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狂飙的增长:中国经济“最快”的20年

第一个周期:2001-2008年,激活外需,成为最大的“世界工厂”。

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制造”加快走向世界,外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这个周期内,中国经济增速从2001年的8.3%一路飙升到了2007年的14.2%,出口增速平均为29%。2001年,出口占GDP的比重大约是20%,净出口对GDP的拉动为负贡献,5年之后,这两个数据就达到了近20年的最大值35%和1.9%(2006年GDP增速为12.7%)。从全球视角来看,2000年中国出口金额在全球的占比仅为3.8%,排在美国的12%、德国的8%、日本的7%、法国的5%、英国的4%之后;2009年,中国超过美国和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出口金额的全球占比提升到了10%。

当然,WTO只是一个标志,外需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实际上得益于两个红利:

一个是外部的全球化红利。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国际分工逐渐清晰,全球出口占生产总值的比例从1986年的13%提升到了2007年的高点25%,主要原因是:第一,主要经济体的市场机制逐步建立,打破了过去计划经济的严格限制;第二,信息技术革命爆发,一方面从技术层面支持了全球贸易,另一方面加速了市场分工的形成,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另一个是内部的人口红利。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的劳动力人口占比快速提升,到2005年几乎已经是全球最高的。廉价的劳动力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技术产业来中国投资设厂,比如耐克的鞋在2000-2005年有40%产自中国。

第二个周期:2009-2016年,扩大内需,成为最大的“世界市场”。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出口引擎开始失速。一方面是外部的全球性经济增长乏力,各国日子都不好过;另一方面是内部劳动力成本攀升,出口竞争力开始下降,出口产业开始向海外转移。压力之下,我们被迫把精力转向国内,开始沿着地产、金融、基建、消费四条线刺激内需,这四个引擎在这几年彻底爆发,推着中国经济继续狂飙。

第一个引擎是地产,点燃地产的是空前的地产刺激政策和家庭部门加杠杆。过去10年,中国人口继续往城市大迁移,城镇化率大幅提升,这是地产走强的基本面。但真正让地产狂飙起来的还是一轮又一轮的货币政策和房地产刺激政策。《中国工薪阶层信贷发展报告》显示:一方面,政策不断宽松,2008-2009年、2011-2012年、2014-2015年,配合着宽松的货币政策,三轮刺激之后,中国各个城市的房价普遍涨了至少2倍,一线城市的房价更是坐上了火箭,北京房价从2008年到2017年的最高点涨了近10倍。另一方面是家庭部门的杠杆率大幅提升,从2008年的17.9%飙升到了2017年9月的52.6%。经过10年的暴涨,北京、上海、深圳的房价已经几乎是全球最高的,房价收入比更是全球前三名。2008年之后房地产及其产业链对GDP的贡献率也迅速提升,2013年达到峰值17.8%,远超过美国、日本及欧洲主要国家。

第二个引擎是金融,点燃金融的是史无前例的货币宽松政策和监管自由化。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各大央行开始以零利率和量化宽松(QE)等方式进行非常规的货币宽松政策,中国央行也被裹挟进了这场宽松的洪流,先后进行了三轮货币宽松政策(2008-2009年、2011-2012年、2014-2015年),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从7.47%降到了4.35%。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在2008-2017年始终高于美国、日本、欧洲央行,位列全球第一。货币宽松是金融业发展的燃料,但这还不够,相对宽松的金融监管才是真正的导火索。过去10年金融创新跑得比监管快太多,很多新兴金融业务和业态在几乎无监管状态下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P2P。2012-2015年,中国涌现出数千家P2P平台,甚至超过了美国,但直到2015年才明确P2P的监管体系。也就是说,大部分的平台是“裸奔”出来的。在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监管环境之下,金融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最高峰时期是2015年。

第三个引擎是基建,点燃这个引擎的是以“四万亿”为代表的地方政府加杠杆。原本地方政府不允许举债,但2009年“四万亿”之后,出于稳增长的需求,各地方政府举债的缰绳被彻底切断。中央不让地方政府举债,地方政府就组建了各种地方融资平台进行融资,一开始是银行贷款,后来额度不够用了,又开始通过信托做“通道”融资;银监会后来限制信托通道,银行又通过券商、基金子公司等绕开监管。即便如此,2013年中央一查地方政府账本,发现地方债务已高达18万亿元,这迫使中央在2014年发出43号文,规定融资平台和地方政府“脱钩”。但没想到,地方政府很快又找到了新的突破口,2015年之后,数以万亿计的PPP、政府引导基金、专项建设基金暴发式增长,仅政府引导基金的目标发行规模在2017年就高达3.5万亿元,PPP项目库最多时储备了十几万亿元的项目。就这样,以高铁、地铁为代表的基建潮一路狂飙。2009-2016年,中国的基建投资增速平均值约22%,是GDP名义增速的2倍。中国的高铁里程从0飙升到3.5万公里,成为名副其实的基建大国。

第四个引擎是消费,点燃这个引擎的是居民财富的增长和各种消费补贴政策。地产、金融的膨胀让居民的财富快速增长,再加上政府又先后搞了几轮消费刺激政策,如家电下乡、汽车补贴、购置税减免等,居民的消费需求意愿出现爆炸式增长,中国在很多领域迅速成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在2009年汽车销量超过美国,2012年超过欧盟,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2017年中国的汽车销量达2888万辆,占全球总销量的30%,达到历史最高点。再比如中国的智能手机和应用市场的蓬勃发展,在很多方面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市场研究公司eMarketer2019年发布的全球电商报告显示,中国电商市场的发展也遥遥领先,2018年淘宝网交易额达到5150亿美元,天猫交易额达到4320亿美元,位列全球一、二名,第三名的亚马逊交易额为3440亿美元。 FO5ZUExY0Z9aY74m0SkjnEAuuqMOP0yB3Ol0ZstHFCCMORVVnazb49qTlzqqQsI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