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卫鞅(约前390~前338年),战国卫人。姓公孙名鞅。始为魏相公叔痤家臣。痤死,逃入秦国。相秦十九年,辅助秦孝公变法,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主张,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使秦国富强起来。因封于商地,也称商鞅、商君。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在当时是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但却遭到了秦国旧的土地贵族、封建领主的顽强反对。为使新法得以推行,商鞅执法非常严酷。主持变法的秦孝公死后,守旧势力便诬商鞅谋反,把他车裂而死。本文记述的,就是卫鞅强秦的情况以及他本人悲惨的结局。
【原文】
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孝公行之十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孝公已死,惠王代后,莅政有顷,商君告归。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译文】
卫鞅逃离魏国进入秦国,秦孝公任命他做了宰相,并把他封到商地,称作“商君”。商君治理秦国,一切依法行事,公平无私,罚不避豪门大族,赏不曲赐亲人近人,太子犯了法,就让他的师傅代受黥刑劓刑。一年以后,他把秦国治理得道不拾遗,不是自己的东西,百姓不敢随便取用,军事力量大大增强,诸侯各国对它都很畏惧。但商君严酷无情,过分苛刻,对人缺恩少仁,只不过是用强制手段使人服从罢了。秦孝公推行商鞅之法十八年,卧病在床,不能处理政事,打算把君位传给商君,商君坚辞拒不接受。秦孝公死后,秦惠王接着登上君位,他亲政不久,商君告退归商。有人劝惠王说:“大臣权势太重国家就危险了,对身边的人太亲近自身就太危险了。如今泰国妇女小孩儿都说现在推行的是商君的法令,没人说是大王您的法令。这样,商君倒成了君主,大王反成了臣下了,况且,商君原本是大王的仇人,请大王认真考虑一下这件事吧。”商君逃出秦国,又被迫回到秦国后,被惠王处以车裂的酷刑,可是秦国人都不同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