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导言】

本节从第1句到第9句,内容涵括了天文、地理、天时、地利和丰富的物产;描绘了一个广袤幽远的宇宙,提示了四季变换永恒大循环的规律。中华文明在天文方面对人类的贡献,在于很早就从天文历象和阴阳气候认知了部分相关的自然规律用于指导农耕生产,据此制定了天文历法,总结出推动农业发展的二十四节气等。通篇《千字文》中,头几句最恢弘又最难理解。

章法方面,从第一句“天地玄黄”到第四句“律召调阳”的内容是讲“天时”,是《千字文》全文的总纲,讲开天辟地、宇宙的诞生、天文、历法和四季变换规律等内容。第六句至第九句讲“地利”,与“天时”遥相呼应,其中第六句和第七句不仅介绍金和玉的矿产地,还包含了冶炼锻造成剑的发展过程,并以金玉和夜明珠暗喻华夏物华天宝。内容的逻辑关系是沿天时、地利(物华)、人文(人杰)依次递进,丝丝入扣。

1. tiān xuán huáng zhòu hóng huāng

【句解】

一般认为,《千字文》的主旨是弘扬儒、道、佛的核心思想,故此句的内涵是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的阴阳五行理论为指导。《周易·坤卦》中说:“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玄、黄都在金、木、水、火、土的“五色”之中。但玄、黄在此不仅单指天、地的颜色,而且反映了华夏先人当时的宇宙观。数千年来,祖先对“天、地、宇宙”的认知在不断演进和深化;在由庄子(约前369—前286)阐述、西汉董仲舒发展形成的古代“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体系中,黄帝建立的阴阳五行学说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它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世界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孪生、发展和变化,几千年的社会实践也证明了它的正确性。本句中的“天”属阳,“地”为阴,天地孕育万物,所以古人对天、地怀有深厚的崇敬心;“天、地”继此又成为中华文化信仰体系的核心。如:在精神方面认为君子要效法天地,就有《易传·大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等观念;而且也人格化地以父属阳,母为阴,用天地来比喻父母。“天圆地方”也是阴阳五行学说的体现,西汉杨雄在《太玄·玄摛》中作了详细解释,“天圆”指运动变化,“地方”则指收敛静止;不能理解为地球的形状是方形的。哲学上对“天圆地方”引申理解为:人类追求发展变化,才有事业的辉煌成就,社会因此不断繁荣进步;企盼静止稳定,人类才会和平共处,享有安逸的生活。这都是华夏祖先朴素自发的辩证睿智思想的反映。按此思路,就可理解周兴嗣将“天、地、宇宙”放在《千字文》的开篇的原因了。

本句意境恢弘,也很难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天文科学不发达,他只能根据掌握的史料大致描述“天、地、宇宙”;数千年来,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不断深化的过程,当下的研究前沿是对“宇宙中暗物质的探测”和“引力波理论”的验证等。其中我国嫦娥月球探测工程和“超级天眼”工程值得一提:2004年国家正式开展嫦娥月球探测工程,其中计划探测月球上14种资源(美国曾探测了5种),重点是探测科学家认为可供人类一万年以上供电需求的氦-3资源;目前这项工程已进行到发射嫦娥四号卫星的相关工作。2016年9月在贵州落成的世界最大单口径(500米)和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FAST),被人们称为“超级天眼”,它可接受太空深处发来的电波,将中性氢观测延伸到宇宙边缘,通过观测宇宙间暗物质与暗能量,寻找第一代天体,搜索与识别可能存在的星际通讯信号和星球外的物质文明。该工程运行一年多来,已发现7 000多颗毫秒脉冲星,完成了在银河系外甲醇超脉泽的观测突破等。

【注释】

天:天空。泛指地球以外的宇宙空间。

地:泛指地球表面的大地。西周时期的祖先认为天穹像一口锅倒扣在大地上,相对应的大地的形状也是拱形的,后来发展成“天圆地方”之说(见上文);但葡萄牙人F.麦哲伦于公元1519年至1522年期间率领船队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后,验证了古希腊人关于地球是球形的正确观点。

