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目标人群时常犯的错误,除了在描述时过于苛求精确,导致目标人群极为狭窄(甚至根本不存在)之外,还有一种,叫作好高骛远。
不少品牌,或是出于自信,或是出于野心,或是出于追逐“消费升级”的论调,将自己的目标消费者定义为所谓“高端人群”或“精英人群”,这个“高端”还不只是收入水平和生活状态那么简单,有时候还代表对细节的挑剔、对品质的苛求、对审美的注重。
不得不说,这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一方面是这一类人恐怕在总人群中占比不大,虽然各路社交平台和现实中我们常能遇到公开宣示自己如何挑剔细节、苛求品质、注重审美的人,但现实中,不同品类的消费行为中,有多少人真会在做出消费抉择时坚持这种态度和标准,值得探讨。
而另一方面,会被“挑剔”“细节”“审美”等说法打动的人,显然很可能真是个挑剔、苛求的人。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难讨好的一群人,以他们为潜在消费者是个极其危险的策略——挑剔从来没有止境,产品却不能不计成本。
尊重消费者,就是别拿他们当傻子——你以为你能骗倒谁?这个事情,简单地以己度人一下就能明白——我们并不会因为一个街边的小摊贩摆出一块写着“全球顶尖时尚”的手写牌子,就相信他卖的是能代表全球顶尖时尚的服装,对不对?
但是很多品牌都在犯这样的错误,它们觉得写上一个“一流品质”,人家就会相信它们是一流品质,它们认为说一句“未来科技”,大家都会认为那是未来科技——我们做这一行的人,自己首先得知道,事情不是这样的,没有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