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英译者序言

我们很容易解释,叔本华为什么获得了那么广泛的声誉,为什么他会赢得那么多学院以外的读者。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他文章的生动华丽。他是德国伟大的散文作家之一,即使在译文中,也可以看到文字的尖锐和强烈的讽刺意味。此外,还有其他原因。一般人都觉得他的文字能触及内心的本质,发现人生的悲剧意味。他的哲学不是派别的论辩,他的哲学代表古雅而引人入胜的生命智慧。

一般人都承认,在叔本华哲学中,可以发现自己长久感受到却无法表达的东西。他的哲学是客观观察的结果,令人警觉,一半忧伤,一半讽刺。所以,年轻人刚从梦中觉醒,发现叔本华哲学很合他们的胃口。

叔本华哲学是19世纪思想的“悲怆交响曲”。

不过,像有名的音乐一样,它也自有它的限制。任何学哲学的人都可以指出这些,任何批评浪漫气质的古典批评家也都可以指出这些。叔本华哲学中,有对哲学上受人尊敬的知名人物的无情攻击,也充满了对哲学专家和古典主义文学家绝望的悲叹。但是,除了修辞技巧、讽刺、怜悯之外,还有高度的、无瑕疵的和无可驳斥的洞察力与深刻洞见。

西方世界找不出更完满的哲学,不会有人比叔本华解释得更好,尤其是解释那些活在欲望中的人;叔本华哲学让我们认识到,欲望无法完全满足,产生欲望的生命却终归要幻灭,这种人生悲剧迟早会来临。

叔本华不像其他哲学家那样把这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化为平和虚幻的和谐,相反,他直面这种真切的感觉,建立他的哲学思想。凡是那些对大多数哲学体系都抱有盲目乐观主义的人,对这种生动真实的描述,会有非常深刻的印象。

笼统地看,哲学家的传记和他的生平似乎没有多大关系。某人所说的以及这种说法所表明的,只是哲学批评家的成见。从深一层的意义看,为什么一个思想家要说出自己所做的事,为什么他选择自己特有的方式来说出自己所做的事,这些都不是由思想家个人就能决定的事情。然而,对叔本华而言,他的生平就说明了他的学说,他的哲学就是他本人一生经历的表现。

悲观主义、坏脾气,充满远见和让人有深刻感触的警语,对性的苦恼,对学院派哲学家的呵骂等,似乎都是叔本华所过的生活以及他本人性格的表现。

叔本华于1788年2月22日生于格但斯克,他是在富有的商人家庭中长大的。他父亲有些神经质,死在汉堡一条水沟中,似乎是自杀的。叔本华的性格敏感易怒,非常容易焦虑紧张,也非常喜爱自由。所以,当格但斯克自由市于1793年落在波兰人手中而丧失独立时,他离开格但斯克去了汉堡。叔本华的母亲是当时一位有名的小说家,在叔本华的父亲去世之后,迁居魏玛,在魏玛经营一个沙龙,她的沙龙成为当时知识分子和文人聚会之所。

叔本华和母亲相处得不太好,在一次口角中,母亲将儿子推下楼,叔本华就离开魏玛,此后再也没有见过他的母亲。

父亲死后,叔本华进入高等学校就读;之后获得母亲的资助,入大学就读。在他接受教育期间,所过的只是普通人和小市民阶级的生活。他受费希特的影响,加入对抗拿破仑战争的运动中,可是却认为“拿破仑只是无限地表现了比较柔弱的人所感受到却又尽量掩饰的那种对生命更加无节制的肯定和欲求”。

叔本华以《论充足理由律的四种根源》一文获得博士学位,该文于1813年问世,是他整个思想体系的基石,也是他的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理论根据。这篇论文,从物理、逻辑和形而上学的立场,分析因果律原则。叔本华这部杰作的第一版,知道的人相当少。1838年,《论处于自然界中的意志》出版,1844年,《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问世。他最后的两部著作为1841年出版的《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及两巨册论文集。

叔本华的学术生涯为期短暂,而且在那时也不太光彩。

1820年,他受聘为柏林大学讲师。他选择与当时哲学泰斗黑格尔在同一时间授课,他的教室中,常常没有学生听课。他愤而辞职,不久,为了逃避柏林发生的霍乱传染病前往法兰克福,其后,终生定居此地。七十二岁时在此地去世。

他的生活主要靠他父亲商业机构的利息收入维持,他曾小游意大利。可是,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他都在寄居的房间中度过,只有一条小狗为伴。尽管大学不重视他,他的哲学却使他获得名声,尤其是得到普通大众的热烈赞赏。瓦格纳赞美他的音乐哲学,尼采赞美他的意志哲学。七十岁时,他成了世界知名人物。

