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别随便给孩子贴“笨”的标签

生活中,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流行语:“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句话有一定道理。一个人的成长,除了先天因素外,种种影响因素中,社会评价和心理暗示起着非常大的作用。而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他们最信任、最亲近的人就是父母,如果父母给他们的评价是正确的,那么,孩子长大后就会自信、开朗、勇敢。所以,专家称,任何时候,家长都不要给孩子贴“笨”的标签,哪怕孩子智力差一点,也要相信通过正确的引导、教育是一定能进步的。不说孩子“笨”,也体现了对孩子人格的尊重,为人父母者应牢记自己的孩子是聪明的。

在美国,有这样一个家庭:

母亲来自俄罗斯,并不懂英语,女儿上的自然是美国学校,学习英语,所以她根本看不懂女儿的作业。每次女儿把作业拿回家给她看时,她都会说:“棒极了!”然后小心翼翼地挂在客厅的墙壁上。

有客人来了,她总要很自豪地炫耀:“瞧,这是我女儿的作业,多棒!”

其实,女儿的作业写得并不好,可客人见主人这么说,便连连点头附和:“不错,不错,真是不错!”

女儿受到鼓励,心想:“我明天比今天写得还要好!”于是,她的作业一天比一天写得好,学习成绩一天比一天提高,后来终于成为一名优秀学生,成长为一个杰出人物。

的确,对于孩子来说,一句鼓励的话等于巨大的能量,等于成功的荣誉。孩子还小,并不是没有能力,所以,对于孩子来说“成不成为”是一回事,而父母“相不相信”孩子有这样的能力又是另外一回事。当父母相信孩子能力的时候,就会传递给孩子一种积极的信心,对孩子的期望会转化为孩子行为的动力,影响孩子将来的成就和发展方向。因此,千万别用“你真笨”束缚孩子的头脑。

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现代科学已经证实,发育正常的孩子,天生智力并没有多大差异。俗话说:“捧一捧,就灵。”这句话就表明了鼓励对于孩子成长的作用,当然,鼓励并不是一味地说漂亮话,家长还要有的放矢,掌握方法和技巧。

1.谈结果

比如,孩子整理了房间,即使孩子整理得并不是很好,我们也可以赞美:“我发现你今天自己动手收拾了房间,现在这么整洁,多好,只是还有一些小细节需要注意。”

2.说细节

你可以告诉孩子:“你真是很细心的孩子,不仅把书桌整理了,还擦了角落里的灰尘。真是好样的!”你的赞美越是体现细节,孩子越能看到自己的行为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需要提高的,并且会重复正确的行为而改正不足的地方。

3.说原因

一次单元测试成绩公布后,你的孩子又没考好,在分析试卷时,你不要指责孩子不好好学习,而是对他说:“你不是能力不行,也不是基础差,更不是不如别人,是你太粗心了,没审清题意,不然,凭你的智力是完全可以做出来的!”这种有意的错误归因,既维护了孩子的自尊,又增添了孩子的自信心。

4.说内在人格特质

父母可以说:“看得出来,你是个很负责任的人。”称赞的时候,父母要多谈人格特质,而做批评时,就该谈行为,而避谈人格特质。

5.说正面影响

例如,你可以这么说:“有你这样的女儿,爸妈觉得很高兴,你真是爸妈的贴心小棉袄,知道为妈妈分担了。”

其实,鼓励孩子也是需要技巧的。

比如,面对考了好成绩的女儿,大部分父母可能会说“你这次数学考了满分,爸妈真以你为荣”。此时,孩子会觉得,原来只有好成绩,才能让父母感到骄傲,那万一下次没考好呢?父母就不再感到骄傲,甚至还可能“以她为耻”。

其实,这件事的着眼点应该放到人格特质上,而非学习成绩或表现。比如,我们可以换一种说法:“这次你考了满分,爸爸、妈妈发现你很努力,才有这么大的进步,这份努力,爸爸、妈妈很引以为荣。”如此一来,孩子就会知道,只要她努力,不论成绩如何,父母都会引以为傲。

教育子女,是一大学问。迄今为止,尚未发现任何方式比关怀和赏识更能迅速刺激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智慧。孩子都是在不断的鼓励中坚定自己做事的信心的。为此,我们的孩子无论表现多么差,我们也不能给其贴上“笨”的标签,要始终呵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多多鼓励,让孩子最后走出精彩的人生! vhaJo/p125lX5DCblNjiAjrGca+C+tGFThuEwN5WQ80XvMlhbvcfmAyZktI5AbQ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