玄:在名词意义上有两种解释,一是颜色上意为“黑”,但我国古代习惯将黑与青互用,而古汉语中但凡“青天”、“碧空”、“苍冥”都是指天空的颜色,“玄”在颜色方面是“青”的变词。现代宇航员在太空中飞行时,发现太空中除恒星有微光外一片漆黑。而人类肉眼看见天空的颜色却是蓝色,这要用光的衍射原理来解释:太阳光中红、橙、黄、绿的光波相对较长,可通过发生衍射照到地面;人类肉眼之所以看到天空是蓝色,是紫、靛、蓝这几种颜色的光波长度较短,只能在空气中的杂质中来回反射之故。玄在名词功能方面的另一种词义是指很远、看不清。

黄:传统文化的阴阳五行理论中,金、木、水、火、土分为五种颜色,金为白色、木为青色、水为玄色、火为红色、土为黄色;另外,因华夏大地广阔,土地也分五种颜色,但唯中原土地为黄色,所以古时都以黄为土地的代表色。地黄还有另一层意思:六十年前常说的传统文化,一般泛指先秦以前的文化(通称炎黄文化),在历史上划入上古时期;那时夏、商、周都在黄河流域立国建都,故称之为黄河流域文化。古人有观点认为黄河自昆仑神山发源,河水流经九曲十八弯,从西北高原夹带的黄土长期沉积并经冲刷形成冲积性平原,变成黄色的土地,从而叫地黄。

宇宙:《文子·自然》:“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庄子·庚桑楚》:“出无本,入无窍。有实而无乎处,有长而无乎本剽。有所出而无窍者有实。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尸子》、《淮南子》等典籍都有相关记载和诠释,即“所有的时间和空间”的意思,也是处于不断运动和发展的“世间万物”的总称。例如:时间概念方面,直观理解有过去、现在和将来,共三个可连贯的时间段,所以祖先认为“时间无首尾”;对应的空间概念,直观理解也有长、宽、高三维(数学中的直角坐标系可用X轴、Y轴和Z轴描述),因而“空间无边无际”。显然,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宇宙”和西方的universe(宇宙)概念完全不同,universe是指外层空间或银河系(现代很多青年人对“宇宙”的认知也以为是指外层空间或银河系)。

洪荒:指远古时期自然界混沌荒莽、苍茫无边和人迹稀少蒙昧的原始状态。洪,大。

【译文】

天空是青蓝色的,大地是黄色的;人类生存的地球,远古时一片苍茫荒凉,辽阔无边。

2. yuè yíng chén 宿 xiǔ liè zhāng

【句解】

第二句讲的日、月、辰、宿,是古人对天空中用肉眼所能见到的天体的命名,盈昃、列张是这些天体的运行变化规律。我国古代是典型的农业社会,农业生产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大事。而在古代,农业生产完全离不开对天时的依赖,故有“靠天吃饭”之说,因此我们的先人很早就通过观察天体的运行变化规律来帮助农业生产,日历、节气、气象预测等都是因此而发明的。

【注释】

日:太阳。

月:月亮。

盈:满。此指每月农历十五月亮的满月叫“盈”,古人也把这天叫“望”,其由来是指农历每月十五夕阳尚未落山,满月就升起的自然现象和规律,此时一月一日,一黄一白,相对而望。

昃:太阳西斜。地球公转导致太阳空间位置的变化轨迹,正午时太阳位置最高,午时一过即偏西,就叫昃。

辰:星体的总称,古时将日、月、星合称为三辰。古人所谓的星,是指用肉眼所能观察到的发光的天体。我国的古人很早就观测到五颗重要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

宿:指星宿。我国古代对天空中星宿的划分主要是三垣和二十八宿,每个“垣”和“宿”都是一个包含若干星辰的固定区域。三垣是环绕着北极和比较靠近头顶天空的星区,包括紫微、太微、天市三部分,各区都有东西两藩的星,围绕成墙垣的样子,因而叫作三垣。二十八宿是把沿天赤道的带状部分划分为二十八个星区,即: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其中包括了古人能够观测到的主要恒星。星和宿的区别是:星指单颗星,宿指一颗以上或一组星。

