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980·朱逢博

上海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发源地。20世纪三四十年代积淀了大约一千多首能够被传唱的时代流行曲,以及包括周璇、李香兰、姚莉和白光在内的几十名偶像级歌星。不过后来上海流行音乐的发展断层了三十年。

南朱北李,说的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两位旗鼓相当的歌者:朱逢博和李谷一。

朱逢博是同济大学建筑专业的,但是她的歌唱天赋极好,偶然一次工地上的表演使她被上海歌剧院特许引进为歌唱演员。她能够把民歌和流行唱法融合形成自己的独特气质。她最早的成名作是《白毛女》中的《北风吹》,感染力迄今无出其右。她是最“声情并茂”的演绎者,曲风跨度也极大。从老上海的时代曲,到外国流行歌的中文版,乃至影视剧和各种主旋律歌曲,经过朱逢博的演唱,都深深地烙上了她个人的风格印记——有一股洋气,一种嗲,一点糯和一抹清澈。正因如此,她是一个不可复制的奇迹。譬如她演唱的印尼民歌《宝贝》、校园民谣《橄榄树》、原创作品《美丽的心灵》,乃至动画片《雪孩子》主题歌《滑雪歌》、电影主题歌《满山红叶似彩霞》等等,无论是首唱还是翻唱,无一不是“朱逢博”,这一点很厉害。

1979年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成立,宣告了只有中国唱片厂一家垄断的唱片公司时代的结束。太平洋公司出版的第一盒立体声盒带,就是朱逢博的《蔷薇处处开》,里面收录了被港台歌手传唱的最早的老上海经典曲目。所以歌坛也会把1979年出版的这张专辑作为起点,来推演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脉络。

朱逢博成为流行乐坛南派的象征。1985年,她组建了上海轻音乐团并担任团长,比李谷一领衔的中国轻音乐团早了一年。如此来对比其实很有意思。南北“较劲”是必然的“生态”。广州和上海的茶座歌手最早发端,这种纯城市市场娱乐的形态,催生了大量民间流行歌手。同时走穴风刮起,慢慢分流着体制内歌手和乐手的走向。在当时,很多北方的歌手去了广州、深圳和上海的歌厅打工。只是上海的文化单位搞出来的“演出上岗证”有点计划经济的味道,实际上是妨碍了该行业的多元蓬勃发展的。

朱逢博作为上海流行歌坛的旗帜,同时也是一名声乐导师,她的上海轻音乐团培养了大批年轻歌手。从演唱风格的开拓性来说,当时的朱逢博比李谷一更有争议性和新鲜度。当然,上海也是最早被港台流行音乐冲击的市场之一。所以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上海本地歌手的生存空间已不大,加上其他原因,朱逢博的演唱基本上停滞。后来“央视”等媒体曾为了重要活动邀请她露面,她也以健康原因婉拒了。

2017年,朱逢博被上海轻音乐团邀请担任名誉团长,与当初的老搭档屠巴海(艺术总监,他对上海流行音乐贡献很大,也是1980年代中国的“轻音乐教父”。)一起出现在了老朋友们面前。那么多年过去了,说起朱逢博,上海人还是凝聚着一股浓浓的情结。

1980
figure_0013_0003

朱逢博是上海流行歌坛的一面旗帜 LruqrK/+zgSsdLEBcVCqYv6904hP6MoK5WK+EVpV75ENBUgKoryZEEzSDQMWwsd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