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舒适
室温过冷或过热、衣着不适、排泄之后未及时更换尿布等都会引起婴儿哭闹。生活规律被打乱,来访者太多或活动过多,使婴儿感觉疲乏,环境变换引起不适等。
2.生病或疼痛
婴儿生病或疼痛时,哭声和平时不同,会伴有疾病的一些表现,如吃奶减少、拒奶、呕吐、腹泻、发热、反应差等,需要产妇注意分辨。
3.生长太快引起的饥饿
婴儿2周、6周和3个月左右时,体格生长发育速度较快,有时在这期间婴儿显得特别饿,频繁要求吃奶。
4.产妇的食物或药物
有时当产妇吃了某种食物后,婴儿容易烦躁,这是因为食物中的某些物质进入乳汁,如辛辣刺激的食物可能引起上述现象。咖啡、茶、可乐中的咖啡因可进入乳汁,并使婴儿不安。产妇饮食中某些食物所含的蛋白质可能引起婴儿过敏,如牛奶、蛋类、黄豆或花生等,都可能产生上述问题。若产妇服用一些药品进入乳汁,婴儿也会哭闹得厉害。家里其他人吸烟对婴儿也有影响。
5.乳汁过多和流出太快
这种情况多由于婴儿含接姿势不正确引起,可能吸吮过频、过久,使乳房所受刺激增多,导致泌乳量增加。如果产妇先用一侧乳房喂婴儿,且该侧乳房的乳汁未吃完,就把婴儿抱开,让其吸吮另一侧乳房,这往往会引起泌乳过多。在这种情况下,婴儿前乳吃得多,而后乳吃得少,可导致婴儿大便稀绿,体重增长缓慢;或者虽然生长正常,但哭闹多,总想吃奶。尽管产妇母乳足够,但她可能认为自己的乳量不能满足婴儿的需求。
1.寻找原因
(1)倾听与了解:设法让产妇多谈一些自身感受,并对此表示“领会”。她可能认为自己失职,如有时会对婴儿发火,所以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母亲;他人使她觉得婴儿不乖,闹得太厉害,少教养;他人劝她给婴儿添加配方乳、辅食或用安慰奶嘴。
(2)采集喂养史:了解婴儿的饮食及行为;了解产妇的饮食及是否嗜好咖啡、吸烟,或服用药物等;了解产妇是否有来自家庭或他人的压力。
(3)评估母乳喂养:检查婴儿的含接姿势是否正确以及每次喂哺时间的长短,检查产妇的喂哺姿势、乳量和流速。
(4)检查婴儿:有无疾病、疼痛及其生长发育状况;若婴儿生病或出现疼痛,应治疗或转诊。
2.建立信心和给予支持
(1)接受产妇对问题原因的认识,接受产妇对婴儿及其行为的看法。
(2)表扬产妇和婴儿,称赞她的婴儿长得好,没有生病;她的乳量足以满足婴儿全部需要,她和婴儿没有任何问题;她的婴儿很好、很乖、不淘气,不需要受惩罚。
(3)向产妇提供有关知识。婴儿吸吮乳房以寻找安慰是可行的,但不宜使用奶瓶或安慰奶嘴。
3.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根据婴儿哭闹的原因,向产妇提出建议。
(1)如果产妇乳汁过多,帮其改进婴儿的含接姿势,用剪刀式握持乳房减慢乳汁流速;建议产妇在一次喂哺过程中让婴儿吸一侧乳房,直到吃饱为止,另一侧乳房可以下次再喂。
(2)建议产妇不要喝含咖啡因的饮料,如咖啡、茶、可乐等;哺乳期戒烟酒;建议其他家庭成员不要在房间里吸烟。
4.给予实际的帮助
(1)安抚婴儿的最好办法是抱紧他(她),给产妇示范不同的抱婴儿姿势或轻轻地抚摸婴儿的背部。
(2)示范如何给婴儿排气,指导产妇把婴儿竖直抱着,如坐位时竖抱或直立位时将婴儿头靠在产妇肩部。
(3)指导家属如何提供有关婴儿和产妇需要的支持。
(4)帮助产妇减少家庭的压力,不给婴儿吃不必要的配方乳和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