列张:按各自的位置排列分布。列,按序排成列。张,分布,散布。

【译文】

太阳升落和月亮盈缺变化各有规律;群星也按各自的位置,排列散布在辽阔的天空中。

3. hán lái shǔ wǎng qiū shōu dōng cáng

【句解】

我国古代文明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农业文明,古先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发明了自己的历法,创立了气、候、节、时的概念系统,并以此指导农业生产。因而传统文化中时、候、季、节、寒、暑等字各有非常严谨的定义,既不能用当下日常的季节或季候风等近代的词汇理解,还应遵循其系统观及逻辑性。具体简述如下:

时:指春、夏、秋、冬四时。现在则称“四季”。

候:指一段时间内的气象物候特征。因二十四节气中每一节气有三种候,故有“七十二候”之说。

季:指每“时”的第三个月,即中国历法中“建辰之月”、“建未之月”、“建戌之月”和“建丑之月”,从而有“四季月”的说法,“四季”,即指春夏秋冬“四时”。现在的“季”的概念与前面的“时”相同。

节:指二十四节气。

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

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

日:作为昼夜交替的周期。

月:作为月亮盈亏的周期。

年:作为寒暑变换的周期。古先人因应凉热寒暑的气候变化,顺应物候农时从事相应的农事活动,一个完整的播种、耕耘、收获和贮藏的农事活动周期,恰与一年相对应。《荀子》里说:“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物候农时不同,禾谷等农作物生长的气象条件也就不同,农事必须顺应物候的变化。同理,人体五脏六腑也对应“候、气、时、岁”,各有运化规律。

【注释】

寒来暑往:指寒暑交替的自然法则。语出《周易·系辞》:“寒来则暑往,暑往则寒来,寒暑相代,故能成其岁。”寒,指寒冷的季节,即寒冬。暑,指炎热的季节,即炎夏。

秋收:秋季收割农作物。

冬藏:冬季把收获的农作物储藏起来,以作为第二年的粮食和种子。

【译文】

每年春夏秋冬,四季交替变换;秋季是收获庄稼的季节,冬季储藏好粮食,以备来年。

4. rùn chéng suì zhào tiáo yáng

【句解】

天文学是人类文明之始,天文历法又是文明的具体表现。闰,便是一个历法问题。我们的祖先因为农耕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把时间进行划分,于是有了年、月、日、时。年和日比较好办,其实就是地球公转、自转的周期。但光有年和日是不够的,于是就有了月。但有月就有麻烦了:世界上有的地方的人根据地月关系,按照月亮从圆到缺的周期来确定月的长短,这是太阴历(月亮别称太阴);也有的地方的人以年的长短为依据,然后把一年划分为若干个月,这是太阳历。而从天文上说,年、月、日之间并不是整倍数关系,中国人用太阴历为基础,十二个月凑不满一年(通常只有354天或者355天),所以,约每三年积累成一个月,加在一年里,要不然几年下来季节就颠倒了。这种历法上的补缺方式就称为“闰”。

“律召调阳”中的“召”字,自《千字文》传世以来,后世分歧最大。在字形上,草书的“召”字很容易被误认为“吕”字。唐初欧阳询以行书、李阳冰以篆书所写的《千字文》墨迹,是“召”字,唐智永和尚以楷书和草书所书写的《千字文》真迹,确为“召”字。“律召”作“律吕”的写本最早见于怀素小草书写本,卷尾题“贞元十五年”,如果这卷是真迹,则“召”改“吕”,在晚唐就开始了,此后多种传世墨迹都写成“闰馀成岁,律吕调阳”。

这个错误,北宋学者钱易在其撰写的《南部新书》里就指出:“智永禅师,传右军父子笔法。居长安西明寺。从七十至八十,十年写真草《千字文》八百本。每了,人争取之。但是‘律召调阳’,即其真本也。石本是内降贞观年中也。俗本称‘律吕调阳’,误也。盖以草圣‘召’字似‘吕’字耳。以‘闰馀’对‘律召’,是其义也。徐散骑最博古,亦误为‘吕’字。”

