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曾经说:“人生说起来就是一连串的谈判。”
一般人认为谈判是高层次的活动,与普通人无关。过去,每逢人们提及谈判,认为涉及的必是国家大事、外交事务,最少也是重大的商务活动。这些活动当然是谈判,但它们仅仅是谈判外延的一小部分,其概念也仅是狭义的“Negotiation”。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谈判作为一种沟通思想、缓解矛盾、维持和创造社会平衡的手段,其存在越来越普遍,作用越来越大。甚至有的学者认为,人与人之间平凡小事的讨论等等也可说是谈判,这使谈判平民化、世俗化,从而也就使其概念扩大到了“talk”。
这样看来,谈判便有了如此的定义:举凡国家间的、社会间的、公司间的事情,彼此讨论处理办法,或者相互议订规则,这种种活动就是谈判。有的学者把英文“Negotiation”译作“交涉”,从广义谈判的意义上来说,不能不承认这种译法有一定的道理。
因此,去商店购买一件家用电器,要谈判;到公司或行政单位求职,要谈判;为了薪水或职级的事情与老板(身为雇员)、或与职员(身为老板)交涉,要谈判;租赁或购买房屋,要谈判;推销某种物品(无论直销、传销还是店面销售),要谈判;因为遗产继承的问题协商,要谈判;谈婚论嫁要谈判……举凡物质和精神的满足,没有能离得开谈判的。
一般来说,对于国际事务(如防止核扩散)、国家间事务(如双边勘界)、政治活动(如两党共同组阁)、军事活动(如停战协定)、重大经济活动(如跨国合资)等重大活动,人们是不会怀疑谈判在其中的作用的。然而,对于身边的生活小事,谈判是否真的适用呢?
诚如前述,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人们把谈判只看成了那种郑重其事的狭义活动;一旦破除了这种狭义的观念,我们就不能不承认:确实什么都可以谈判。
请看美国著名的谈判家荷伯·科恩的一次亲身经历,从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谈判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荷伯曾与妻子去墨西哥城旅游。一天,他们正在马路上观光,妻子突然对他说道:“我看到那边有什么东西在闪光!”“唉,不,我们不去那儿。”荷伯解释道:“那是一个坑骗旅游者的商业区,我们来游玩并不是要到它那儿去。我们来这里是领略一种不同的文化风俗,参观一些未见过的东西,接触一些尚未被污染的人性,亲身体会一下真实,遛遛这些人如潮涌的街道。如果你想进那商业区的话,你去吧,我在旅馆里等你。”
妻子走了,荷伯独自朝旅馆走去。当他穿过人潮起伏的马路时,看到在相距很远的地方有一个真正的当地土著居民。当荷伯走近时,看见他在大热的天气里仍披着几件披肩毛毯,并呼叫道:“1200比索!”“他在向谁讲话呢?”荷伯问自己:“绝对不是向我讲!首先,他怎知道我是个旅游者呢?其次,他不会知道我在暗中注意他。”
荷伯加快脚步,尽量装出没有看见他的样子,甚至用他的语言说:“朋友,我确实敬佩你的主动、勤奋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但是,我不想买披肩毛毯,请你到别处卖吧。你听懂我的话吗?”
“是。”他答道,说明他完全听懂了。
荷伯继续向前走,却听到背后仍然有脚步声。土著人一直跟着荷伯,好像他俩系在一条链条上了。他一次又一次叫道:“800比索!”
荷伯有点生气,开始小跑。但是土著人紧跟着一步不落。这时,他已降到600比索了。到了十字路口,因车辆横断了马路,荷伯不得不停住了脚,他却仍在唱他的独角戏:“600比索!500比索!好吧,400比索!”
当车辆过尽后,荷伯迅速横过马路,希望把他甩在路那边,但是荷伯还未来得及转过身,就听到他笨重的脚步声和说话声了:“先生,400比索!”
这时候,荷伯又热又累,身上一直冒汗。土著人紧跟着他使他很生气,荷伯气呼呼地冲着土著人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我告诉你我不买!别跟着我了!”
土著人从荷伯的态度和声调中听懂了他的话。“好吧,你胜利了。”他答道:“只对你,200比索!”
“你说什么?”荷伯叫道。此时,荷伯对自己的话也吃了一惊,因为他压根没想过要买一件披肩毛毯。
“200比索!”他重复道。
“给我一件,让我看看。”
又是一番讨价还价,小贩最终的要价是170比索。荷伯从小贩那里得知,在墨西哥城的历史上以最低价格买到一件披肩毛毯的人是一个来自加拿大温尼培格的人,他花了175比索。但他的父母出生在墨西哥的瓜达拉贾拉。而荷伯买的这件只花了170比索,使他在墨西哥历史上创造了买披肩毛毯的新纪录。
那天天气很热,荷伯一直在冒汗。尽管如此,他还是把披肩毛毯披到了身上,感到很洋气。在回旅馆的路上,他一直欣赏着从商店橱窗里反映出来的身影。
当荷伯回到旅馆房间,妻子正躺在床上读杂志。
“嗨,看我弄到了什么?”他有点得意。
“你弄到什么了?”她问道。
“一件漂亮的披肩毛毯!”
“你花了多少钱?她顺口问道。
“是这么回事,”他充满信心地说:“一个土著谈判家要1200比索,而一个国际谈判家,就是周末有时间同你住在一屋的这个人,花170比索就买到了。”
她讪笑道:“嗤,太有趣了。我买了同样一件,花了150比索,在壁橱里。”
你是否也有过和荷伯类似的经历呢?如果有,那么你已经在生活中不自觉的扮演过谈判家这个角色了。
这个墨西哥小贩当然称不上谈判家,然而,他却说服了一个国际型谈判家,就谈判结果而言,也是他受益大。可见,并不是只有严格、艰苦的系统训练才能造就谈判高手,一个优秀的谈判家需要不断完善自己,需要不断从生活中学习,从实践中学习,从书本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