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教义以“道”或“道德”为核心,认为天地万物都有“道”而派生,即所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社会人生都应法道而行,最后回归自然。具体而言,是从天、地、人、鬼四个方面展开教义系统的。
道教崇尚仙道贵生、无量度人,又讲自然无为、清静寡欲、柔弱不争,返璞归真与万法归宗彻底展现了道教追求无上大道的心境。
道是道教教义思想的核心,也是道教徒信仰的主要思想内容。从东汉末年起,道教出现过许多宗派,如早期的五斗米道、太平道,后来的上清派、灵宝派以及全真道、正一道等。各派经文略有异同,科仪方术也各有侧重,但是,信仰道,以道为教义的核心这一点却均无差别。
“道”这个词,原是道路的意思。在先秦哲学中道作为哲学概念被提出来的是在道家的著作中。《老子》五千言,“道”字出现74次。方仙道,就是方士鼓吹的成仙之道。仙灵之道,指的就是造神理论。天地之道,指宇宙观,特别是宇宙生成论。鬼神之道,就是鬼魂观,指的是道教对于人死以后归宿的一种认识。
道教之所以尊道,因为道是道教徒信仰的主体,道教的全部信仰和修行都是以道为核心的,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其一,道是生化宇宙万物的原动力,造化之根;其二,道是神明之本,由三元之气化为三清,聚形为太上老君;其三,道有最伟大的德行,它以虚无为体、清静为宗、柔弱为用,无为不争;其四,道真常永恒、无生无灭,无时不在,无处不有,长存于天地间。
道的伟大和神圣之处,可说是无处不能体现。由于道的伟大和神圣,所以道教尊道为最高信仰,并教导人们学道、修道、行道、弘道。
德和道相对应,组成道教教义的核心。
《道教义枢·道德义》称“道德一体,而其二义,一而不一,二而不二”。也就是说,道和德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因为道是由德来体现的,在理义中又有差异,是可分又不能分,但又不能合而称为道。因为德不是造化之根,神明之本。但人们信道修道,必需以德为根基,来证道成道。
有道者必具有高尚的德性,有了高尚的德性才可得道。
《道德经》中有“德”字41处,提出了上德、玄德、孔德、积德等观念,但是对于德的含义却没有具体的解释。
第五十一章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因此,一般认为“德者,道之功也”、“德者,道之用也”、“德者,道之见也”。
道的尊高和伟大,其最高体现就是德,道造化万物由德来蓄养,神明可敬也是因为有最高尚的德行。
所以,修道应以德为基。对于广大信道务道之士来说,修道的先决条件就是立德,立德就要在日常中不断积累功德。其关键在提高自我修养,具有良好的品德。
在内在的修持上和外在行为中努力按照道的法则去做。清静寡欲、柔弱不争、胸怀宽容。不尚名、不尚利、不自贵、不自誉、不妒嫉、不妄语,不溺于音色美食。
乐人之吉,急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穷。施恩不求报,不杀生以自娱,济世利人,慈心于物,正信诚实。与大道同心。如此修行,则德累而基立,基立则可修道而成真,得道而成仙。
道教教义中的“一”,一般认为其义与“道”相当。以称作道解的,最早见于《道德经》。《道德经》有14处,其中除作为数词和“指示代词”外,大部分均作道解。
《道德经》第三十九章称“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故宋代林希逸注称:“一者,道也。”
后来随着道家思想的发展和道教的出现,对“一”与“道”的理解和解释,又有新的变化。如《庄子·天地》中称“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郭象注称:“一者,有之初,至妙而未有物理之形。”这里的一,是从数的角度来阐述道的。从无到有要一个过渡,“有”的第一个状态就是一。
汉代高诱在注解《淮南子·精神训》中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时称:“一称道也,二说神明也,三说和气也。或说,一者元气也,生二者乾坤也,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设位,阴阳通流,万物乃生。”这里的一又是从生成论和元气论的角度来阐述的。
早期道教的《太平经》在《五事解承负法》中,曾经这样概括:“一者,数之始也;一者,生之道也;一者,元气所起也;一者,天之纲纪也。”从元气的角度理解一,使“道生一”的宇宙生成过程得到了具体化。
《庄子·大宗师》称:“彼方且与造物者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气。”随着道教神仙观念的发展,魏晋时期“一”又幻化为神形,并同传统的脏腑神观念结合了起来。葛洪《抱朴子内篇》称“思神守一”,可以“祛恶卫身,常如人君之治国,戎将之待敌,乃可为得长生之功也。”一有所居之处,护卫之列。
道教教义中的“玄”,相当于道。道教的玄沿袭了道家著作中玄的概念。
《道德经》中有“玄”字共11处。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一章的“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称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两者指的是有无之道,概括而称之为玄。
《说文》释玄为“幽远也。黑而有赤色者为玄,像幽而入覆之也。”《道德经》中,还有一些玄鉴、玄德、玄通和玄牝之类的连用词组,其中的玄,大多作为形容词使用,意思是幽深不测、深邃通达。
西汉哲学家扬雄作《太玄》,提出“玄也者,天道也,地道也,人道也”,以玄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魏晋时期玄学兴起,葛洪另树一帜,在《抱朴子内篇》中首列《畅玄》篇,开宗明义地提出:“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
葛洪将玄说成是天地万物的总根源、总动力,又是超乎物质的精神实体,明确地以玄代道,玄和道同义。
其中,“胞胎元一,范畴两仪,吐纳大始,鼓冶亿类,”就是《老子》所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意思。
因此,玄是生成宇宙和万物的本体,与道相同。道教以道名教,后世也有称之为玄教的。明代道教仪式书和御制仪式音乐体集,就称为《大明玄教立成斋醮仪》和《大明御制玄教乐章》。
盗,在道教教义中指天地万物的相互联系、相互窃取精气。学道者只要自觉运用“盗”之道,不断汲取天地万物之精华就能长生。明确提出“盗天地”的是《冲虚真经·天瑞》书中称“若一身庸非盗乎?盗阴阳之和,以成若,生载若,形沉外物,而非盗哉!”
