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大军穿越黄泛区

正如蒋介石亲自给刘汝明下命令所讲的那样:无毒不丈夫,他这一手可真够毒的。连一向镇定若恒的刘伯承也沉不住气了,亲自驱车到黄河边观察水势,并指挥部队日夜加堵黄河大堤。

邓小平坐在指挥室里,一支接一支地抽烟,心里还是咚咚直跳。

大雨下个不停,刘伯承终于感到光靠加堵黄河大堤不是个办法,又连夜冒雨赶了回来,邓小平听他简单地介绍了情况,知道白天蒋军飞机炸开的一个缺口被堵了起来,不由得松了一口气道:

“龟儿子蒋介石来这一手儿,真是人天共愤,我们一定要通过新华社来揭露他的反动嘴脸!”

“那你就赶快写个稿子罢,让全国人民都知道蒋介石是个什么东西。如果全国的民众都起来反对,他就要考虑考虑后果了。相信他也懂得‘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道理。”

李达道:“我觉得稿子要写,部队也要准备行动,尽快转移到安全地带。”

邓小平:“要想安全,只有过黄河,蒋介石要的就是我们如此,那办不到,开弓没有回头箭。”

刘伯承想了想道:“我们可以以十一纵和地方武装在黄河各渡口佯动,造成我军准备北渡的假象,使蒋介石上一个大当。”

邓小平道:“如有必要,让他们真的过黄河也不要紧,反正我们没有计划要他们南下。”

刘伯承:“我看就这样。第一、第二、第三、第六纵队及随军地方干部,立即结束休整,作好南下的准备,邓政委的意见呢?”

邓小平猛地丢下烟蒂:“与其在这里担惊受怕,不如说走就走。犹豫不决乃是兵家之大忌!”

8月7日夜,刘邓先斩后奏,未等中央的回电就率领大军出发了。第一纵队并中原独立旅为右路,第三纵队为左路,第二、第六纵队掩护中原局与野战军直属队为中路,三路大军,向着大别山衔枚疾进。

8月9日,毛泽东复电刘邓:

“决定完全正确。”

当晚,毛泽东接到二局报告:敌山东战场调来的整编第五、第八十四、第八十五、第五十七、第七、第四十八等8个整编师兵力分别由菏泽、袁口、嘉祥、洛宁等地向刘邓大军合围。他的心又悬了起来,躺上床怎么也睡不着。次日,他致电刘邓:

“情况紧急不及请示时,一切由你们机动处理。”

11日,刘邓大军从民权至商邱间和虞城地区越过了陇海路。蒋介石闻报大吃一惊,怒气冲冲地打电话质问顾祝同:

“你们不是报告说共匪已经北渡黄河了吗?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顾祝同答:“共军北渡黄河确有其事,而且为数不少。依卑职判断:南下陇海路的匪部,可能是因北渡不成而南窜。”

蒋介石搁下电话,心里想:空军报告说,炸沉了刘伯承的一百多条船,看来刘伯承的十几万大军要想在短时间内全部渡河,确实不大可能,加之连续作战逾月,短期内也难以再战,只好往南逃窜了。随即,他便命令:以整编第四十六师一部自蚌埠西进太和,结合地方团队至沙河布防;以罗广文集团、张淦集团共12个旅为第一梯队,王敬久集团8个旅为第二梯队跟踪追击刘邓;另以4个旅位于平汉路许昌、漯河等地,以2个整编师及1个交警总队布防于柘城、鹿邑地区,相机侧击。

“一定要把刘伯承匪部围歼于黄泛区内!”

8月15日,刘邓大军到了黄泛区的边缘。豫皖苏军区派来的向导说,黄泛区宽达20公里,遍地淤泥,积水没膝,深处及脐,没有道路,没有人烟,行军、食宿均十分困难。各部停住了脚步。刘伯承赶到前面,举起望远镜一看,果然灰茫茫的一望无际。

怎么办?

走!

在16日召开的各纵队首长会议上,邓小平最后说:

“慈不掌兵!部分人的饥渴和疲劳,换取大多数人的温饱和安全,此时此地的困难和危险,换取今后和全国的胜利和幸福。我们要学会算大帐。”

8月17日夜,刘伯承、邓小平扔掉了吉普车,各纵队的首长把自己的战马交给了炮兵,大家手挽着手,踏进了没膝深的污泥……

刘伯承的鞋子掉了,脚割出了血;

邓小平陷进污泥,弄得卫士们手忙脚乱,反而呛了几口污水。

炮兵们忍痛丢掉了自己的心肝宝贝——美制榴弹炮。

这一夜,刘邓大军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重重困难,胜利通过黄泛区。

18日,大军直趋沙河。蚌埠的第四十六师还没有赶到,地方团队望风而逃。

蒋介石接到空军的报告,差点晕了过去。宋美龄赶忙把他扶住,不识时务地问道:

“你不是说,刘伯承已经不堪一击了吗?怎么弄成这个样子?”

