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枪声震撼总路嘴

1947年10月13日,大别山腹地的总路嘴被一声枪响震撼了。

那天清晨,天阴阴的,二纵五旅后勤处长黄开群正带着人在总路嘴附近组织后勤补给,忽然接到通知,邓小平政委让他去镇上汇报群众纪律问题。

黄开群心里打着鼓来到邓小平的住处。

“黄开群,你来啦。坐。”

黄开群见邓小平脸上没有笑意,哪里敢坐。

“你们五旅有个教导队,他们住哪里?”

“镇子里。”

“那是一群活土匪!”邓小平拍了桌子,“你去街上看看,到处是稻草,这个群众纪律象什么样子?!”

黄开群知道刘邓抓纪律一贯动真格的。在冀鲁豫时,曾专门签署过一个命令:凡违犯群众纪律者,连以下人员就地处决,营以上干部交上一级机关法办。这在各野战军中是出了名的。今天听邓小平严厉的口气,八成又要动用“铁腕”了。

“他们还抢了人家的东西,你知道不知道?”

“抢?……抢什么东西?”

黄开群不知所指。

“抢人家的牛,几十条牛。你回去和你们旅长讲,这件事必须查处!”

黄开群一拍脑袋,终于明白了。

“政委,这件事我知道。牛是小保队缴获的,是小保队抢的老百姓的牛。”

“为什么不还给群众?”

“牛太多,怎么还呢?不知主人是谁。”

“带上一个部队赶起牛,贴上布告,是谁家的谁来认,没人认的分给贫苦人家。这样做有困难吗?”

“没有。只是……听说有的牛已经被杀掉吃了。”

“乱弹琴!”

邓小平拿起一支香烟,还没点燃,又把火柴扔掉了。

“吃掉的牛要折成钱,如数还给人家,一分也不能少!不要说一条牛,就是一根草也不能拿,这是我军的纪律!”

“是!”

黄开群敬了个礼,准备告辞。

“你回来。”

邓小平又叫住他。

“前个月我们在小姜湾开的整顿纪律会议,部队有没有传达?”

“传达了。”

“你给我复述一下内容。”

“小姜湾会议上,刘司令员说:‘部队纪律这样坏,如不迅速纠正,我们在大别山肯定站不住脚。’还有,邓政委您讲的:‘部队纪律松懈,这是我军政治危机的开始,这是给自己挖坟墓。’张际春政委还专门宣布:‘我们的中心工作是,明确建立大别山根据地的思想,全体指战员必须学会克服困难,要严格群众纪律,以枪打老百姓者枪毙,抢掠民财者枪毙,强奸妇女者枪毙。’……”

邓小平点燃香烟:

“好,记得就好。我们初到大别山,面临两个严重问题,一是敌人重兵围剿;二是生活艰苦,群众还不了解我们。如果我们不能在多打胜仗的同时,用严明的纪律争取群众,发动群众,我们就完成不了战略反攻的伟大任务。你回去后,除了把遗留问题处理好,必须告诉部队,再发生类似问题,我们的纪律绝不停留在口头上!”

当天上午,野司、野政派出纪律检查组,由保卫科长张之轩负责,去总路嘴检查群众纪律。

临近中午时分,张之轩回来汇报,发现的问题已处理完毕,总共赔偿群众6两黄金。

邓小平整理了一下军装,说:“我既听汇报,也要到街上去看一看。”

总路嘴是个大集镇,街上的青石板路已经扫得干干净净,偶有几片枯叶被秋风吹落,在地上打着旋儿。国民党军队刚刚撤走,解放军又驻了进来,当地的老百姓见队伍就逃,至今仍没有几户回来。空荡荡的镇子里,店铺挂着门板,房舍紧闭大门,街上行人稀少,显得空寂萧条,冷冷清清。

两个担柴的汉子倚在墙角,在说什么,手指着不远处的店铺。

邓小平想和他们随便谈谈,刚欲上前,见那两个人慌乱地收回手指,担起柴,脸色鄙夷地匆匆离去了。

邓小平觉得有些蹊跷,顺着刚才那两人手指的方向望去。

一个军人用步枪挑着一匹花布和一捆粉条,腋下夹着一刀白纸和几支毛笔,拐出店铺,扬长而去,给邓小平一个背影。

邓小平追了几步,站下来,对张之轩说:“这象什么部队?你去调查一下,是怎么回事?他是哪个单位的!”

