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保增长措施已经在起作用

事实上,中国已经使用了适度刺激。2018年以来的本轮经济下行过程中,决策层对于短期保增长仍然高度重视,逆周期调控从未缺席。

货币政策方面,央行在2019年年内两次实施全面降准,合计降了1.5个百分点、释放中长期资金约2.4万亿元;分三次对部分中小银行实施定向降准,释放资金约2800亿元;定向支持中小微企业及民营企业,三次实施TMLF(Target 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定向中期借贷便利)操作,释放资金超过8200亿元;合理运用价格工具,推出LPR新报价机制后,LPR已3次下调,1年期品种已合计降低16个bp。此外,MLF、公开市场操作(OMO)也始终发挥作用,应对包商事件等短期冲击,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财政方面,减税降费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数据,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7834亿元,其中新增减税15109亿元,新增社保降费2725亿元,完成全年进度的90%;其中增值税减税7035亿元,个人所得税两步改革叠加减税4426亿元,小微企业普惠性政策减税1827亿元。

基建也是动作频频,2019年新增专项债限额2.15万亿元,截至9月已全部发行完毕;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允许将专项债券作为部分符合要求项目的资本金;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前下达2020年专项债部分新增额度,并扩大使用范围。此外,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明确下调部分领域基建项目的资本金比例。

不过,中国经济数据看上去仍然较弱,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10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2.9%,制造业投资增长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这是否说明刺激未能奏效?笔者倾向于认为,虽然刺激的具体效果很难量化,但若无上述政策,中国经济可能早已“破6”,提前落入5%区段,从而使悲观预期进一步强化。 UeOivztERnE/OlQ4vyg1hvEcpVfR3bcOC4ZstZvKAjsovtNWlWrzSXBXkT1JNBP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