唐以后,盗的思想一直是道教内丹修炼时的重要理论依据。宋夏元鼎在《黄帝阴符经讲义》中,注释“盗机”时称“盗机之喻,妙矣哉!盗者何?不可测知也。机者何?不可御遏也。”
阐述内丹理论与功法的《入药镜》,称内修方法就是“盗天地,夺造化,攒五行,会八卦。水真水,火真火,水火交,永不老。”萧廷芝注称:“修炼莫不盗天地之机,夺造化之妙。运用则符乾坤否泰,抽添则像日月亏盈。”
宋代张紫阳《悟真篇》有诗写道:“三才相盗食其时,此是神仙道德机。万化既安诸虑息,百骸俱理证无为。”意思是修道之人掌握“三盗”的时机,是长生成仙的关键。天地万物的各种变化都能按规律运行,人的各种世俗之虑都得到平息,百骸都能得到调畅,那就证明了无为自然之道。
清代全真道士刘一明在《悟道录》中,从月借日光的例子出发,浅近地阐述了“盗”的道理。刘一明还认为“盗”之秘密,要不失其时,不错其机,“此时即天时,此机即天机”,只有深明造化,洞晓阴阳者才能理解和掌握它。
机,是弓上发箭的装置,《说文》称“主发称之机。”但也含关键、时机、征兆、素质等义。道教将“机”认作天地和万物存在的根据和变化的原因,以及人对于天地万物的存变关键的认识。
《南华真经·至乐》称“列子行食于道,见百岁髑髅,攓蓬而指之说:唯予与汝知而未尝死,未尝生也。”最后归结为“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
南北朝时期的《阴符经》称“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复。天人合发,万变定机。”在这里提出了机、盗机、杀机等一是列重要教义概念。对于机的理解,元代俞琰《黄帝阴符经注》认为历来有两种解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种是“权谋知术之士”的解释;一种是“修炼之士”的解释。虽各言其志,理则暗合。
宋夏元鼎《黄帝阴符经讲义》称“人道即天道,天道即天机,天机即天性,所称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元代全真道七子之一刘处玄的《无为清静长生真人至真语录》中称:“机者,智也。无道之人用智,则损于人,安其自己,称之贼也。有道之人用智,则损其自己,安于人,称之福也。”刘处玄认为“自然之智”即“自然之机”,“明道,则无虑。”
明清道士大多以“机”来说明内丹修炼术。清代全真道士刘一明在《道书十二种·悟道录》中,从瓜果的子实说起,认为天机运于阴阳,人如果能够掌握阴阳天机,就能结瓜果,成大道。
命,指人的寿命。道教认为,人命的寿夭是自然的赋性,但又受到人的善恶行为和欲望多寡的直接影响。通过多建善功和清静寡欲的德行,以及内外丹的修炼功夫,人可以享尽天寿甚至得道成仙,永生不死。
魏晋时期的道教经典《太上灵宝五符序》称:“夫人是有生最灵者也,但人不能自知,不能守神,以御众恶耳。知之者,则不求佑于天神,止于其身则足矣。”
《道德经》言及命者有两处。第五十一章称“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它将命当作命令、干预来解释。第十六章称“归根说静,静说复命。”对于复命的解释,河上公称“复还性命”,王弼称“复命则得性命之常也”。
道教将老子神化为太上老君,并将太上老君视作道的化身,因此,命有了神的主宰。但是,由于道家的天命观念的影响,故道教教义中对于命的阐述,既有听天由命的消极一面,又有我命在我的积极一面。
《老子想尔注》称:“人为仁义,自当至诚,天自赏之,不至诚者,天自罚之;天察必审于人,皆知尊道畏天,仁义便至诚矣。”意思是天有赏善罚恶的意志和功能。
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根据教义撰作了《列神祇》,又吸收了大量民间崇拜的英雄神、山川神和功能神。这些天神地祇有的同自然现象有关,有不少又同人的寿命、功名、利禄等有关,因此,命也受到一些天神地祇乃至鬼魔的控制和管辖。
同时,随着道教外丹术和内丹术的发展,与丹术有关的各种经书、典籍又反复强调人对于自己的命的能动作用。
《西升经》称“老君说:我命在我,不属天地”,后为许多道教经籍所引用,体现了道教徒对于寿夭不受天命摆布的强烈愿望和要求,也为外丹和内丹术的发展奠定了教义基础。
随着外内丹术相继衰落,“我命在我不由天”的“天命观”,逐渐被儒佛两家的“天命观”和报应轮回观念所替代。清代广泛流传的《太上感应篇》、功过格和《阴骘文》都将人的寿天、福祸、富贫、安危等视为由天神、地祇、人鬼所控制,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命运安排。
天在上古三代具有至高无上的意义,它有意志,有感觉,知人事,能赏罚。统治者不仅自命代天,也垄断着祭天的权利。道家把天说成是万物之一,不具人格,并且提出了最根本的存在是道,这无疑是对传统“天道观”的巨大冲击。但是,秦汉之间,祭天的传统宗教并未消失。
道教继承了道家学说,提出了自己的神灵系统和神学思想与祭天的传统宗教相对抗。道教的天道思想,指的是以道来解释与天有关的内容,即天的形成、天的构成和居于天中的神等。
地在上古已受到人们的奉祀。《礼记·郊特牲》称:“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上古先哲认为人要依赖地才能生存,所以要亲地、美报。而其祭法也只是“瘗埋于地”,就是将牺牲铺洒在地或者埋注于地。