张之轩调查清楚,回到邓小平的住处,见刘伯承、李达、张际春都等在那里。

“搞清楚了?”邓小平问。

张之轩点点头:“……是个副连长,见店铺主人不在,就拿了一匹布和一捆粉条……”

“拿?这是抢!”邓小平摔掉香烟,“我们有过规定,抢劫民财者,枪毙!要执行纪律!如果令出不行,说了不算,再发展下去,我们肯定在大别山站不住脚!……”

刘伯承来回踱步,问:“他是哪个单位的?”

“警卫团的。”

“哦……”刘伯承揉着他那唯一健全的眼睛,叹了口气,“灯下黑哟。问题竟发生在我们眼皮底下。李达,张际春同志,你们说该怎么办呢?”

李达脸色铁青,双拳攥得嘎嘎作响:“既然问题发生在我们身边,更应该严肃纪律。”

“我同意。”张际春声调不高,却透着沉重,“我们已经三令五申,他还是错了嘛。这就无法挽回了。”

“问题就在这里。”邓小平从口袋里掏出一盒烟,见是空的,只好攥成纸团。“部队纪律整顿得如何,首先要看你的直属队,要看你的警卫员。如果这两部分人都管理不好,那么你离坟墓也就不远了。问题既然发生,只好从我们身边开刀了。张之轩同志,通知部队,下午召开公判大会,另外派一部分同志上山,动员群众前来参加!”

张之轩说了声“是”,身子却未动。

刘伯承问:“你还有话要说?”

张之轩点点头:“那个副连长说,他对不起刘邓首长,……”

刘伯承又问:“他是哪个连的?”“三连副连长赵桂良,他还说……”

“不要说了。我知道他……”刘伯承缓缓地抓下帽子,眉头紧拧着,语调低沉而有些颤抖,“那是一个很不错的副连长啊!懂得关心战士,作战也很勇敢。可他……为什么偏偏忘了人民忘了纪律忘了自己是一个干部呢?!邓政委常说,人民是军队的母亲,军队是穿军衣的人民子弟。他怎么能忘记这个根本呢?!……”

沉默了许久,刘伯承继续说:“张之轩同志,请你转告赵桂良副连长,对他的处决,我和邓政委都很沉痛。当然,我们也可以手下留情。但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毛主席亲手制定的,是我军的建军宗旨,也是我们每个军人执行党的政策最起码的和必须做到的事情。作为党员干部更应该起带头作用,你对他讲,我刘伯承说了,处决他,绝不是对他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关系到我军生死存亡,关系到我军战略反攻能否胜利,革命能否成功的大事!希望他能理解到这一点:老百姓不是命里注定要跟我们走的,如果我们的纪律搞不好,老百姓为什么不可以跟别人走呢?……”

邓小平一只手拧着额头,一只手掐着香烟,始终没有说话。烟,抽了一支又一支,浓重的烟雾迷漫在整个房间里,使所有的人都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切肤般的痛苦正咬啮着他的心。

……

禁闭室里。

桌上放着一碗面条,是首长们让炊事员专门为赵桂良做的,盛得满满的,却已没有端来时的热气。

赵桂良呆呆地望着那碗面,一动不动。颌骨上的枪疤紫亮亮的,那是日本人留给他的,如今这光荣的弹痕却成了这座残缺雕像上的历史印记。

“吃些吧……”

张之轩劝着,又一次把碗端到他的面前。

赵桂良摇摇头,蓄在眼里的泪“叭”地落在碗中,溶化了。

“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张之轩问。

赵桂良依然摇头,焦干的嘴唇蠕动着:“组织处理,我没意见。我……该杀。”

“还是这几句?你难道……再考虑考虑,时间不多了,你真的没有别的话说?哪怕、哪怕后事有什么要求,也可以讲讲呀!”张之轩有些动感情了。

赵桂良摇着头:“没有。真的没有。”

