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 知人性

【原文】

夫知人之性,莫难察焉。美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 (1) 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

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间 (2) 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 (3) 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注释】

(1)温良:温和善良。

(2)间:夹杂。

(3)辞辩:言辞论辩。

【译文】

要辨识一个人的品性,是一件非常棘手的问题。善和恶固然差之千里,但内心的真实想法和外显的表情相貌也总不一致。有的人外表温良忠厚,行为却虚伪奸诈;有的人外表恭恭敬敬,内心却满怀险恶;有的人外表威武凶猛,内心却胆怯懦弱;有的人办事看起来尽心尽力,实际上却心怀鬼胎。

考察和辨识一个人的人品有以下7种方法:一是询问他对是非的判别,来观察他的志向是否纯洁;二是用言辞论辩考问他,借以观察他的应变能力;三是向他咨询计谋,借此观察他是否具有真才实学;四是告诉他祸患和困难,借以观察他是否勇敢坚韧;五是用酒灌醉他,借以观察他的真实品性是否表里如一;六是用财物利诱他,借以察看他是否清正廉洁;七是限定时间要求他完成某一件事情,借以察看他是否遵守信用。

【心得】

“任人唯贤”是取得胜利的基础。诸葛亮在此指出,任用将领,必须先考察其人品。人的外表和内在可能存在着种种差异,例如有人表面诚实善良,内心却轻薄浮躁;有人看似谦逊敦厚,实则骄傲自大;有人表现得忠诚可靠,其实并不值得信任。因此在对人委以重任时,必须从各个角度多加考察,了解其真实的人格、操守和勇气等,这样才不致于酿成大错。

那么,怎样辨察识别一个人的人的实际水平呢?

庄子说:“考察一个人可以让他到远处任职,来观察他的忠诚;让他在身旁,观察他是否谨慎而有礼;让他做繁杂之事,观察他的办事能力;突然提出难题,观察他的机敏;仓促约会,观察他是否讲信用;与众人中混杂相处,观察他为人处事的方法与神态。”

《吕氏春秋》上说:“观察一个人,要看他通达时是否骄矜失礼,显贵时是否举荐贤人,富有时对关心他的人持何种态度,听其言则观其行是否相一致。与他接近则观察他的爱好,与他交游就观察他的言行,穷困时他所不喜欢的是哪些,贫贱时他不屑于哪些事,喜悦时能否坚持操守,享乐时验证一下有没有怪僻,愤怒时能否控制情绪的发泄,哀伤时有没有仁人之心,困苦时能否安贫守志。”

正因为诸葛亮深知“知人性”的7种方法,蜀汉立国后政权才得以巩固,并能长期与魏、吴两国形成三足鼎立之势。雄志忠雅的蒋琬、雅性廉素且家不积财的费袆、秉心公亮的董允、老而益笃的陈震、以器业知名于世的郭攸之、心存汉室并智勇足备的姜维、忠心款亮且忧公如家的杨洪、坚贞简亮的邓芝、忠勇严整的王平、少有名行的射援、守节不回的吕凯、公亮志业的李恢,这些德才兼备、品行纯正之士,都是经过诸葛亮多次考察后选拔出来的,他们也同时成为蜀汉政权的中坚力量。

在三国故事里,还有一个诸葛亮锦囊伏叛将的故事。诸葛亮在五丈原临终之际,对杨仪说:“魏延必有异志。”并且交给杨仪一个锦囊,嘱咐他:“如果魏延造反,临阵之时方可打开,自然会有斩杀魏延的方法。”诸葛亮死后第二天,魏延当夜做了一个头长双角的怪梦,赵直明知是凶兆,但又不敢明言,只好说是“变化腾飞之象”,魏延就以为自己必将飞黄腾达,顿生反心。接着,费袆又用兵权来试探魏延,魏延果然不听诸葛亮之遗命,率兵烧毁栈道,拦住了杨仪、姜维的退路,并且上书后主诬告杨仪造反。在杨仪、姜维率兵从小道逃走后,又率兵围困南郑,并扬言要先取汉中,再攻西川,自立霸业。守城的杨仪、姜维打开武侯留下的锦囊,依计挑衅魏延,嚣张跋扈的魏延在阵前目中无人,狂叫三声“谁敢杀我”,结果终于被受诸葛亮遗命而潜伏在自己身边的马岱斩杀于当场。

诸葛亮生前就已经看出魏延平日居功自傲,蜀军的将领们都忍让着他。而且魏延平时常常满腹牢骚、口出怨言,之所以不敢反叛,只是惧怕自己而已。如果自己归天,让一直看不惯魏延所作所为的杨仪统领全军,魏延必定会造反。因此,已完全考察清楚魏延本性的诸葛亮,才会在自己死前预先定下了斩伏魏延的锦囊妙计。

军队的将帅,是国君的重要辅助,如果不确实地考察一个军人的品行而胡乱任用,所造成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诸葛亮善于考察人的品行的谋略,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DxoVPJYtDdT4Ds52abUMZEVP/bubiyJyDAqr/0cfCYcl2auEJaXpj88vLeDmwp4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