而且,“律召调阳”改为“律吕调阳”后,在词义的关系上也不合。宋末的周密在其《癸辛杂识》中也指出:“《千字文》‘律吕调阳’,当作‘律召调阳’。律召则阳调。‘吕’字则无义。”古代以竹制各种“律管”,对应各时的节气。据《后汉书·律历志》记载,古人把葭莩灰放入竹制的律管里并埋入土中做实验,到了冬至时节,阳气初生,相应的一个律管(应钟)里的葭莩灰就自己飞出并发出“嗡”的声音。这种引动的作用,叫作“召”。《吕氏春秋》云:“以阳召阳,以阴召阴。”

《启功草书千字文》(中国和平出版社,2005)也认为:“‘律’与‘闰’对,是名称,是实字;‘召’与‘馀’对,是说明作用的,是虚字。如果作‘律吕’,则是平行的双词,与上句就不成对了。所以我总怀疑这个字也是宋人避讳‘嫌名’而改的。”

本书选用学界公认的西安碑林博物馆珍藏的北宋大观三年(1109)薛嗣昌据长安崔氏所藏真迹刊刻上石的智永真草《千字文》“关中本”。

【注释】

闰馀:详见【句解】。

成:意为形成。

岁:时间,泛指一年。

律:古时作为专门的定音或调音之器的“律管”。

召:召集,在本句“律”字的后边,指招致、引导。

调:《说文》:“调,和也。”意为调和。

阳:意为阴阳,即中国古代哲学所认为的主宰事物变动的阴、阳两个对立面,且阴与阳既对立,又彼此消长和相互转化。

【译文】

汉武帝时改革秦朝历法,把闰月改用于时差调整,使连年积攒的“闰馀”并成一个月,汇集放在一个周年中,这个年份称“闰年”。古人通过做“候气”和为音乐定“音准”的实验,可在冬至这天的子时观察到首根律管中的葭莩灰因被阳气冲动而涌出管口并发出“嗡”音,从而既证实了冬至这天阴气终结而阳气转生,也能用此音定调。此实验客观反映了自然界的“候气”现象,所以叫“律召调阳”。

5. yún téng zhì jié wéi shuāng

【句解】

这两句话主要是讲古人对云、雨、霜、露这四种自然现象的朴素认知。古人认为,云属阳,雨属阴,地气上升形成云,天气下降形成雨。按照现代科学的解释,地面上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水温升高,形成水蒸气,向上升腾的水蒸气过于饱和,就会凝聚在微尘周围,以微尘为核凝结成水滴,对太阳光产生了散射作用,从而形成了云的外观。当悬浮在云层中的水滴因温度降低而愈来愈大,且大气温度逐渐降低到水滴无法被空气托住时,就会从空中下落,从而形成降雨。

古人认为,白霜是露水遇冷凝固而成的。如《诗经·秦风·蒹葭》中有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再如曹丕《燕歌行》中有云:“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现代“热力学原理”认为“霜”与“露”既相同又有区别。所谓相同,是指“霜”和“露”形成的热力学原理相同,即二者都是在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达到100%的环境下,空气中的水分被析出的自然表现。二者的区别:霜的组成是结构松散的冰晶,它是在水汽凝华的温度低于“冰点”(即靠近地表温度低于摄氏零度时)的条件下形成的;反之,如果水汽液化的温度高于“冰点”,就是形成“露”的条件。

但“霜”和“霜冻”是完全不同的物理现象。当土壤表面和植株表面的气温迅速下降到0℃至5℃以下的范围内,植物体内的体液直接凝华则会形成霜冻。如果发生霜冻,有时伴有白霜,有时无白霜,无白霜的霜冻被称为“黑霜”或“杀霜”。黑霜形成有两个条件:一是温度条件,有时发生在地面温度降到0℃以下,有时出现在0℃至5℃之间;二是靠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含量少,地面不能结霜。霜冻分为春霜冻和秋霜冻两种;霜冻发生时农作物会死亡,其原理是:物体结冰体积要膨胀,导致植物细胞受压,细胞内部的水分被迫向外渗透出来而失掉水分,它内部原来的胶状物就逐渐凝固,霜冻以后气温突然回升时,农作物渗出来的水分变成水汽散失掉,农作物的细胞会因失去的水分而导致农作物死亡。

