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疾病与预防

注射卡介苗

孩子在出生后第2天即可接种卡介苗。接种后,可获得对结核菌的一定免疫能力。卡介苗接种一般在左上臂三角肌处皮内注射,也有在皮肤上进行划痕接种,做“艹”或“井”字形,长1厘米。划痕接种法虽方便,但因接种量不准,有效免疫力不如皮内注射法。故目前一般不采用划痕法。

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后,无特殊情况一般不会引起发热等全身性反应。在接种后2~8周,局部会出现红肿硬结,逐渐形成小脓疮,以后自行消退;有的脓疮穿破,形成浅表溃疡,直径不超过0.5厘米,然后结痂,痂皮脱落后,局部可留下永久性疤痕,俗称卡疤。为了判断卡介苗接种是否成功,一般在接种后8~14周,应到所属区结核病防治所再作结核菌素(OT)试验,局部出现红肿0.5~1.0厘米为正常,如果超过1.5厘米,需排除结核菌自然感染。一般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后,2~3月就可以产生有效免疫力,大约2~5年后,在小学一年级时,再进行OT试验,如呈阴性,可再种卡介苗一次。

早产儿、难产儿以及有明显先天畸形、皮肤病等的小儿,禁忌接种。

注射乙肝疫苗

目前在世界各国,乙型肝炎的患病率均高得令人吃惊。为此,我国有关部门研究出乙型肝炎疫苗,这种疫苗没有传染性,对乙肝病毒具有很好的免疫性能,现已在新生儿中广泛应用。

整个免疫注射要打3针,第1针(一般由产科婴儿室医务人员注射)于孩子出生后24小时之内在上臂三角肌处注射,剂量为10微克。第2针在出生后1个月注射,剂量为15微克。第3针在出生后6个月注射,剂量为5微克。全部免疫疗程结束后,有效率可达90%~95%。婴幼儿接种疫苗后,可获得免疫力达3~5年之久。

免疫疫苗接种过程简单,一般没什么反应,个别孩子可能出现低热,有的在接种后部分出现小的红晕和硬结,一般不用处理,1~2天可自行消失。

异常现象

鸡胸或漏斗胸

胎内胎儿肢体压迫二侧胸廓,导致鸡胸;若四肢集中压迫剑突下则造成漏斗胸,出生后能逐步自行纠正。

“角弓反张”

常由面先露的胎位所致,出生后能逐渐自行纠正。

“螳螂嘴”

为两侧肥厚的颊脂垫,系正常现象,勿需处理。

“马牙”及“板牙”

在牙龈部位可见散在的、淡黄色微隆起的米粒大小的颗粒,此系上皮细胞堆积所致,俗称“马牙”。有时见白色的斑块,隐约见于齿龈粘膜下,此为粘液腺潴留肿胀所致,通常称为“板牙”,均不必处理。

口唇及牙床青紫

可能由高血红蛋白血症引起。

乳腺肿大及泌乳

男女足月新生儿皆可发生,多在出生后3~5天出现,如蚕豆到鸽蛋大小。这是孕母雌激素对胎儿的影响以及出生后雌激素中断所致。一般于出生后2~3周消退,不必处理。若强力挤出乳汁,反而可能造成继发感染。

假月经

女婴出生后第5~7天有时可见阴道少量出血。持续1~2天自行停止,亦为孕母雌激素中断所致,一般不必处理;若与新生儿出血症同时存在,则出血量可以增多,应按新生儿出血症处理。

生理性体重下降

初生几天内小儿进食较少,由于排出胎粪、小便,加之有水分自皮肤和呼吸道丧失,所以出生后4~5天内体重可略下降。但此阶段体重下降不超过出生体重的1/10,在生后7~10天内体重可恢复到出生水平,以后逐日上升。

脱水热

出生后第2~3天,若进食及喂水量不足或环境温度太高均可引起脱水,导致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有烦躁、口渴、尿少、前囟稍凹等症状,但一般情况尚佳。经补充液体后,体温可逐渐恢复正常。

预防感染

新生儿抵抗力较弱,口腔、黏膜、皮肤以及脐带都是细菌侵入的门户,要注意预防感染,新生儿的住室、衣着、尿布都要保持清洁,加强新生儿的护理和合理喂养,尽量减少亲友的探望和亲抱。特别是患有感冒、肝炎、皮肤病、肺病的人,不要接触新生儿。如果母亲患了感冒,喂奶时要戴上口罩,以免传染给新生儿。母亲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新生儿就容易发生感染,对产妇来说,更要勤换内衣,勤剪指甲,经常保持双手的清洁,大小便后要用肥皂把手洗干净。给新生儿沐浴、配奶及喂奶前都要把手洗干净。在每次喂奶前,要用煮沸过的纱布或小毛巾把奶头揩干净,然后才给婴儿喂奶。

