的幸福又从哪里来!

十年来,你每日登临我的穴居之所,如若没有我、我的鹰与蛇,想你也许会厌倦自己的光明和行脚。

然而,每日清晨,我们等候着从你身上汲取盈溢的光明,为此我们馨香祷祝。

看啊:有如集蜜太多的蜂儿。我已厌倦自己的智慧,我需要领取这智慧的众手。

我乐于奉献与布施我的智慧,直到智者再度因自己的疯狂而喜悦,贫者再度因自己的财富而快乐。

因此我当降落至最深处,犹如在夜间,你行至海的背面,将光明散播给地底的另一个世界。啊,你这恩泽无量的星辰!

我要如你一般地‘下山’,我将前往的世间就是如此称谓这事。

所以,请祝福我,你那平静的双眸,终能凝望无边的幸福而不怀护意!

祝愿这即将满溢的杯子流泛出金色的玉液琼浆,把你祝福的回光辉映四处!

看吧!这杯子将再度成空,而查拉图斯特拉也将再度为人。”

于是,查拉图斯特拉下了山。

2

查拉图斯特拉自从山上下来,路上不曾遇见一人。然而,当他走入森林中时,忽然有个老者出现在他面前,老者离开自己的神圣茅舍来森林中寻找野菜。他对查拉图斯特拉说道:

“我认识这位流浪者,他叫查拉图斯特拉。多年以前,他经过此处,但是如今他已和从前判若两人。

那时你将你的灰烬携往山上,现在却要把你的火种带到谷中去吗?难道你不怕被判纵火之罪吗?

我看出这是查拉图斯特拉,没错。他的眼如秋水般的纯洁,双唇丝毫不露鄙夷之色,看他不正如一个舞者般地踊跃前行吗?

查拉图斯特拉有所改变,他变成了一个小孩:查拉图斯特拉已是一个觉醒者,你此刻要到犹如沉睡在梦乡中的人群里做什么呢?

你独自生活,仿佛置身在四顾茫茫的大海,载浮载沉。噢,你现在想上岸了吗?你又想背负起自己身上的重荷吗?”

查拉图斯特拉回答:“我爱人类。”

“为什么,”这位圣者说道,“我要跑到这森林与荒芜之地来呢?不就是因为我曾太过钟爱人类了吗?

如今我却爱上帝,人类已非我所爱。我觉得人实在是一件太不完美的东西,钟爱人类很可能令我朽灭。”

查拉图斯特拉答道:“我何曾谈到爱!我只想带给人类些许礼物罢了。”

“什么都不要给他们,”这位圣者说道,“你不如为他们分担一些重负——只要你乐于这么做,他们就非常高兴了!

若是你想布施,就不要一味施舍,等他们向你请求时再做计议吧!”

“不!”查拉图斯特拉答道,“我并不施舍什么,我尚未穷到那种地步。”

这位圣者嘲笑查拉图斯特拉道:“那么,你不妨看看他们是否会接受你的珍宝!他们既不信任离群索居之人,也不会相信我们是来奉献礼物的。

在他们耳中,我们走在街上的足音似乎显得太过空洞,就如夜半时分,他们躺在床上听到一个人在日出前走动一样。于是他们自问:这个窃贼究竟要去何处?

不要到人群中去,还是留在森林里吧!最好与鸟兽同群!何不学我一样,做个鸟中之鸟、兽中之兽?”

“圣者要在森林中做什么呢?”查拉图斯特拉问道。

圣者答道:“我写作诗歌并将之吟咏出来,而当我作曲时,我且笑、且哭、且低唱。我如是赞美上帝。

我用歌唱、咏叹、欢笑、哭泣来赞美我的上帝,但是,你要带给我们什么样的礼物呢?”

查拉图斯特拉听了这些话,向圣者躬身行礼道:“我能给你们什么呢,还是让我快点走吧,免得我从你们身上取走什么!”于是他们两人便互相告别,并且笑得有如孩子一般。

离开圣者之后,查拉图斯特拉对自己的心说道:“这可能吗?这位老人在森林里还没有听到上帝已死的消息呢。”

3

查拉图斯特拉走到一个离森林最近的小镇,发现有许多人聚集在市场上。因为有人宣布,有个走绳索者将在此举行一场表演。于是查拉图斯特拉便向群氓说:

“我来教你们做超人。人是应当被超越的,你们是否努力过要去超越人类自身呢?