良久,张之轩与赵桂良相对无言。

突然,赵桂良捂住脸失声痛哭起来:“……我……我没有别的亲人,只有一个老母亲。我……我对不起她呀!……如果说要求,我只有一个——等革命胜利了,请组织告诉她老人家,我是杀敌牺牲的,不是这样,不是!……”

张之轩点着头,抑制不住了,赶忙掏出手帕。

门外传来哨兵和一个人的吵声。

张之轩打开门,见是三连的战士牛原平,还没开口,牛原平已经冲进房间,扑到赵桂良的怀里。

“副连长!让我替你去死,让我……”

牛原平孩子般地哭着。

赵桂良一下了变成了一头雄狮,猛地推开牛原平,咆哮起来:“出去!……我现在还没死,还可以命令你,马上给我回连队!”

“我不走!”牛原平抹了把泪,象个犟脖子的牛犊。“反正我想好了要替你去死。不管你怎么凶,反正我要当着首长的面,把话说个清楚!”

“你敢!”

“敢!反正我什么都不怕了!”

牛原平拉住张之轩的衣襟:“首长,你知道吗?副连长拿的东西没有一件是他自己用的。他拿花布,是给我做棉衣的,他说我小,禁不住冻……拿的纸和笔是给连里出门板报的,拿的粉条……”

“牛原平!!”

赵桂良大喝一声,几乎冲上来要堵牛原平的嘴。

“赵桂良同志,请你不要这样。”

张之轩阻住赵桂良,把牛原平拉到门外,“你说吧,那粉条是怎么回事?”

“副连长见刘伯承司令员最近瘦得厉害,又听说他爱吃粉条,就想弄些来送给他……”

牛原平呜呜地哭着。

哭声撕扯着张之轩的心。他当保卫科长好多年了,光执行押送国民党高级战俘的任务就有好多次,可眼前的案子却从来没有遇到过。理智、情感,情感、理智,在他的内心中反复搏斗。牛原平的一番话又掀起他胸臆间的感情大潮,他横了横心,决定去找邓小平做个汇报。

……

“张之轩同志,你要晓得,我的心情何尝与你不一样呢?……关于粉条的事,千万不要告诉司令员,他已经很沉痛了,我们不能再给他任何压力……”

听完汇报,向来刚毅的邓小平眼睛也潮湿了。他望着窗外,给张之轩讲了一段《孙武斩吴妃》的故事——

春秋时期,吴王阖闾读了孙武的十三篇兵法,召见孙武问道:“这些兵法可以用女人来小试一下吗?”

孙武回答:“当然可以。”

于是,吴王唤出180名宫女分为两队,用最宠爱的妃子充任左右队长。孙武要她们看清进退方向,明确宣布了法纪,但三令五申,女人们仍嘻嘻哈哈,不遵号令。孙武当即竖起铁钺,将左右队长推出斩首。从此法令森严,进退有序,无人敢违号令。

……

邓小平收回远望的目光,深嘘了口气:“古为今鉴,我们决不能象吴王那样,只爱兵法条文,而不用其实啊!法纪如山,谁也不能以身试法,如果我们不能对一名连长实行纪律,那么营长、团长、旅长……包括对我们自己又如何约束呢?”

张之轩默默地点点头,问道:“那么,对他个人提的要求呢?”

“可以考虑,做为战场牺牲告诉他的家人。因为我们是不得已而为之……三国时,孔明挥泪斩马谡。而我们硬是把眼泪水往肚里吞啊!”邓小平又开始抽烟了。“张之轩同志,执行吧。在这件事上,部队的现状和大别山的形势已经逼迫我们,不能再有任何犹豫了。我们需要考虑的不仅是一个人,而是十万大军的命运。”

……

审判大会在总路嘴镇樊家弯前的平场上举行。

会场的一侧坐着部队,整齐肃穆。

会场的另一侧坐着群众,鸦雀无声。

组织部长陈鹤桥宣布公审大会开始。

参谋长李达宣读了对赵桂良处决的命令。

语调是沉痛的。沉痛的语调更增添了大会的沉重气氛。

曾经跑到山里躲避大军,刚刚赶回参加大会的店铺老板奔到会场台前,拍着台板大声疾呼:“早知道大军的纪律这样严,说什么我也不往山上跑。如果家里有人,也不会发生这件事啊!请刀下留情,刀下留情啊!”