新生儿的居室要经常打扫,减少灰尘等于减少室内的细菌数。室内通风可以大幅度降低空气中的细菌密度。

预防患化脓性脑膜炎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与败血症密切相关,多由于同类致病菌引起,也可以说是败血症的一个合并症。由于新生儿血脑屏障功能不健全,在败血症血行感染的情况下,病菌很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发生化脓性脑膜炎。此病死亡率高,后遗症多。

新生儿患化脓性脑膜炎,早期常出现哭声改变、尖叫,易激怒,易惊,随即哭声变弱,甚至不哭转为嗜睡,呕吐(为喷射性呕吐),头后背发直,两眼凝视或斜视,全身伴有抽搐等症状。有经验的大夫一触摸囟门,感觉饱满,张力增高,就要考虑做腰椎穿刺,进行脑水检查。

此病预防较差,病死率高达50%左右,可并发脑积水、硬脑下积液、肢体瘫痪、智力障碍等症。

预防肺炎

肺炎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病之一。早产儿更容易得此病。新生儿肺部感染可发生在产前、产时或产后。产前,如果胎儿在宫内缺氧,吸入羊水,一般生后1~2天内发病。产时,如果早期破水,产程延长,或在分娩过程中,婴儿吸入污染的羊水或产道分泌物,亦可使胎儿染肺炎。孩子出生后,如果孩子接触的人中有带菌者,很容易受到传染。另外,也可能由败血症或脐炎、肠炎通过血液循环感染肺部。

新生儿肺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天略少,新生儿肺炎与大孩子肺炎在症状上不完全一样,新生儿患肺炎一般不咳嗽,肺部湿罗音不明显,体温可不升高。主要症状是口周边发紫、呼吸困难、精神萎靡、少哭、拒乳、呛奶、口吐泡沫。轻度的肺炎在门诊可以治疗,吃点抗生素或打几针青毒素就好了。重症肺炎必须住院治疗。孩子在患病期间,一般食欲较差,吃得很少,可以静脉点滴输液来补充热量。

预防新生儿肺炎要治疗孕妇的感染性疾病;临产时严密消毒避免接生时污染;孩子出院接回家后,应尽量谢绝客人,尤其是患有呼吸道感染的人,一定避免进入小儿房内,产妇如患有呼吸道感染必须戴口罩接近孩子。

预防低血糖

低血糖在新生儿期较为常见。原因是新生儿出生后头几天内,能量的主要来源是糖,而在胎儿期肝内储藏糖源较少,特别是低体重儿、早产儿、双胎儿,出生后如不提早进食就很容易发生低血糖。另外,如患有颅内出血、窒息、缺氧、新生儿硬肿症、严重感染败血症等疾病的患儿,以及母亲患糖尿病或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所生的新生儿都易发生低血糖。

低血糖可在婴儿生后数小时至1周内出现。开始症状表现为手足震颤、阵发性发绀,嗜睡,对外界反应差,吸吮差,另外,哭声小,继而面色苍白、心动过速、惊厥、昏迷,若经静脉注射葡萄糖后症状迅速消失,即可考虑本病。

对低血糖的患儿,轻症可给予白糖水或葡萄糖水口服,重者可给予静脉点滴葡萄糖注射液。

出现窒息的处理

胎儿娩出后,若1分钟无呼吸或仅有不规则、间歇性、浅表呼吸者,则可断定为新生儿窒息。

发病原因

母体因素

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低血压,休克,严重贫血,慢性心、肺、肾疾病,糖尿病,急性发热性疾病,吸烟等。

胎 盘

胎盘早剥,子宫出血,低置胎盘,前置胎盘,过期产的胎盘功能障碍等。

脐 带

脐带脱垂、受压、打结、绕颈、扭转等。

胎儿因素

母子血型不合的同族免疫性溶血、宫内生长发育迟缓、胎心频率和节律异常、早产、过期产等。

产时因素

麻醉剂、镇静剂应用不当,急产、产程延长、宫缩过强、骨盆狭小,手术产、剖腹产等。

产后因素

产后窒息是由于新生儿本身呼吸、循环或神经系统疾病所引起。

临床表现

胎内缺氧,首先表现为胎儿心率增快,然后渐渐变慢,不规则,最后胎心停止搏动。胎心率如每分钟超过160次或在100次以下,均为胎内缺氧的症状,提示胎儿娩出后有窒息的可能。胎儿缺氧早期,胎动剧烈,以后正常胎位者,羊水中有胎粪污染,即提示胎内缺氧(臀位产正常儿亦可在产时排出胎粪)。

