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本韬综述

本韬共分12篇,前11篇是文王和太公的对话,第12篇是武王和太公的对话,主要论述的是如何治国安民。

在姜太公看来,天下是天下人共有的,与民共用则享有天下,独断专行则失去天下。对于“天下熙熙,一盈一虚,一治一乱”,太公认为这不是天时变化自然形成的,而是在于君主的贤明与昏庸。

作为一国之君,怎样处理政务才算适度呢?太公认为,君主应宁静而安详,温和而有节度,不能浮躁急切,要多施恩惠,谦虚谨慎,不偏不袒。听别人说话,不能轻易地许诺,也不能立即加以否决。不然,或因不能兑现诺言,而失去信用,或因而造成进言途径堵塞。君主的气质风度,要像高山一样,使人仰望而不能窥其顶峰,要像深渊一样,使人俯视而无法度其深浅。作为君主,还必须明察秋毫,天下的情况,就像百川汇聚至海洋一样,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君主那里,君王也就能明察秋毫,不至于被蒙蔽。

治理国家,一定要挑选适当的人才,而考察人才的方法是:给他财物,看他是否会逾越礼法;赐他显贵的爵位,观察他是否骄傲凌人;托付他重任,观察他是否一心为公;任用他处理事物,观察他是否不虚伪欺诈;把他送到危险的地方,观察他是否临危不惧;派他去处理复杂的事情,观察他是否有应变的能力。

姜太公认为,君主招揽了贤才,但却得不到贤才的辅佐,使得社会混乱不安,其错误在于:把世俗所称誉的人当作贤才,把世俗诋毁的人视为不肖,拉党结派的人被选用,缺少朋党的人就被淘汰;奸邪小人互相勾结,阻挡贤才受到重用;忠心耿耿的人,往往被诬毁下狱;奸臣用虚假的荣誉骗取爵位,以上种种便是造成时局混乱的根源。 wAVanIrNL5pU5aGtPCwgQiw0w/E/754JMcrCKyGdyGEDA7SJL98rfPjgsY0FYwv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