迄今一切物种均已超出自己之上,难道你们愿做巨流中的退潮,宁可返回兽类而不肯超越人类吗?

猿猴之于人算是什么呢?一个可笑的族系,一种耻辱。人之于超人又何尝不如此。

你们走完了由虫至人的漫长之途,但在许多方面,你们依然是虫。以前你们是猿猴,但是现在,人却比猿猴还更像猿猴。

即使是你们之中最聪明者,也只不过是一种植物与鬼怪的矛盾混合体。然而,我可曾要你们变成植物或鬼怪?

看,我现在教你们如何做个超人!

‘超人’就是‘大地’的意思。就让你们的意志说:超人必定代表大地吧!

兄弟们,我祈求你们务必忠实于大地,不要轻信那些侈言超过大地希望的人!无论他们是有心或者无意,无一不是毒害者。

他们是弃绝生命的人,自己已然中毒极深,无可救药。大地也着实对他们厌恶之至,就让他们去吧!

在往昔,亵渎上帝是一种大不敬的行为,然而,上帝既已死亡,也就无所谓什么上帝的亵渎者了。现在最可怕的罪恶,就是亵渎大地,是把‘不可知之心’看作远高过大地的意义!

往昔灵魂十分鄙视肉体,而人们认为,这种鄙视在当时是一件极高尚的行为。灵魂希望肉体瘦弱、苍白而饥馑,它认为如此就可以逃避肉体与大地。

啊,这灵魂本身是那么瘦弱、苍白而饥馑,同时冷酷成了它的嗜趣!

但是,兄弟们,请告诉我,你们的肉体对你们的灵魂做何表示呢?是否你们的灵魂并不贫乏、污秽与无知地自满呢?

的确,人是一条不洁的河。我们必须成为大海,方能容纳一条不洁的河而不致自污。

现在,我告诉你们什么是超人:他就是那大海,能覆盖你们一切的轻蔑与鄙视。

你们所能体验到之最伟大的事是什么呢?那就是非凡的轻蔑。到那时,你们甚至会对自己的幸福感到厌恶,理智与道德,也是一样。

你们会说:‘我的幸福算得了什么呢!它只不过是贫乏、污秽,以及无知的自满。然而,我的幸福不正应当辨明自己的存在价值吗?!’

又说:‘我的理智算得了什么呢!它是否像狮子渴求猎物一样渴求知识?它也只是贫乏、污秽,以及无知的自满!’

又说:‘我的道德算得了什么呢!既然它不曾激起我的狂热之情,我如何能对自身的善恶不感到万分的厌倦!它也只是贫乏、污秽,以及无知的自满!’

又说:‘我的正义算得了什么呢!我不认为自己是烈火与炭木,然而,正义本身应是烈火与炭木!’

又说:‘我的怜悯算得了什么呢!怜悯难道不是那个钉死钟爱世人者的十字架吗?然而,我的怜悯并不是一个十字架的试炼(圣经中称耶稣式的受难为上帝所给的十字架的试炼)。’

你们是否曾如是说过?如是喊过?噢!我多期盼听到你们这样的喊叫!

这并不是你们的罪恶——而是呼天抢地的一种节制,是你们祈求免除罪恶,向默然苍穹的哭诉!

用舌头舐卷你们的闪电何在?在你们身上涌现的疯狂又何在?

现在我告诉你们什么是超人:他就是那闪电、那疯狂!”

