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画面:孩子非常热情地呼唤父母,却换来父母冷冷的回应“你没看见我正在忙吗”“你眼瞎啊,没看见我正忙着呢,等会儿”。父母极度不耐烦的语气,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父母对我正在做的事情没有兴趣,我并不是他们爱的宝贝。如果父母长时间忽视孩子,只会让孩子变得对父母失去信任,从而变得叛逆,甚至变得自私、不合群、缺乏爱心,觉得不受父母重视,于是做什么事情都无精打采,心理渐渐趋于消极化,逐渐变成一个“小拖拉”。
对许多家庭来说,年轻父母因忙于自己的事业,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或把孩子全托,只有周末才把孩子接回家一起生活几天培养亲情,于是他们有了“周末父母”的称号。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这已经成为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一年12个月,忽略寒暑假,每个月按4周计算,这样大致算下来,一年之中父母和孩子一起度过的时间竟然不到1/3。父母连陪伴孩子的时间都少得可怜,更别说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有时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父母一句赞扬的话,他们更需要得到父母的重视和关心。假如父母没有对孩子的成绩表示出及时的关注,会让孩子感到失望,甚至有可能让孩子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及时赏识孩子,表现出父母真心的赏识,将会给孩子传递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会让孩子更加自信,从而激励孩子奋发向上,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城市白领人群因无暇陪伴孩子,导致家庭幸福指数堪忧。这份调查报告显示,现代父母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不足1.05小时,60%的人不同程度地错过了孩子成长的关键时刻,75%的父母因工作等原因错过了孩子的第一次说话。
孩子需要陪伴,必须是父母两人的陪伴。在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他都有特定的心理需求,这是父母不容忽视的。面对孩子渴望的眼神,父母不能单是一句“没看见我正在忙吗”就敷衍了,这会让孩子更受伤。
小贴士
1.及时关注
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认同,孩子更是这样,特别是来自父母的关注。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习或者比赛中赢得好成绩,这就是值得父母赏识的事情,这时父母就应该及时给予孩子热情的赏识和赞扬。许多事实证明,及时赏识和赞扬孩子,比后面再给予赞扬所起到的作用要大很多。
2.注重孩子的心理需求
父母不要只关注孩子物质上的需求,需要更多关注其心理需求,如注重孩子情商的培养和性格的形成,尽可能多抽时间陪孩子,与他们尽可能地多些时间在一起,关注生活中孩子的点滴变化,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性格。
3.主动关注孩子
别总是等着孩子问“妈妈,你觉得我画得怎么样”,作为父母需要主动关注孩子。例如,孩子突然之间变得不喜欢说话,父母要及时关注并与孩子沟通,找出原因,便于孩子走出抑郁的情绪。孩子每天放学后,父母可以习惯性问:今天过得怎么样?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吗?
4.关注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或许父母每天忙于工作不容易发现孩子的一些情况,那不妨多问问老师,老师会乐意将孩子的情况向父母说明。例如,孩子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吗?孩子与同学们关系融洽吗?通过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判断孩子近段时间的身心变化,这样父母可以更好地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调整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