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书店

民国年间,镇江有好几家书店。上小学以前,我没有进过书店。那时只知道看小人书,书摊上租来的,或者跟邻居借的。

念私塾识字多了,就看“七字语”,大概就是弹词之类,油光纸印的,薄薄的几页,两三个铜板一份。卖“七字语”的,在街上边唱边卖。“七字语”讲的多是才子佳人、忠臣奸臣、皇帝侠客。我一点也不感兴趣,也看不大懂,只是好玩,手上有“几本书”,翻来翻去。像蚂蚁一样的小字,密密麻麻,看多了会伤眼睛。很快我就把它摔在一边了。

可是,哪里有好看的书呢?不知道。也不知道什么是儿童读物。

到八九岁,我是小学生了,开始上书店。书店多在城外西门大街一带。去得最多的是鱼巷那一家,去买上海中华书局的《小朋友》周刊,主编王人路或陈伯吹,至今还记得这两个名字。前天报上说《小朋友》八十周年纪念,它还在出版,不知道现在的《小朋友》什么样子,我倒还想看看小时候看过的《小朋友》。

再往后,看商务印书馆的《儿童世界》,郑振铎主编,是给高年级学生看的。镇江有个商务印书馆分馆,卖《儿童世界》。

鱼巷那家书店还卖“一折八扣”的书和新文艺书。“一折八扣”,定价一元,一折是一毛钱,再打八扣,只卖八分钱,挺便宜。都是翻版书或盗版书,印得马虎。书很杂,既有《笑林广记》《今古奇观》《老残游记》之类,也有新文学作品,如鲁迅、茅盾的小说。正规出版的文艺书,北新书局、新中国书局出版的书,放在玻璃柜里,定价贵得多。记得有巴金的《电椅》、施蛰存的《梅雨之夕》,我买不起。

开在城里的一家书店,门面对着去体育场的那条路。在这里可以买到上海出版的文艺杂志、画报,电影画报最好卖,人们喜欢电影明星,像胡蝶、阮玲玉、王人美、高占非、金焰这些大明星。我喜欢韩兰根,还有外国的卓别林、劳来和哈台。

西门大街有家镇江书店,门面很大,老板姓童,回民,我在回民学校穆源小学读书,他见到穆源的小学生,很和气。镇江书店卖的书档次比较高,文学家的作品这里都有。快要过年,店堂里热闹起来,学生来看贺年片,买贺年片,七嘴八舌,吱吱喳喳。贺年片印得很讲究,有图案,有的还印上洋文,买的人大多不识洋文,收到贺年片的人大概也不识。

小学快要毕业时,在两位思想进步的老师沙名鹿、周坚如的影响之下,我看起了韬奋先生编的《大众生活》周刊,是在西门大街中国国货公司文具部买的。在那里还看到李公朴先生主编的《读书生活》半月刊。后来我在汉口读书生活出版社当练习生见到李先生,这个出版社就是李先生创办的。李先生非常爱国,年轻时在镇江一家百货店当过店员,是个了不起的人。他知道我是镇江人,格外亲切,摸着我的头,用镇江话问这个问那个。

伯先公园对面有家小书店,“七七”抗战爆发不久,我在这家书店买到一本小册子,斯诺的《毛泽东自传》。天很热,我一头钻进洗澡堂,脱了衣裳一口气把它看完。我知道了中国工农红军,知道了两万五千里长征,也知道了毛泽东。我的心、我的思想越飞越远。书真是个奇妙的东西!

二〇〇二年二月 w6ZLlgzoKYIJP3mAb0kikmOiAH0TqrKea4o97dq+WSA/A6bofbDgFqx94MCKJ7T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