【注释】

云:即滞留大气层上的水珠、微尘等的结合体。

腾:升腾、上升。

致:形成、导致、造成。

雨:从云中降落的水滴。

露:是指水蒸气直接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物体表面的物理现象。在深秋季节气温较低,且因昼夜温差较大,白天蒸腾的水汽容易在夜间凝结成露或霜。

结:意为凝结。

霜:即水蒸气在较低气温下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结晶状固体。

【译文】

水蒸气升腾到天空形成云,云随风飘,遇到较冷的空气就激烈流动形成雨;露水在深秋寒夜温度降至摄氏零度左右等条件下会凝结成霜。

6. jīn shēng shuǐ chū kūn gāng

【句解】

本句难点在于理清文中讲的“丽水”与“金沙江”的关系。由于周兴嗣所处的时代,“丽水”并非是确切的河流名称,将“丽水”之名的流变考据清楚,才能更准确地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经考证,“金生丽水”的说法应源自韩非子。《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中提到:“荆南之地,丽水之中生金,人多窃采金。”文中所指的“荆南”之地在何处?根据记载,春秋时期,荆国从故都丹阳迁都至郢,改国号为楚,郢即现在的湖北荆州江陵,到西汉时荆州江陵属于荆南之地;由此可见,丽水应当处于此地。战国时的《禹贡》取名叫“黑水”,《山海经》则称“绳水”,三国时改为“泸水”,《说文解字》称“淹水”,宋代因为沿河盛产沙金得名“金沙江”。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是亲自沿河考察后才纠正了《禹贡》延续两千年的谬误,并验证了金沙江是长江上源的江源水系汇成通天河后,流经青海玉树县境内再流入横断山地区;全长2 316公里。金沙江盛产的沙金源自其流域的矿山,因金矿石经长年自然侵蚀而崩裂,金子随泥沙流入水底,沉积形成水底含金层。明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记载:“水金多者出云南金沙江,此水源出吐蕃,绕流丽江府,至于北胜州,回环五百余里,出金者有数截。”刘岳云在《格物中法》注曰:“此金之出于水者,然虽自水中淘取,亦由附近山中有沙金,为水漱出故耳,非真生于水中也。故寻金脉者,视水中有沙金,即可细审自何山中漱出,而觅得其矿。”《丽江府志》载:“元时始改丽江。其曰丽江者,则以产沙金得名金江,即古若水,一名丽水者是也。”由此可以判断,周兴嗣所称的“丽水”就是今日所指的“金沙江”,“金生丽水”中的“生”字也并非是指“五行相生相克”中“生”的含义,而是指金沙江中出产沙金之意。

《说文解字》上说:玉,“石之美者”。我国分布各省且较有名的玉有24个品种。当今学术界把玉和玉石分开,玉专指硬玉和软玉;而把玉和一些外观似玉的由矿物集合体构成的珍贵美石简称为玉石。被称为玉的矿物指软玉(透闪石、阳起石一类,不仅种类较多且因化学成分的不同而呈现各种颜色)和硬玉(也称翡翠),本句特指昆仑玉。屈原在《九章·涉江》中说:“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昆仑山脉自古出产玉,昆仑山脉中段阿拉玛斯产的羊脂玉山料叫山玉,是山玉中的高端玉;而玉龙喀什河主产的羊脂玉籽料则是籽料中的精品;山料和籽料都产于跨新疆和青海两省区的昆仑山脉及其河流之中。著名的和田玉和昆仑玉都产自昆仑山脉的同一个成矿带,产自昆仑山之北的玉石叫和田玉,产自昆仑山之东的玉石称昆仑玉,二者合称“姊妹玉”。玉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古人对玉非常敬畏,认为玉是天地精气的结晶,因而可充当人与神沟通的中介,由此形成将玉石加工成饰物在生前佩戴或陈设和死后殉葬的玉文化。考古出土7 000多年前的“中华第一玉龙”及不同时期的各类玉器(玉人、动物、饰品等),如实展现了此前的服饰和礼仪等人类进化发展状况,借此可折射当时社会的文明程度等;从出土不同朝代的玉文物和服饰中也可反映不同时期手工业加工水平及与此相关行业的发展状况等;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就被这些玉质文物真实地记录下来,炎黄子孙应该对此有大致了解。