大约到了周代,土地之神同方位相联系,并且区分了等级。战国时又出现了后土。道教继承了土地崇拜的习俗,并以道贯穿于地和与地有关的山川中,形成了其教义的地道部分,包括地的形成、地的方向和有关地貌的神灵等。
先秦思想家都重视人,《尚书》称“唯人万物之灵”。但是,道家则将人的地位和作用,提到了与道、天、地平列的高度,称“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当然,道家思想家也看到了人的软弱和脆弱的一面,对于人类社会的不公平也持批评的态度,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解决人和人类社会不公平的基本思想。
道教继承道家的思想,提出了自己的“人道观”,即关于人的形成、人和自然的关系、人神关系等一是列具有我国宗教特色的教义。
对于鬼的崇拜,早在三代时就已有之。《礼记·祭法》称:“大凡生于天地之间者皆说命。其万物死皆说折,人死说鬼。”《左传》曾记载子产的话说,“人生始化说魄,既生魄,阳说魂”、“匹夫匹妇强死,其魂魄犹能凭依于人,以为淫厉。”故鬼也有恶鬼和善鬼之分,并且已有驱鬼禳灾的祭仪。
道教继承了古代关于鬼的观念和崇拜仪式,以道贯串其中,形成了“鬼道”,包括人死后归宿的设想、鬼的形成和分类,鬼和人的关系等内容。
自然,在道教教义中是指道的存在、运动、变化的一种特性或状态。道教以道名教,将道作为教义思想的核心。由道出发,从不同角度派生出了朴、一、柔弱、无为、不争等观念,“自然”也是其中之一。自然所描述的就是道的不加任何强制、不依靠任何外在原因、自己发生、自己存在、自己演化、自己消灭的一种性质和状态。
《通玄真经》卷《自然》篇,唐代默希子题注称:“自然,盖道之绝称,不知而然,也非不然,万物皆然,不得不然,然而自然,非有能然,无所因寄,故说自然也。”即自然是道的最重要的特性,道生万物都是不用外力自然而然的。
自然这一概念,首见《道德经》。《道德经》第二十五章称“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四大,指道、天、地、人。
道法自然,就是说道是自然而然的。早期道教继承了道家关于自然的思想。《老子想尔注》称“自然,道也”、“自然者,与道同号异体,令更相法,皆共法道也。”
葛洪《抱朴子内篇》明确指出自然是天道的特性,称“天道无为,任物自然,无亲无疏,无彼无此也”,而万物的变化又是自然的特性,“变化者,乃天地之自然”。
道教一些类书引用一些道教的经典,将自然同修道成真相联系。《妙真经》称“自然者,道之真也”、“人为道能自然者,故道可得而通”,意思是得道的人是懂得道的自然而然的特性的,如果要勉强为之,就不能得道。
无为是《道德经》中的重要概念。道教以道为基本信仰,认为道是无为的。因此,无为便成为道教徒对自然界的运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认识,以及人的安身立命的基本态度。
《道德经》中有12处提到无为。第三章称“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是顺应自然,不妄为的意思。道家的无为,并非不求有所作为,只是指凡事要“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违反“天时、地性、人心”,凭主观愿望和想象行事。
《庄子》则将无为推衍至帝王圣人的治世中,认为“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故帝王圣人休矣”,不过帝王应该“以无为为常”,而臣下却是要“有为”的。
五斗米道在《老子想尔注》中,继承了《道德经》的无为思想,认为无为是道性,不为恶事,“有天下必无为,守朴素,合道意矣。”
魏晋以后,无为的思想成为道教社会观和道士全身修仙的基础。东晋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认为“天道无为,任物自然,无亲无疏,无彼无此也。”同时,葛洪还认为求仙之法,也要“静寂无为,忘其形骸。”
《西升经》有“道以无为上,德以仁为主”之句。韦处玄注称:“道无体,无为而无不为,故最为天地人物之上首。”他将无为置于天地、人物之最高处。
后世的内丹家称内修之术是以有为作为根基的无为。内丹家们将丹成以后,炼神返虚的状态称作无为,将炼养过程称为有为。
道家主张消灭贪欲,淡泊以明志,不有为强求,基本企求不要脱离社会实际,以全身修道为目标,却危离咎,最终达到忘其形骸,无所执著,自然无为的境界。
对此,《称笈七签》中还从两个方面作了阐释:
一是先当避害。远嫌疑,远小人,远敬得,远行止。慎口食,慎舌利,慎处闹,慎力斗。常思过失,改而从善;
二是要能通天文,通地理,通人事;通鬼神,通时机。在积极通晓自然、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基础上,更好地学道修道。
道教认为道包含着清和浊,静和动等对立的两个方面,其中清静是本,浊动是流。因为清是浊的根源,静是动的基础。所以,不论是治国治身都要清静。学道者如能清静,则与天地同寿。
《道德经》第十六章称“守静笃”、“归根说静,静说复命”,意思是要将致虚和守静都做得非常精湛,返回本根叫作静,静了才是复命。第四十五章称“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阐明了静的作用,能够克服扰动,制服暑热。清静可以成为天下人的模范。
