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书论 (1)

风俗之变,圣人为之也 (2) 。圣人因风俗之变而用其权。圣人之权用于当世,而风俗之变益甚,以至于不可复反 (3) 。幸而又有圣人焉,承其后而维之,则天下可以复治 (4) ;不幸其后无圣人,其变穷而无所复入,则已矣。昔者吾尝欲观古之变而不可得也,于《诗》见商与周焉而不详。及观《书》然后见尧舜之时,与三代之相变,如此之亟也 (5) 。自尧而至于商,其变也皆得圣人而承之,故无忧。至于周,而天下之变穷矣。忠之变而入于质,质之变而入于文,其势便也 (6) 。及夫文之变而又欲反之于忠也,是犹欲移江河而行之山也 (7) 。人之喜文而恶质与忠也,犹水之不肯避下而就高也。彼其始未尝文焉。故忠质而不辞 (8) 。今吾日食之以太牢,而欲使之复茹其菽哉 (9) ?呜呼!其后无圣人,其变穷而无所复入,则已矣。周之后而无王焉固也 (10) 。其始之制其风俗也,固不容为其后者计也 (11) ,而又适不值乎圣人固也,后之无王者也 (12)

当尧之时,举天下而授之舜,舜得尧之天下,而又授之禹 (13) 。方尧之未授天下于舜也,天下未尝闻有如此之事也 (14) 。度其当时之民,莫不以为大怪也 (15) 。然而舜与禹也,受而居之,安然若天下固其所有,而其祖宗既已为之累数十世者,未尝与其民道其所以当得天下之故也,又未尝悦之以利,而开之以丹朱、商均之不肖也 (16) 。其意以为天下之民,以我为当在此位也,则亦不俟乎援天以神之,誉己以固之也。

汤之伐桀也,嚣嚣然数其罪而以告人 (17) ,如曰:彼有罪,我伐之宜也 (18) 。既又惧天下之民不己悦也,则又嚣嚣然以言柔之 (19) ,曰:万方有罪,在予一人 (20) 。予一人有罪,无以尔万方 (21) 。如曰:我如是而为尔之君,尔可以许我焉耳 (22) 。吁!亦既薄矣。至于武王,而又自言其先祖父偕有显功 (23) ,既已受命而死,其大业不克终 (24) 。今我奉承其志,举兵而东伐。而东国之士女,束帛以迎我 (25) 。纣之兵,倒戈以纳我。吁!又甚矣。如曰:我家之当为天子久矣,如此乎民之欲我速入商也。伊尹之在商也,如周公之在周也 (26) 。伊尹摄位三年,而无一言以自解 (27) 。周公为之,纷纷乎急于自疏其非篡也。

夫固由风俗之变,而后用其权,权用而风俗成,吾安坐而镇之,夫孰知风俗之变而不复反也 (28)

【注释】

(1)书论:本文专论《尚书》,约成书于宋至和二年(1055)之前。

(2)风俗之变句:风俗的变化,是圣人造成的。

(3)复反:犹回复。

(4)幸而又有圣人句:幸运的是又有圣人,在他的后面继承并维系他的事业,那么天下可以重新治理好。

(5)书:即《尚书》,又称《书经》。 尧:传说中远古人物。陶唐氏,名放勋。曾为黄帝嫡裔高唐氏部落长,故史称唐尧。传说他咨询四岳,推选舜为接班人。尧死后,即由舜继位。 舜:传说中远古人物。姚姓,名重华。初为有虞氏部落长,后成为黄河中下游强大的部落联盟首领。尧死后,他继承帝位,又咨询四岳,挑选贤人,治理民事,并选拔治水有功的禹为继承人。 三代:指夏、商、周三个朝代。 亟:同“极”。

(6)忠之变句:忠诚的变化进入质朴,质朴的变化进入文华,它的趋势是有利的。 势:趋势,形势。

(7)及夫文之变句:到了文华的变化又想返回到忠诚,这好比想要把江河移到山上去流动。

(8)彼其始句:它的开始未曾文华,所以对忠诚和质朴也不推辞。

(9)今吾日食之句:如今我每天吃的是牛羊猪的肉,却想使他再去吃那些豆类吗?

(10)王:称王,统治天下。 固:确实,的确。

(11)其始之制句:它的开始制定它的风俗,确实不允许为它的后代考虑。

(12)适:恰好。 不值:没有遇到,没有碰上。

(13)举:全。 授:授给,给予。 禹:传说为中古时代部落联盟领袖。姒姓,名文命,鲧之子,亦称“大禹”。传说他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14)方:介词。当,在。

(15)度:揣度,推测。 莫:没有谁。 以为:认为。 大:同“太”。

(16)又未尝悦之以利句:又不曾因为有好处而高兴,因为丹朱、商均的不成材而免去他们的王位继承权。

(17)汤之伐桀句:商汤出兵讨伐夏桀,多次大声地数说他的罪来告诉别人。

(18)如曰:好像说。 宜:应该。

(19)既又惧天下之民句:既而又怕天下的百姓不喜欢自己,就又喧哗地用好话来安抚他们。

(20)万方:多方面,多种多样。予:Yú,第一人称代词。我,我的。

(21)予一人有罪句:我一个人有罪,和你们各方面的人没有关系。

(22)这句的意思是:比如说:我如此做你们的君王,你们可以允许我吧。

(23)武王:即周武王。姬姓,名发。周文王之子。他继承父王遗志,联合庸、蜀、羌等族,誓师伐纣。牧野(今河南汲县北)之战取胜,遂灭商,建立西周王朝。偕:俱,同。 显功:显著的功劳,即大功。

(24)既已受命而死句:既然已经受天命而死,他的伟大事业不能够终止。

(25)东国:周文王在西方,称西伯。商纣王在东方,称东国。 士女:泛指人民百姓。 束帛:捆为一束的五匹帛。古代用为聘问、馈赠的礼物。

(26)伊尹:商初大臣。名挚,尹是官名。 周公:西周初大臣。姬姓,名旦。

(27)摄位:代替君王行使权力。 自解:自我解释。

(28)镇:镇守。 孰:疑问代词。谁,哪一个。 71vMKyZlfgvV5aFnBjukFB2y1zhL8/QIxc/TkILq6YIEciduJbivT3La1baj5vv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