胎儿娩出后,如有窒息者可根据其皮肤颜色判断轻重程度。若皮肤青紫称青紫型窒息(或轻度窒息),其心音、肌张力、反射等多正常,病情较轻。肤色灰白者称苍白型窒息(或重度窒息),其心音弱、肌张力极低、反射消失或迟钝,兆示病情严重。

治疗与预防

发现新生儿窒息时应及时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作人工呼吸、供氧等。多数患儿经处理后情况能迅速好转,呼吸转为正常,但仍应仔细观察其呼吸及一般状况,并注意保暖,大部分孩子日后发育不受影响;但如窒息程度严重,经抢救后面色仍苍白,并迟迟不能出现正常呼吸,四肢松弛,这类小儿的存活率低,存活者常留有不同程度运动或智力障碍。

预防新生儿窒息要做到孕妇定期接受产前检查以及时发现异常并予以适当的治疗。胎心异常提示胎儿缺氧,应及时给产妇吸氧,并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临产时产妇情绪要稳定,因过度换气后的呼吸暂停可使胎儿的氧分压降至危险水平。此外,产妇用麻醉剂、止痛剂、镇静剂时一定要严格掌握表征及剂量。

防治脂溢性皮炎

婴儿脂溢出性皮炎,因伴有皮脂腺功能异常,故皮肤油腻兼有鳞屑。病因尚不清楚,本病常于生后第2~10周开始发病(通常为第3~4周)。无全身症状。主要特点为皮肤红斑鳞屑性损害。损害通常自头部开始,好发部位为头顶、头部额缘、眉毛、耳后以及其他皱褶处,如鼻颊沟、颈部、腋部、腹股沟部、阴部、肛门等处。初起时为红色斑征,表面覆盖油腻的鳞屑。头顶部的鳞屑为黄褐色且呈油腻性,其他部位则颜色较白,有的渗出结痂,稍有痒感,时发时愈。应与湿疹区别。注意护理,预防感染。局部应避免用肥皂。头皮厚痂可用含2%水杨酸的橄榄油擦拭(或烧开冷却后的食用植物油),每日数次,2~3日后痂可去净,而后涂以含抗生素或含激素的软膏。口服核黄素(维生素B 2 )或复合维生素B。愈后良好。

治疗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因血清胆红素升高而引起皮肤及巩膜感染,分生理性和病理性2种。

生理性黄疸

1.在生后第2~3天起出现并逐渐加深,在第4~6天为高峰期,第2周开始黄疸逐渐减轻。2.黄疸有一定限度,其颜色不会呈金黄色。黄疸主要分布在面部及躯干部,而小腿、前臂、手及足心常无明显的黄疸。若抽血测定胆红素,足月儿在黄疸高峰期不超过12毫克/分升,早产儿不超过15毫克/分升。3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在第2周内消退。4小儿体温正常、食欲好、体重渐增、大便及尿色正常。

病理性黄疸

1.生后24小时内即出现黄疸。2.黄疸程度重,呈金黄色或黄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较明显的黄疸或血清胆红素大于12~15毫克/分升。3.黄疸持久,出生2~3周后黄疸仍持续不退甚至加深,或黄疸减轻后又加深。4.伴有贫血或大便颜色变淡者。5.有体温不正常,食欲不佳,呕吐等表现者。

出现病理性黄疸时应引起重视,因为它常是某种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应积极寻找病因。此外未结合的胆红素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血脑屏障损害脑细胞,引起死亡或留有脑性瘫痪、智能障碍等后遗症。所以一旦怀疑小儿有病理性黄疸,应立即就诊。

治疗低血钙症

当新生儿血钙总量在7.0毫克/分升以下或游离钙在2.5~3.5毫克/分升以下时,称为低血钙症,这是新生儿惊厥的重要原因之一。

新生儿低血钙发病因素有多种,其发病时间也有不同。

早期低血钙

是指出生后72小时以内出现的低血钙症。由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受抑制所致,因在妊娠后期钙经胎盘主动输入胎儿的量增加,以致胎儿血清钙增高,抑制了甲状旁腺功能。本症多发生于出生低体重儿,患窒息、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婴儿及患糖尿病的婴儿,因他们的甲状旁腺功能比正常婴儿差,钙的储备量少,肾排磷功能低,故易出现低血钙症。