第三十七章还称“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说明要做到静的关键是“不欲”,即不起贪欲,清静无为,那么天下自然得到规范。
早期道教继承了先秦和两汉道家清静是道之本源的观点。《老子想尔注》认为“道常无欲,乐清静,故令天地常正”,要求天子王公,尽管荣华显达,被人尊奉,但是“务当重清静,奉行道诫”,不可妄为。
从魏晋至唐代,清静一直是道士学道和修道的重要内容。葛洪《抱朴子内篇》称:“仙法欲静寂无为,忘其形骸”。将“静寂”作为学仙之法的基本要求。
《清静经》充分发挥了《道德经》的清静思想,认为“清者,浊之源;静者,动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清静经》着重阐述了清静修炼的要求是澄心遣欲,万类皆空,“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
这样一种“清静”得道,实际上就是追求一种身心精神的完全超脱,绝对自由的境界。既不为物累,也不为心累,不为累而累,也不为不累而累。
宋元以后,清静之道与道教内丹修炼之术逐渐融合。《称笈七箓》卷《诸家气法》引《元气论》称“无劳尔形,无摇尔精,归心静默,可以长生。生命之根本,决在此道。”意思是长生修炼之诀窍在于使形神清静,保持根本。
全真道创立后,清静之法,就完全同精、气、神的内修联系在一起了。清代全真道士黄元吉在《乐育堂语录》中,较为辩证地看待内丹修炼中的“动静”问题。黄元吉认为内修的过程是动静结合的过程。在炼命阶段强调“静”,在炼性阶段强调“动”,只有在一动一静之中,修道之人才能炼就大丹。
道教认为人的欲望是罪恶和灾难的根源,无论是治国理政、个人修养都要对欲望加以抑制。《道德经》多处说到欲,而且都是指私欲和贪欲。
第四十六章有“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的名句,并且以“少私寡欲”作为主要的道德规范之一。对治理天下的君王来说,则“我无欲而民自朴”。《南华真经·天地》中所称“古之畜天下者,无欲而天下足”,也就是这个意思。
早期道教承袭并且衍化了道家的寡欲观,《老子想尔注》中称,“道常无欲,乐清静”、“王者也当法之”,这就能“令天地常正。”同时,对于世俗的人来说,也应是“道之所说无私,少欲于世俗耳。”
《清静经》将清静视为进入“真道”的得道境界,而有欲就是清静的对立物。《清静经》称:“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将除欲和心清联系在一起。这里所说的欲指六欲。六欲即六根,六根是佛教概念,指“眼、耳、鼻、舌、身、意。”
侯善渊描写“六欲不生”的状态是:“眼观无色,神不邪视。耳听无音,声色不闻。鼻息冲和,不容香臭。舌餐无味,不甘酸甜。身守无相,不著有漏。意抱天真,不迷外境。”要达到这种境界,“有道之士,常以道制欲,不以欲制道。以道制欲,所以清心,所以静至。”
道教以道为基本信仰,认为柔弱是道的重要特征之一。主张治理国家、社会行为以及内丹修炼等都应该刚柔相济,以柔克刚。
《道德经》中,关于“柔弱”的论述有7处,指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认为道的运动是循环的,其作用又是柔弱的,以弱形容它的运动特点是持久而不带有压力感的。
另外,《道德经》又以“柔弱”和“刚强”相对,认为“柔弱胜刚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意思是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却能驾御天下最刚强的东西。《道德经》明显地倾向于赞扬柔弱的一面,多次强调柔弱胜于刚强。
早期五斗米道在《老子想尔注》中继承了《道德经》的思想,赞扬“水善能柔弱,像道”,能够“去高就下,避实归虚,常润利万物”,认为“水法道柔弱,故能消穿崖石,道人当法之。”明确要求学道之人学习水的柔弱。金元以后,道教全真派兴起。全真道士追求“全性保真”,出家住庵,因而常以柔弱思想指导自己的内炼。
清代著名道士刘一明在他的《周易阐真》一书中,反复地阐明刚柔相依的道理。刘一明认为金丹凝合于“刚柔归中”,而不是如同初期道家和道教的著作中,偏于柔弱,强调以柔克刚,这无疑是道教教义思想的一个进步。
道教认为天地万物以及人的处世都要按道行事,无论是天道和人道都是柔弱谦下,彼此相容而不害的,因此,学道者应该返本还元,避而不争。
《道德经》述及“不争”思想的地方很多。最后一章的最后一句曾经高度概括称“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不争思想,是与道的柔弱的特性相联系的。由于道是柔弱的,因而道也是谦虚而不争的。当然,道的不争,并非是一种消极逃避,百事退让。因为,《道德经》还称“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
由此可见,《道德经》中所说的不争,是一种善胜的争,是“天下莫能与之争”的符合天道之争。《道德经》则要求“不尚贤,使民不争”,意思是不尊崇贤才高能,就可以让民众不争夺功名。
不争的教义精神,《道德经》通过对“水”的论说,就不争的思想作了深刻的阐明。《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以它特有的柔弱不争的性格,哪里低就流到哪里,随方就方,随圆就圆,无私地浇灌万物,供人们利用,福育人和万物生长。