1860年9月21日,七十二岁高龄的叔本华,悄然离世。

观其一生,没有什么值得人钦佩的事迹。

他过的是尖刻、自负的隐士生活,早年追求的是性,晚年追求的是声誉。晚年,他更瞧不起当时的学院派人物。他对毒药和暴乱的恐惧,对女人的嬉笑怒骂,对人生一切丑恶方面的讽刺,还有近乎孤僻无情的性格,让他成为一个不太可亲的人物。

可是,在事业方面,他对形而上问题有着真正的热情,狂热地献身于自己的真理观,而且极有浪漫派诗人的丰富感情。

叔本华哲学仿效康德哲学,他的思想方法差不多都来自康德。

康德在哲学上成就了“哥白尼式的革命”,他说,自然的表面结构是现象的结构;知性形式,构成事物的表面秩序。对于这一点,叔本华同意康德的看法,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出来。“天地之间的一切器物都是现象,充足理由原则决定现象的形式,充足理由原则有四种形式,知性借此四种形式理解事物”,知性理解事物时,就构成现象世界。表面稳固的整个物质世界,只是时空中现象物的联结,这个联结只是因果律的别名,是知性必然造成的形式。

我们不必赞同叔本华对充足理由原则种种形式的分析。了解他的理论,以探寻他对知觉、概念及两者间关系的分析,不一定是多余的。讨论这些问题的整个第一卷,虽然对数学问题的分析值得怀疑,其他地方的论述则明确无疑。但是,它的目的只是建立一个基点。它是讨论实体世界的逻辑开端,是对人类心灵的理智结构的分析。

它是对由知识显现的世界的批判。

客观世界的确如此。客观世界是主体的对象,其客观性取决于主体可能具有的知识本质。唯物论者宣扬的物质构成的整个宇宙,的确是物质形态的。但物质本身只是因果的另一名称:因果是空间和时间的联结,空间和时间则是知性的形式;除了成为主体的知识通路以外,没有物质。

对每个人来说,世界是他的“表象”。

“实体”不应到“表象世界”中寻找。

从一般意义上看,“实体”不可知,凡是可知的,只是现象秩序。整个外界是理智的结构,而理智只是内在“实体”的工具,我们每个人都体验到这个“实体”是欲望,我们从自己的身体、无意识的冲动以及意志中,认识这个“实体”,认识这个我们唯一直接认识的意志,在自然中也可以发现这个“实体”——自然界中的意志。从重力和形成结晶体的情况来看,从星球的运动到人类自觉到生命意志看,事物的内在本质不是理智所认识的世界,而是人在自己盲目冲动中所体验到的,以及在自然内在过程中大规模外显的意志。

康德发现“实体”不可知,也许从实践理性的行为或信仰中可以把握“实体”。叔本华认为“实体”是产生知识的那种意志,是盲目冲动的意志,理智被意志役使时,就产生了一个实际呈现出来却虚幻的世界。意志没有合理的目标。意志是盲目的生命冲动。在人类身上,意志披上理智和理性的外衣。在动物不自觉的本性上,意志赤裸裸地显现出来,表明它自身是盲目的。

斯宾诺莎说:“如果抛在空中的石块有意识的话,它也会认为自己在空中的运动出于自由意志。我想,石块是对的。石块的冲力相当于人类的动机,石块的凝聚力、重力和硬度,从本质上看,与人类的意志相同,如果石块有知识的话,也会觉得自身的这些性质是意志。”

在普遍的意志方面,叔本华认识到几项重大的事实:一个是内在目的论,完成某一目标的各种机理和谐一致;另一个是各种短暂个体身上可知的表征和谐一致。个体因时空而不同,个体,是表现普遍一致的意志永久不变、客观化程度的变量和实例。

叔本华从下述事实中发现悲观主义的两个存在理由,即盲目冲动的意志是自然的内在“实体”,也是生命的本质。悲观主义用这两个理由来解释意志,总显贫乏。意志总是向前突进的,它没有得到满足。

其次,即使意志获得满足,这个满足还是要归于幻灭。人类意志永远在痛苦和厌倦之间徘徊,叔本华对此发出忧郁的悲叹。人生一半是失望的痛苦,另一半是厌倦的痛苦,浪漫主义者讽刺这个世界,对不能满足意志需求的世界产生厌恶之情,叔本华神化了浪漫主义者的讽刺。

因此,叔本华认为,除了寻求解脱之道以外,别无他途。快乐是不可能的,因为每当人以为要得到快乐时,总是发现只有不快。人的最高期望只能是寂静主义的补救,在艺术世界的片刻宁静中,这是可能的。叔本华在本书第三卷中说,艺术世界是柏拉图式的理念世界。

