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金融周期

不确定性对金融的影响很大,结合货币非中性状况,凯恩斯的经济波动观和货币金融紧密相连,也是金融周期概念的理论渊源。2019年金融周期下半场调整持续,顺周期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信用紧缩自我强化的动能。

金融的顺周期性是指金融体系有一种放大周期波动的倾向,扩张的时候动能强劲,收缩的时候动能也强劲,这种顺周期性导致金融体系在一段时间信贷过度扩张,带来非银行部门高杠杆、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够、流动性风险、期限错配等问题。由于金融体系在经济中的特殊地位,金融周期下行调整可能给整个经济带来很大冲击,甚至发生金融危机。

有两大因素会导致顺周期性:一是房地产作为信贷抵押品的特殊角色,房价上升和信贷扩张相辅相成,导致单个金融机构不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风险,高房地产价格使得抵押品价值高,进而银行认知的资产质量高。过去几十年,几乎所有的信贷过度扩张都与地产泡沫联系在一起,中国也不例外。近年来在“房住不炒”政策下,房地产有所降温,对整体信用扩张的推动力量变小了,但过去累积的问题(高房价、高杠杆)消化起来需要时间。

顺周期性的另一个载体是零售和批发市场的紧密联系,或者说银行和资本市场的联系。投资者对不确定性的认知和相关的羊群效应增加了金融的顺周期性,而资本市场、批发市场的羊群效应比银行、零售客户的羊群效应强。美国次贷危机前,银行的信贷风险被资产证券化和相关的批发市场融资掩盖,风险的暴露被延迟,危机爆发后批发市场的收缩又加剧了向下的顺周期性。中国的中小银行机构对批发市场融资的依赖促进了过去的信用扩张,包商银行事件后又加大了2019年信用紧缩的动能。 vcWwWUrm61P82J3VBpto7JFSBFtUfF3np2fH39+eAaq26U3sX77s7ji8HkZ4vvI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