【注释】

金:本句意指黄金。

丽水:金沙江,位于长江上游,流经青海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后,因水流变湍急转向东南奔腾涌下,至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石鼓附近转向东北。

昆冈:昆仑山。

【译文】

金粒产于金沙江底,产自昆仑山上的玉石最为著名。

7. jiàn hào quē zhū chēng guāng

【句解】

在古时的冷兵器中,“剑”被列为百器之首,除了作为军事格斗和个人防身的武器外,名剑也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因而武勇匹夫或骚人墨客都以佩剑为时尚。《越绝书·外传记宝剑》记载了勾践之父越王允常命欧冶子铸剑的史实。欧冶子奉命到今福建省和浙江省境内的名山大川考察适合铸剑的地方,当他到达湛卢山(今福建松溪县)时,发现此地铸剑所需的矿藏很丰富,且山青林茂、清流潺潺,铸剑辅料木炭和淬剑的水资源极其丰富,故在此苦干了三年,最终成功铸就了符合允常要求的锋芒盖世之剑,并以湛卢山取名“湛卢剑”;从此湛卢山也被称为“天下第一剑山”。据《越绝书》记载,欧冶子除为越王勾践铸造了五柄宝剑外,还为楚昭王铸造了三柄宝剑。传说欧冶子在铸剑时,“赤堇之山破而出锡,若耶之溪涸而出铜,雨师扫洒,雷公鼓橐,蛟龙捧炉,天帝装炭;太一下观,天精下之。欧冶乃因天之精神,悉其技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阙”。巨阙剑,刃长三尺有三,柄长七寸,刃宽约五寸,为铜锡所铸而成,剑刃无比锋利,剑气浩然。相传,巨阙剑铸成之时,越王勾践命人取来铜锅,持剑一刺,即将铜锅刺出一个缺口,如同切米糕一般轻松,“穿铜釜,绝铁 ,胥中决如粢米”,故得名“巨阙”。

古代传说中有专名叫夜光的明珠。晋葛洪《抱朴子·祛惑》中说:“凡探明珠,不于合浦之渊,不得骊龙之夜光也;采美玉,不于荆山之岫,不得连城之尺璧也。”南朝梁任昉的《述异记》卷上记载:“南海有明珠,即鲸鱼目瞳,鲸死而目皆无精,夜可以鉴,谓之夜光。”另外,也可能指隋侯之珠。据《韩非子·和氏》和《淮南子·览冥训》记载,古代的国王隋侯看到一条小蛇受了伤,就上前去救了它。后来,小蛇衔来一颗明珠送给隋侯作为报答。这颗明珠圆润光耀,远望如海上明月,近观如晶莹之烛。与一般的夜光珠类似,夜明珠也能够在暗夜里发出光辉,但夜明珠多是指用矿石打磨而成的圆珠,而非生于蚌体的天然珍珠。