晚期低血钙

指出生后72小时至第3周末发生的低血钙症。多见于人工喂养者,因牛乳、黄豆粉制的代乳品和谷类食品中含磷高,超过肾脏廓清能力,于是血磷增加,致使血钙降低。

出生3周后发生的低血钙

见于维生素D缺乏或先天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婴儿。这种低血钙持续时间长,多超过新生儿期。

新生儿低血钙症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主要表现有不安、惊跳、震颤、惊厥,偶可出现喉痉挛和呼吸暂停。发作期间小儿一般情况良好,但肌张力稍高,腱反射增强。

为本症患儿补充钙剂可有特效。如出现惊厥者可用10%葡萄糖酸钙2毫克/千克/次,缓慢静注,注射过程中要注意心率保持在80次/分以上,还要注意不使钙剂溢出静脉外,因可发生组织坏死和钙质沉着。惊厥停止后改为口服钙剂,服钙时间根据病情而定。口服氢氧化铝乳剂可减少磷在肠道的吸收。3周后发病者除口服钙剂外,同时每天口服维生素D10000~25000国际单位,口服双氢速固醇(AT10)0.05~0.1毫克/天,亦可收到疗效。

治疗湿肺症

湿肺症又名新生儿暂时性呼吸增快:较多发生于足月儿或过期产儿。出生时有窒息史或剖腹产的小儿较易发病。

小儿在出生后2~5小时出现呼吸急促:呼吸60次/分以上,有时伴青紫和呻吟,但一般情况尚佳。本病为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在2~4天内恢复正常,有气急、青紫时可给氧气吸入并及时住院治疗。

治疗出血症

本病又称为新生儿低凝血酶原血症,是由于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显著缺乏所致的一种自限性疾病。多在出生后2~4天发病,以消化道出血为最常见症状。一般病情较轻,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发病原因

1新生儿初生时肠道无菌,奶量不足,影响维生素K的合成。2肝酶系统不成熟。3母亲缺乏维生素K及胎儿肝内维生素K贮存不足。4胆酸含量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胆汁中胆酸的含量较低,影响维生素K的吸收。

临床表现

本病可发生于正常的新生儿,多在出生后2~4天内发病,出血很少,或发生在生后20小时以内或5天以后,但早产儿可晚至生后2周发病。如母亲服用药物(双香豆素、苯妥英钠等)则多在生后第1天发病。出血可急可缓,或自然出现或经轻伤引起。程度可不同,轻微渗血常被忽略而自愈,严重者较少见,但也可发生致命性大出血。最常见的是胃肠道处,可吐血及便血,吐出物呈棕色,便血轻者只有2~3次黑便,重者有黑便或鲜血便,甚可导致贫血、休克、死亡。其次是皮肤出血;也可是取血及注射部位、轻度的外伤及术后伤口等处渗血不止。脐部出血与脐带结扎无关,轻者为渗血,重者则出血不止。

本病一般预后良好,多于生后10天内止血,不再复发。但如出血过多,治疗不及时可致死亡。

防治措施

维生素K的最小需要量是每千克体重0.5~1毫克。新生儿出生后早期喂牛奶也有预防作用。

如遇出血过多时,应输血10~30毫升/千克/次,轻者可输库存血浆以补充凝血因子。早产儿因肝功能不成熟,最好输新鲜血或库存血浆。

治疗败血症

本症是严重的全身性的细菌感染。由于细菌进入血液循环,不断繁殖及产生毒素而致病,也可以同时停留在某些脏器上,发生转移病灶。

新生儿容易发生败血症,一方面因经过分娩过程时有感染机会,另一方面新生儿本身免疫能力差,皮肤嫩薄,皮下血管丰富等,所以细菌比较容易进入血液循环,尤其当脐部未愈合或发炎时,更易导致细菌侵入。

临床表现

未成熟儿表现为厌食,拒奶,溢奶,虚弱,面色苍白,口周发青,体重不增长,体温不恒定,可以发热、正常或不升高。

足月儿(生后2~4周)多表现发热、精神反应差、吃奶不好、烦躁不安、皮肤老化等。

重症患者可出现不规则的体温升高,甚至高热,有明显中毒症状,面色苍白、发青或发灰,安静时出现心律增快、黄疸加重、可发生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败血症常并发肺炎,可见呼吸增快、不规律、呛咳、呛奶,并伴有腹胀、腹泻和呕吐。有时可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引起呕血、便血或因肺出血而死亡。早期病例往往局部病灶不明显,只表现为全身症状。因此,当局部症状不重,难以解释全身中毒症状时,应考虑败血症。

