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4.《纯粹理性批判》:欧洲哲学史上的划时代名著

〔德国〕康德 著

【作者简介】

康德(1724~1804),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出生于东普鲁士一个皮匠家庭。16岁时,他进入哥尼斯堡大学学习。毕业前夕,他的第一部著作《论对活力的正确评价》问世,该书用理性评判了笛卡尔、牛顿等人的观点,显露出这个22岁的青年探索真理的勇气。1755年,康德到母校任教,1786年,被推选为校长,1792年起任柏林科学院哲学部主席。康德一生从事教育40年,先后担任了278门学科的教学工作,并撰写专著、论文70多部(篇)。他精力充沛,富有创造力,在治学上从不因循守旧,这与他终生未娶、严谨刻板的私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

康德哲学思想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批判期,他提出了一种发展的、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主要著作有《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后批判期从1770年开始,他提出了完整的先验唯心主义、二元论和不可知论的哲学观点,相继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这三大批判构成了他“真、善、美”的哲学体系。

康德对于西方哲学史的影响是深远的。在他之后哲学沿两条路线分化:一条是德国古典主义,其终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另一条则演化成为实证主义和唯意志主义。现代西方哲学的许多流派,如现象学、结构主义也都是在康德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至今他的思想及其哲学的现实意义,仍是哲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

【内容精要】

“纯粹理性”是指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理性,“批判”是指对纯粹理性进行考察。康德为该书冠以这一名称,是为弄清人类认识的来源、范围及其界限。该书分为篇幅很不相称的两部分:“先验原理论”和“先验方法论”,其中“先验原理论”为全书的关键和主体,同时也是最难于阅读的部分。

18世纪的欧洲哲学界,认识论问题占据突出的地位,并形成了以莱布尼茨为代表的唯理论和以休谟为代表的经验论两大认识论派别。康德认为认识论问题如不解决,哲学只能在歧路上徘徊,他首先批判了当时欧洲流行的莱布尼茨的形而上学唯理论,指出莱布尼茨认为不需要感知经验,仅凭人类的理性思维便可认识事物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就可以达到真理,是“独断”和荒谬的。康德坚决认为人的心灵不具备这种能力,所以莱布尼茨代表的旧形而上学是虚伪的。康德同意休谟的看法,认为人类的认识开始于经验。但他也批评了休谟否认理性在认识中的作用,认为这实际上是否定科学知识。康德意识到了争论双方都有片面性,在批判双方错误的同时,也指出双方的说法都有一部分是正确的。康德的观点是,人类的认识开始于经验,知识来自于理性。依康德的这一观点,人类知识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人的感官提供的后天感知经验,这些经验是混乱零散的东西;另一个是人类头脑中先天固有的带有必然性和普遍性的认识能力。人类的认识活动就是用先天的认识能力对感官提供的后天经验进行整理,才能形成科学知识,因此人们头脑中任何一个科学知识都是这两方面组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那么,人类是如何具有先天的认识能力呢?康德指出,人类的理性中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两种“直观形式”,这两种形式先于一切经验,并且是经验形成的前提条件。康德认为,即使人的感官没有任何实际对象,“时间”和“空间”也先天地存在于人的意识中,当人们进行认识活动时,我们体验到的外部世界就是一连串处于“时间”和“空间”形式中的过程,人们运用“先天的”思维形式对这一过程混乱零散的感觉材料进行整理加工,人们才能获得感性认识。所以只有从人类的立场,才能谈到空间与时间,它们不可能离开人类主体而独立存在,它们属于人类的条件,是人类感知的先天方式,并非物质世界的属性。

康德进一步指出,人们通过“时间”与“空间”形式获得的感性认识并不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感性只能认识直观材料,不能算科学,还必须经过更高一级被称为“知性”的人类思维活动。而“知性”则是运用范畴、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能力。康德说:“思维无内容是空的,直观无概念是盲的。”所以必须将两者联合起来,才能产生严格意义上的知识。他把“知性”自身规定为包括统一性、多数性、必然性、偶然性等12个概念或范畴,“知性”活动把这12个概念或范畴运用到直观形式所提供的感性材料中去,使这些材料具有必然联系和因果关系,才能形成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的科学知识。与“时间”和“空间”相同的是,“知性”也不从自然界中得出它的规律,而是把自己的规律加于自然界,所以正如康德所说:“人是自然界的立法者。”

最后,康德指出,人类通过“知性”获得的科学知识,仅仅是对“现象界”的认识。而“现象界”中的东西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不能满足人类的求知欲望。要超出“现象界”的认识,进一步把“知性”的各种知识再加以“综合”、“统一”,把它们整理成无条件的,绝对完整的知识,这是人最高级的认识活动能力,叫“理性”。康德认为“理性”企图达到最完整、最高的统一体:灵魂、世界和上帝。康德把这三个统一体称为“理性的理念”,这些理念都是“现象界”之外的,康德把它们称为“自在之物。”康德断言说,“自在之物”是超经验的,不属于人的认识范围,因而不能用“知性的概念”去认识。然而,当“理性”去追求“理念”时,却又必须运用“概念”、“范畴”去认识他们,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陷入自相矛盾。康德把这一矛盾称为“二律背反”。康德利用形式逻辑的归谬法来论证“二律背反”,即事先肯定命题的反面,然后论断它不可能,以此推翻对立的反命题,来证明正命题是正确的,从而证明理性要求超出“现象界”范畴,去达到最完整、无条件的“自在之物”的认识是不可能的。至此,康德完成了他的认识论学说体系,并骄傲地声称,他在哲学界中完成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即在认识中不是心灵去符合事物,而是事物要符合心灵,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理性是无能的,“自在之物”是人的认识根本达不到的,是不可知的。在人的认识所达不到的领域,应当留给宗教信仰。正如康德所说:“我发现必须否定知识,才能给信仰保留地盘。”

【学术评价】

《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经过近12年的冥想,用4~5个月时间写成的一部篇幅巨大、艰深难懂而又很有创造性的哲学巨著。这是欧洲哲学史上一本划时代的著作,它开始了欧洲哲学史上的一场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推翻了旧形而上学的统治,也给宗教神学以有力的冲击。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最大的成就在于论述了主体能动性的思想,这是近代哲学史的一个转折点。他认为,认识的全过程都是主体思维能动地对认识材料进行综合、改造,也是解决思维与存在的统一过程,并认为解决思维与存在的统一问题,是哲学的核心问题。虽然康德对这个问题并没有很好地解决,但是,他所提出的这一哲学发展的新方向,在哲学发展史上,特别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力图将经验论与唯理论、现象界知识与本体界知识结合起来,但他并没有完成这一任务。因此,时至今日,有的哲学家仍在发挥康德有关本体论方面的理论,有的则在发展其关于现象界的理论。这充分说明了康德哲学的影响之深远。 Jgw1HI69JHIZs2qq4kG5feu1PK+PIX8oDdPAdt8GFHH76dHWCk1ntD7gko/kaz2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