在观照艺术和天才创作的片刻之间,人类意志可以发现其本身不变的本质,这些不变的本质正是使意志摆脱变化、时间、痛苦和幻灭的原型。

专心致志观照人的本质摹本时,可以摆脱自己内心不息的冲动与无穷的幻想。在体会抒情诗中表达的永恒的爱时,人可以摆脱自己短暂的爱与人生悲剧的痛苦和失望。在音乐的旋律中,意志发现本身永恒不息的生命。如果造型艺术和文艺表现世界的永久形式,在音乐中表现的就是意志本身。因此,叔本华认为音乐是最完美、最成功的艺术,它直接显示意志。

但艺术所提供的只是暂时的解脱。

从变化和纷乱的时间世界,暂时逃避到超时间世界,也可以产生艺术观照的无意志束缚的假象。科学和实际知识被部分需要、个人欲求、意志的暂时纷乱所束缚。在艺术中,人可以摆脱虚幻世界,摆脱知识世界,也可以摆脱痛苦和幻灭世界,即摆脱意志世界。

不过,这只是暂时的解脱,仍旧会带着更大的痛苦回到现实世界,再度遭受欲望的压迫。如果人类想要解脱的话,必须有更彻底的解脱方法。叔本华哲学中提出的方法不是艺术的暂时解脱,而是禁欲主义者的永久解脱。由于产生一切痛苦和厌倦感的世界本身,就是意志的客观化,因此,如果人否定意志,就是否定世界。

彻底的禁欲是到达平和及涅槃的途径,彻底否定世界,就从世界中解脱出来了。否定了意志,世界就被毁坏。印度佛陀的发现,使这种彻底的否定变得可能。当我们因移情式的领悟而明了自己的痛苦就是普遍痛苦的一部分,而普遍痛苦是对肯定盲目意志的惩罚时,就明白了自己反抗“他人意志”是没有用的,自然也就明白了肯定意志所带来的痛苦。

领悟产生同情,而同情产生理智的清醒。

艺术家和禁欲主义者摆脱现实世界,进入艺术永恒寂静短暂的乐土。圣者的解脱则是根本否定自己的盲目意志,舍弃盲目意志,修成圣者,处在平和的境界之中。

一般人可能认为自杀是最直截了当的方法,可是,叔本华却指出自杀根本不是解脱之道,自杀只是一种更强烈的肯定意志的方式。自杀是肉体的崩解,而肉体只是意志客观化的一个简单表现;自杀并不能否定作为痛苦源泉的普遍的盲目意志。叔本华告诉我们两条解脱人生痛苦和幻灭的道路:一条是艺术的短暂道路,一条是圣者的永久道路。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当然是叔本华的不朽杰作,但是,他的《论文集》也极具说服力、诠释力和吸引力,一般的学院派哲学家是无法做到这些的。有些论文,是因特殊的讽刺而颇负盛名,如《论女人》;有些论文,是因对知识方法或概念的敏锐观点而有名,如《论历史》。不过,最能引起人们兴趣的,还是他的主要著作。

尽管书中有过分夸大之处,他仍然说出了这些人的想法,即终生期望幻灭而又明白经验事实,却希望自己并不这么悲惨。作为形而上学家,他的地位并不太高,他的唯心论是二手货,主要来自康德,尽管炫耀逻辑工具,但前后并不总是一致。他对永远无法获得所期望、永远无法遂心如意的浪漫意志的困境描写,在思想史上,至今还无人能超越。他对天才灵感与美感特质的描述,对音乐方面的许多见解,对那构成圣者生活的怜悯和否定意志的生动诠释,使他获得永恒不朽的地位。

在思想史上,他是第一个强调意志重于理智,强调理智只是工具的人。

他所开启的思想运动,对詹姆斯、柏格森和杜威的影响不小。他在著作中把三种完全不同的人格因素结合在一起:世俗之人、思想家和文人。从而产生了哲学史上无与伦比的伟大艺术作品:《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这是具有诗人想象力和写实主义者精密论证的作家所写的一部哲学文艺作品。

他的想象力,让他能借用康德唯心论材料创造一种高度浪漫主义的形而上的世界;由于他的写实作风,他对人生的痛苦、不平和幻灭的感受力很强。这两种特质结合在一起,让他拥有了对生命力旺盛的青年人和冷静的中年写实主义者的极大吸引力。

在欧洲思想史上,他是非常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一种创造了自我剖析心境的解释家。叔本华内心本是伊壁鸠鲁派甚至是犬儒主义者,竟然能成为美学家和精神上的禁欲主义者,这倒是一件奇怪而让人不得不深思的事。不论人们对他的哲学多么不赞同,但其散文式的哲学作品还是能永远使人信服。

艾文·艾德曼
1928年5月于纽约 D1f8hdJMKBhlVUS/aE+OrKUxsODyptwWPyafBA8VBV+HYKdl1HcqxHNkHvWDd0u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