防治措施

虽然新生儿容易发生败血症,但了解了细菌入侵途径后,还是可以预防的。

孕母要做好产前检查,保证孕期健康和接生时无菌操作。对出生婴儿应每日清洁全身皮肤,大小便后清洁臀部,脐带未脱落前,要防止大小便污染,包脐带的纱布应消毒,脐部如有少许渗出或脓性分泌物可用3%双氧水清洁脐部后涂1%龙胆紫,如处理无效应到医院就诊。避免用布擦口而损伤口腔粘膜。室内需保持空气新鲜。孕母如有感冒,喂奶时须带口罩。婴儿如有皮肤感染、感冒、腹泻等,须及时治疗。

治疗脓疱病

新生儿脓疱病又称天疱疮及剥脱性皮炎。新生儿皮肤防御功能差,较易发生传染性脓疱病,并往往形成流行。

病原大都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病症重者发生大疱,内含混浊液体,但不发生化脓和结痂,称为新生儿天疱疮,更重者由于表皮和真皮联系薄弱,水疱破后发生全身的表皮剥脱,则称为剥脱性皮炎。

临床表现

单纯性脓疱病

新生儿表皮柔嫩,易受感染而出现细小的脓疱,患处大都位于皮肤皱褶处。疱的直径约2~3毫米,较周围的皮肤微高,基底微红,大都在生后第1周出现。但在流行时却发病较晚,甚至2周后才显著。

天疱疮

脓疱较大者为0.5至3~4厘米。疱内含有透明或微浊的液体,当膨胀至相当程度时,即自行破裂。破裂后形如灼伤。严重者可有全身症状,并出现脱水及休克。轻者仅有微热或体温正常。经治疗约需2周可痊愈。

剥脱性皮炎

病重者皮肤感染迅速蔓延全身。先为皮肤发红,随即大片脱落,偶可先有少许天疱疮,然后出现表皮剥脱。剥脱处红湿如火灼。往往出现一系列全身中毒症状,如拒食、发热、呕吐、腹胀及休克,偶见黄疸,可于2~3日内发生性命危险。若幸免死亡,脱屑渐止,将于1周后皮肤逐渐恢复原状。

治疗方法

病的初期只有少数小脓疱时,宜将表皮穿破,吸去液体,然后用2%硝酸银溶液点于患处,使患处皮肤变干,或涂2%龙胆紫溶液,(溶于水内,或溶于25%酒精内),或涂上新霉素0.5%油膏,或杆菌肽油膏(每克内含400~500单位)。患处四周的正常皮肤,应每隔2~3小时用50%酒精涂抹,以减少自体接触感染的机会。若表皮已大块剥脱,则应住院治疗。

治疗破伤风

本病是由破伤风杆菌感染伤口所致。破伤风杆菌广泛地生存于泥土、尘埃、水、人类和畜类粪便中。

新生儿破伤风可通过脐部伤口感染而得,主要是在接生断脐时消毒不彻底,通过接生员的手,或各种用具(包括剪刀、纱布和绷带等),将破伤风杆菌带到新生儿的脐部伤口,细菌在脐部伤口繁殖生长,不断放出毒素,毒素和神经结合后,通过神经传到脑部和脊髓。

新生儿破伤风的起病时间多在婴儿出生后第4~6天,所以俗称“四六风”。发病时间越早,病情越重,则预后越差。早期症状有哭闹、烦躁、张口困难、不会吸吮奶头等。进一步发展,便可出现新生儿破伤风的典型表现,如“苦笑面容”,表现为牙关紧闭,面部肌肉痉挛,眉毛上抬,额纹明显,口角向外牵引,一张似笑非笑,似哭非哭的痛苦面容,全身肌肉呈强直性抽动。此外,外界刺激如微不足道的声、光、轻触、喂水、换尿布等,都能诱发患儿抽动。所以,要使周围环境安静,并立即送医院治疗。

本病多因使用未消毒的剪刀断脐及污染的绳线结扎脐带,破伤风杆菌从脐部侵入所致。故预防应做到1强调新法接生。2若遇急产、脐带未适当处理后,宜重新处理,可用无菌操作剪剪去一段,另行结扎。也可肌内注射青霉素及破伤风抗毒素1500单位预防。

治疗硬肿症

本病主要表现为皮下脂肪硬化和水肿。只硬不肿者称新生儿皮脂硬化症。单纯由于受寒所致者,称之为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

新生儿由于体温调节及代谢功能尚不完善,皮肤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嫩薄,皮下血管丰富,致使身体的热量容易散失,尤其刚生下时,身体表面潮湿,周围环境温度远远低于母亲体内温度,更容易使热量丧失。此外,因新生儿具有特殊产热功能的棕色脂肪在早产儿体内含量少,如再伴有其他疾病或饥饿等,将更能抑制产生热量,如此造成新生儿体温很低。因新生儿脂肪成分在体温下降时易凝固,因此易发生皮下脂肪硬化和水肿。

