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9 接受一个小请求后,我好像没法拒绝了?
——保持自己的立场,不做违心的应允

《伊索寓言》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有个乞丐到一户人家乞讨。厨娘见到他,态度很不好,让他赶紧离开。乞丐说:“我太冷了,我只是想借用你们的火炉烤干衣服。”厨娘一想,又不用给他东西,就同意了他的请求。

乞丐把衣服烘干后,又对厨娘说:“我能用一下您的锅吗?我只想煮一点石头汤。”厨娘皱起眉头,说:“石头汤?我倒想看看你怎么做。”于是,厨娘就把锅递给了乞丐。

乞丐把在路上捡到的石头洗干净,放在锅里像模像样地煮了起来。“可是,我觉得还需要一点点盐。”乞丐很自然地说道。厨娘答应了他的要求。紧接着,在乞丐一次次“自然”地要求下,厨娘又给他拿了豌豆、薄荷和香菜,接着还把碎肉末放到了汤里。

最后,聪明的乞丐把石头从锅里捞出来,美美地喝了一碗肉汤!

尽管这是一则虚构的寓言,可结合生活仔细想想:你是不是也有意无意地做过和厨娘一样的事?原本只是接受了对方的一个小请求,可到最后却做了很多超出意料的事。如果最初他跟你提这样的要求,你未必会答应,甚至会当面拒绝。但为什么在接受了那个小请求之后,一切都好像由不得自己了呢?

1966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和弗雷瑟做了一个实验:他们派人随机访问一组家庭主妇,要求把一个小招牌挂在她们家的窗户上。这些家庭主妇没有异议,愉快地同意了。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再次访问这组家庭主妇,要求把一个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她们的庭院里,依然有半数的家庭主妇同意了。与此同时,实验人员又随机访问了另一组家庭主妇,直接提出把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她们的庭院里,结果有80%的家庭主妇都不同意。

有没有发现,这实际上也是一场心理博弈。通常,人们都不愿意接受较高较难的要求,毕竟它费时费力不容易成功;但对于那些较小的、较容易的要求,却很乐于接受。在实现了较小的要求后,人们会比较容易地接受较大的要求,心理学上将其称之为“登门槛效应”。

人的每个一致行动都有其最初目标,在许多场合下,由于人的动机过于复杂,就会面临对各种不同目标的比较、权衡和选择。在相同的情况下,那些简单容易的目标比较容易被人接受。另外,人都愿意把自己调整成前后一贯、首尾一致的形象,哪怕别人的要求有些过分,为了维护印象的一贯性,也会违背意愿继续下去。

F女士退休后,每天都在小区散步。那天,有个笑容甜美的姑娘跟她搭讪,无来由地夸奖了她一番,说她皮肤保养得好,气质也很棒,跟F女士聊了很多话题,美容、养生、教育、旅游等。很快,F女士就放松了警惕,觉得这姑娘挺好的。

说到兴头上的时候,姑娘热情地对F女士说:“阿姨,哪天您可以到我家去,我给您做个美容试试。或者,您也可以试试我现在用的产品……”话说到这分上,F女士也不好意思说“不买”“不用”,似乎找任何理由推辞都有些牵强。

就这样,F女士从姑娘那里买回了一样东西。隔段时间,那个姑娘又来“看望”F女士,问及她家里是否还需要添置什么?说自己这里有很多厨卫用品,F女士很愉快地又订购了几件产品。她可能不知道,那个姑娘其实是某公司业绩最好的直销员。

讲这些事例的目的是想提醒大家,很多时候被他人操控都是我们助推而成的。我们为了得到他人的好感,答应了对方的小请求,结果就难以拒绝后面更大、更不客气、更有实质性的要求了。到最后,你可能就是为了讨好对方而牺牲自己的意愿。

这里要说的重点,不是你为对方做了什么,而是你出于什么样的心态去做?是心甘情愿的,还是怕他的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失望?如果是后面的心态,那你已经被他的情绪控制了。对此状况,你也应当负起一部分的责任,因为你试图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实现自我价值。

有没有什么退路可走?当然有!那就是不要为了照顾他人的心情而改变自己的计划。哪怕对方用一些话刺激你、暗示你,你也要保持自己的立场。不纵容对方,不接受小请求,才能有效阻止“得寸进尺”的发生。 s9dP6Ex0QVNitMyp4xJv97mfu1XYLoWoSauP0JYHJuwTGsA/atqoUuCyFVV+Uwe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