查拉图斯特拉说完这些话之后,群氓中有个人叫道:“我们已听够了那个走绳索者的话,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他吧。”于是大家都笑查拉图斯特拉。而走绳索者以为那话是请他出场的,便开始他的表演。

4

然而,查拉图斯特拉看着那群人,觉得十分奇怪,于是他又说道:

“人类是一条系在动物与超人之间的绳索,一条高悬于深渊的绳索。

要从一端越到另一端是危险的,行走于其间是危险的,回头观望是危险的,战栗或踌躇不前更是危险的。

人类之所以伟大,正在于他是一座桥梁而非目的:人类之所以可爱,正在于他是一个跨越的过程而非结果。

我钟爱那些只知为完成而活的人,因为他们正是一个过程的跨越者。

我钟爱那些非凡的轻蔑者,因为他们正是非凡的崇拜者,以及渴望彼岸的羽箭。

我钟爱那些人,他们不先向天际以外去找寻一个为之牺牲的理由,却默然殉身大地,以期大地终有一日能为超人所有。

我钟爱那为求知而活,同时为使超人出世而求知的人,如此这般,他就在追求着自己的完善。

我钟爱为构筑超人的栖所而工作,并为向超人提供大地与动物而创造的人,如此这般,他就在追求着自己的归宿。

我钟爱那珍惜自己道德的人,因为道德是自我完成的意志与一支憧憬的箭。

我钟爱那不对自己的精神做任何保留而期望化整个精神为道德的人,如此这般,他就在精神上跨越了那座桥。

我钟爱那使自己的道德与自己的志趣和命运合而为一的人,如此这般,他就可以为了个人道德而生死相期。

我钟爱那不贪图过多道德的人,一种道德往往较之两种道德为佳,因为那种道德更近命运之结。

我钟爱那不吝于灵魂、既不受谢也不致谢的人,因为他常贡献而不藏私。

我钟爱因常赢骰子而感到惭愧的人,他会自问:“我是一个作弊的赌徒吗?——因为他输得起。

我钟爱行而后言、践履甚于允诺的人,因为他追求着他的自我完成。

我钟爱肯定未来而救赎过去的人,因为他愿为眼前的人效劳。

我钟爱对上帝‘爱之深而责之切’的人,因为他必将因招引神怒而亡。

我钟爱在受创时依旧能够保持其深邃的灵魂,而细微小事也可使他为之赴汤蹈火的人,他这样就会欣然跨过那座桥。

我钟爱因心灵过于丰实而忘己,与万物合一的人,万物因此成为他的归宿。

我钟爱精神与心灵两皆自由的人,他的头只不过是心之内腑,他的心则促使他完成自我。

我钟爱那些人,他们像一颗颗自天顶乌云中降落的沉重雨点,预报着雷电之即将到来,并如预言者般逝去。

看啊,我是一个雷电的预言者,一颗自云中降下的沉重雨点,然而,这雷电就是超人。”

5

当查拉图斯特拉说完这些话之后,再度举目望着群氓,并陷入沉默之中。“他们站在那里,”他对自己的心说道,“大家都在笑,没有一个了解我。我的口舌与他们的耳朵并不默契。

难道得先让他们失聪,而后他们才会去学习用眼睛听话吗?难道一定要喧嚷得像个铜鼓与忏悔的牧师吗?或者他们只相信口吃的人?

他们拥有一些引以自傲的东西,对那些东西他们做何称呼呢?他们称之为‘文明’,这使他们与牧羊人有所分别。

因此,他们不愿听到自己说出‘轻蔑’这个字眼,而我为他们的骄傲感到高兴。

我将向他们诉说最应被轻蔑的东西:那就是‘末人’!”

于是,查拉图斯特拉又向众人说道:

“人类为自己订立目标的时刻到了;人类为自己播种最高希望的种子的时刻到了。

眼前他的土壤还十分肥沃,但终有一日会耗竭成为贫瘠之地,而没有一株大树能在上面茁壮成长。

呵!人类不再射出他那渴望超越自己之箭的时刻近了——人类的弓弦已然绷紧!

我告诉你们:人必须依然保持自己的本真不变,方能产生一颗新星。我告诉你们:你们依然保有自己的本真。

啊!人类不再孕育任何星辰的时刻近了。啊!最应受轻蔑的人,他的时刻近了,他将不再轻蔑自己。

现在,我让你们看看那‘最后的人’。”

“何谓爱?何谓创造?何谓渴望?何谓星辰?”末人眨着眼问道。

那时,大地萎缩,而在其上手舞足蹈的那个末人也将使一切变得渺小,他的同类就如跳蚤一样除之不尽,那末人将活得最长久。

“我们已经找到了幸福。”末人眨着眼说道。

他们已然脱离难以生存的环境,他们需要温暖。他们仍爱邻人,并与之相濡以沫,他们需要温暖。

把患疾与怀疑视为罪恶,他们在步履之间十分谨慎,走在碎石道上与人群中还会跌倒的,必定是个傻子!