从无有自恃、自是、自我、自矜的行为。可称至善完美。为此,祖天师张道陵在立教之初就特别倡导太上不争的教义,把不争作为修道之士的重要修行准则。
《老子想尔注》中说:“圣人不与俗人争,有争,避之高逝”。而修道求长生者,也应做到“不劳精思求财以养身,不以无功劫君取禄以荣身,不食五味以恣,衣弊履穿,不与俗争。”后来历代道教高真,避世利荣名,甘隐深山俭朴修行,并发善心济世利人,就是“不争”教义的体现。
因此,对于一个真正学道修道者来说,就应体行柔弱不争的教义,以柔弱不争修养自我,不与人争名利荣华,知足,知止,寡欲,不自恃,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为善自赏,常怀济世利人之心。从而战胜自我,完善自我,以利社会的和平和发展。
不争在道教规戒中也成为道士的一项行为规范。《老君二十七戒》,分道戒为上中下三行,要求行无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动,行知足等。每行各有九戒,明确规定:“戒勿与人争,曲直得失,避之。”并且称“九行备者神仙,六行备者寿,三行备者增年。”
九守,指道教徒的修持内容。据《称笈七箓》卷《七部名数要记》称,九守即守和、守神、守气、守仁、守简、守易、守清、守盈、守弱。道教认为,修持九守,就能达到合乎道的真人境界。
《道德经》中有守字7处。如“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致虚极,守静笃”、“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等。
《道德经》所称守中、守静、守道、守无为而无不为等,都是指持守虚静、持守无为、持守道的意思。《通玄真经》有《九守》篇,名为九守,实有十项,九是概数。
十项标题也与《称笈七箓》所载不尽相同,即守虚、守无、守平、守易、守清、守真、守静、守法、守弱、守朴。尽管文字大同小异,但分段内容及题目则有较大区别,反映了从早期道教至宋元时期的道教教义思想已有不少发展和变化。
三元,在道教教义中原指宇宙生成的本原和道教经典产生的源流,隋唐以后又衍化为道教神仙和道教主要节日的名称,延续至今。
道家著作原无三元之说,但是古历法家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年、月、日之始,称三元日,因为此日为“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此元当是开始之意。
古术数家以60年为一甲子,第一甲子为上元,第二甲子为中元,第三甲子为下元。180年为“天地一变”之周始,合称“三元”,此元又是单元之意。
早期道教太平道有“三统”神学思想,称“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极为中也。”
地有三名,为山、川、平土。人有三名,父、母、子。治有三名,君、臣、民。欲太平也,此三者常当腹心,不失铢分,合成一家,立致太平,延年不疑矣。
大约在北周末年成书的道教类书《无上秘要》中,三元一词才见著录。该书卷《上清神符品》引《洞真三元玉检布经》称,受佩“三元玄坛玉检紫文”之人,佩身9年,就有可能“乘三元之軿,上升三元之官。”
南北朝时期已开始将三官和三元联系在一起。将人体的三丹田称为三元是道教内丹术的说法。《参同契》称“含精养神,通德三元。”宋末元初道教学者俞琰注称三元为“上中下之三田也。”
宋曾慥编撰的《道枢》卷有《三元篇》,其三元所指“上元者,首以上属焉;中元者,首之下脐之上属焉;下元者,脐之下腰之上属焉。”
张伯端《悟真篇》卷上有“四象五行全籍土,三元八卦岂离壬”句,董德宁注称“三元者,三才也,其在天为日月星之三光,在地为水火土之三要,在人为精气神之三物也。”这就将内丹修炼同道教教义中的宇宙生成理论联系在一起了。
现代道教著名学者陈撄宁还在《黄庭经讲义》中称三元为元精、元气、元神。
坐忘,是指人有意识地忘记外界一切事物,甚至忘记自身形体的存在,达到与大道相合为一的得道境界,也指人在修炼中控制意志、排除杂念的内修方法。
《玄宗直指万法同归》称:“坐者,止动也。忘者,息念也。非坐则不能止其役,非忘则不能息其思。役不止,则神不静。思不息,则心不宁。非止形息役、静虑忘思,不可得而有此道也。”
唐代道士王悬河编修的类书《三洞珠囊》卷有《坐忘精思品》,将坐忘和精思并列在一起。唐代著名道士司马承祯著有《坐忘论》,赞扬坐忘是信道之要,自称“恭寻经旨而与心法相应者,略成七条,以为修道阶次”。
意思是坐忘之法要按敬信、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互有联系的顺序进行操作。宋代曾慥在《道枢·坐忘篇》中称:“坐忘者,长生之基也。故招真以炼形,形清则合于气;含道以炼气,气清则合于神。体与道冥,斯称之得道矣。”
坐忘的修道方法,在唐宋两代影响很大。宋元以后,道教的内丹修炼术逐渐发展,并完全代替了外丹术。内丹家们多以精、气、神的理论解释坐忘,使其与坐忘相联接。另一方面,坐忘的修道方法仍然保持着独立而持久的影响。直至元代,坐忘之法,仍为学道之人视为得道成真的要法。
抱朴作为道教教义,源于《道德经》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朴,原是未经加工成器的原材料,又作本真、本性、质朴解。抱,是持守。抱朴就是要求学道者持守质朴无华的本真。这样才能与道合一。