蒋介石的嘴唇抖了抖,好半天才蹦出一句:

“我被刘瞎子骗啦。”

说完,他甩手出了官邸。

蒋介石决不是一个轻易服输的人。

在沙河南岸休息了一天,掩埋和炸毁了所有的重炮和车辆,刘邓大军又向南疾进了。

8月23日,第六纵队进抵淮河,第二、第三纵队也渡过了汝河,分路继续前进。当刘邓率领中原局、野战军直属队和第六队到达汝河北岸时,敌整第八十五师在蒋介石“杀头”令的督促下,已先一步赶到汝河南岸,占领了汝南埠等渡口,堵住了刘邓的去路。

前有强敌,后有追兵,情况万分危急。

大白天,六纵十八旅的勇士们利用仅能找到的几口木船,冒着天空敌机的轰炸和对岸强敌的密集扫射,在湍急的汝河上架起了一条通往胜利的浮桥。

敌人从东西南三面,疯狂地向十八旅所控制的唯一桥头堡大雷庄反扑。旅长肖永银提着手枪在电话里对纵队首长说:

“十八旅就算全打光了,也一定要把这个命根子守住!”

说完,电话线就被敌人的炮火炸断了。

入夜,敌人为了防止大部队夜间渡河,在从油房店到汝南埠连绵几十里的河岸边放起了大火,前线指挥所的首长们闹不清敌人到底来了多少,一张张脸变得铁青,正在焦急万分的时候,刘邓和李达赶到了。

邓小平好象根本没有听见身旁敌人炮弹的爆炸声,从容不迫地叫李达向大家介绍了敌情,然后说:

“敌人是想拖住我野战军的主力,在汝河一带决战,打乱我进军大别山的战略计划。现在除了坚决打过去之外,没有别的出路。今天过不去汝河,后边的敌人明天就赶到了。过不去就得分散打游击,或者转回去。这就是说,我们完不成党中央交给我们的战略任务。在紧急的关头,正是考验我们共产党员和革命军人的时候。我们要不惜一切牺牲,不惜一切代价,坚决打过去!”

站在一旁沉思的刘伯承提高了嗓子接着说:“狭路相逢勇者胜,你们明白吗?从现在起,不管白天黑夜,不管敌人的飞机大炮,我们要以进攻的手段对付进攻的敌人,从这里杀出一条血路冲过去,到了大别山就是胜利。”

最后,刘邓又对接防大雷庄桥头堡的十六旅旅长尤太忠作了许多具体的指示,并强调说:

“你们一定要坚持到晚上,等大军全部过河后才能南撤。”

尤太忠为了让刘邓尽快离开危险之地,无论他们说什么,都回答一个“是”字。

刘伯承似乎看透了他的心思,又道:

“你不要什么都说是,还有什么困难没有?”

尤太忠想了想道:“把十八旅的后卫营留给我作预备队。”

“好吧!”刘伯承伸出大手与尤太忠握别,走出十几步,又转身回来叮嘱:

“集合地点记住了吗?彭店!彭店!淮河边上结集!”

尤太忠的鼻子一酸,使劲地点了点头,把手举在帽檐,望着刘邓一高一矮的身影向南走去。

彭店!彭店!

每一个指战员甚至随队的民工,都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念着这个地名。

千军万马冒着敌人炮火,滚滚南流。

“主席,主席,刘邓到达大别山,陈赓过了陇海路!”

周恩来满面喜色,大步走进了毛泽东的窑洞,手里拿着电报。尽管是忧心如焚,等待得望眼欲穿,毛泽东还是微微怔了一下:

“哦,好快呀!”脸上露出了亢奋之色。

飞快地看完电报,毛泽东走到墙上的地图前审视了一会儿,慢慢地点燃一支烟,深深地吸了一口,猛地吐出:“我们终于熬出头了!”

刘邓大军真勇敢,

渡河反攻鲁西南大捷歼敌六七万,

蒋介石正在手忙脚又乱,

我们又挺进大别山。

艰苦行军二十多天,

血战汝河胜利渡淮踏上大别山。

大别山好比一把剑,

直插到蒋介石的心里面。

努力学会山地战,

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就能打胜仗。

同志们大家来比赛呀!

看谁是战斗英雄工作模范。

毛主席领导如明灯,

刘邓首长亲自指挥就是指南,

同志们挺胸勇敢往前干,

解放全国胜利曙光在眼前。

这是一首战士们自编歌曲,洋溢着刘邓大军到达大别山后的胜利喜悦,经过野战军宣传部整理后,很快在大别山流行开来。 XuOB1J4kqNPbY0o7QhOMDjBVobmvadvI7lzb2NMTWsL9WSahkQLYfm7MSHMFOWQ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