时而来一点毒药,或能制造些许美梦:但若服毒太深,将换来生命的终止。

他们依旧不停地工作,因为工作是一种消遣;但是仍须小心谨慎,以免有伤身体。

没有谁是贫穷或富有的,因为两种包袱同样都是万分的沉重。谁还想命令别人?又有谁还想听从别人的命令?这两种负荷不都是同样万分的吃力!

羊群不需要牧者!大家都希望彼此一样,人人平等。谁要是有别的妄想,就得送入疯人院去。

“以前的人都是疯子。”他们之中的狡黠者眨着眼说道。

他们都很聪明,并且对过去的一切甚为清楚。于是他们彼此逗乐不休。虽然偶尔会有争执,但很快就言归于好——否则恐怕会倒胃口。

他们白日只是享受着淡淡的清欢,晚上也不敢纵情玩乐,他们很爱惜自己的健康。

“我们找到了幸福。”末人眨着眼说道。

查拉图斯特拉第一次谈话到此结束,此时群氓的喧声阻断了他的话。“啊,查拉图斯特拉,请把那个末人赐给我们吧,”他们叫道,“使我们成为那末人吧!我们把超人交还给你!”群氓兴奋地吹啃狂叫。但是,查拉图斯特拉的脸色变得十分忧郁,他对自己的心说:

他们根本不了解我,他们无法明白我说的话。

也许我在山上隐居得太久,听惯了山林与溪流的声籁:现在我对他们说话,就如同与牧羊者聊天。

我的心灵宁静、清澈,有如朝曦的峰峦:然而他们却把我当作一个冷漠刻薄的嘲弄者。

此刻,他们嘲笑我,在如冰霜的笑声中还包含着怨愤。

6

接着,群氓都静了下来,把视线都投向某件事。因为这时,那个走绳索者已经开始表演。他从一个小门出来,在一条系于两塔之间的绳索上走着,那条绳索等于是悬在市场与群氓的头上。当他走到绳索的中端时,那扇小门又打开了,里面跳出一个穿着五彩花衣的小丑,并且迅速地跟着先前那个人行进。

“走啊,跛子,”小丑以骇人的声音喊着,“快点走,你这懒骨头,痨病鬼,挡路的家伙!免得挨我的脚踢!你在这两塔之间做什么?应该把你关在塔里面才对,你挡住了强者的去路!”他一边说着,一边愈加迫近先前那人。

当两人相隔仅一步时,大家所注目的事发生了——这小丑像魔鬼般地叫了一声,然后就从前面那人的头上翻越过去。而那人看见对手得胜之后,便慌了手脚,平衡棒也滑掉了,于是整个人飞快地向下坠落。这时,整个市场与群氓顿时有如暴风雨中的大海,大家一哄而散,乱作一团,尤其是那人下坠之处。

不过,查拉图斯特拉却十分镇定。走绳者正好落在他身旁,整个人业已面目全非,但尚未断气。一会儿之后,那走绳者苏醒过来,看见查拉图斯特拉正跪在身旁。“你在这里做什么?”他最后开口道,“我早就知道终有一日魔鬼会使我失足,现在他正要拉我到地狱去,你想阻止他吗?”

“朋友,相信我,”查拉图斯特拉答道,“根本没有你所说的那回事。实际上既没有魔鬼,也没有地狱。你的灵魂比你的肉体衰亡得更快,仅此而已!”