新生儿硬肿症多发生在寒冷季节,但由于早产、感染等因素引起者亦可见于夏季。绝大多数于生后不久或生后7~10天内发生。其症状为体温低至31℃~35℃,甚至26℃左右,哭声低下或不哭,不能吸吮,少动作,皮肤暗红色或伴黄疸,严重者苍白或青紫。四肢或全身冰冷,脉弱。皮肤和皮下组织变硬,严重者似硬橡皮样,可伴有水肿。常先发生在小腿、大腿外侧,以后整个下肢、臀部、面颊、上肢也受累,甚至波及全身,因胸腹硬肿而发生呼吸困难。心率常先快,以后变慢。尿少甚至尿闭。可伴酸中毒。终末时,肺部出现细湿罗音,以后口鼻流鲜血样液体,发生肺出血。

如患儿反应正常,吸奶佳,硬肿范围小而不发展,仅单纯因受冷而引起的,病情容易恢复,但仍需采取保暖、喂养、药物、输血等综合治疗措施。

为预防本病,产前应做好孕母保健工作,尽量避免早产、难产等;产室做好保暖工作,准备好干热的软毛毯,小儿一出生就给予包裹及擦干身体;出生后尽量避免感染,注意保暖,对于体弱早产儿可与母亲贴身同睡,以维持其身体热量,此外还应早期开奶,避免饥饿等。

治疗结膜炎

婴儿娩出过程中,如果产妇阴道内的病菌侵入婴儿眼中,便可发生新生儿结膜炎。倘胎膜早破,胎儿在宫内也可受到细菌的感染而发病。出生后往往也可由于母亲或护理人员的手指和毛巾污染而发病。常见病原菌为肺炎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巨细胞包涵体病毒等。

临床表现

一般在出生时或生后2~3天出现症状,两侧眼睑红肿,有脓性分泌物。由于巨细胞包涵体病毒所致的结膜炎常发生在温暖季节,发病缓慢,于出生后5~10天出现症状,以结膜下穹为显著,球结膜亦可受到波及,如不予及时治疗,经过1~2周后易迁延成慢性,可长达1年之久,偶可引致脉络膜视网膜炎及视神经萎缩。

防治措施

治疗用0.25%氯霉素或0.5%卡那霉素点眼,1日4次,每次点眼前清除两眼分泌物,直到痊愈为止。一般治疗1周左右即可。

治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本病一般发生在体重低于2500克的早产儿,而且出生时曾发生过窒息,或出生后曾患过呼吸困难,败血症或腹泻等疾病的早产儿更易引发本病。

本症的发病原因,可能和肠壁缺氧及肠道细菌感染关系密切,因缺氧时机体调整血流分布,为了使重要器官得到较多氧气,肠壁缺氧显得更重,再因肠壁受损,肠道细菌乘机侵入,可引起肠粘膜坏死,重者肠壁各层都可能坏死,甚至并发肠穿孔。

本症无明显季节性,男女发病率大致相同。有窒息、换血等诱因者,发病多在生后2周内,以2~10天为高峰。因腹泻、败血症或无诱因而发病的婴儿则起病年龄较晚,在出生后3~4周甚或7~8周发病。

本病症状以腹胀、腹泻、呕吐、便血为主,可分轻症和重症两种。轻症仅有轻度和中度腹胀,以腹泻和呕吐、便血为主,腹泻和呕吐次数不多,每日1~3次,大便稀薄,可有少量血液,有时大便颜色深,呈血阳性。重症者腹胀明显,甚至腹壁发亮,可看到肠型,腹泻和呕吐次数可多可少,便血量多,成为果酱样便或黑粪。呕吐物呈咖啡状或吐鲜血。严重者腹壁红肿并伴有肌紧张。全身症状有发热或体温不升,出现神志萎靡、心率减慢、呼吸不规则或呼吸暂停,有的病例可并发肠穿孔和腹膜炎,有的并发败血症。

治疗期间应严格禁食,停止一切喂哺5~10天,禁食期间从静脉滴入葡萄糖液、生理盐水和营养液,有时需输血或血浆,待症状消失后开始喂糖水和喂奶,均从少量到多量,逐渐增加。为控制肠道细菌感染需用抗生素治疗如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和氨苄青霉素等。