《道德经》还有朴字多处,如“敦兮其若朴”、“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特别是对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朴。”这一句,历代注家都十分重视,认为它说明道总是具有无名和朴质这两个重要的特性。
《道德经》还提出人治之道也是要朴。第三十七章中称“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第五十七章中又称“我无欲,而民自朴”,统治阶级将朴作为治政原则之一,则民众也因此可以保持自然和朴实了。
早期道教太平道信奉的《太平经》,批评世人品行邪恶,颂扬古人的质朴,称“下古人心邪蔽,不若太上古之三皇,人心质朴,心意专一,各乐称天心,而忠信不欺其上,故可无文也。”指出,如果能够还返到胞胎之中,与世俗之事毫无牵缠,就是“与道居也”,如果抛弃了人的真正的纯朴之质,那就是“反成土灰”了。
葛洪自称抱朴子,并且以《抱朴子》名其书。有《抱朴子》内外篇传世。南朝道士陶弘景在《真诰》中也认为“处无用于嚣途,乃得真之挺朴;任凡庸以内观,乃灵仙之根始也。”认为在喧嚣烦杂的世事中,无为无用,这就得到真正的朴。
《西升经》更进一步认为“损思虑,归童蒙,塞邪智,圣人之朴也。”要求从道的人有意识地减少思想活动,回归到孩提时代无忧无思的境界,闭塞自己的智慧和邪恶,这才是圣人的朴。
太平,是道教所追求的社会理想。在这种太平社会里,君主爱护臣民,臣民忠于君主,没有阶级冲突,利益分配平均,人人感到快乐,没有天灾人祸。“天道无亲,唯善是与。善者修行太平,成太平也。”
太平道以“太平”命名,以《太平经》为主要经典,其太平的社会理想集中表现在《太平经》中。“太者,大也。乃言其积大行如天。凡事大也,无复大于天者也。平者,乃言其治太平均,凡事悉理,无复奸私也。平者,比若地居下,主执平也,地之执平也。”、“天气悦下,地气悦上,两气相通,而为中和之气,相受共养万物,无复有害,故说太平。”
太平道认为天、地与中和之气相通,并力同心,就能共生万物;男女相通同心,就能生养子女,父母和子三者同心,就能治好家庭;君臣民三者相通同心,就能共成一国。三气相通,就能“立平,立乐,灾异除,不失铢分。”
意思就是社会达到财富均平,君民同乐,灾难消除的太平理想。
承负,在道教教义中指善恶报应,因果相关。道教认为任何人的善恶行为都会对后代子孙产生影响,而人的今世祸福也都是先人行为的结果。
道教的承负之说,源自《太平经》,意思是祖先积德行善,则可荫及子孙;若先人屡屡犯过作恶,后人将无辜蒙受灾祸。即人们常说的“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前人惹祸,后人遭殃”。其特点是前辈后辈相承负。
但对于承负的论述,《太平经》中有两种解释。
其一,“承者为前,负者为后。承者,乃称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过失,不自知,用日积久,相聚为多,今后生人,反无辜蒙其过谪,连传被其灾。负者,乃先人负于后生者也”。
其二,“三统共生,长养凡物名为财,财共生欲,欲共生邪,邪共生奸,奸共生猾,猾共生害,而不止则乱败,败而不止,不可复理,因究还反其本,故名承负”。
意即天地人三统共生,长养财物,欲多则生奸邪,以至不可复理,直到财物穷尽才知还返回虚无之源本。其一说的是善恶承负;其二则是说天道循环。
由此可见,天道的循环承负报应,是因人作恶和嗜欲造成的,并给后人和自然界带来极大危害。为免人们遭受危害和灾祸,人们应当学道、信道、修道,以解除承负之厄。信道修道就是要求人们遵循道的行为准则,按道意来处世行事,积功累德,好善利人。
在承负之说中,道教还特别重视并相信现世的善恶报应。《太平经》也为说“善者自兴,恶者自病,吉凶之事,皆出于身。”《老子想尔注》中则说“道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行善,道随之;行恶,害随之也。”
认为吉凶祸福和生死都是随人行善恶行为来报应的。所以,信道修道之人,应行善积德,使精神与天通,乃可至长生成仙。
道教善恶承负和现世报应的教义,对后世有非常重要影响。《感应篇》中说“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在天地间有司过之神,行善积德则可延年加寿,乃至成仙。犯过作恶,则依所犯轻重,给以减少生命年限的惩罚。”
鼓励人们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同时,还融会了回报应学说,修道行善则可升入仙国,犯过作恶则将会在地狱受到刑罚。
八卦,是儒家经典《周易》中的重要概念,又称经卦,指的是《周易》中的基本图形。
八卦的起源,有种种揣测,一说起源于结绳改书契时,阳爻代表大结,阴爻代表小结;一说起源于生殖崇拜;一说模仿占卜的龟兆;一说代表一种原始文字;一说起源于蓍草排列的方式。
坎离,原是两个卦名,其卦形是“离中虚,坎中满。”在内丹炼养著作中,坎离指的是药物,也就是人的精、气、神。乾坤,也是两个卦名,其卦形是“乾三连,坤六段。”
在内丹炼养著作中,乾坤指的是鼎器,也就是人体内部炼养精气的部位,大致相当于上下丹田。
早期道教太平道,在《太平经》中也以易理八卦来“穷道通意”。《斋戒思神救死诀》称:“八卦乾坤,天地之体也,尚有休囚废绝少气之时,何况人乎?”