走绳者以疑惑的眼光看着他。“若你说得没错,”他说道,“则我并未因丢掉生命而丧失什么。事实上,我几乎与被人用鞭打与减食所调教出来的那些动物无异。”

“绝不,”查拉图斯特拉说道,“你以危险为你的职业,那并不鄙贱。现在你既以身殉职,我就亲手安葬你。”

查拉图斯特拉说完这话之后,走绳者默默无语,但是他移动着他的手,仿佛是在寻找查拉图斯特拉的手以示感激之意。

7

这时,天近傍晚,市场早沉浸在暗影之中。群氓也逐渐散去,纵然是好奇心和恐惧也已疲惫至极。查拉图斯特拉坐在死者身旁,陷入深思而忘了时间。最后,黑夜终于降临,一阵冷风袭来,拂过这孤独者。查拉图斯特拉站起来对自己说道:

“老实说,查拉图斯特拉今天的收获不错,他捕到一具尸体而非人。

人生是悲凉的,而且没有任何意义:一个小丑或许就足以成为它的致命伤。

我要教给人类存在的意义——那就是超人,就是刺穿乌云(人类)的雷电。

然而我和他们之间相隔尚远,彼此的心意也无法契合。在他们眼中,我仍然介于疯子和死人之间。

夜色黯淡,查拉图斯特拉的前途也是黯淡的。来吧,冰冷僵硬的伙伴!我带你到我亲手安葬你的地方。”

8

查拉图斯特拉说完这番话后,便背起尸体,开始上路。还走不到百步,突然有个人来到他身边,对他附耳低语。呀!这个人竟是塔里的小丑。

“噢,查拉图斯特拉,离开这个城市吧,”他说道,“此地恨你的人太多了。善良的人与正直的人恨你,称你是他们的公敌与轻蔑者;信奉正统宗教的人恨你,称你是大众的洪水猛兽。人们笑你还算是好的呢,而你说话的口气实在太像一个小丑。也算你运气,与这死狗在一起,你今天的自我贬低无形中救了自己的性命。总之,请你离开这个小镇吧,否则明天我这活人又得跳过一个死人了。”

话毕这小丑便瞬间不见,剩下查拉图斯特拉继续在黑暗的街道上赶路。

在小镇的城门边,他碰到几个掘坟的工人,他们用火把照他的脸上,并认出他是查拉图斯特拉,而大大地嘲讽了他一顿。

“查拉图斯特拉正要带走这死狗。真了不起,查拉图斯特拉什么时候又变成一个掘坟者!我们的手实在太洁净了,不好去动那块烤肉。查拉图斯特拉想从魔鬼身上偷吃一口吗?那么祝你有顿丰盛的大餐吧!只要魔鬼不是一个比你更高明的窃贼就好!或许他会将你们两个一起吃掉!”他们捧腹大笑。

查拉图斯特拉一言不发,继续往前赶路。他沿着森林和沼泽走了两个小时,路上听到许多饿狼的嚎叫,他也不由得觉得饥肠辘辘,于是停在一间点着灯火的独立小屋前。

“饥饿像强盗似的追着我,”查拉图斯特拉说,“尤其是在这黑夜的森林与沼泽中。我的饥饿与人不同,往往在刚用餐之后又回来:今日却一直不见其踪影,它会到哪里去呢?”

查拉图斯特拉上前敲门,一个老者持灯出来问道:“谁在这里吵扰我的睡梦?”

“一个活人和一个死人,”查拉图斯特拉答说,“请给我一些吃的喝的吧,白天我只顾赶路而忘了填饱肚子。救济困饿者,必能得大快慰,有句格言如是说。”

于是老者进去,很快拿了面包和酒出来给查拉图斯特拉。“这个地方对饥饿者很不利,”他说道,“所以我才住在这里,人和动物都会来找我这遁世者。请你的同伴也吃点喝点吧,我看他比你还疲惫呢。”

查拉图斯特拉说:“我的同伴已经死了,恐怕我无法劝他进食。”

“我不管那么多,”老者闷闷不乐地说,“反正谁敲我的门,就得接受我给他的食物。吃吧,祝你们一路平安!”