治疗肺炎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感染可以发生在出生前、娩出时及出生后,所以发病的时间不一。患儿的反应差,食欲不佳、吸吮无力、口吐泡沫,常有呼吸艰难、青紫等表现。有的患儿有咳嗽症状,有的则出现呼吸暂停。大部分患儿肺部有细水泡音,但有部分小儿并无明显体征,需经X光线检查才被证实。除根据病原体选用抗菌药物外,气急、青紫者尚需供氧,营养维持和保暖亦很重要。大部分患儿要住院治疗。母亲临产有感染或羊膜早破者,可酌情给新生儿用抗生素预防,新生儿有上呼吸道感染时应及时治疗。

吸入性肺炎

是由于吸入羊水或胎粪引起的肺炎。胎儿在宫内或娩出过程中如缺氧会出现呼吸运动以致吸入羊水或带有胎粪的羊水。足月小儿及过期产儿相对较易发生这种情况。一般在出生后即有气急、青紫等症状,肺部听诊可闻及水泡音。胎粪吸入者较易并发气胸。病情轻者1~2天内症状即可减轻,重症会导致呼吸衰竭。避免宫内缺氧是预防本病的关键,若已有羊水或胎粪吸入,在刚娩出时应尽量将吸入物吸出。

治疗发热

发热是小儿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家长带孩子看病的一个主要原因。

人体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产生热量,又不断从皮肤和呼吸道散热。在人的脑子里有一个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体温,使其相对稳定。正常人腋下温度在36℃~37℃之间(试表调节时间5分钟为准)。喂奶或饭后,运动、哭闹、衣被过厚、室温过高都可使小儿体温暂时升高达37.5℃左右。新生儿、小婴儿更容易受上述条件影响,有时甚至可达38℃以上。所以,一般认为37.5℃以上为发热。(体温在37.5℃~38℃称为低热,38.1℃~39℃称为中度热,39℃~41℃以上为高热)

发病原因

小儿发热主要是由于细菌、病毒或其它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如常见的流行性感冒、肺炎、败血症、痢疾等都常引起发热。发热还可由非感染性疾病引起,如药物过敏、中暑、脱水、严重烧伤、创伤等。计划免疫疫苗接种后也可有短暂发热。

病状表现

发热既是疾病的一种症状,也是机体与疾病作斗争的结果。一些身体非常衰弱的孩子或早产儿即使有严重感染也可能不发热,甚至体温低于正常。所以,不能单纯以发热高低判断病情轻重。发热时除体温升高外还可以伴有四肢发凉、脸红、呼吸急促、脉搏心跳加快、烦躁不安、消化功能紊乱如腹泻、呕吐、腹胀、便秘等症状。少数幼儿可以发生高热惊厥。发热时心跳加快、血循环旺盛、白血球增高,抗体产生增加,这些都利于机体与疾病作斗争。

注意事项

在病因不明时不能急于用大量退热药退热,这样既抑制了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又可能把热型搞乱,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任何疾病都有一定的发展过程,即使诊断明确,用药及时,也可能要持续2~3天才能退热,有些病毒感染或较严重的细菌感染要持续3~5天甚至1周以上。对于高热39℃以上的孩子,尤其有高热抽风史的,要及时给予退热。还有一些孩子对某些退热药过敏,用药后起了皮疹、诱发哮喘等。退热药都有一定副作用,故切勿滥用。

治疗方法

1.发热时,患者食欲明显减退,应少食多餐,可口、清爽、少油腻。

2.小儿发热,需注意高热惊厥。体温超过39.5℃,应采取退热措施。

3.物理降温方法:

(1)降低环境温度,利用风扇、空调,通风换气均可。

(2)利用冰块、冷湿毛巾置于大血管处,比如颈部两侧、腋窝、腹股沟。降低血液温度,但注意防止冻伤。置于头部、前额降低颅内温度。

(3)用40%~50%酒精,进行擦浴,加速散热。禁用部位:胸前区、腹部、颈后,因可引起反射性的心率减慢,腹泻等不良作用。

4.药物退热,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治疗斜颈

小儿斜颈是头向一侧偏斜的病症,一般指先天性肌性斜颈,由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造成,本病的直接原因是胸锁乳突肌的纤维化引起挛缩与变短。

小儿斜颈可在生后即存在,也可在生后第2~3周出现,症状为头向病侧偏斜,下颏转向对侧。触诊时可发现硬而无疼痛的梭形肿物,与胸锁乳突肌的方向一致,在2~4周内逐渐增大,可达到成人拇指末节那么大,然后开始退缩,在2~6个月内逐渐消失。部分病人不遗留斜颈;但不少病人若未经治疗,肌肉为纤维索条所代替,头部可因挛缩肌肉的牵拉而发生斜颈畸形。头与面部可因不正常的位置而产生继发性畸形,肌肉短缩侧的面部自上而下的长度变短,面部增宽。随着骨骼的发育,面部的不对称将加重。患侧眼外眦角至口角间的距离比对侧变短。

