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有人,年老无子。家富,性俭啬。恶衣蔬食,侵晨而起,侵夜而息;营理产业,聚敛无厌;而不敢自用。或人从之求丐者,不得已而入内取钱十,自堂而出,随步辄减,比至于外,才余半在,闭目以授乞者。寻复嘱云:“我倾家赡君,慎勿他说,复相效而来!”老人饿死,田宅没官,货财充于内帑矣。
读这段文字,如同欣赏一幕喜剧演员表演的讽刺小品,令人捧腹。这位“汉世老人”真可谓一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家富钱财,生活富裕。十个铜钱,对吝啬老人来说犹如九牛一毛,微不足道,然而他却不肯施舍给乞讨的人。“自堂而出,随步辄减”,走到乞讨的人跟前时,手里就只剩下五个铜钱了。就这区区五个钱,也心疼得要命,“闭目以授”,简直像割了他的心头肉一样。还要嘱咐借钱人不要告诉他人,免的其他人也找他借钱。这就深刻地揭示老人的内心活动,不仅吝啬,而且虚伪。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在这个守财奴死后,他所积攒下来的那些财产,落了个“田宅没官,货财充于内帑”的下场,使人在开怀一笑之佘,也不难体味其中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