之后,查拉图斯特拉借着道路与星光的指引又赶了两个钟头——因为他惯于夜行,并且喜欢静观入睡中的大地万物。当天色微明,查拉图斯特拉发现自己正置身于一个茂密的森林中,前面已看不到什么去路。于是他便将尸体放在一棵与他同高的空树里——因为要防止野狼的侵犯,而他自己则躺在附近的地上,并立刻睡着了。肉体虽极倦怠,灵魂却十分平静。

9

查拉图斯特拉睡了很久,不但错过了黎明,就连清晨也已消逝。最后,他终于睁开了双眼,十分惊异地望了寂静的森林一眼,转而看看自己。接着,他霍地站起,像一个忽然发现陆地的水手,发出兴奋的叫声,因为他悟到了一个真理。他对自己的心说:

“一线光明照着我的灵魂:我需要同伴,活的同伴,而并非可任我带到任何地方的死同伴或尸体。

我需要活的同伴跟随我,因为他们会跟随自己,无论我去何处。

一线光明照亮我的灵魂,查拉图斯特拉应当对他的同伴说话,而不是群氓!查拉图斯特拉根本就不应该做羊群的牧者或牧犬!

从羊群中诱引许多小羊,我为此而来。人们和羊群会因我而激怒,查拉图斯特拉甘愿被牧羊人称为强盗。

我说他们是牧羊人,但他们却自称善良者与正直者;我说他们是牧羊人,他们却自称正宗信仰的信徒。

看看那些善良者与正直者吧,他们最憎恨的是谁呢?是破坏他们价值的人,法律的破坏者,一切的破坏者。然而,他也正是创造者。

看看各种信仰的信徒吧,他们最憎恨的是谁呢?是破坏他们价值的人,法律的破坏者,一切的破坏者。然而,他也正是创造者。

创造者所寻找的是同伴而非尸体,也不是羊群或信徒。创造者所寻找的是一样能创造的同伴,将新价值铭刻在新的价值碑上的人。

创造者所寻找的是同伴与共同收割者:一切都已成熟,只等着他去收割。但是他缺少百把镰刀,因而十分懊恼,并用力扯拔着稻穗。

创造者所寻找的是同伴与善于磨快镰刀的人。他们被称为破坏者和善恶的轻蔑者;然而实际上却是创造收成并庆祝丰收的人。

查拉图斯特拉所寻找的是能共事的创造者,查拉图斯特拉所寻找的是能一起收成、一起庆祝丰收的人,至于牧羊人、羊群,以及尸体则要来做什么?

然而,我的第一个同伴啊,你安息吧!我已妥善地将你安葬在这个树洞里,藏得极为隐秘,不会被野狼寻获。

离别的时刻已到,我得走了。在两个黎明之间,我悟得一个真理的启示。

我不想做一个牧羊人或者掘坟者,我也绝不再向群氓说话,这是我最后一次向死者倾诉。

我将与创造者、收获者、庆祝丰收者相聚一起,我把彩虹与超人之梯指引给他们看。

我要将我的歌唱给独居与非独居者听,若还有谁想听一些不曾听过的东西,我就虔诚地祝福他。

我循着我的路线而向我的目标勇猛迈进。我不断越过那些因循者与迟缓者,使我的前进变成他们的落后。”

10

查拉图斯特拉说完这些话时,日头已近正午。忽然,他听到天空传来一声尖锐的鸟唳,于是便以疑惑的眼神仰首翘望。看哪!一只大鹰正在空中振翅翱翔,而且身上还悬着一条蛇,那条蛇似乎不是它的猎物,而像一个朋友,因为对方正盘绕在它的脖颈上。

“它们是我的鹰与蛇。”查拉图斯特拉说道,心中充满喜悦。

“太阳下最高傲的动物,太阳下最聪慧的动物啊,它们乃为探察而来。

它们想要知道查拉图斯特拉是否还活着。说真的,我是否还活着呢?

我发现在人群中要比在动物群中危险多了,查拉图斯特拉此刻正走在危险的路上,让我的鹰与蛇来引导我吧!”

说完了这话,查拉图斯特拉想起森林中那位圣者的金玉良言,叹息着对自己的心说:

“但愿我能更聪明些!从内心深处地聪明,就像我的蛇一样!

然而,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祈求我的高傲要永远伴随我的智慧!

假如有一日,我的智慧弃我而去。唉,它很喜欢逃遁:至少我的高傲尚可与我的疯狂继续一起飞扬!”

就这样,查拉图斯特拉揭开了他下山的序幕。 S2RsRHbqmcdsWYeBfwK4C9nreJkgIHfUim1qlmeiVUntzMWZj+pE636I8aq0AVN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