张际春副政委的一双手被颤微微跑上台的一位老妈妈拉住了:“首长啊!我也闹过红,当过交通员,我知道红军的纪律。可……可拿了几把子粉条和几丈花布也算不了啥,你们千万、千万莫枪毙了他呀!……我、我求你啦,留下他,留下他,让他多杀几个白狗子吧,首长!求你啦……”

老妈妈“扑通”一声跪倒下来。

张际春连忙扶起老妈妈,掏出手巾擦去老人脸上的泪。面对群众的赤诚,这位被人们称为“政委妈妈”的张际春,被眼前真实的、慈母般的红军妈妈感动了,他离开会场,再一次去找刘邓首长。

……

邓小平的房间里,静极了。

刘伯承和邓小平望着张际春,三个人五只眼相互对视,久久没有说话……

沉默。沉默。沉默。

无论是谁,在这种情况下,若想启口都要使上千钧之力。

沉默。依然是沉默。

直到最后,还是个子最小的邓小平先开了口:“……那位老妈妈的话,是肺腑之言,大家理解,我也是理解的。但我这样想,我们终究不能‘叶公好龙’啊。事情虽小,军纪如山,一个没有纪律的军队是打不了胜仗的。特别在目前的情况下,我军的纪律更应该是铁,是钢,而不能是豆腐渣,不能够一碰就碎!……所以,我的意见,还是要坚决执行纪律。”

邓小平把目光交给刘伯承。

刘伯承的眼睛慢慢合拢,沉重地点了一下山一样的头颅……。

张际春走了。

邓小平轻声地说:“司令员,我陪你到外面走走?……”

刘伯承没有说话,只是紧紧地拉住邓小平的手,向屋外走去。

邓小平感到,刘伯承的手,象冰。

……

缓缓的山坡上,缓缓地走着刘伯承和邓小平。

一路无语。

谁也无法知道,此时此刻的刘伯承和邓小平,他们在想什么?

也许,那拿在邓小平手中而忘记抽的香烟所冒出的缕缕轻烟,能给人们一些提示?——

轻烟中,夜的黄河如同白昼,炮火烧红了汹涌的河水,艘艘木船在狂澜弹雨中竞渡;

轻烟中,黄泛区蒸腾着暑气,无数路将士并肩跋涉在滚滚的泥淖之中;

轻烟中,沙河、汝河、淮河咆哮着,一个个战士中弹落水,更多的战士如同潮水扑向枪弹;

……

也许,他们想得更多,更远。

但是,他们依旧一路无语。

……

总路嘴的枪声,响了。

刘伯承的手颤抖了一下,声音突然苍老了许多,对着空旷的山野凄然痛呼:

“我刘伯承老而不死!……我为什么要吃粉条啊?!……”

邓小平吃惊地望着刘伯承,弄不清他是如何知道这件事的。他清楚,此时此刻,任何劝慰都无法安抚这位爱兵如子的统帅,只好自语般地默默说道:“应该好好安葬赵桂良同志。”

刘伯承点点头,泪水怆然落下。

邓小平又说:“还要通知地方政府,按烈属待遇照顾他的家庭。否则,我们对不起生他、养他、盼望他的老妈妈……”

刘伯承还是点点头,任泪水横流。

邓小平手夹着香烟,忘记了抽,烟灰结了很长很长:“如果,赵桂良的死能够唤起10万大军,能够激发全军斗志,使人们赢得群众的支持,建立起巩固的大别山根据地,那么,这也是他为此做的贡献与牺牲。”

烟头烧到了邓小平的手指,他感到一阵钻心的疼痛。

…… PAWlx8bX8esGItr3TcD1na/pJroThXyb61tnxpNYpY8MseIAspf666kRx2AijxR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