“珠称夜光”以夜光隋珠为稀,除了其为旷世珍宝的原因,其实蕴含了知恩图报的含义。

【注释】

巨阙:宝剑名称。

珠:珍珠。

夜光:夜光珠或夜明珠的略称,泛指黑夜中可发光的珍珠。

【译文】

宝剑中以巨阙剑为至尊,名为夜光的珠子最为珍稀。

8. guǒ zhēn nài cài zhòng jiè jiāng

【句解】

这句涉及了水果中的李子和柰子,以及蔬菜中的芥菜和生姜。为什么在种类繁多的水果和蔬菜中,选择李子、柰子、芥菜和生姜作为珍品呢?分析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当时收集的王羲之一千余字中涉及果蔬的只有这几个字,周兴嗣是在限定的一千余个字内纂文的因素;二是这两种水果并非仅因为数量稀少和口味独特,更重要的是看重其内质,古人很看重这些蔬菜水果的滋补养生的药用功效。这与上句的内在含义贯通呼应,彰显华夏物华天宝(金、玉、剑、果、蔬代之)。李子和柰子属同科,都有“健胃脾,补中焦”的药效;古时相对身处中原的居民而言,李子和柰子都属于果类中的珍品。两佳相叠,言其珍贵则更名副其实了。芥菜和生姜都是菜肴中解除毒素和去腥调味的佳品,故称“菜重芥姜”。《神农本草经》:“芥味辛,除肾邪,利九窍,明耳目。”“姜味辛,通神明,去臭气。”《礼记》:“春用葱,秋用芥。”《吕氏春秋》:“阳朴之姜,招摇之桂。”姜和芥菜都有药食两用功能。芥菜子磨的粉称为“芥末”,有醒脑开窍、去腥解毒的功用。在古代,无论外感风寒、醉酒呕逆或饮食失调乃至于昏厥,都可以灌热姜汤以解其急;限于医疗条件,姜在古代百姓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药食两用佳肴。

【注释】

李:李子,李树的果实,球形,至夏成熟,红色有光泽,味酸甜,可食用,又名嘉应子。

柰:柰子,亦称为花红,俗称沙果。果实外皮多为深红色,肉质细密呈黄白色,有特殊的香味。古时又称“林檎”或“来禽”。

芥:芥菜。芥菜的茎、叶、根均可食用。

姜:即生姜。

【译文】

李和柰是果类中的珍贵品种,芥菜和生姜都具药食两用的重要功效。

9. hǎi xián dàn lín qián xiáng

【句解】

海是大陆上各条河流最终的归宿。我们经常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为什么叫四海呢?原来古人认为天地的四面八方海水都是相通的,而坚实的土地只是嵌在海水中间的岛屿,所以有“四海”之称,指的实际上就是天下。

我国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知道利用海水煮盐,通常认为,海盐最早的生产者是“夙沙”,亦即“宿沙”,或称“夙沙瞿子”。《说文解字》“盐”字谓:“古者夙沙初作煮海盐。”(夙沙,一本作“宿沙”)夙沙是远古部落名,活动于在今山东胶东地区。《吕氏春秋·用民》载:“夙沙之民,自攻其君而归神农。”高诱注:“夙沙,大庭氏之末世也。”可见夙沙是和神农氏同时代的部落,因为其居住地胶东地区临近渤海,所以已经开始煮海盐了。由于盐是人类生存最重要的物质之一,也是烹饪中最常用的调料,所以统治者对盐的生产和买卖日渐重视,并产生了盐政。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为相,致力于富国强兵,于是兴盐铁之利,推行“官山海”政策,规定盐资源属国家所有,国家对食盐的生产买卖加以管理,从此开中国盐政之始。盐政收入也成为古代政府最主要的收入之一。

河,在古代一开始专指养育华夏文明的母亲河——黄河。因为黄河是淡水河,所以她是当时人们最重要的生活水源之一,滋养了两岸无数的炎黄子孙,同时也孕育滋润了伟大的中华文明。

【注释】

海:指海水,现代科学已确认海水中含80余种化学元素,且总盐量约3.5%。

咸:味咸。

河:本意特指黄河,此处泛指江河。

淡:味淡,与味咸相对。

鳞:本意指鱼鳞,此处代指鱼。

潜:此处指潜游。

羽:本意为鸟的羽毛,此处代指鸟。

翔:此处指飞翔。

【译文】

海水含盐量高有咸味,河水则味淡;鱼儿在水中潜游,鸟儿在空中翱翔。 AjodVI4Q5jmbjid5TdgjK9cUazzxyf9q74UStKKgYnJvH0nOR0I57dKyg/UqVz+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