意思即八卦的卦象变化,体现了天地的生死、壮老的气的兴衰变化。东晋时,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称“道者涵乾括坤,其本无名”,意思是乾坤两卦被包含在道之中,是道的体现。
东晋时已有《八卦符》,并称其为“大符也”,可以推测,其时道教中已有人将八卦之卦象神化为遣神克鬼的符图了。
道教内丹炼养的论著中,八卦的象数学说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成书于东汉的道教丹经之王《周易参同契》就是一本将周易、黄老和炼养术结合起来,以象数之学阐述内养外炼的著作。
唐宋以后,内丹炼养逐渐替代外丹术,无论南宗、北宗,或者中派、东派、西派,在其内丹著述中大多采用八卦的卦象变化来阐发一些难以言传的问题。
太极,是儒家经典《周易》中的重要概念。《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部分。太极一词见于《易传·是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对于此段文辞,历来有两种解释。一种解为筮法,筮占者执蓍草于将分未分之时,即称太极;一种解为易理,视太极为天地未分的混沌状态。两仪指的是天地,四象和八卦指的是四季和八种自然现象。易理的解释后来有很多发展。
太平道的《太平经》受到五行、八卦学说的明显影响,但将天地起源归结于“一”。在《太平经》中,有近20处使用无极一词,如无极之天、无极之地、无极之国、无极之境、无极之世、无极之术、无极之殿、无极之道等。
无极之义指极深、极广、极远、极长、极为有效等意思,并未同《易传》的太极概念相联系。五斗米道的《老子想尔注》,在解释“复归于无极”时,称“唯有自守,绝心闭念者,大无极也。”无极相当于道,大无极即大道的意思。
南北朝的道教文献中,有大量太极字样出现。齐梁道士陶弘景在《真诰·甄命授》中称:“道者混然是生元气,元气成然后有太极,太极则天地之父母,道之奥也。”意为道生元气,元气成然后有太极。即由太极生天地。因此,这一太极观直接源于汉儒。
在《真诰》中,太极又有天上仙界的意思;在《协昌期》中,太极又是神灵的名称。唐末五代时,杜光庭在《道德真经广圣义》中,以太极解释道,将易理和《道德经》明确地联系在一起。
北宋张伯端在《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中,将人身和天地相比类,认为太极是天地创造的发端,也是人身的初始。天地有太极,人身之中也有太极。
金元以后,理学家们的太极观,对于道教教义思想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元明清高道的论著中,多以太极与道互为诠释。
道教吸收易理不仅适应了官方哲学的要求,也将易理同道教教义和内修理论相结合,并且在法衣、法器中广泛采用了太极阴阳的图案。
太极阴阳图,在民间就成了道和道教的标志。并且由于道教多有祈禳镇邪的仪式,因此,在民间多以太极阴阳图挂于门框和厅堂之中,作为驱邪之用。
仙道贵生的教义思想是道教信仰的核心宗旨,体现了道教的鲜明特色。所称仙道,即道教追求的成仙得道。道教相信神仙的可学和实有,神仙生活是逍遥无碍,长存不亡的,他们都是得道的真人,是学道务道之人学习和信仰的人格形象。
而成仙得道的重要内容,就是通过自我的修行,达到长生久视。所以道教教导人们要贵生、重生、乐生,生存的质量提高到神仙一样的境界,达到生道合一的目的,就是得道。《度人经》曾把这一要旨归纳为:“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道教的仙道贵生教义思想,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秦汉时期的方仙信仰。《南华经》中说“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神人可以不食五谷,只吸风饮露。可以乘称御龙,行游四海之外。还说有一种人,千岁厌世,去而上仙。”《汉书·艺文志》则将神仙者概论为,保性命之真,同生死之域。
二是太上《道德经》修真常长生久视之道的理义。祖天师张道陵立教时,将神仙信仰和常道宗理融合为一体,完整了道教信仰的体系。
张道陵在《老子想尔注》中说:“生,道之别体也。”又说“道意贱死贵仙”。修道的目的就是唯愿长生、生生不息。从而构成了仙道贵生的重要教义。
道教相信人通过修炼,物质生命可以得到延续,精神生命也可以得到升华,最终成仙得道。为此,历代高真在仙道信仰的追求中,积极探索生命修炼的途径,总结了丰富的修养学说和修炼方法。
以“我命在我不属天地”的精神为动力,立志要度己度人,反映了道教贵生乐生和胸怀世人的人生态度。
修道以至长生成仙,就是要求人们以积极和超脱的人生态度来生活。人之生命乃由道之天地之灵秀之气而化生,得之不易,应当格外珍惜。
其修行的要求主要是心性品德的修养和身形生命的修炼两个方面。道教称之“性命双修”,以致神形兼备。心性品德的修养和提高,是修炼物质生命的基础。
