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遭乱世,受业太学,博览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他舍。鸿乃寻访烧者,问其所亡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为少,鸿又以身居作,执勤不懈。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异焉。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
归乡里,执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鸿并绝不娶。同县孟氏有女,状丑,择对不嫁。父母问其故,女曰:“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闻而聘之,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鸿不答。妻乃下请,鸿曰:“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妻曰:“以观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隐居之服。”乃更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鸿大喜曰:“此真梁鸿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曜孟光”。居有顷,乃共人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仰慕前世高士,而为四皓以来二十四人作颂。因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肃宗求鸿不得。乃易姓远期,名耀,字侯光,与妻子居齐鲁之间。有顷,又去适吴,居皋伯通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举案齐眉。伯通察而异之,乃方舍之于家。鸿潜闭著书十余篇,疾,且告主人曰:“昔延陵季子葬于嬴博之间,不归乡里。慎勿令我子持丧归去。”及卒,伯通等为求葬地于吴要离冢旁。
提起“举案齐眉”这句成语,眼前自然会浮现出成语的两个主人公——梁鸿和孟光。梁鸿在平陵一带也算是个小有名气的人,因慕他才华横溢,风度翩翩,不知有多少怀春少女,早已将芳心暗许;又不知有多少上门提亲的人,踏坏过多少他家的门槛。同县孟氏有女,生得黑胖,并不笑貌,却力大能举起石臼。家中几次为她择偶,她都不满意,年纪三十仍未出嫁。就是这样一桩在今人看来颇不般配的婚姻,居然成就一段夫妻恩爱、相敬如宾的千古佳话。奥妙何在?
全篇近500多字,作者首先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示了梁鸿的性格。他淡泊名利,视功名富贵如敝屣;他为人耿直诚恳,不以利损德。这样一位黄金“王老五”,赢得孟氏女的芳心,发出了非伯鸾不嫁的誓言。婚后俩人志趣相投,互相体谅、互相敬重。即便在隐居的日子里,男耕女织,乃至靠“为人赁舂”为生,日子虽然清苦,但依然鱼水相得,其乐融融,堪称亘古第一“模范夫妻”。
举案齐眉,是属于自己的敬重。这敬重中体现着婚姻的质量和人的质量。柴米夫妻多年的平凡生活会磨蚀去很多情调、很多浪漫,但每一对夫妻在岁月的返璞归真中都会留存属于自己的互相敬重。这敬重不会因岁月而磨损,是因为很多人一生都在追求更好的情操,保持美好的情操。那情操是获得社会尊重的基本,那情操是为人之本,也是为妻为夫之本。——对举案齐眉的理解便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