发现小儿斜颈后,如不及时纠正,患侧面部软组织可随体格生长而进一步变短,颈深筋膜挛缩变厚,斜角肌变短,颈动脉鞘与血管挛缩,最后颅骨发育不对称,颈椎甚至上胸椎出现脊柱侧弯畸形。

治疗原则应在小儿斜颈确诊之后即采取措施。早期可对肿胀部位做手法轻柔按摩,伸展挛缩的胸锁乳突肌,每次伸展肌肉时间维持2~3秒。这种伸展动作每天4~6回,每回做10~20次。以上按摩应教给父母来完成。另外,喂奶时,睡眠的枕垫以及用玩具吸引病儿注意时,都应重视姿势的纠正。

如采取上述治疗措施后未见症状好转或被误诊的1岁以上病儿,则需手术治疗,切断或部分切除挛缩的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

治疗呕吐

新生儿由于呕吐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全,胃容量小而呈水平位,胃入口(贲门)处括约肌较松,所以,容易生呕吐。

刚生下不久,还未开奶就开始呕吐,吐出物像泡沫样或含少许咖啡样物,但全身情况尚好,胎粪排出正常,无腹胀,分娩时有产程过长或窒息者,可能因吞入过多羊水所致,待羊水吐尽后呕吐自然停止。少数呕吐严重者可用导管抽出胃内容物,并用生理盐水洗胃,症状便可缓解。对于因难产、高位产钳、吸引助产等引起分娩损伤的和有窒息的小儿发生呕吐,需注意颅内出血,这时常伴有嗜睡、突然尖叫、抽痉、前囟饱满等神经系统症状,全身情况亦较差。

出生不久,或刚开奶,一吃即呕吐,无胎粪排出或排出量极少时,常常有可能为胎粪粘稠引起梗阻,或消化道畸形所致的梗阻。由胎粪粘稠引起的,灌肠后大便通畅即能解除。消化道畸形可有食道闭锁、十二指肠闭锁、肠旋转不良、无肛等,除呕吐和无胎粪(或极少)排出等共有症状外,如梗阻位置较高,则呕吐频繁,腹胀不明显,或上腹胀而下腹空虚;梗阻在十二指肠以下的,呕吐物含胆汁;梗阻位置低的,呕吐发生较晚,呕吐物中可有粪便,腹胀明显。对这类畸形的患者,应尽量争取早日手术治疗。

出生1~2周后发生呕吐,全身情况很好的常常因喂养不当所致。当小儿食量已增加,而母奶不足或牛奶过稀,小儿饥饿,吸奶时咽下大量空气,或人工喂养时奶头开孔过小、过大,牛奶不充满奶头,都可以让小儿吞入空气,当咽入的大量空气从胃内排出时便发生呕吐。此外,牛奶过热、过冷、量过多或吸奶后翻动小儿等也会引起呕吐,有时呕吐可呈喷射状。只要注意喂养方法,吸奶后竖抱起小儿轻拍背部,待至嗳出吞入的空气后再半卧,就不会发生呕吐。如果胃出口(幽门)处肌肉痉挛,乳汁不易通过,也会发生呕吐,吸奶前给予解痉药物能有效。因新生儿的胃游离度和活动度大,进食后会发生胃扭转而呕吐,可于吸奶后取身体稍抬高右侧卧位以预防。对于小儿喂饱后不久吐出小量乳汁,一般情况良好,食欲正常,吐后不啼哭,亦不伴有其他任何症状和体征的,通俗称为“溢奶”,这是属于正常现象。

如出生2~3周后开始呕吐,每天数次,逐渐频繁并发展为喷射性,每次进食后半小时左右就发生剧烈呕吐,吐出量有时比进入量还多,吐出物无胆汁,吐后食欲仍正常,并因长期持续呕吐而逐渐消瘦的,可能为先天性幽门肥大性狭窄,本病在男婴多见,进食时在腹部可见到胃蠕动波,有时在右上腹可摸到像橄榄大的硬块是肥大的幽门,一般需要手术治疗。

新生儿在胎内、出生时、出生后都很容易感染败血症、肺炎、脑膜炎等,呕吐可以为这些疾病的症状之一,因此,新生儿任何时期出现呕吐,且伴有这些疾病的相应症状,或全身情况差时,都应及时就诊治疗。 GVGW5VN+HnkmHMAxKYbKrS86je4jJJLyDGeM+L/bqQdxMPO2N00rTtoq1VfeWGy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