修养心性品德的标准,是学修道一样的德行,清静寡欲、柔弱不争。消除一切私心和嗜欲,淡泊名利,精神不要为外物所累,使生命得到保养。
同时,还要广行善举,利物济人,积功累德。生命的修炼则是以品德修养为根基,通过修炼来促进生命的健康和长久,最终达到神形合同,成仙得道。
道教宗元于三洞,以三洞为三元,道教的基本信仰和经教体是无不宗元于此,是道教的根本宗元。
三洞宗元,是以“三元”为宇宙混沌之始。称“一分为三元,三元变化三气,三气变生三才,三才既滋,万物斯备。”然“三洞之元,本同道气,道气唯一,应用分三。”这是《称笈七签》对三洞宗元的基本论述。
概括来说,道气衍化为三元,三元分别是,第一混洞太无元;第二赤混太无元;第三冥寂玄通元。由三元变化为三气,三气分别是始、元、玄三气,再由三气化生万物。其造化开辟的过程是,混沌之前,元气之始也。元气运行,而后天地始立。再由始、元、玄三气化生万物。
三洞宗元作为“道”化万物的信仰宗元,还有其更重要的一面,就是三元,即三宝君。第一天宝君,从混洞太无元化生;第二灵宝君,从赤混太无元化生;第三神宝君,从冥寂玄通元化生。三宝君分别治于三清境,故三宝又称三清。
天宝君治在玉清境,即清微天,其气始青;灵宝君治在上清境,即禹余天,其气元黄;神宝君治在太清境,即大赤天,其气玄白。而三元皆本同道气,所以,三宝君的名号虽殊,却本同于一。
三宝君、三清,道教全称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为道教最高尊神,乃神明之宗,造化之祖。
同时还是经教之教主,为道教传下了三洞三十六部真经。《道教三洞宗元》说“天宝君说十二部经,为洞真教主;灵宝君说十二部经,为洞玄教主;神宝君说十二部经,为洞神教主。三洞合成三十六部尊经。”
三洞经又各有垂教的对象,以合乎学道修道的品级。开始人道修学之人,始入仙阶,登无累境,故初教以洞神宝经。其次智渐精胜,既进中境,故中教以洞玄灵宝经。最后即登上境,智用无滞,故上教以洞真天宝经。
其目的都是通过经教文化,诱俗修仙,从凡证道。故后世《道藏》的编撰,就是以“三洞四辅”来分例的,并构建起了以三洞宗元为信仰的经教体是。
道教学道修道,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自身的修行和修炼,使生命返复到始初的状态,道教称之为返朴归真。
道教认为,人原初的本性是纯朴和纯真的,是近于道的本性的。所以人们常说儿童天真无邪。但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思虑欲念不断萌生,再加上社会环境的不同影响和情色财货的诱惑,不断地消耗掉人原有的生命元真,也蒙迷了原有的纯朴天性。
若进一步嗜欲无止,将严重损害自己心性和生命健康,从此背道而驰。而学道修道,就是要使心性和生命返到纯朴纯真的状态。这里的朴就是指本真,引申为道的质朴状态,是指真常之道的本来体性。
然而,要返朴必需要抱朴,《道德经》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即要抱道守真,怡养生命的真元,使之不为物欲所诱惑,不为私心杂念所困扰。这里最重要的就是要尽量少一些私心和欲念。做人要淳厚,行事遵守公德,生活要俭朴,使本性漫漫返复到淳朴的状态,与道相合。
而在生命修炼过程中,要在良好的心性根基上,把已耗散的生命元气通过修炼进行修复,使身体健康。进而通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等内炼功夫,使生命回归到真道的状态,成仙得道。
万法归宗,指的是道教的全部教义和经教、科教、法派、教戒、炼养方法等都要归宗于信道修道,真思志道。凡为学道务道之士,无任是属哪个道派或擅长哪种教化,如言教、身教、科教等,其信仰追求和基本教义都应是一致的。
从道派来说,道教有正一、全真两大派,但两派的信仰体是和经教体是却都是一致的,皆以太上真常之道为最高信仰、宗奉三清道尊,并以三洞四辅真经宝典为经教之本。
正一以真一不二,伐诛邪伪为内涵,全真倡积真功、践真行为本真,所要体现和倡导的都是太上之真道。而修炼虽有丹鼎符箓之分。但核心内容都是为度己度人。
对一个道士来说,无任是正一还是全真,都应是心身与道法同修,不能偏废。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曾说“此身身外本无法。”也就是说,修炼道法,首先要修炼心身,积累道功,凝炼神气以合道,达到度己度人的目的。
济世利物是道教修炼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济世即普济世间,利物即利益万物。道教认为济世利物不仅帮助了他人,而且还有利于自己仙道的修成。老子说过:“赈穷补急则名生,起利除害即功成”。
葛洪曾对弟子解释道:你们之所以不能够成为天仙,而做了个地仙,是因为“前世学道受经,少作善功,唯欲度身,不念度人;唯自求道,不念他人得道”。所以道教修道时强调“济世利物,齐同慈爱”。